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脷洲海怡半岛第23A座解封无发现阳性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回落,政府今日(22日)上午完成鸭脷洲海怡半岛第23A座的强制检测行动,922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阳性检测个案。
自上午8时30分起,海怡半岛第23A座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政府派员到访312户,当中5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回落,政府今日(22日)上午完成鸭脷洲海怡半岛第23A座的强制检测行动,922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阳性检测个案。
自上午8时30分起,海怡半岛第23A座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政府派员到访312户,当中5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发表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建议派1万元消费券分2期发放,并且首期消费券 将沿用上次的派发途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5日)表示,有关安排是希望能够在现时情况下,尽快发放「及时雨」给市民。 此外,许正宇在出席港台节目时,有听众致电说,去年派消费券至今,有很多人已经移民,她指这些人对香港已无贡献亦无付出,质疑为何今次仍要向他们发消费券,又说对纳税人是否更不公平。许正宇表示,理解有市民及立法会议员有这方面的考虑,但由于希望尽快发放给市民,当局沿用上次的数据,希望可以在今年4月发放首期消费券。他又说,香港是自由社会,是否只透过出入境就可以确定对方已经移民,这亦要考虑。 许正宇还表示,暂缓追租的措施会聚焦协助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初步构思中包括《法例599F章》表列处所,如餐饮处所、健身中心及美容院等。 许正宇称,有关措施旨在提供空间让业主及租客沟通,业主物色租客亦需成本,若租客在疫情下短期未能交租而被踢走,对业主而言亦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他又指,若有业主因未能收租,以致按揭供款或周转出现问题,金融管理局会要求银行弹性处理。 他表示,当局绝对重视私有财产权,这亦是香港根基,局方在草拟及构思时有与律政司沟通和讨论,认为不会剥夺有关权力,只是暂缓在保护期内就租赁采取法律行动。 read more
香港康文署今日(4日)宣布,将于8月和9月推出新一辑名为“汇演‧短篇精品”的芭蕾舞导赏讲座系列,由本地舞蹈教育家刘玉华主讲,与观众分享多段精彩的经典舞剧和短篇精品。 发言人表示,此讲座系列共分为8讲,精选30多出风格迥异的芭蕾舞剧目选段,既有精英云集的经典汇演,亦有精简凝练的创意短篇。透过截然不同的演出规模和剧目结构,引领观众探索编舞家的创作手法和欣赏舞蹈员的精湛舞技,加深对芭蕾舞的赏析。 上述各场讲座均以粤语主讲,于晚上7时30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4楼2号会议室举行,门票每讲60元,不设划位,现于城市售票网(点击购票)发售。信用卡电话购票请致电21115999。查询节目详情,请致电22687323或浏览网页(点击浏览)。 刘玉华是本地资深舞评家,经常穿梭世界各地观舞及采访,自2009年起主讲此芭蕾舞导赏讲座系列,与观众分享其丰富经验和知识。曾出版的著作包括《国际舞星闪闪》和《中国芭蕾速写》等。 read more
政府雇员昨日(22日)开始,于其工作日陪同3岁以下的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接种疫苗,可享有最多半日的「幼童陪针假」。教育局昨日去信全港学校,指所有资助学校以薪金津贴支薪的现职教职员,由今日(23日)起也可享有「幼童陪针假」。由于3岁以下的儿童可接种三剂科兴疫苗,因此有关教职员就每名儿童可获得最多有3次的半天「幼童陪针假」。 教育局提醒,为确保学校正常运作, 有关教职员应预先向学校提交「幼童陪针假」的申请,并出示他/她与接种疫苗的幼童的关系的文件。校董会/法团校董会在考虑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根据《资助则例》、《雇佣条例》及教育局不时发出的指示所订明的条件,按校本机制批准相关假期。如有关教职员在其选择的日期缺席在学校的运作上不可行,学校应与其沟通以修订其计划。 若教职员已在今日之前为其3岁以下的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接种疫苗,倘若能出示证明曾获校董会/法团校董会在其工作天批准放取无薪假期以陪同子女或受其监护的幼童在当日接种疫苗,可追溯相关「幼童陪针假」每次不超过半天;此类「幼童陪针假」可在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放取。有关「幼童陪针假」并不计算于每学年最多2天的特别假期(有薪)内。 教育局又呼吁没有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幼稚园、幼儿中心及私立学校,一视同仁为教职员实施上述安排。至于官立学校的教职员的「幼童陪针假」,应以公务员事务局公布的相关安排为准。 read more
港府去年就「现金发放计划」向合资格市民派发1万港元,港府今日(25日)表示,截至本月23日已向超过650万名合资格的登记人发放现金,有关计划将于12月31日截止登记,港府指符合资格的市民须在截止登记日或之前经电子或书面登记。 港府表示,经银行进行电子登记的市民,一般会在登记后约1星期经其指定的个人银行帐户收到款项。政府又提醒,现金发放计划下发放的支票有效期为6个月。如登记人未有在支票发出日期6个月内领取支票,该支票会失效,而新的支票将会自动重发并置于同一邮政局内待领。 截至本月23日,尚未领取的重发支票约有3,200张,其中约900张的有效期将于今年内届满,港府呼吁有关的登记人尽快前往其指定的邮政局领取支票。 read more
