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5万市民申请注册「港康码」

截至今日(17日)中午12时,经已累积55.6万市民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帐户,当中超过27万人已启动帐户。

截至今日(17日)中午12时,经已累积55.6万市民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帐户,当中超过27万人已启动帐户。
政府今日(24日)宣布,行政长官已再度委任陈智思、史美伦、周松岗、廖长江、叶刘淑仪、梁爱诗、郑慕智、吴秋北及刘千石为授勋及非官守太平绅士遴选委员会非官守成员。所有非官守成员的任期为一年,由2022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 遴选委员会的职责是考虑各项授勋及委任非官守太平绅士的提名,并向行政长官作出推荐。每年的授勋名单和新委任的太平绅士名单,通常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日(7月1日)于政府宪报刊登。 遴选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其他官守成员包括财政司司长、民政事务局局长、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及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read more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亦是《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今日(12日)下午2时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活动致辞时表示,从1902年创办至今,《大公报》一直秉持“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精神,担当时代见证人的角色,生于忧患,历经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和国家在21世纪腾飞的历史时刻,走在新闻的最前线,与时代一同前进,可以说翻开《大公报》,看到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李家超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深信《大公报》会继续担当历史的见证者,客观、公正、持平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利用《大公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开拓创新的独特优势,讲好香港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李家超指出,香港是一个资讯发达的地方,媒体在香港百花齐放,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基本法保障,并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新闻自由空间无限,且标准与世界先进的地区一致。新闻工作拥有公民社会力量,因此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大公报作出专业、公正、持平的报道,已经历了两个甲子,今年是大公报第三个壬寅年”,李家超祝贺《大公报》昂然走进第三个甲子,为香港的新篇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3月17日因应当时全球各地的疫情,对所有海外国家、属地发出红色外游警示,并强烈呼吁市民应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游计划,警示一直生效至今。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9日)公布,5月1日起取消对海外国家、属地就2019冠状病毒病发出的外游警示。 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透过严谨的“外防输入”措施及指定检疫酒店数目,控制整体从海外地区入境的人流及减低输入个案的风险。政府会维持相关的登机、检疫及检测安排,从海外地区抵港人士仍须按严谨的入境防控措施,在闭环管理安排下于指定检疫酒店进行强制检疫。市民外游时或回港后,若出现发烧或其他病征,应立即求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最近曾到访的地区。 由于世卫组织仍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为全球大流行,而世界各地疫情仍然持续,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卫生署呼吁市民应继续避免非必要的外游计划。市民如无可避免需要外游,应密切留意当地疫情最新情况及卫生署发出的“旅游健康建议”,以保障自身健康。另外,市民前往外地时可使用“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登记外游行程及联络方法,让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在有需要时经适当途径,包括流动电话短讯,适时向他们发放实用资料。 read more
