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韵香港飞上海落地检测确诊
香港第五波疫情确诊数字不断攀升,不少艺人亦自曝中招。经常往来内地和香港的28岁女歌手许靖韵(Angela)25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确诊新冠肺炎,撰文写下自己早前在香港做了检测呈阴性,后飞往上海,落地时再做检测即呈阳性结果,于是被带上救护车,前往集中隔离点接受治疗。
香港第五波疫情确诊数字不断攀升,不少艺人亦自曝中招。经常往来内地和香港的28岁女歌手许靖韵(Angela)25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确诊新冠肺炎,撰文写下自己早前在香港做了检测呈阴性,后飞往上海,落地时再做检测即呈阳性结果,于是被带上救护车,前往集中隔离点接受治疗。
万宁表示,因应葵兴港铁站有员工确诊及大埔分店有初确者到访,已安排消毒和检测。 万宁指出,2名在葵兴港铁站分店的员工及1名货仓员工确诊,三人最后上班日期是上周五(21日),已安排清洁公司清洁消毒相关工作范围,被界定为密切接触者的8名员工将接受检疫。 此外,万宁提到,1名初步确诊的海关人员曾在上周三(19日)到访大埔分店,分店已进行清洁消毒。已安排相关同事接受检测,公司正与卫生署联系和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023ce40dadc16a8717176f08b219b83b.mp4 香港新冠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734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2宗为输入病例,其余全属本地感染;另录得538宗经快测呈报平台登记个案。因此,今日共新增1,272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81,664宗。死亡数字方面,新增62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54人于公院病逝。 张竹君表示,观察到快测数字比核酸多,可能是因政府多鼓励,令市民多了做快测,期望过去3日无做快测的人士亦同样可以做快测。12宗输入个案,当中有10宗为昨日(12日)抵港,包括法国、德国、上海、印度、美国、尼泊尔及新加坡。 昨日无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18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25名院友及3名职员。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表示提醒,一连四日的复活节假期将至,理解市民趁假期外出,但仍要谨记遵守社交距离措施,避免人群聚集活动,以确保逐步回复正常生活,以免疫情反弹。 香港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8,735名死者,呈报个案的病死率约为0.739%。整体死亡个案涉3,581女5,154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补充,昨晚呈报6名染疫病人危殆,当中4人无打针、2人打一针;7名病人严重,54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截至今日零时零分,过去24日小时有54名染疫病人离世,涉及24男30女,年龄介乎56至106岁。当中21人来自院舍、35人无打针、15人打一针、3人打两针、1人打三针。 李立业表示,其中一名56岁女死者,有多发性骨髓瘤背景。她3月14日曾接种由中国复星德国药厂合作的“复必泰”疫苗,3月20日上午因头晕到东区医院求诊,经发现后肾功能转差并染疫,院方曾开口服抗病毒药,惟情况持续恶化,于4月12日早上离世。 另一名57岁男死者无打针、无特别病历,有高血压。他3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无胃口,医生诊断发现有黄胆、肝酵素上升,认为是阻塞性黄胆症,故要求入院外科检查。他4月1日检测发现染疫,故处方抗生素及类固醇,住院期间检查曾进行超声波,发现大肠、肝脏有不正常阴影,可能是癌症。他病情持续恶化,4月12日下午离世。 另外,由于数据滞后,4月11日有8名染疫离世病人未公布。涉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0岁。过去一日有1,544人出院,3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5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是当局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预计立法工作相当艰巨,可能面对恶意抹黑,会加强解说工作。 邓炳强今日出席中总讲座时表示,香港国安法的效果立竿见影,除了拘捕肆意衝击法律红线的人和团体,当局亦进一步逮捕外部势力代理人、偏激分子,以及利用“软对抗”方式渗透反政府信息的团体。 邓炳强早前亦曾表示,现时是香港回归以来最适合为基本法廿三条立法的时间,指过去两年社会发生的骚乱,令市民见到外国势力如何利用代理人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日常生活,相信大家都不想见到社会再发生街头暴力、纵火等事件,乐见政府制定任何防止及惩治相关罪行的法例。 邓炳强又指,即使香港国安法实施,但本港仍有国安风险,必须透过基本法廿三条本地立法,规管国安法未有涵盖的范围,包括间谍行为。他说,当局正筹备廿三条立法的前期工作,包括草拟法律蓝本,期望下届立法会期内完成立法,强调特区政府换届并不会影响工作。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2021年的工作。她表示,今年政府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包括定期检测方面,全年病毒检测量高达2350万次,即全港750万人口,每人平均检测3-4次。此外,全港设常规污水监测点112个,涵盖530万人口。林郑又指,截至12月29日,政府为市民免费接种近1000万剂新冠疫苗,而仅有69.1%的合资格人口完成两剂接种,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明年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提升疫苗接种率。 