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来港人士获临时「疫苗通」 田北辰:观感上难服众


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社交距离措施不断收紧,表列处所之一的戏院解封无期,不断有戏院宣布结业。Cinema City今日(15日)宣布,因租约期满及受到今日疫情影响,位于铜锣湾糖街的Victoria戏院即日起结束营业。 因应疫情影响,本港戏院两年来开开停停,生意一落千丈,去年3月UA院线宣布全线结业,以及2月11日位于钻石山的百老汇荷里活戏院亦因租约期满而关闭。至今日,Cinema City旗下,位于铜锣湾糖街乐声大厦的Victoria戏院成为第三间结业戏院。Victoria戏院于2018年1月25日开业,设有5间影院共359个座位,其开业时是铜锣湾区唯一一间4DX戏院。至于Cinema City旗下其他戏院暂时将于重开后继续服务。 read more
香港劳工处今日(6日)提醒外籍家庭佣工(外佣)及雇主,政府将在下周一(9日)实施新入境防控措施。如现时身处菲律宾和印尼的外佣在离港前已经在香港完成接种疫苗,可根据新措施来港工作。 政府在3日发出 在新措施下,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有认可接种疫苗纪录的香港居民(包括外佣)可登上来港的民航客机。他们所持的接种疫苗记录须由香港、内地或经世界卫生组织指明当地监管机构为严格监管机构的国家的医疗机构或政府相关主管当局发出。 劳工处发言人表示:「新措施适用于来自新组别A组指明地区(包括菲律宾和印尼)的外佣。如外佣早前已经在香港完成接种疫苗,他们可根据新措施登上来港的民航客机,但须遵守相关要求,包括登机前必须持有预定起飞时间前72小时内进行的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以及指定检疫酒店预订房间的确认书,租住期为外佣抵达香港当日起计不少于21晚。劳工处提醒雇主及职业介绍所(如适用)须预先为其外佣作好准备。如外佣未能符合相关要求,他/她可能会被禁止登机前往香港,或抵港后可能被拒绝入境。」 发言人续道:「劳工处提醒雇主,如外佣来港开展雇佣合约或返回原居地度假后回港,雇主须负责外佣的核酸检测费用,以及须履行雇主在『标准雇佣合约』下的责任,包括须负责外佣在强制检疫期间的住宿费用及为外佣提供膳食津贴。」 至于不持有认可接种疫苗记录的外佣,政府正与主要外佣输出国的驻港总领事馆,包括菲律宾和印尼,商讨如何确认当地接种疫苗记录的真确性,以容许在当地完成接种疫苗的外佣来港工作。此外,政府计划安排这些外佣集中于一至两间酒店接受检疫,并正商讨细节。在确定安排后,政府会另行公布详情。 read more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被禁锢从事非法工作。立法会议员葛珮帆今日(19日)表示,对事件表示非常震惊,不法分子利用「自己人呃自己人」方法,容易令受害人跌入陷阱。 葛珮帆指出,不法分子近期亦有新招数,包括直接向旅客入手,声称带旅客参观景点,诱骗他们去禁锢营,呼吁如有家人前往东南亚国家后,失联一段时间,应尽快向警方求助。 葛珮帆表示,东南亚部分地区属于「三不管」地方,不容易采取营救行动,认为特区政府要加强宣传,提高市民警觉。她建议,向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发出旅游警示,同时加强打击网上怀疑虚假的求职广告。 read more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周二(9月28日)举行「如何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圆桌会议,表示接到多宗有关子女受校园欺凌的家长求助个案。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在会议上强调,教育局一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并对行为「零容忍」。香港校园欺凌问题一直相当严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年公布的《跨国评估学生能力计划》,香港学生在学校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为29.3%,远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然而,在校园欺凌问题上,政府多年来的态度永远是口号多于实际行动,在预防、处理、通报及问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两大盲点致「零容忍」变「宁容忍」 校园欺凌背后往往是复杂成因,许多欺凌者或许未曾预料到个人一时兴起行为会对他人造成难以预计的伤害,部分欺凌者甚至曾经也是受害者,因曾经欺凌事件未得到妥善处理而留下心理阴影,转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不同个案的结果更是迥异,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受害者不堪重负而自杀。