奉行普通法制度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刚结束访京行程的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向传媒分享道,中央部委都很关心香港的法律发展,亦很支持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行使普通法,以继续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京期间,她和中央有关部委签署了多份促进内地与香港法律界人士交流合作的文件,日后还会以先易后难的方式,与有关部委探讨更多便利两地法律业务的安排。 郑若骅上周连日拜访不同的中央政府部委和机关,包括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商讨香港法律界的专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广香港的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服务。 部委支持湾区「港资港法港仲裁」 她还出席了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和香港律政司举行的三方交流合作安排签署仪式,日后会透过定期会议,连系内地企业和香港法律专家深入讨论各种法律问题。 郑若骅指出,香港是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有公开、透明和独立的司法机关,能成为便利内地和外国投资者的双向平台,因此香港应继续善用普通法制,支持香港资本主义在「一国两制」下发挥独特优势。 律政司一直积极向内地争取在大湾区落实「港资港法港仲裁」,郑若骅说,中央有关部委都支持香港这方面的工作,希望鼓励两地律师加强交流合作,带出双赢局面。 由国家司法部主办、因为疫情一度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上月31日在香港、珠海和深圳同时开考,郑若骅欣见首次考试能在港顺利举行,并衷心感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及司法部推出大湾区执业考试和相关培训政策,为香港法律界创造机遇。 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港澳律师,可在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办理适用内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务,郑若骅表示,民商事法律事务普遍采用仲裁形式解决争议,且外资企业想进入大湾区发展也需要熟悉两地法律的香港律师,长远来说将为具相关经验和执业资格的香港律师提供庞大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大公文汇 read more
发展局表示,政府欢迎终审法院今日(5日)就丁屋政策司法覆核案件作出裁决,确定丁屋政策合法合宪。政府会继续根据丁屋政策,如常接收及处理丁屋申请,并继续在处理申请的过程充分考虑不同因素,包括申请人的原居民资格、申请建屋地点的规划用途、配套设施等。 丁屋政策自1972年起实施,批地方式包括以免费建屋牌照方式容许申请人在其私人土地上兴建丁屋、以私人协约方式批出政府土地,以及以换地方式批出契约。《基本法》第40条订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护。终审法院确认丁屋政策的所有环节,即免费建屋牌照、私人协约及换地安排,均属于《基本法》第40条内的新界原居民合法传统权益。 read more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教育局今日(14日)宣布,全港幼稚园、中小学(包括提供非本地课程的学校)及提供非正规课程的私立学校(补习学校),将延长暂停面授课堂及校内活动2周,至3月6日。同时,将取消小六下学期呈分试,并根据其小五下学期及小六上学期由学校向教育局呈报的校内成绩决定,以及停办2022年的全港性系统评估(TSA)。 教育局表示,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商讨如何协助学界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并会适时与学界就有关安排沟通。 局方表示,学校原则上不应安排学生回校进行任何活动,但校舍须在上课日维持开放,以照顾因家中乏人照顾而需安排回校的学生。不过,若「学校经考虑后」,认为仍有确切需要,可安排应届公开试考生(如中六学生)回校进行最多半日的必要学习或评核活动,需严格遵守各项卫生防疫措施。 另外,因应学校将于本月24日起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除获豁免人士外,所有教职员、在校园内提供服务人士及访客等,均须已经接种疫苗,否则将不获准进入学校。有关措施在暂停面授课堂期间仍会如常实施。 新界校长会副主席、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指,目前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有专家亦预料3月中才是高峰,认为当局停面授课的时限过于保守,「唧牙膏」式停课亦令学校难以有长远安排。他建议停至复活节后会较好,期间学校亦可安排学生打针。 该校于3月底举行小六呈分试,他批评当局太迟公布取消呈分试,由于学校有不少跨境生,故自疫情以来都有安排「异地同考」,向深圳教育机构租用场地供居内地学生应考,幸而尚未交付订金,否则损失数万港元。 read more