林郑又提到,2021年另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包括切实执行香港国安法,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另外,政府亦检视修订和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现行法例,推行公职人员宣誓,在社会和学校层面全面推广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以及顺利举办两场选举,落实完善特区的选举制度。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市民热切期盼能够早日实现内地与香港免隔离通关。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20日抵港,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了解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和措施,为香港同内地逐步有序免检疫通关做准备。 据香港中联办网站昨日(21日)报道,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11月20日入港后,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即会见了专家团全体成员。截至发稿,专家团已听取特区政府对香港疫情形势、抗疫工作策略和政策措施的介绍,考察有关单位和设施,了解防疫安排措施,与相关人员会面交流。按计划专家团将对香港的防疫抗疫措施进行为期4天实地考察。 read more
卫生署今日(30日)宣布,1946至1972年出生的香港居民,由明年1月1日起,符合资格参加大肠癌筛查计划。 大肠癌筛查计划于2016年以先导形式推出,2018年恒常化,并于去年全面推行。计划资助50至75岁、没有大肠癌征状的香港居民每两年在私营机构接受筛查,预防大肠癌。符合资格市民的出生年份每年年初更新。 计划参加者在约见已参与计划的基层医疗医生后,会由基层医疗医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学测试。如大便免疫化学测试结果呈阳性,参加者会获转介到已参与计划的大肠镜医生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如结果呈阴性,则建议参加者两年后再接受筛查。自计划推行以来,超过27.5万合资格人士参与计划接受大便免疫化学测试。 卫生署发言人表示,相关筛查可及早识别未出现病征的大肠癌患者或高危人士,让他们能够及早接受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而在大肠镜检查过程中切除大肠腺瘤,可避免演变成癌症。就1,300宗经筛查计划确诊大肠癌的个案进行的初步分析结果亦显示,约6成个案属于治愈率较高的早期个案。 目前,超过950名基层医疗医生参与计划,诊症地点约1,600个,当中约97%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参与计划的大肠镜医生超过220名,在约600诊症地点提供大肠镜检查。若无需切除瘜肉,约86%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若需切除瘜肉,约75%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 发言人呼吁合资格人士尽早参加筛查计划,并透过实践健康生活以预防大肠癌。合资格人士如欲参加筛查计划,应登记加入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或致电3467 6300向申请及咨询中心查询。有关筛查计划的详情,可浏览卫生署专题网页(按这里)或于办公时间内致电热线3565 6288。 read more
中央人民政府今日(19日)根据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及批准他提名的26官员,并予以任命,亦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对他和他的管治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中央人民政府同时任命五位主要官员,领导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纪律部队、廉政公署和审计署,分别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廉政专员胡英明、审计署署长林智远、入境事务处处长区嘉宏及海关关长何珮珊。 此外,李家超宣布委任叶文娟为第六届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以下是各委任官员的简历︰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陈国基现年63岁。他自2017年起出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至今。 陈国基于1982年加入前人民入境事务处(1997年改称为入境事务处)任职助理入境事务主任。他于2007年晋升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2010年晋升入境事务处副处长,并于2011年至2016年出任入境事务处处长。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陈茂波现年67岁。他自2017年起出任财政司司长至今。 陈茂波在会计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职香港税务局、前建造业训练局、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他于2008年当选立法会功能界别会计界议员。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出任发展局局长。他曾任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会长及香港法律援助服务局主席。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林定国现年54岁。加入政府前是私人执业资深大律师,专注于一般民商事诉讼,并已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他曾任香港大律师公会副主席(2014年至2017年)及主席(2017年至2018年)。