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司法机构发表2022《法官行为指引》 修订涉社交媒体日常使用


已于今年8月宣布解散的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在去年申请于7月1日举办游行。警方虽发出反对通知书,惟当日港岛区仍有未经批准游行。事后民主党前主席胡志伟、「长毛」梁国雄、陈皓桓、曾健成、朱凯迪等共8人就当日的游行被控。除了前区议员陈荣泰拟不认罪外,其余7人在案件提讯阶段已表明打算认罪,今天(7日)区域法院开庭听取这7名被告的答辩。他们分别承认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组织及举行、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等罪。法官游德康听罢辩方求情后,押后至明天(8日)下午判刑。期间除了曾健成及邓世礼续准保释外,其余被告均因另案继续还押或服刑。 陈皓桓、曾健成、徐子见、胡志伟今天承认,于2020年6月30日在终审法院外,非法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属未经批准集结的公众游行。陈皓桓、徐子见、胡志伟,连同朱凯迪、梁国雄及邓世礼,承认于22020年7月1日在湾仔一带举行或组织未经批准公众游行。陈皓桓及梁国雄另承认明知而参与该公众游行。原本针对徐子见、胡志伟、朱凯迪及邓世礼的明知而参与该游行控罪,今天则被搁置于法庭档案不予起诉。案件其中一名被告、前区议员陈荣泰,早前已表示拟否认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案件排期在2022年6月27日开审。 案情指,去年3月,民阵向警方申请在7月1日,由铜锣湾游行至金钟,预计参与人数10万人。警方在同年6月与民阵代表商讨后,以新冠肺炎疫情及公众秩序为由,发出反对通知书。民阵向游行上诉委员会提上诉,结果被驳回。陈皓桓及胡志伟等在6月30日,于终审法院外举行记者会,他们举起「反对国安法七一齐上街」标语,叫喊「七一街头见」等口号,又表明即使上诉被拒,仍会坚持游行,并呼吁公众出席。记者会后众被告分别在社交平台贴文,称「一息尚存抗争到底」、「继续做一直做的事,继续嗌一直嗌的口号」、「无惧禁令坚守街头」。 至7月1日下午1时开始,大批市民在铜锣湾东角道一带聚集,他们无视警方警告拒绝离开。约一小时后,陈皓桓、朱凯迪等人拉起写着「反对国安恶法坚持五大诉求」的横额,带领群众叫口号及指挥游行路线。当示威者行至杜老志道时,警方水炮车驶至试图驱散,众被告于是散开,待水炮车驶离,他们又重新聚集,但因警方展开扫荡,队形已无法重整。至下午3时许,陈皓桓及梁国雄在铜锣湾运盛街召开记招,希望香港人不要放弃,坚持表达诉求。控方指,当日有人在现场用杂物堵路及纵火,也有人洒溪钱落地,令交通受阻,部分商户需关闭。警方在同年12月8日拘捕案中8名被告。 代表各个被告的律师在求情时,均提到被告并无鼓励使用暴力,及指此案与其他同类案件相比,暴力程度相对低,参与集结的人数亦较少。其中代表梁国雄的大律师提到,梁因组织和参与前年8月18日和10月1日等4次未经批准集结,较早前共被判监22个月;考虑到量刑整体性,冀法庭考虑本案刑期与其他案件的刑期同时执行。此外,曾健成、邓世礼及胡志伟的大律师均希望法庭以缓刑方式处理。而没有代表律师的陈皓桓亲自求情时指,他当日是希望以和平、理性及非暴力方式表达反对《港区国安法》的诉求。 今天各被告认罪后,控方向法官申请撤销曾健成及邓世礼的保释。不过法官听罢双方陈词后,最终决定拒绝控方申请,准曾邓2人继续保释至明天判刑。 read more
国泰航空昨(30日)深夜向货机机组人员发信,表示因应新增一名货机机组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政府要求所有抵港货机机组人员接受7天酒店隔离检疫,目前的3天检疫要求将于今晚(31日)午夜终止,明日凌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公司须启动747货机的闭环管理系统,并让货机人员自愿调任到客机工作。港府随后在今午公布以上安排。 电邮由国泰航班运营主管Chris Kempis发出。他于信中表示,国泰无办法于一夜之间转到闭环模式,尤其需要考虑检疫酒店房间供应问题,公司会逐步实施有关措施,并以员工的安全为最大依归。因此,所有货机航班会暂停7天,并于1月6日重启,客机航班不受影响。他提醒员工,1月的更表会有较大转变。 港区人大代表田北辰今(31日)亦相信,政府最快今日公布收紧机组人员的检疫安排,规定他们抵港后须到指定检疫酒店,并由现时3天改为接受7天强制检疫,及需在货机实施闭环式操作。田批评,当局处理豁免群组早应「从严不从宽」,又指内地一旦出现Omicron个案,就要整区封闭,但香港难以做到,更令内地政府对通关却步。他强调疫情下大家都不能只为个人利益,不肯让步,否则难以防控疫情,希望机组人员也能合作,配合措施。 港府则指,对于个别机组人员的违规行为表示遗憾,并责成有关航空公司严肃跟进。政府亦要求航空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机组人员严格遵守防疫安排下的相关规定,防止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当局又强调,货机机组人员须接受医学监察,违反医学监察通知书条件可能涉及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政府会严肃审视个案,若发现有违法行为,必会依法追究。 read more