本港与内地明日(8日)通关,单向人数约为6万人,首阶段通关开放7个海陆空口岸。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过关名额足够应付需要。目前有39万人预约过关,每天5万个名额至今没有一天额满。若通关情况顺畅,会视乎需求逐步扩大口岸或增加名额,最终达致全面通关。 陈国基说,通关需考虑有秩序过关,避免市民一窝蜂返回内地,交通配套亦要顺畅,名额充足及有秩序是准备通关的前提。对于返内地港人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他强调,此举可同时避免受感染的港人北上或感染的内地人士来港,造成交差感染。目前本港每天可应付12万检测量,未来3天每天仍有10万检测名额可以预约。 至于高铁方面,陈国基指,目标是本月15日前可开通。至于是否可同时开通至广州东站,则要视乎实际情况。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于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在发言时提到,12月19日,香港成功举行了完善选举制度下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落实了「爱国者治港」原则。12月20日,中央政府发布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全面回顾和总结了香港由英殖民政府年代的没有民主,到1997年回归后开展民主发展的历程。他强调,白皮书让世界认清一个关键的事实,就是香港回归后的民主发展制度,是中央政府依照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建立的,香港特区的民主发展不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更不是外国建立或向中央施压出来的。 李家超表示,一如所料,当香港成功办好立法会选举后,「五眼联盟」又故技重施,发表所谓声明,攻击香港民主发展。他指出,香港市民享有广阔的自由和权利,受基本法及相关的法律保障,外部势力却对这些保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以小人之心、庸人自扰地担心自身的国际地位受损,抹黑新选举制度,是霸凌行为。李家超反问:「西方国家攻击完善选举制度下的资格审查,难道这些国家自己会容许一个叛国者参选吗?」 李家超说,中央政府在立法会选举圆满举行后立刻发布白皮书,先发制人地对抗外部势力的诋毁。白皮书清楚说明国家坚定支持香港民主向前发展的决心,意义重大。他重申,民主制度不能也不应该被某一个国家垄断,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民主标准,也没有唯我独尊的民主模式;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宣传品,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对于英美等国的怀疑、抹黑和攻击,特区政府绝不接受,会毫无保留地直斥其非。 李家超最后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香港的治理体制产生自宪法和基本法,香港的民主必须按宪法和基本法发展,而基本法内已说明了香港民主制度会按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特区政府将在中央的支持下,与立法会和社会各界一同推动开展良政善治的新格局,把「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道路建设好、发展好。 read more
本港出现首宗猴痘输入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6日)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一名30岁男子从菲律宾乘坐飞机抵港,入境后在西环华美达检疫酒店感到不舒服,去玛丽医院急诊室检查及治疗,院方检测后发现,该男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张竹君表示,该名30岁男子8月30日身体出现皮疹,9月2日淋巴肿胀,9月5日从菲律宾抵港后感到喉咙痛。该名男子之前在美国居住,8月30日至9月2日身处加拿大,9月2日至9月5日身处菲律宾。暂时未有任何人列为密切接触者。 张竹君介绍,该名男子9月5日乘坐菲律宾航空PR300航班抵港,谨慎起见当局呼吁乘坐PR300航班(大约80多人)的乘客、机组人员,机场人员及检疫酒店人员等要提高警觉。 猴痘疫苗料9月到港密接者须检疫21天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当局正在采购猴痘疫苗,预计9月可以到港,将为高风险人士接种疫苗,包括:医护人员、化验人员以及男男性接触者。另外,猴痘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21天检疫。 徐乐坚表示,猴痘与新冠肺炎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他指出,现时对于猴痘发现,要靠市民自己呈报,因为穿长袖衣服很难发现,提醒市民入境时有任何不舒服尽快提出,社区有任何人士怀疑自己患上传染病,请即时求医。 被问到在入境时为何没发现该名猴痘确诊个案,张竹君表示,该名猴痘确诊者,入境时没发烧,再加上其皮疹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容易察觉。该名男子入境后乘搭检疫酒店穿梭巴士前往隔离设施。 对于检疫酒店房间清洁方面,张竹君指出,酒店可采用预防新冠肺炎的标准进行清洁,清洁人员不要扬起被子及床单,以防病菌散播。 read more
东九龙总区交通部联同各警区人员,昨日(28日)于区内多个交通黑点打击违例泊车。行动特别针对双行泊车、在限制区及巴士站违例上落客或货物、停车等候过久及非法进入黄格或行人过路处并造成阻塞等交通违例行为。 行动中,警员共发出2170张定额罚款通知书、多次票控30辆违例汽车及拖走5辆造成严重阻塞的违例停泊的车辆。 警方表示,东九龙总区将持续打击重点交通违例事项,以确保道路畅顺及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如果有司机违例泊车造成交通阻塞,或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危险,警方除了会多次票控有关车辆及检控司机外,亦有可能将车辆拖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