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纶:香港9个社区隔离设施提供约5万床位 疫情缓和后部分或改为过渡屋

黄伟纶:香港9个社区隔离设施提供约5万床位 疫情缓和后部分或改为过渡屋

为应对第五波疫情,中央为香港援建多个社区隔离设施。日前,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首批约1000个房间已交付使用。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24日)发表网志透露,竹篙湾的余下设施,以及位于启德邮轮码头附近和落马洲河套区的大型社区隔离设施继续全速推展。他表示,当疫情缓和后,部分设施或有潜质改为过渡性房屋,希望尽量做到以民为本。

香港建筑署署长何永贤(左三)日前视察工地,了解工程进度,并为同事打气。(发展局网页)

“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造

据建筑署介绍,正在兴建的启德和竹篙湾项目,与早前启用的6个社区隔离设施项目不同。竹篙湾和启德的社区隔离设施均以“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造,即预制组件已在厂房完成大部分饰面,包括装有窗户、电掣、墙身、天花、地台等,再运往工地简单装嵌和接驳水、电和污水系统等,有效缩短施工时间。

启德隔离设施的组件在厂房完成大部分饰面,包括装有窗户、电掣、墙身、天花、地台等。(发展局网页)

5月至6月分两期完成

启德社区隔离设施的规模较大,将提供约3000个房间,楼高四层,设有升降机,其他辅助设施包括楼梯、走廊、屋顶等,均以预制组件形式制造,然后运往工地装嵌。建筑署工程技术秘书罗美斯介绍说,现时启德部分设施已建至第4层,并陆续进行机电设施的接驳和验收工序。设施将于5月至6月分两期完成。建造团队希望争取早日完工,以提升香港抗疫和隔离方面的能力。

建筑署工程技术秘书罗美斯介绍说,启德的社区隔离设施将于5月至6月分两期完成。(发展局网页)

罗美斯说,项目最大的难度是要在极短时间内从无到有。整个隔离单位及辅助设施的规划布置,既要符合法例要求,也要切合日后营运团队的需求,当中涉及大量协调工作。团队一边细化设计,一边配合工程的进度提供资料,做到设计、生产和施工同时进行。

建筑署高级屋宇装备工程师胡锦山表示,启德的隔离设施楼高四层,故需要提供升降机。(发展局网页)

每天与时间竞赛

建筑署高级屋宇装备工程师胡锦山表示,每天要与时间竞赛,例如就机电设施而言,供水、供电、排水等是最基本的需求,缺少一样也会令项目无法进行,所以团队必须在短短数天内完成查阅图纸、制订方案、联络相关部门等,以确保工程可行。另外,由于启德隔离设施需要提供升降机,胡锦山说,通常升降机由订购到最后交付使用需时最少半年,在团队上下一心、多方努力下,目前升降机也可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安装。

感激同事“补位”顶住压力

谈及参与启德项目的感受,罗美斯表示,她曾于2020年参与建造竹篙湾检疫设施,故当收到通知要投入启德的项目时,脑海中随即重温过往建造设施的经验,希望自己尽快进入作战状态,协助工程的推展。相对以往的隔离设施,启德的工程规模更庞大、工期更赶急,整个过程需要高度专注和集中,故她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同事的提点,尤其是在她分身不暇时,同事之间互相「补位」,有助她抵抗压力。

对参与工程感到自豪

胡锦山则表示,启德的项目令他感觉责任重大。面对严峻的疫情,建造团队必须尽早完成项目,因为隔离设施迟交一天,市民便要多等一天,故工程带给他颇大的压力,但同时让他感到自豪,因为自己有幸为抗疫工作出一分力。虽然他曾担心受到感染,亦担心影响家人,但他明白只要尽早完成这些隔离设施,才能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故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完成工程。

施工团队日以继夜地赶工。(发展局网页)

黄伟纶表示,非常感谢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特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承建商成立了三方联系机制,组织工务部门成立专班,通过各方紧密沟通和协调,全速兴建多个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9个社区隔离设施合共可提供约50000个床位,这是共同创造的奇迹,大大提升香港抗疫和隔离方面的能力。他指,面对疫情变化,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未雨绸缪,为最坏打算作最好的准备。黄伟纶称,当疫情缓和后,届时部分设施或有潜质改为过渡性房屋,希望尽量做到以民为本。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