港府跟随专家委员会建议昨(3日)公布第3针新冠疫苗接种安排,其中免疫力弱及高感染风险人士为优先组别,其大玩「自助餐」,容许市民自选接种由内地及德国研发的复必泰,或由内地研发的科兴疫苗,但就对沟针副作用等风险零解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早(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相关人士可自由选择2款疫苗,当局会监察疫苗的使用量及了解是否需要再采购,认为市民毋须担心是否有足够疫苗。 陈表示,相关人士明日(5日)起可网上预约接种,最快本月11日打针,政府正研究由私人机构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需探讨储存安排,及了解接种复必泰时,可否在同一诊所接种科兴疫苗或流感疫苗等,暂时未有落实时间表。 她重申,全球疫情仍然反覆,死亡数字及确诊数字仍然不断上升,虽然本地疫情已经清零,但仍有风险,打针可加强保护力。至于目前21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只会营运至12月底,之后中心数目料减至单位数。陈承认接种中心会减少,但仍有提供其他接种服务,包括落区为市民接种。 港府昨指,优先组别包括免疫力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晚期爱滋病患者等,指此类人士的第3剂疫苗应与第2针相隔最少4星期,且需携同医生证明。而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亦可优先补针,包括60岁或以上长者、医护人员、长期病患者,以及工作环境有较高暴露风险的员工,例如参与抗疫工作、提供跨境运输或于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员。此类人士的第3针要与第二针相隔至少半年,打针时要出示工作证明 read more
内地防疫「新十条」出炉,进一步优化防疫,各界期盼内地与香港尽快恢复免检疫通关。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特区政府对此非常积极推进,目标是希望可以尽快正常通关,但仍要按实际情况来做。 李家超指出,现时内地要关注疫情及考虑相关配套,确保达到新措预期效果,令两地通关可以推行有利安排。他强调,若有任何商讨后的新措施,会第一时间同大家交代。 今日,有港媒称从广东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获得消息,最快下月初本港返内地可免检疫,仅实施3日家居监察,即「0+3」。 read more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月1日)与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在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会面。 李家超欢迎张志贤访港,并向他介绍第六届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及香港未来发展方向。他期待上任后香港与新加坡继续保持紧密关系。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生效至今,已有10名与壹传媒有关的人士涉违该法,其中《苹果日报》5高层包括总编辑罗伟光等在6月17日被捕;主笔李平与芦峰亦先后被警方国家安全处人员以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拘捕,对警方公开公平的执法行动,香港社会亦出现4个谬论,影响市民对警方执法的认知与理解。 其一谬误是「文字狱」 众所周知,冯伟光是《苹果日报》英文版的负责人,过往一直配合壹传媒黎智英进行勾结外部势力的图谋,利用英文报道频频公开要求外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及对特区进行制裁等,其行为明显违反《香港国安法》,警方的行动是针对有组织及有计划的勾结行为,并非打压新闻自由。警方依法执法,所针对的是违反国安法的犯罪行径,并非一般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况且,新闻自由决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公然挑战国安法,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其二谬误是警方冻结1880万元导致苹果执笠 其实,早在2021年5月26日,壹传媒董事局便公告,集团截至当日尚拥有5.21亿港元营运资金,完全可支撑业务运作至少18个月至2022年年底,故因资金被冻结而未能向员工支薪、并导致报纸执笠的说法,根本就不能成立。 其三谬误是苹果员工不屈服并坚持抗争 本港个别传媒在警方采取执法行动后,罔顾事实,夸大《苹果》员工不屈服抗争,借以挑起巿民对执法行动的不满和质疑。黎智英惯以高薪挖角,故上述员工绝非他们包装的「为民主及新闻自由」而工作,反而是贪图高薪及福利。事实上,在黎被捕后,《苹果》内部早已掀起离职潮,有员工因为担心或需负上法律后果,而纷纷跳船,大批中层主管相继跳槽或辞职。据悉,在早前的内部大会上,员工更明确要求管理层提供保障,显示员工并非个个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其四谬误是保安局以解冻资产诱提供员工黑名单 消息指,有关报道内容纯粹是瞎编乱造,目的是营造政府打压壹传媒及新闻自由,施行秋后算账的乱象。这一谬误其实完全不明警方执法流程,其实警方本月17日搜查壹传媒大楼时,一早已获《壹传媒》全公司的员工名单;而且《国安法》第43条亦赋予律政司司长或警务人员权力,为协助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罪行,可向法庭申请批准要求有关人士回答问题或提供资料,根本就无需以「索取公司员工名单」作为解冻条件。 其五谬误是警方有意制造寒蝉效应威逼传媒人就范 苹果系据悉有多达逾700员工,警方今次执法行动前后经三次拘捕行动,也只有苹果日报十余人被拘捕,而且主要是直接推动实施违犯国安法行为的苹果日报高层,并没有一般员工被捕,这亦表明了警方执法的严谨严肃,只是针对主要犯事者,与被黎智英诱惑裹挟的一般员工并无直接关系,更加与全港从业的传媒人无直接关系,完全扯不上是威逼。若果传媒人奉公守法,何须惊半夜被敲门。 资料来源:点新闻,东网 read more