他自2015年起不定期出任香港高等法院暂委法官,并获聘请为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林定国曾任多项公职,包括消费者委员会主席、行政上诉委员会主席、廉政公署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主席和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委员。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 卓永兴现年63岁。 卓永兴于1981年获委任为警务督察,1984年转职政务职系,于2017年晋升为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香港政府驻英办事处、卫生署、前公务员事务科、前工业署、投资推广署、食物环境卫生署、一般职系处、前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及劳工处。2014年出任律政司政务专员,2015年出任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卓永兴2019年退休后先后出任政务主任遴选委员会主席、对话办公室主任、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主任,以及财政司司长私人办公室顾问。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 黄伟纶现年59岁。他自2017年起出任发展局局长至今。 黄伟纶于1985年加入政府,任职政务职系,并于2017年晋升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政务总署、前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前律政署、中央政策组、前工商科、前工商服务业推广署、前经济局、保安局及前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他于2007年出任教育局副秘书长,2009年出任政府新闻处处长,2014年出任海事处处长,2015年至2017年出任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 张国钧现年47岁。 张国钧是香港执业律师,并拥有中国委托公证人和婚姻监礼人资格。现为立法会议员及行政会议成员,亦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副主席。2011年至2019年期间出任中西区区议员。他曾任香港房屋委员会委员和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委员。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 杨润雄现年59岁。他自2017年起出任教育局局长至今。 杨润雄曾在私人机构任职7年,于1992年加入政府,任职政务职系,并于2004年晋升首长级丙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政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九龙城民政事务处及香港驻悉尼经济贸易办事处。他于2012年出任教育局副局长。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 曾国卫现年58岁。他自2020年起出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至今。 曾国卫于1987年加入前人民入境事务处(1997年改称为入境事务处),任职助理入境事务主任。他于2012年晋升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2014年晋升入境事务处副处长,2016年出任入境事务处处长。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 许正宇现年45岁。他自2020年起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至今。 他于1999年至2003年期间任职特区政府政务主任,曾被调派到经济发展科,驻京办和民政事务总署服务。他在2003年离开政府后曾任职银行界,其后在香港交易所工作长达十多年。他于2019年至2020年出任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 邓炳强现年56岁。他自2021年起出任保安局局长至今。 邓炳强于1987年投身警队,任职见习督察。他于2012年晋升为总警司,2015年晋升为警务处助理处长,2017年晋升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2018年晋升为警务处副处长、2019年出任警务处处长。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 谢展寰现年64岁。他自2017年起出任环境局副局长至今。 谢展寰于1985年加入前环境保护处,任职环境保护主任。他在1991年晋升环境保护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1996年晋升环境保护署助理署长。他自2013年起出任环境保护署副署长。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 丘应桦现年63岁。 丘应桦在航空业和跨国大型企业工作超过40年。他1982年加入国泰航空,在集团内担任过许多管理要职。2015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国泰港龙航空行政总裁,并于2017年被任命为国泰航空董事会执行董事。除了管理国泰港龙,他还在2017年被委任为国泰航空航空服务董事。他于2021年加入大湾区航空公司为董事及行政总裁至今。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 卢宠茂现年61岁。他从事肝胆外科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是国际知名的肝胆外科及肝移植专家。他现时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以及香港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 卢宠茂在香港和内地医疗体系长期参与临床及管理工作,对两地整体医疗制度及运作有深入了解,在医疗体系及其他专业服务领域具有广泛的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 林世雄现年60岁。