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驻港公署举行国庆升旗仪式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今日(10月1日)隆重举行国庆升旗仪式。上午7时整,升旗仪式正式开始。鲜艷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今日(10月1日)隆重举行国庆升旗仪式。上午7时整,升旗仪式正式开始。鲜艷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为此设立WhatsApp专线51908909。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今日(21日)见记者指,截至今早,入境处已接获84个电话求助,52个短信求助,其中4宗为求职相关骗案。警方表示,求助热线只留给求职骗案人士,市民求助时须注意。 警方称,4宗求职相关骗案中,2宗为早前已经获悉案件,2宗为新骗案,警方正积极调查,确保被骗者人身安全。近年求职骗案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为海外行骗,故对调查造成阻碍,搜证亦有难度。有关受害者会否长期受到不人性对待,警方指,除去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外,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不是很大问题。不是很多人受到长期、系统性的身体伤害,亦暂时没有掌握太多相关资料。 警方强调,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香港人在外地遭禁锢的事件,已透过国际刑警及当地执法部门联系,亦有透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联系,保安局亦成立由警方及入境处组成的专家小组。警方呼吁市民小心,提高警觉,一人受骗,全家受害。多点和亲友讨论相关新闻,让家人知道有骗案发生亦有帮助。如果知晓有人或自己的亲戚朋友受害,务必和入境处、警方联络,揭发骗案,让被害人尽早返港。 read more
政府为今届立法会选举特别在罗湖、香园围(莲塘)及落马洲支线(福田)三个边境口岸增设票站,供内地港人投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曾国卫表示,已有2.2万名身处内地的香港选民登记投票,其中7成居于广东省,其余约7000人身处其他省市及自治区,包括北京甚至内蒙古。 曾国卫形容这批坚持返港投票的选民「很有心」,令他感动,又说,疫情仍然严峻,内地防疫工作非常严谨,要让香港选民免检疫返回内地,要做很多功夫,强调投票之余,亦要确保不影响内地防疫工作。 经政府积极部署,口岸票站工作准备就绪,安排约共五百员工当值,已加紧进行演练确保明日运作顺利。曾国卫强调,增口岸票站安排并非为提高投票率,旨在为疫情下身在内地的港人选民能回港投票而作出的便利安排。 他透露,登记人士中约七成来自广东省,其余来自福建、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省份和自治区,最远来自东北和内蒙古。他认为申请数目不少,尤其考虑部分人来自偏远地区,他感谢他们珍惜手上一票。 他提醒这群选民,明日投票时须带备五项文件,包括进出内地的回乡证或其他旅行证件;选举事务处发出的「登记结果通知书」,电子或打印版皆可;由认可机构发出的48小时内有效阴性核酸检测报告;内地绿色健康码,和香港身分证或其他获认可身份证明文件。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8日)指出,本港12岁或以上人口的第3针新冠疫苗接种率,日内有望达八成。她指出,虽然长者接种率已大幅提高,现时70岁或以上的第3针接种率达68%,比3个多月前的46%增长不少,但仍较其他年龄组别低。而幼童接种刚开始了两个多月,第一针接种率只有17%;12至19岁人士的第三针接种率约67%。 杨何蓓茵今早出席在圣公会圣雅各小学举行的「湾仔区学童疫苗接种日」,鼓励学童及家长一起接种新冠疫苗。全日预计约170人透过接种日接种疫苗。她表示,为推广幼童和学童接种新冠疫苗,政府已调低到校外展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至10人。同时,当局继续为学校提供团体预约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疫苗,并提供免费往返接送服务。自本年9月以来,已安排约60间学校以团体预约形式安排学生接种,希望更多学校响应。小学和幼稚园亦已举办约155场学校外展活动。 杨何蓓茵称,看见不同学校的学生一同接种新冠疫苗,认为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甚至整个社区的保护也十分重要。她感谢湾仔区校长联会、教育局湾仔区学校发展组和湾仔民政处一起推动,期待其他区也安排类似接种活动。 杨何蓓茵指出,随着入境检疫安排放宽至「0+3」,大幅减低市民出入境的不便,并同时陆续放宽其他社交距离措施,香港与世界恢复联通跨进了一大步,经济和市民的生活也活起来,许多市民期待已久的外游计划也可以实现。在这个时候,人流增多,更应注重按时接种适当剂量的新冠疫苗,呼吁市民推动亲友特别是长者及幼童接种疫苗。 read more
一直反中乱港的煽暴组织「民阵」昨日(15日)中午发声明,由即日起解散。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表示,「民阵」过往的恶行罄竹难书,已经违反本港多项法例。近日「民阵」和教协等反中乱港组织陆续宣布解散,说明本港的法例起到震慑作用,亦说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根据「民阵」今日发布的声明,蔡毅认为并非真心认罪悔改的解散,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加强防范此类组织继续危害香港。他续指,「民阵」解散是本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体现,有助香港未来发展,亦让国际社会看到香港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民生环境。 「民阵」声称,会指示「民阵」资产托管团体,将约160万元的资产捐给合适的团体。蔡毅表示,警方等执法部门不仅要对「民阵」过往所犯罪行进行调查,亦要追踪相应资金去向,以防止市民血汗钱被其他揽炒组织用来继续祸害香港,或被组织者及核心成员中饱私囊。 read more