继前日有两名法官收到4封肉信件后,昨午(24日)3时许,警方接获青山道688号香港邮政长沙湾派递局职员报案,指收到一封由台湾寄本港的可疑信件,要求警方到场调查。人员接报到场,经检查后发现信封内藏有怀疑肉碎,遂带返警署检查。案件列“刑事恐吓”,交由深水埗警区重案组跟进,暂未有人被捕。据了解,信件寄往西九龙法院大楼。 司法机构高度关注法官及司法人员近期接连受到恐吓的事件,有关事件已交由警方处理。机构重申,任何试图向法官及司法人员施加不当压力的行为,均违反法治精神,冲击司法独立的原则,应受到严厉谴责。司法机构又推出4项措施加强保安,一是部分法院设安检制度,终审法院大楼、高等法院、家事法庭及小额钱债审裁处各法庭楼层已经实施,年底会进一步推展至西九龙法院大楼。 其次是加强邮件筛查,香港邮政会协助进行筛查,在派递前先检视寄往各法院大楼的邮件,若有可疑早报警;在各法院大楼外适当位置设立邮件检查站,减少可疑邮件对法庭安全和运作的影响;同时职员及保安人员会加强保安,适时应对保安事故。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199d63b442411c102cec17558baa5c4d.mp4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16日)新增3,762宗确诊,包括229宗输入个案,昨日(15日)再多一名72岁男患者离世。另多4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院舍出现新个案。医管局今再多42名员工确诊。九龙塘国际英文幼稚园校巴群组多4名学生及1名教师确诊,累计9人中招,同车余下约20名学生须居家检疫。 输入个案中,107宗在机场找到,103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19宗于检疫后发现。个案来自48个地方,包括英国43宗、新加坡18宗、泰国18宗,美国17宗。本港多73宗BA.2.12.1怀疑个案,当中46宗源头未明,有9宗其他个案相关;新增32宗疑Omicron BA.4、Omicron BA.5个案,16宗源头不明,另有16宗与其他个案相关。 大埔医院精神科男病人曾有一名男病人确诊,该群组早前有2名病人及2名员工染疫,现时3名病人现转往那打素医院。至于香港佛教医院再多1名49女病人染疫,累计9病人、5职员染疫。伊利沙伯医院骨科病房有病人前日确诊,发现再有2病人染疫,该群组累计6名病人确诊;新增两名病人之中,其中一名早前接受手术,当中协助手术的医护人员列为密切接触者,而其中一名女医护人员亦已染疫。 张竹君表示,该校再多4名学生及1名老师确诊,他们均曾乘18号校巴,中心已建议乘该校巴的人士暂不要上学,余下曾乘该车的20名学生要家居隔离。 张表示,初步调查巴士18号有传播,包括早前司机之间亦有传播,之前曾有26名学生乘坐,累计有9名人士确诊,包括一名司机、保母、老师,以及6名学生。而昨日公布过该幼稚园有校车司机及保母确诊,7名司机及1名保母疑一起食午饭感染,其中一架校车有2学童及1保母中招。 此外,匡智屯门晨曦学校的匡晴班,6名学生中有一人确诊,中心建议停课一周。大埔浸信会幼稚园K3A班的32名学生,累计4名学生确诊,亦要停课一周。 张竹君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1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9220人不治。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指,大埔医院精神科男病房曾有一名男病人确诊,医院随即展开接触追踪调查,发现2名病人及2名员工阳性,现时3名病人转往那打素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另外,香港佛教医院纾缓治疗科病房群组新增一名49岁女病人确诊,暂时情况稳定,正接受隔离治疗,病房总计9名病人及5名员工确诊;伊利沙伯医院骨科病房再多2名病人确诊,暂时情况稳定,正接受隔离治疗,该病房总计6名病人确诊。 read more
近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人民日报今日(7日)发表题为《“动态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学选择》的文章指,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引发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香港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多日破百,香港特区政府果断采取多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严格防疫抗疫措施。 在当前香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却有人歪曲“动态清零”含义,质疑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举措,不负责任地提出香港应放弃“动态清零”,实行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如任由错误论调大行其道、混淆视听,将动摇香港全社会的抗疫信心,影响抗疫成效。 “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我国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要求做到对病例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构成连续性社区传播,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其背后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也被实践证明能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期,病毒正在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受感染人群多,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流感。在此情况下对新冠肺炎病毒绝不能够掉以轻心,“动态清零”是我国现阶段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科学有效防控策略。 对于香港而言,“动态清零”也是符合香港社会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香港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医疗资源有限,仍有100多万名市民未接种第一针疫苗,7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较低。此外,香港对外高度开放,境外输入性风险高。如果放弃“动态清零”而选择“躺平”,可以预见,病毒必将快速大规模扩散,给香港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只有采取主动积极的“动态清零”策略,才能减少发病、重症和死亡率,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甚至崩溃,最大限度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尽管短期内收紧的防疫政策可能对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少行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这一策略能以最快速度扑灭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香港经济社会的影响,使香港社会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运作和对外正常交往。