特区政府最早于2005年由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的李国章提出「对校园欺凌事件零容忍」的取态,但细看政府所作所为,「零容忍」更像是敷衍公众的口号。 首先,特区政府往往认为,只要增加一定经费、聘请足够驻校社工,而无须强制校方通报欺凌个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价值观教育,从而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然而,这反而促使学校对欺凌事件「诸多容忍」,因为它们大多会为了校誉而淡化事件,尽量避免外力介入。 其次,特区政府常常强调,教育局发布的《学校行政手册》及学校通告已经为处理及预防欺凌事件提供清晰指引,例如《学校行政手册》提到学校须以「教育、辅导和保护学生」角度处理欺凌事件,亦列出「学校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图」,订明学校应该按照程序介入及跟进云云;然而,有关指引并无法律约束力,即使教师与校方处理方法未必适切,但也无须问责。 政府被动,校方保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陈季康2019年初曾发表研究报告,当中涉及探讨香港欺凌问题,以及事件对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影响。同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提到仍没有确切原因解释香港校园欺凌事件高比例的现象。但他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学校态度相对较被动且保守,不少学校拒绝接受调查,或不信任学者。究其原因,不过是香港学校竞争激烈,校方担忧欺凌事件曝光后,影响来年收生表现和学校声誉。而教育局十分强调校本管理原则,将责任推卸给学校,如此一来,欺凌现象更难以防止或解决。 陈季康的研究发现,台湾针对校园欺凌有一套更加完善的通报机制。学生如遭遇校园暴力,则可拨通24小时反霸凌通报专线,社工通报学校,并成立调查小组。根据台湾当局制定的《校园霸凌防制准则》(《准则》),校方接获通报后必须立即组成「霸凌因应小组」并在三日内召开会议,成员包括曾参加社会公众或辅导培训的教师代表、学务人员、辅导人员、家长代表及学者,有时学生代表亦会参与处理。而一旦确认属于欺凌事件,便会启动辅导机制;若性质严重,学校需立刻向警方、社政机构或检察机关寻求协助,并依法处理。 《准则》又规定调查期限为三个月,亦订明校园欺凌的定义及类别、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建议,接报后的调查程序必须透明清晰,学校更不能以「校本自主」为由拒绝外间机构介入事件。相比之下,香港教育局几乎将处理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及非政府机构,而作为最直接接触欺凌事件当事人的学校,则因诸多顾虑难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学生有谁可以依靠? 根据立法会文件,在审核2021至22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对财务委员会委员初步书面问题答覆中,教育局局长回覆立法会议员郑泳舜的查询时提及,在2020/21学年,当局采用旧有资助模式及新资助模式学生辅导服务的预算总开支为4.92亿元,超过八成公营小学已聘用驻校注册学位社工;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署由2019/20学年起于全港460多间中学实行「一校两社工」的安排,并相应增加督导支援,相关服务涉及修订预算为7.55亿元。 「这个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能单单只靠社工,社工虽然可以提供情绪支援,但最终如何处理个案,老师和校方的做法也很关键。」香港救助儿童会倡议助理经理吴淦濠表示,驻校社工往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去了解学生情况。 香港救助儿童会早前发布「Young Voices」报告,发现近1/4学生担心被欺凌或曾遭受其他儿童或青少年暴力对待。吴淦濠曾经就此撰写《青少年如何看待校园欺凌?》一文,提到尽管教育局已经透过不同方式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教师在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等,但从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见,有关措施似乎未能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例如,有学生反映老师和社工都无法有效处理欺凌问题,因为「开玩笑」和「欺凌」之间的差异往往难以区分,校方可能爱莫能助。 