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鞍山银湖・天峰第一座解封 揭2宗阳性个案




医务卫生局局长早前宣告,被捕的7名注册医生所发出的全部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即俗称的免针纸,今日(9日)失效。同时,该7名注册医生在上述失效宣告作出后发出的任何豁免证明书,亦不可用以符合「疫苗通行证」规定。 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今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求助个案中个别人士决定打针,仅部分人成功获续发「免针纸」,令医生担心有法律后果,不愿意再发出「免针纸」,即使是医学评估亦拒绝进行,情况犹如「见死不救」,很多求助人表示评估状况有困难,他重申医学评估是医生的正当和合法的服务。 他举例指,曾有中风病人求医,医生建议病人不接种疫苗,惟同时拒绝发出「免针纸」。另有求助人3月曾获公立医院发出「免针纸」,其后不获续发,该名人士在政府机构上班,若无医学原因豁免打针,将会失业,令他最终决定打针。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早前表示,特区政府已着手就基本法第廿三条立法,并会尽早完成。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指,有外部势力想透过香港影响国家,妖魔化廿三条立法,强调立法有实质需要,当局会向市民多作解说。 邓炳强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表示,就基本法第廿三条立法是宪制责任,亦有实质需要,条例订明的七种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两类已涵盖在香港国安法,余下的就要在廿三条立法时处理。 邓炳强指,目前当局正就立法工作深入研究,包括检视过去两年香港发生的事,法例能否有效应对,亦会参考外国情况及法例、国家的法例,以及几宗本地国安法案件判辞,研究有没有需要在廿三条立法时加入关注。 邓炳强说,期望本届政府可以就相关立法工作展开咨询,但不会低估立法的难度,明白必然会有外部势力想透过香港影响国家,妖魔化及抹黑廿三条立法,因此当局会向市民多作解说。 纪律部队士气非常良好 邓炳强称,过去两年本港发生颜色革命,警队受严重抹黑,但随着解说加深市民了解,以及落实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市民亦明白现时社会平静得来不易,警队获得多了市民的感谢,强调警队不会掉以轻心,会自强不息,让市民看到他们的专业。他又透露,近来甚至有学校恢复邀请纪律部队到校服务及分享。 邓炳强强调,纪律部队目前士气非常良好,黑暴洗礼令他们更团结。 read more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昨日(5日)代表全体立法会议员致函祝贺港队刘慕裳在东京奥运会空手道女子个人形赛事中,为香港特区再添一面铜牌,并向她的教练和训练团队致贺。 梁君彦表示,空手道个人形赛事讲求力量、速度等,刘慕裳的动作刚柔并济、收放自如,气势磅礡、触动人心。梁君彦又说,空手道是东京奥运会的新增项目,刘慕裳首战奥运便取得佳绩,令人鼓舞。她多年来坚持刻苦训练,克服伤患之余,更创出具个人风格的「真功夫」,充分展现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是运动员,亦是每一位的榜样 read more
深圳等不少地区在行人过路灯安装了倒数计时器,促进行人安全及提升道路使用效率。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今日(18日)回应立法会议员书面质询时表示,运输署一直留意「行人交通灯号倒数计时器」的应用及相关技术发展的情况,署方正改良试验计时器的操作,明年测试成效。 陈帆表示,署方在2006年和2018年曾经委托城大和港大探讨倒数计时器的成效,结果显示有较多行人在绿色人像闪动灯号结束时,仍未完成横过马路,反映装置对行人安全未有带来实质改善或效益。运输署正对试验计时器的操作进行优化,例如当绿色人像灯号刚亮起时便开始显示倒数计,并会结合行人感知装置及智能系统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行人过路处作试点。有关系统的设计及部件的采购现正进行,并预计于2023年开始进行详细测试。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六月十二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下称“相关宣告”),自昨日下午五时起限制在九龙城指明“受限区域”(即九龙城何文田村景文楼,不包括位于地下的社会服务单位)内的人士(下称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在其处所等候,直至“受限区域”内所有已识别的受检人士完成检测,而相关检测结果亦已获大致确定,方可离开其处所。 此外,政府昨日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二○二二年六月六日至六月十二日期间曾身处上述大厦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于二○二二年六月十四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今日(六月十三日)上午约七时三十五分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自今日上午约七时三十五分起,九龙城指明“受限区域”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受限区域”。 