揽炒派鼓吹所谓“黄色经济圈”至今仍然活跃,有不少网络平台专门组织商家加盟,维系消费者光顾。他们靠发布煽动“仇恨”文宣,意图左右市民的日常消费习惯从而吸金。据《东周刊》报道,其中“够姜媒体”长期搞市集,以高达三千元呎价,月租蚊型摊档掠水;“和你查”统筹黄店大数据,更涵盖“打手”组织,攻击他们列为“蓝营”商户,如发动抵制电视台的节目及其广告商。 据新一期《东周刊》报道,有人打着“黄色经济圈”旗帜大举吸金,2019年底多个黄店联盟、资料库及网上地图涌现,其中一个黄店联盟平台“和你查”,积极与这些组织结盟,甚至交换资料,统筹黄店大数据,列出超过7500间商店、组织或人物,让“同路人”光顾或赞助。 该平台替每一个名单上的成员设立专页,列出联络方法、网址。同时设立多个广告套餐吸金,凡商户想在指定专页上架两个月及获最佳排位,就要上缴1000元。若所有名单上的商店或人士均购买广告,平台每月收入可以超过350万元。 部份专页更涵盖一些“打手”组织,攻击他们列为“蓝营”商户。例如“sayno4tvb”就专门发动抵制电视台的节目及其广告商。该网站着力整合相关广告商名单,并号召网民去他们指定的广告商社交网页,作负面留言,逼对方撤销广告,意图令商家将广告费流向黄营媒体。 据报道指出,2019年8月成立的“够姜”近期几乎每个月都有黄店市集,目前在旺角朗豪坊对面一个地铺搞“隐世市集”,面积逾8000平方呎,市值租金约38万元,即呎价47元左右。场主将铺劏成约30个摊档。据了解,各摊档月租约18,000元,日租约600元。有地产经纪说按30个摊档全数出租计,“够姜”每月最多有54万元收入。还有,该市集每档只有一张四呎乘一呎半的长台,可用面积只有六平方呎,按月租18,000元计,即呎价要3000元,相当掠水。一名市集档主说市集旺丁不旺财,已打算租期满后离场找其他地方。 产品开发方面,相信以闪卡“Yell Card”最掠水,部分设计成黄店广告并可当作黄店优惠卡使用。前年3月推出以来,不断改版加印,期间动员近200家黄店设置抽卡机或销售“Yell Card”,每包10张,约售20多元,吸引支持者不断揼钱集卡。 另一个黄店平台“惩罚Mee”约2020年10月成立,负责人疑包括前香港众志成员,不时煽惑“黄店”配合反对派阵营的行动,例如要求“黄店”在前年12月12日集体熄灯,以声援十二名逃犯,又曾与支援在囚违法示威者、现已解散的“石墙花”合作,号召支持者购买指定商品,称将收益三分一购买“探监物资券”支援在囚“手足”。 “惩罚Mee”亦呼吁网民不要捐款予慈善机构,改为捐助声援“黑暴”的“612黑金”,并邀请前香港众志常委周庭当“星级惩罚师”推介友好“黄店”。 除了唱“黄”打“蓝”,部分黄店联盟平台借“黄色经济圈”资助“黑暴”分子和大举吸金,当中“和你查”积极与其他“黄店”联盟、资料库及网上地图营运者结盟,整合“黄店大数据”,列出超过七千五百间商店、组织或人物,供“同路人”光顾或赞助,当中名单包括“612黑金”和“星火同盟”,以及前香港众志成员等头目。 不少网民指责有人借黄色经济牟利之余,更巧取豪夺“同路人”的血汗钱。部分网民更对香港国安法已经实施一年多,仍有黄店如斯明目张胆煽惑仇恨感到不解,呼吁执法部门跟进彻查。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曾表示,执法行动须以证据为本,如有犯罪行为,执法部门会采取行动,强调社会须警惕“颜色经济”,以“经济词汇”包装“政治运动”,做法分化市民和损害香港自由经济。任何违法行为均受规管,包括刑事恐吓罪、煽动文字罪、管有煽动刊物罪、香港国安法等条例也可运用。 read more
2020年有反中乱港组织向警方申请「七一游行」,警方发出反对通知书。但仍有市民上街参与非法集结,期间2名18岁青年涉于北角企图以火损坏属于港铁的财产,早前被正式落案起诉,控以企图纵火、刑事损坏等含交替控罪共7罪。案件今日(6日)于东区裁判法院首次提堂,二人暂时毋须答辩,以待控方索取法律意见及申请转介至区域法院文件,将于2月17日再应讯。其中一人因另案还柙中,另外一人则获准以1000元保释,并须交出旅游证件、不得离港、每小时向警署报到一次等。 还柙中的被告张世康及获准保释的黎俊熙,同被控2项企图刑事损坏罪及1项刑事损坏罪,指他们于2020年7月1日,在北角英皇道港铁天后站B出口外企图损坏属于香港铁路公司的闭路电视及电子显示屏;及损坏属于该公司的4支荧光灯管。二人分别另被控一项企图纵火罪,指他们于同日在英皇道14号外企图用火损坏2个纸箱。交替控罪为管有物品意图损坏财产罪,指他们于上述地点保管一个打火机,以损坏上述两个纸箱。 read more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开幕,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已获中央政府批准赴港。这批珍贵文物种类丰富、名作云集,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其中166件属「国宝」级别,借展藏品涵盖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首饰、鸡塑、图书典籍、古代建筑等,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公开亮相。 开幕展之一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汇聚了35件远至唐宋时期的书画经典名作,展期只有3个月,包括《洛神赋图》(北宋摹本),清朝乾隆时期的乾隆款桐荫仕女图山子,以及元朝的朱碧山款银槎,绝对不能错过。点新闻为你逐一整理博物馆多个展览详情及精选文物介绍,让你率先目睹「国宝」风采! 一、展览主题及展期 展厅一: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 博古思幽(《十二美人行乐图》),清康熙或雍正年间(1709–1732)。