吴淦濠建议,政府和学校在检讨和完善防范校园欺凌的政策之前,「不妨先聆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例如可以定期透过问卷调查了解校内情况,以及让学生参与制订和建立校内的欺凌举报机制及处理投诉程序,确保相关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私隐和信任程度上都能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be93e36bd075d08b702abd748f012fb9.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6日)新增1,489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有1,28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个案。换言之,本港新增2,777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7宗输入病例。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67,960宗。另外,再多111名确诊患者离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其中84名患者昨晚(5日)病逝,包括40名死者来自院舍。 今日的7宗输入个案中,有2宗是机场临时样本发现确诊,该2名患者昨日从比利时、加拿大抵港;其余5宗则从检疫酒店发现确诊,当中3人在隔离第5天染疫,他们在上周四(3月31日)乘搭EK384,分别从泰国、巴林、阿联酋来港,另外2人则于隔离第4天发现染疫,分别于上周五(1日)从阿联酋、日本抵港。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今(6日)公布,死亡个案新增111宗,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8,247名死者,病死率为0.71%,年龄介乎11个月大至112岁,有67.2%从未打针,21.4%已打1针,11.4%已打2针或以上。 死亡个案方面,其中有84人为昨日(5日)离世,包括53男31女,年龄介乎43岁至102岁,当中有40人来自院舍,有50人无打针、有21人已打1针、11人已打2针、2人已打3针;当中有77人为60岁以上长者。 昨日有3人为较年轻死者,包括第一名43岁患者本身曾脑神经出血,脑干受损需使用呼吸机,3月12日发现有确诊,曾处方不同药物。第二名59岁患者,长期病患,有高血压、晚期肾衰竭,有心脏病,今次入院最主要是因为洗血期间气促。第3名59岁男患者,长期病患,有肺癌,已扩散至脑及骨。 他指出,疫苗接种是减少死亡重要手段,当局已达成第一阶段目标,即3月18日前在全港1,100间院舍接种第一剂疫苗,至4月5日已接种第一剂人数逾44,700人,部分院友因曾确诊不宜接种,稍后会再接种。安老院舍及残院在3月的覆盖率是54%及69%;第二阶段会在4月15日前安排医疗机构等,至少2次到访院舍接种第2针及第3针,又会再为曾确诊人士接种第1针。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现时共有10,068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他续指,过去24小时新增13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8人情况严重,74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另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得116万宗确诊,包括快速抗原测试平台呈报个案,连同每天经核酸检测个案去分析,看到本港疫情由3月初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过去3天录得为3,000宗水平,数字仍然很多,又相信市民在近日假期或有较多活动,希望公众减少聚会。 欧家荣补充指,现时流行病学追踪主要透过2个网上平台收集患者资料,目前处理个案方向仍以及早隔离、安排密切接触者家居检疫。由于确诊宗数多,盼患者经问卷提供资料,待个案数字回落后,当局或透过资料安排进行强制检测。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呼吁全港市民昨日(8日)起一连三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表示,虽然全民快测属自愿性,但希望市民先试一下做快测,对于后续放宽社交距离,可以做好风险评估。 陈肇始指,全民快测有三大目的:第一,了解香港的情况,虽然目前有不同数据和预测,包括专家意见,但具体感染情况仍不准确﹔第二,希望可以找出确诊个案,尤其是长者,他们仍未出来做测试,或未有快测工具,如果检测为阳性,可以尽快进行隔离和医疗﹔第三,希望为市民提供学习使用快测工具的机会。 对于全民强检,陈肇始强调,政府至今未有放弃,政府内部会继续检视。