香港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晚十一时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2019冠状病毒病检测。其间1 830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5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就指明“受限区域”内发现的阳性检测个案,政府已向这些阳性检测个案人士和同住家人提供额外的食物包、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717户,当中8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10,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五级罚款(50,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就香港国安法向中央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厘清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或大律师,可否参与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工作。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表示,根据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权,有关权力应该审慎地行使。他表示,释法无可避免会引起对香港法制的讨论和批评,但香港国安法是相对较新的法例,希望香港国安法尚有不明确之处,未来可由香港法院厘清。 杜淦堃表示,今次释法与以往做法一样,都是按现行机制处理问题,不认为今次事件损害香港的司法独立。他又表示,香港有足够的法律人才处理案件审讯,不认同事件会影响被告聘请律师的权利。杜淦堃又指,终审法院的判辞已表明,法院全力捍卫国家安全,公会坚信香港的法院和法律界会继续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维持法治,保障司法独立。 read more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香港资深大律师、香港特区政府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自1997年以来,香港的司法机构地位显著提升,已在全球备受认可。基本法第85条规定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这种保障在司法独立依赖于公约的港英殖民统治时期是不存在的。 江乐士表示,1997年终审法院成立后,香港获得终审权,在本地常任法官和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非常任法官的共同努力下,正义得到最高级别的伸张。尽管有些人认为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颁布后很难融入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但法院提供了无可挑剔的指导,毫不夸张地说,法院已经形成一套真正卓越的判例法,其判决在其他司法管辖区经常被引用,而且总是得到核准。 2019年修例风波后,法官以各种方式追究不法分子的责任,包括惩罚违法者、发布禁令以打击在Facebook上对公职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和煽动暴力,以及冻结犯罪资产。江乐士表示,正是因为法官为维护法治所做的努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目标,本地不法分子和外国势力都试图干涉他们的工作。暴力分子甚至对法院发动纵火袭击、对司法机关采用死亡威胁,但法官们不屈不挠,不顾危险,坚守法治,最终许多罪魁祸首受到正义的制裁。 江乐士提到个别终审法院的海外法官离职,形容只是“小插曲”。事实不是海外法官一蹶不振地离开香港,而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明确表示信守其对香港和香港市民的承诺,决心继续在这里伸张正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10名海外法官可在需要时出任终审法院的第5名成员,连同首席大法官和3名常任法官,应绰绰有余。而倘若需要更多的海外法官,招聘应该也没有困难。除了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传统司法管辖区之外,亦可考虑来自印度、牙买加或新加坡等地的其他地方法官。 江乐士续指,在社会动荡期间,香港的检察官承受着巨大压力。有人尽其所能妖魔化起诉决定,并试图给外界一种印象,即检查官们不是自由人,而是“北京的傀儡”。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中央一直严格遵守基本法的规定,包括检察独立。江乐士指,自己在1997年之后担任了12年多的刑事检控专员,但从未受到来自北京或地方官员的任何形式的压力。相反,他受到的批判,总是来自所谓的“泛民主派”,这是他曾面临的唯一一种政治压力。 展望未来,江乐士认为,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宣传目的抨击香港的法律制度之际,律政司应提高其在国际检察官协会(IAP)中的形象,并充分利用其成员提供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听到,香港的起诉一如既往地公平,除非现有证据有合理的定罪预期,否则任何人都不会被起诉,并且法治一如既往地安全。 read more