他于2021年退休前为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 林世雄于1986年加入政府,任职助理工程师,2009年升任总工程师,2014年晋升为首席政府工程师。他于2015年担任土木工程拓展署港岛及离岛拓展处处长,2016年任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2018年出任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 宁汉豪现年58岁。她自2017年起出任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至今。 宁汉豪于1989年加入政务职系,2019年晋升为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她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早年于前政务总署、前新机场工程统筹署、前公务员事务科及库务局服务。她于2008年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库务),2010年出任行政长官私人秘书,2012年出任地政总署署长。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 何永贤现年57岁。她自2020年起出任建筑署署长至今。 何永贤于1992年加入政府任职建筑师,于2009年晋升为总建筑师,2012年晋升为政府建筑师,2018年出任建筑署副署长。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 杨何蓓茵现年57岁。她自2020年起出任公务员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至今。 杨何蓓茵于1986年加入政府任职行政主任,1988年转职政务职系,于2019年晋升为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她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政务总署、前宪制事务科、卫生署、前保安科、民政事务总署、前环境食物局及前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她于2008年出任公务员事务局副秘书长,2012年出任运输署署长,2017年出任教育局常任秘书长。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 蔡若莲现年55岁。她自2017年起出任教育局副局长至今。 蔡若莲加入政府前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自1988年起任教中学逾10年,其后任职教育局,负责校本课程及语文教学支援工作。自2013年起任职中学校长,其间亦有参与社会及教育服务工作,包括创立香港教师梦想基金,以及参与扑灭罪行委员会及青年事务委员会的工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 孙东现年55岁。 孙东北京长大,于1994年到香港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到海外深造,2000年返港创办高新科技公司并在香港城巿大学担任教授。他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和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在香港高等教育和科研前线工作20多年,为香港培养不少创科人才。他自2022年起担任立法会议员。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 麦美娟现年51岁。 麦美娟服务地区多年,曾任6届葵青区区议员,熟悉地区事务。她自2012年起担任立法会议员,现时为香港工联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校董和香港妇女动力协会会长。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 孙玉菡现年50岁。他自2020年起出任劳工处处长至今。 孙玉菡于1994年加入政务职系,2019年晋升为首长级乙一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财政科、前政制事务局、前库务局、民政事务总署、民政事务局、公务员事务局及食物及卫生局。他于2011年出任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卫生),2012年出任医疗规划及发展统筹处处长,2017年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财经事务)。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 萧泽颐现年56岁。他自2021年起出任警务处处长至今。 萧泽颐1988年投身警队,任职见习督察。他于2013年晋升为总警司,2017年晋升为警务处助理处长,2018年晋升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2019年出任警务处副处长。 廉政专员胡英明 胡英明现年56岁。他于2022年退休前为惩教署署长。 胡英明于1988年加入前人民入境事务处(1997年改称为入境事务处)任职助理入境事务主任,1989年转职惩教署任职惩教主任。2011年晋升为惩教事务高级监督,2012年晋升为惩教署助理署长,2018年晋升为惩教署副署长,2018年出任惩教署署长。 审计署署长林智远 林智远现年53岁。 林智远为资深执业会计师,拥有超过30年会计经验,曾在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并自2005年起创办远景会计师事务所并担任公司主席。他曾为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会长、香港会计师公会副会长,并自2022年起担任立法会议员。 入境事务处处长区嘉宏 区嘉宏现年55岁。他自2020年起出任入境事务处处长至今。 区嘉宏于1988年加入前人民入境事务处(1997年改称为入境事务处),任职助理入境事务主任。2009年晋升总入境事务主任,2014年晋升助理首席入境事务主任,2015年晋升首席入境事务主任。他于2018年晋升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并于2019年任入境事务处副处长。 海关关长何珮珊 何珮珊现年54岁。她自2021年起出任海关关长至今。 何珮珊于1991年加入香港海关任职海关督察。