当中会以科学为本,除了考虑时机,也包括整体运作、人手部署和实验室等采样准备。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昨日(16日)新增5162宗确诊个案,包括4890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72宗输入个案。近日有儿童染疫并出现嘶哮症,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临床名誉副教授关日华表示,以往一个季度才出现一至两宗,近期就每日或隔日便出现儿童嘶哮症个案,形容数字相当高。 关日华指出,第五波疫情以来,本港录得近60宗儿童在确诊2至8周后,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个案,过半病童要深切治疗。他说,多系统发炎综合症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及草莓舌等,将集中他们在儿童医院长期跟进,因为有研究显示,该病可能对儿童器官造成长期影响。 另外,第五波疫情以来,玛嘉烈医院跟进近290宗介乎8岁至13岁的个案,有约19%儿童有最少一个长新冠病征。关日华说,有零星个案出现短暂失去视力和严重脱发,常见情况亦包括头痛和失眠等,情况与前数波疫情新冠康复者出现味觉或嗅觉的问题不同。 read more
九龙城警区联同西九龙总区交通部,于昨日(5日)采取联合行动,在区内多个交通黑点,针对对道路使用者构成危险及造成阻塞的违法行为,包括在限制区上落客货及违例泊车等严厉执法,以确保道路畅通及提高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及守法意识,保障市民安全。 此次行动中,警方共发出逾1,400张定额罚款通知书,主要涉及违例泊车,并即时拖走13部造成严重阻塞的违泊车辆。此外,警方亦发出22张传票,检控涉及单车或行人的交通违例罪行,包括检控行人不遵照交通灯号横过马路等。另外,警方亦采用流动录影执法,以加强打击驾驶者其不负责任的驾驶行为及态度。 read more
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今日(15日)中午12时许发生火警,其后升为三级,13人需要送院,包括10人吸入浓烟、三人扭伤,当中一人情况危殆。消防员协助770人安全疏散,40人自行疏散,消防处表示,商场一楼至五楼正进行翻新工程,一楼及二楼近电表房位置最先起火,火警原因有待调查。 新鸿基地产回应称,世贸中心今日近中午时间发生火警,大厦服务处已即时协助消防及警务人员疏散租户及顾客。对于事件中有人士不适及送院治理,服务处致以诚挚的慰问,并会全力配合有关方面的调查。 消防处高级消防区长吴有双向传媒表示,现场浓烟密布,加上楼面面积广阔,消防处接获多个求助个案。消防处下午1时03分将火警升为3级火。起火位置是商场1楼及2楼地方,现场正进行翻新工程,该处电表房位置有电线起火,火场楼面达到100米乘以30米。 事故中消防处派出176名消防员扑救,出动2条喉、2队烟帽队,出动45辆消防车。火警在3时05分受控,4时30分救熄。 消防处指火警位置牵涉电线,商场P1至P5楼正进行翻新工程,根据纪录承办商有通知消防处有需要关闭消防装置,包括花洒、手动火警钟警报及自动警报系统。6楼至38楼的消防装置据了解是运作正常,而且完成年检。 而火警时大厦防烟门及其他装置运作情况,消防处调查火警后会检视。消防处会派员检视大厦有否需要额外增加消防安全装置。 消防处称,救援人员面对大量浓烟,加上大厦上面有很多人,各个楼层都有求助个案。6楼至13楼都有不同类型处所,当时大厦不同的商店、写字楼都有大量人活动,需要人手应付及处理。 消防处提醒,如果单位发生火警市民应该逃离至安全位置。如果现场情况安全许下市民可以留在单位,如果市民选择离开,要尽量评估风险及迅速行动。如果公众觉得需要逃离,要带同逃生三宝电话、钥匙及湿毛巾,并选取合适通道逃离到地面是最安全。消防员在火警后期,曾动用过升降机将市民到地面安全位置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4日)公布,面对变异病毒株的威胁,并为第五波疫情作准备,社区检测中心8月起,只会为个别符合资格的特定群组人士提供免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而免费检测的条件亦会收紧。相关人士必须出示有效的医生证明书、疫苗接种纪录及身份证明,方可接受免费检测。有关免费检测安排会维持至8月底。 食卫局指,由8月8日起,上水屠房从业员可到社区检测中心,每7天进行1次免费检测。下星期一起,检疫酒店及特定酒店职工和专车的员工,未接种疫苗须每3天,已接种疫苗须每7天,检测1次。B类餐饮业务员工的检测亦会在月内收紧,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员工,将须每7天进行一次检测。 当局又提到,指定表列处所员工和公众及私人泳池或泳滩工作人员,以及机场员工,本月5日起要出示医生证明书或疫苗接种记录,才可接受免费检测,若有关人士,并非因为健康原因而不适宜接种疫苗,他们必须自费定期进行检测,政府不排除稍后将要求延伸至其他特定群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