政府今日(10日)于宪报刊登太平绅士委任名单。大紫荆勋贤、前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29人则获任为官守太平绅士。 政府发言人表示,太平绅士的主要职能是巡视惩教院所、羁留中心或其他院所,以确保其有效管理,以及没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对待或被剥削权利。太平绅士确保个别人士所作的投诉,会以公平和具透明度的方式处理。 太平绅士委任名单: 张建宗先生,大紫荆勋贤,GBS 陈特扬工程师 陈伟伟先生 卓圣德先生 张淑婷女士 周韵琴女士 蔡民伟先生 徐仕基工程师 何镇雄先生 何兆康先生 许泽森先生 姜锦燕女士 郭頴诗女士 林秀生工程师 李立信先生 梁建华先生 梁家伦先生 梁乐文先生 罗应祺先生 陆嘉健先生 吴建城先生 魏汉华先生 施金奖先生 邓炳强先生,PDSM 曾爱莲女士 谢咏谊女士 徐乐坚医生 黄剑波先生 邱国鼎工程师 余振强先生 read more
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半,本港逾120万人曾确诊。不少患者于康复后出现「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倦、记忆力差、失眠、呼吸困难和脱发。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6月1日)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医管局正持续收集相关新冠病人医疗大数据,而食卫局和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批出拨款所进行的研究项目中,其中7项与「长新冠」有关,涵盖康复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局方会继续支持相关调查研究。 陈肇始表示,由于新冠康复者数目很多,当局一定会投放资源做相关研究,至于能否更集中为康复者提供服务,要视乎整体情况,亦会继续监察有关数字。她续指,政府已为新冠康复患者提供多项跟进服务,其中食卫局在2020年4月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亦在全港18区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为合资格人士提供不多于10次的免费中医内科康复治疗。截至上月30日,已有超过3万名康复者参与,并已提供近9.4万次诊疗。当局又在今年2月动员中医师参与诊疗服务,为院舍长者提供康复治疗,至今有超过240间院舍参加,提供超过1万多次的诊疗。 read more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儿童院舍有职员涉嫌虐待或疏忽照顾儿童,事件引起关注。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黄翠玲说,法例规定幼儿中心员工不容许体罚,希望业界能严格执行,社署亦应检视现行监管制度的运作情况,包括人手比例等,并加强监管。 黄翠玲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对事件感到痛心及遗憾,认为法例及预防机制有空间再加强,法改会早前就「没有保护罪」公布最终报告书,希望政府能接纳法改会建议,制定新罪行,范围涵盖家居及院舍。 她指出,若同住的家庭成员或照顾者,在儿童面对受伤害风险时,如果保护不力或袖手旁观,有机会付上刑责,尤其年幼儿童无法表达,也无能力保护自己,立法可为儿童提供更高程度保护,希望有足够阻吓力。 黄翠玲建议加强在社区推广保护儿童政策,从事相关工作的团体及机构,应制定内部保护儿童政策,订明员工、照顾者及义工,接触儿童及提供服务时的原则,行为守则与界线及处理投诉机制,以及遇到怀疑虐儿事件的制度及流程,并在政策制定后加强培训。 read more
为保障航空和公共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小型无人机令》,规管25公斤以下的小型无人机。在新法例下,规管小型无人机操作将采用风险为本模式。不同风险的小型无人机操作会按照小型无人机的重量和其操作风险水平而作出相应的规管要求,包括小型无人机的注册及标签、遥控驾驶员的注册、培训与考核、设备、操作规定、保险等。 香港警方今日(2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提醒市民,小型无人机无论是用作消闲或是商业用途,均须符合法例的要求。任何人危险操作小型无人机,致使或准许小型无人机危及人或财产,即属犯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监禁2年及罚款100000元。 香港警方指,《小型无人机令》亦授予权力给民航处处长,保安局局长以及警务处处长,分别就航空安全,保安理由以及公共安全或紧急情况等原因,设立限制飞行区,限制所有小型无人机于该区上空飞行。 此外,小型无人机持有人及驾驶员在飞行前,可透过「SUA一站通」的无人机飞行图阅览最新的限制飞行区,及获取安全资讯,以免误堕法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