Large Image Sidebar Left

Check out our Latest News!

十四五规划|陈茂波:大湾区为最佳切入点把握内地市场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香港具有「一国两制」优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香港的角色,将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他指出,香港将深化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好发挥自身的金融优势。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今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陈茂波在致辞时称,「十四五」明确内地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创新,并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他指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香港有「一国两制」优势,而「十四五」规划又进一步明确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最佳路径。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国内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的功能,同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最好切入点,把握内地市场,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金融服务是香港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十四五」规划定位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将深化扩大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以更好发挥金融优势。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可以为不断迅速增加的离岸人民币持有者提供各项人民币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香港贯通中西优势吸引全球科研人才 此外,香港可以继续担当内地企业可靠的国际融资平台,提供多元化资本,同时为内地企业在境外的资金提供停泊和管理服务,发挥好财资中心的功能。他并指出,可提升香港成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支持内地绿色企业和项目;而作为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香港可以为日益富裕的内地民众提供多元化和投资理财选项。 陈茂波续表示,「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将深港河套列入粤港澳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充分反映中央政府对香港创科的重视。创新科技是香港正不断汇聚力量的新优势,香港将利用贯通中西的优势,吸引全球的科研人才。他提到,香港正与深圳共建深港创新合作区,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产业链,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聂德权:特区政府在「十四五」规划草拟过程已有参与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率领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昨日分别到特区政府总部和立法会出席宣讲会和讲座。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十四五」规划是国家重要规划,在草拟过程当中,特区政府已有参与,强调并不是「坐喺度等」。他认为昨日的宣讲,并非只面向特区政府和公务员,亦是面向社会,希望相关政策推出时,社会可以有一致看法,令推行更畅顺。 聂德权认为,本港要发展得好,必须要解国家发展及香港优势所在,才能制定好的政策配合,其中,公务员扮演重要角色,日后会加强公务员认识「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 聂德权表示,正考虑将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的安排,扩展至12岁以上的学生,会在两日内公布详情。 聂德权说,目前疫苗接种率接近6成,但仍不足建立社会保护屏障,难以讲「与病毒共存」,希望在9月底可达致首剂接种率达7成的目标。 此外,聂德权指,会在9月上旬决定,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营运至10月后,会否再延长运作。

国际锐评丨融入「双循环」的香港明天会更好

8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宣讲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举行系列宣讲活动。这将有助于香港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加系列宣讲活动的人士认为,在这一新格局当中,香港应当也有能力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自身发展带来活力和机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中国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持续扩大内需,办好自己的事情。对香港而言,内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促进内需的一系列措施是重大利好。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内地在香港特区出口中的比重约占六成左右。香港企业无疑要紧紧抓住「十四五」机遇,特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更好把握内地市场。 这其中,科技创新是香港特区融入国家经济「内循环」的快车道。在2020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5G体温检测智慧型机器人、家居检疫电子追踪手环等来自香港企业的展品让人印象深刻。未来,香港应加强与内地在基础研究、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自身发展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这方面,香港有能力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国际循环的「促成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等。这有助于香港优势产业在国际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还对香港赋予了新的定位,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些举措势必会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中国有关官员在宣讲会上所说,香港应当发挥好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作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以金融业为例,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要帮助内地资金「走出去」,也要让国际投资者通过它更便捷地「走进来」。目前,国际投资者在内地的债券投资中,约60%是经过「债券通」进行的;在内地的股票投资中,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股票通」完成的。观察人士注意到,在中国证监会部署的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包括「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坚定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随着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香港金融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香港各界人士早已看到,香港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紧密相连,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成功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搭起了大有作为的舞台。可以预见,香港发挥所长、抓住机遇,融入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来源:央视国际锐评评论员)  

残奥今揭幕港队竞技8项目

东京残奥会本港时间今(24日)晚7时,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是1964年以来,首次在同一城市办两次残疾人奥运,将会有历来最多的4400人参与。由于东京病情不稳定,因此所有比赛都会闭门进行。 除了仿效早前奥运的作法,要求运动员每日进行病毒检测和保持社交距离外,残疾运动员的特别设备例如轮椅等,亦要定期消毒。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表示,有信心可以举办安全的残奥会,但强调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感染个案。 港队今届共派出超过20名运动员,岀战8个项目,当中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  

疫下培训进度逊预期胡伟雄:盼年轻团队顺利接班

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GFS)总监胡伟雄两年前上任,已预示部门人手接班问题,加上部门正式成立至今届25载,故已经为GFS订下未来10年的培训计划;然而受到社会事件、疫情,加上外国制裁影响,令到计划培训进度均未如预期。他指,目前团队经验较为年轻,希望能于训练和招聘多下工夫,以安排日后梯队接班顺利,应付未来突如其来的挑战。 GFS目前有300多人,空勤主任及机师等前线人员占260多人,胡伟雄指出,现时部门内有不少年资较浅的机师及技术人员,故希望能积极提高有关专业训练,但外出训练之门遭疫情影响而关上,如有4名见习机师本于去年到澳洲受训及考试,但疫情所限,至今仍在港,导致培训滞后。 GFS现正就空勤主任及见习机师进行招聘,两类职位的空缺率均达10%,但挑选合资格人员方面,胡形容非常严格,视乎投考者是否「trainable(可造之材)」,「因为资源较少,培训时间长,而且需要安排前线执勤人员做训练教官,所以一次性挑选人数不会太多,同时避免他们同一时间退休,出现真空期。」 本港航空业去年受疫情影响,大量机师失业,胡伟雄表示,即使拥有驾驶飞机牌照,亦只是符合其中一项「小小的Bonus(额外好处)」,而最重要是人员面对危机时的应变情况,面对恶劣天气和环境时,懂得判断和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驾驶飞机会有控制台告知不适合降落的资讯,而山岭拯救期间则需要机师自行面对困境,并需要与空勤主任合作执行任务。 他又指,空勤主任亦同样有相似的要求,并非「高大、健硕」就等同适合;对于加入成为GFS其中一员需要有什么特质?胡伟雄认为「开朗、正面、有触觉、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并强调:「不是要心口有个勇字的人,我们绝对唔需要,我们需要的人是懂得思考后行动,找出方案应对,不会因为压力而setback(挫败)。」 不少投考者面试期间,已显示出熟读GFS网页资料,但胡希望投考者应尽力表现与其他投考人士有什么不同之处,让管理层能信任其能力,「有人入来当踏脚石,然后离开;亦有人当GFS只是一份工,浪费公帑;相反若当成职业,投入工作,面试期间会看得出来,非常不一样。」

邱腾华:与内地通关仍是优先事项

政府早前收紧检疫要求,曾逗留中风险地区的抵港人士,延长检疫期至14日,引起部分在港外国商会反对。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解释,特区政府是采取安全的策略,强调在讨论全面开放边境前,必须遏止新冠病毒,重新开放与内地的边境仍然是优先事项。 邱腾华说,理解企业和高级行政人员需要公干,延长隔离会给造成他们困难和压力,但强调政府防疫会保持弹性,根据各地风险级别调整措施。邱腾华又再次回应女演员妮歌洁曼来港毋须隔离的争议,重申根据规定,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人士可获豁免隔离,正如货柜车司机和机组人员等,也可以获得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