因民主派“35+”初选等案件而遭还押的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他另亦涉嫌披露元朗7‧21事件一名受调查警司的身份资料,而被廉政公署控告共3项披露受调查人身份罪。案件今日(12月7日)在东区裁判法院续审,控方质疑林公开说廉署正调查该警司,但故意不提事件与贪污有关,其做法不过是掩耳盗铃,企图逃避披露资料所带来的刑责。林否认控方所指,指自己尊重法例才不披露该警司被指贪污受调查。案件押后至12月24日作结案陈词。 43岁被告林卓廷,被控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21日及7月16日,3次明知或怀疑有被指称或怀疑已犯《防止贿赂条例》第II部所订罪行的调查正在进行,无合法权限下,向公众披露涉及该项调查的人的身份,即游乃强。游于元朗7‧21事件当晚,以元朗警区助理指挥官(刑事)身份带队搜查南边围村。 林继续作供。控方盘问指,林除了披露廉署调查外,亦有采取其他手段去跟从元朗7‧21事件。林表示,他尝试在立法会动议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元朗7‧21事件真相,但因为议案排期的问题而告吹。他亦向警方提出民事索偿,但其后他因“初选案”而收押,加上“612基金”无以为继,使他难以负担相关法律开支,故民事索偿已经中断,而且事件背地牵连政府及警方声誉,故他不预期民事索偿会一帆风顺。林向控方反指,“你唔好以为一个立法会议员慨一封信、一个行为会有好大成效。” 控方又指出,林先后3次披露游正受廉署调查是毫无公众利益可言。林否认,指事件与公共安全及秩序有关,而自己当时身为有民意代表的议员,其公开说辞不会毫无意义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30日)已是第217日。截至今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67.66万剂新冠疫苗,其中449.25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18.41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3.01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36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67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83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16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今日是10月1日国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于明日起的一连三天国庆长假期继续为市民服务,方便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read more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早(24日)出席电台节目回应《财政预算案》措施,其中消费券是主持及听众相当关注议题。陈茂波具体回应几个市民相当关注的议题,包括首期5,000元不得“转会”的情况下,如果去年收取消费券的八达通已遗失或取消,应如何处理。 1、消费券使用期如何?四月份疫情未止怎办? 陈茂波指,明白到社会上不同市民的状况分别很大,一些人遭受的打击较小,一些人比较困难,因此他预告稍后公布的使用期会“颇长”,大约6至7个月,一到四月份疫情仍未完全遏止,还有很多时间在后期使用,也可以网上购物,灵活使用。 2、是否会再开阔使用范围? 陈茂波表示本身范围已经很广阔,连公共交通都包含在内,主要是一些政府收费不接受,因此计划沿用去年的做法。 3、第二轮消费券是否 会再分期? 陈茂波指,考虑到今一轮消费券派发要“快”,所以藉由去年已收集的资料发放,仍然是最好的方法,初步预计第2轮消费券的5,000元,即暑假发放的一轮,会再分期处理,稍后会再交代。 4、第一期不能“转会”,但如果旧平台已删怎办? 有听众反映,去年使用Tap & Go期间遇上混乱,非常不满之下已经删除平台,如果不能“转会”可能会有麻烦。陈茂波回应指,个别营运商的表现可能确实有所不同,“有部分是要‘打手板’的,但其他都用得很顺利”,具体的处理手法容后公布。 5、由于八达通遗失、已改用乐悠卡怎么办? 有听众提到,去年收消费券用的八达通卡已取消,已转换成乐悠卡,亦可能有一些原卡已遗失的情况。陈茂波表示推出第一轮消费券前,市民有机会补办手续,详情容后公布。 6、行政成本如何? 陈茂波表示,去年第一次派发消费券时,预计会用6亿元行政费,但最后不足3亿元,节省了不少,和前年的一万元现金分享计划相比相差不远。他指,今年有了去年的经验和基本资料,会尽量再“悭住使”。 7、为何不直接派现金? 这是节目上最多人问到的问题。陈茂波表示,派现金及消费券的分别,是由于想尽快派到市民手上,重用去年的资料可以于4月派出第一期,做法最快。他预计,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作用约为1.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