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 内地的成功抗疫实践、香港应对前几波疫情的成功经验都一再证明,“动态清零”科学必要、有效可行,也符合香港民心民意。香港紫荆研究院于1月24日至28日期间,电话随机访问了1063名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7.9%的受访市民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忧虑香港一旦错误选择“与病毒共存”,疫情必然全面失控,700多万名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香港社会应坚定“动态清零”的意志和信心,全力支持配合特区政府完善“动态清零”的相关政策举措,做到科学精准施策,尽快切断传播链,扑灭本轮疫情。香港可借鉴内地有益经验,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风险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精准实施社区防控。 我们坚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这颗“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ad more
警方早前以涉嫌滥发「免针纸」拘捕7名私家医生,政府及后宣布涉案医生签发的两万多张「免针纸」下周三(12日)起失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建议,政府应设指定诊所处理市民免针纸申请。 何柏良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英国、澳洲及意大利等国仍实行疫苗通行证时,都是由指定诊所或医生发出免针纸,以避免不同医生专长不同产生判断不一致,认为香港可以参考。对于有病人以往可以在同一医生处取得免针纸,但近日却被拒绝,他认为可能是因为医生因应新的医学资讯出现不同判断。 何柏良又强调,社会对免针纸的讨论,应该集中在何时可以为暂时不适合接种人士打针,而不是如何取得免针纸。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收到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的请辞,并已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五款呈交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侨联副主席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李家超是适合参选特首的人选,指李家超表现很好,有亲和力,够硬净。卢文端指出,中美博奕的格局中,香港需要有一个硬净的特首。他说,李家超在处理本港经济方面可能较弱,但特区政府并非只由特首单打独斗,管治团队是一个整体,相信有司局长协助,李家超能胜任。 卢文端指出,香港疫情仍然严峻,距离下月8日的选举时间不多,认为特首选举只有1人参选会较合适。被问到会否欠缺竞争性,卢文端回应指,选举竞争亦要有社会环境配合,本港每日有3000多宗确诊个案,候选人也较难宣传。 卢文端提到,下届政府的主要挑战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市民对新的特首有很大期望,如果深层次矛盾不立即解决,将会出现社会问题,新特首要思考如何改善市民生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刚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支持李家超出任特首。张志刚指出,过去特首都很尽力履行职责,但香港的问题错综复杂,认为特首难有完美的人选。他寄望新特首能够兼听,集思广益,集结不同力量解决当前问题,并要有良好的判断力。 被问到今次选举会否只有1人参选,张志刚指出,他欢迎有竞争的选举,但也要看实际情况,亦毋须强行「凑够一对」展开选举。他又指,李家超已经是政务司司长,升任特首也是顺理成章,如果能集中力量支持有能力的人参选,也有助尽快产生新一届政府,解决问题。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发表网志,指香港国安法的定立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决定,充分体现《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全国上下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对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证《宪法》的实施,所有中国人都责无旁贷。 郑若骅在网志指,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全国人大有权制定法律及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作出决定。 1982年的《宪法》加入了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正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而《宪法》的第六十二条(二)、(十四)和(十六)亦订明了全国人大可行使下列职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以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大在1990年4月4日依据《宪法》第三十一条通过《基本法》,并在同日作出《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 当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出现缺口,面临日趋严峻的局势,而特区的行政立法机关难以在一段可见时间内自行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立法,全国人大有权有责按照《宪法》和基本法从国家层面改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定立香港国安法。 她又指,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必须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让社会掌握“一国两制”的精髓,使香港能够在国家政策的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开拓更美好的将来。《宪法》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根本,只有加深认识《宪法》,本固才能枝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