她于2010年晋升海关监督,于2013年晋升海关高级监督,于2017年晋升海关助理关长,并于2019年晋升海关副关长。 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叶文娟 叶文娟现年59岁。她自2019年出任保安局常任秘书长至今。 叶文娟于1987年加入政务职系,2015年晋升为首长级甲级政务官。她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民意汇集处、前运输科、前宪制事务科、前新机场工程统筹署、前贸易署及工业贸易署。她于2006年至2009年出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书长(安老服务及社会保障)(后改称劳工及福利局副秘书长(福利)),于2009年至2013年出任保安局副秘书长,并从2013年起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 (图片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疫情持续快将两年,综合各方面的讯息,香港与内地极可能于圣诞节前后落实免检疫“小通关”。据悉,港府正向内地争取每日名额5000个,惟稳妥起见,通关首阶段仍倾向以每日1000名额“起步”,待运作行顺后,有望在农历新年(2月1日)前,扩大至每日5000名额。 熔断机制方面,消息指内地当局认同,只要香港未有社区爆发,便算为安全,故料不用采取“最辣”方案,即毋须发现一宗本地个案便“断缆”。 据悉,广东省边防目前亦以每日最高5000名额标准,作为与香港恢复通关的准备。粤港两地有关部门正在为通关做最后的努力与准备,月杪通关已经是指日可待。 熔断机制料“减辣” 毋须一宗本地个案便“断缆”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将近两年,香港与内地能否顺利打开“通关”之门,成为本港社会关注热点。来自政府消息解释,随着香港疫情基本受控,两地落实“小通关”在望,且最快在圣诞节前实施,但究竟每日有多少港人能过境北上,“并非港府不肯放,而是内地当局(广东省)好大压力,担忧疫情反覆,只要个头开得好,运作一切畅顺,到时莫说每日5000个名额,争取更多名额也可以,总之初段须以稳妥为主,行顺个机制最重要,目前看先以每日1000名额起步较佳”。 熔断机制足以影响通关成败,盛传内地一度提出“辛辣”方案,只要本港有一宗本地个案,便马上“封关”,而港府则“以两个群组在本港同时爆发”作为熔断点“还价”。消息指,由于香港对外防疫把关严谨,早前内地专家团队来港视察后感到满意,目前的“划线”是只要疫情没有在社区爆发,便算香港为安全,故料熔断机制亦可放寛,毋须发现一宗本地个案便“断缆”。但至于是否“以两个群组在本港同时爆发”作为熔断点,还是有其他中间方案,仍待内地敲定。 该政府中人强调,港府高层早前进一步收紧入境防疫限制,令香港防守机制更稳固,成为通关得以“加速”推进的关键。 通关成败在防疫港府官员:但愿港人齐心 今次争取与内地恢复通关,港人可谓望穿秋水,一度传出今月上旬可落实,现在要圣诞前才有望收到这份“新年礼物”;至于每日名额及熔断机制,更非港府所能掌握。另一名有份参与筹备通关工作的港府官员,在接受《香港01》查询通关名额是否有望达成每日5000个时,既无否认,亦未有确认,仅回覆称:“但愿香港人齐心。”意指成事与否仍视乎本港疫情发展,呼吁港人齐心,做好“港康码”及接种疫苗工程。 创新及科技局昨午公布“香港健康码”安排,下周五起(10日)开放实名注册,需上载住址证明、上载“安心出行”行踪纪录,以获取相应颜色的健康码,分为绿、黄或红码。本月9日起,港府要求食肆、戏院、主题公园等场所,必须使用“安心出行”。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记者会上回应通关时间表时表示,内地专家已确认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非常到位,基本符合通关要求,通关准备已到最后时段,现正与内地部门协作准备,特别是卫健委,“通关不只防疫抗疫,在关口很多工作要准备,要强调我们现在到了准备通关最后阶段。” 他之后再被问到会否在圣诞时通关,他重申正与内地商讨通关安排,通关的准确时间未有资料。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今日(12日)举行首场会议暨行政长官答问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答问会时表示,2021年是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成果丰硕的一年,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会议厅悬挂的国徽和区徽,亦标志着特区政治体系的里程碑。她承诺在任内带领管治团队,和各位议员衷诚合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今日亦在facebook上表示,会议厅的国徽及区徽已顺利悬挂。建筑署及秘书处日以继夜,并克服技术困难,于短短数天内将直径达1米、重近50磅的国徽,连同区徽稳妥地挂在会议厅,第七届立法会焕然一新。深信每一位议员都会尽心尽力,合力为香港创出一番新气象。 read more
农历新年将至,警方推出预防电话诈骗小贴士。警方指出,只要您有电话,您就会有机会堕入电话骗案慨危险。2021年全年,警方一共录得1140宗电话骗案,损失金额高达8.1亿元,即系差唔多要中8次新年金多宝!您以为您系专业人士就可以有电话骗案免疫?Sor,唔系啰!如果您收到以下电话,同您倾计慨人,好大机会系骗徒…… 第一步:骗徒讲得出您慨个人资料,例如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唔系乜嘢咁神奇,今时今日资讯泛滥,要知道姓名呢类基本资料,一啲都唔难!) 第二步:骗徒用有假盖印,有埋您姓名、身份证号码、甚至照片慨假内地法院文件同埋假拘捕令去吓您。 第三步:骗徒仲会用以假乱真慨执法机构网站,要求您输入网上银行帐户登入资料同埋密码。 第四步:用「社会孤立」式心理操控,要您24小时视讯,同着住「制服」慨骗徒保持通话,要您报告行踪,仲唔俾您向任何人透露事件。 第五步:骗徒要求您安装一个叫「安全防卫」慨木马程式,目的系盗取您个人资料、网上银行登入资料,及由网上银行发出慨一次性密码。 第六步:然后……仲然后?!一收到骗徒来电,梗系即刻收线啦! 警方提醒您: 切勿下载不明来历的应用程式 如果接到「+」字头电话,但自称系本地电话,好有可能系诈骗电话 收到陌生人来电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紧记立即收线,同埋主动核实来电者身份。 「提防骗子,由您开始,记得提醒身边人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