(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建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地理位置,昭示了它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清代宫廷深刻影响着现今大众对紫禁城的印象:它奠定了其建筑今日的格局、结合满汉文化、整理保存典籍古物、支持创新工艺,并与世界各地交流。此展览透过一百多件故宫典藏,介绍清代的紫禁城。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179件 展厅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郎世宁(1688–1766),清乾隆元年至三年(1736–1738)。(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君主与后妃的主要居所。清朝十位君主与二十多位皇后在此过着养尊处优、充实有序的生活,本展览主要透过三百多件故宫珍藏的十八世纪精美文物,让观众了解紫禁城内从清晨到夜晚的生活点滴,探索城内人员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319件 展厅三:凝土为器——故宫珍藏陶瓷 孩形枕,曲阳定窑,北宋(960—1127)。(故宫博物院) 陶瓷除了广泛作为民间日常用器外,亦用以展示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地位和品味。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历代陶瓷,主要继承明、清两朝的宫廷典藏,品类蔚然大观。本展览为香港首次大规模展示故宫陶瓷藏品——这一百五十多件重点展品既是各时代的精品,也是中国陶瓷史的缩影。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169件 展览四: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 雍正帝朝服像(局部),约清乾隆十五年(1750)。(故宫博物院) 清代皇室遵循传统儒家文化,提倡孝道与祭拜祖先。宫廷人物肖像中即有一类专用于祭祀典仪,风格雍容华贵、庄严肃穆,记录了皇室成员的面容、气质,以及彰显其身份地位的服饰。本展展出的几代帝后之朝服像,代表清宫最高规格人物肖像的艺术成就,其样式变迁、画面元素的象征意义,以及供奉建筑与祭祀仪轨,均与宫廷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白描画稿的陈列亦体现肖像画的创作与修复过程。 展期:一年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8件 展览五:器惟求新——古代工艺对话当代设计 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纹撇口瓶,清乾隆年间(1736–1795)。(故宫博物院) 现代中文所用的「设计」一词虽于十九世纪末才为人广泛应用,但中国匠人构思及创作器物的传统已可上溯至数千年前。这些古代设计蕴含对创新的执着、对物料的实验精神,或是对用家体验的考虑,与当代设计思潮契合。是次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一百余件工艺瑰宝,以设计、制作及使用三个角度解读中国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展览亦会与香港的优秀设计师合作,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展期:一年或以上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品数量:93件 展览六: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 望江南净土词(局部),(传)赵孟俯(1254–1332)。(故宫博物院) 随着香港在近代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城市,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也变得非常活跃。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私人收藏逐渐倾向对外展示,有赠予公共博物馆者,有设立私人博物馆者,亦有不时筹办本地及海外巡回展览者。这是首个回顾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览,透过一百余件展品,细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中国艺术收藏活动,同时勾勒本地博物馆发展的轨迹,并向一直为香港及海外观众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学者、博物馆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览七: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封笔—墨池记(未境之历),张瀚谦。(故宫博物院) 以崭新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使命,是次展览便是本馆在这方面的探索。展览将邀请六位香港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以独到的视角,从香港当下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和收藏,发掘红墙黄瓦之下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 展览类型:专题展览 展览八:国之瑰宝——故宫藏晋唐宋元书画 花篮图,李嵩(活跃于1190—1230)。(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中国书画精品,大部分都是国之瑰宝。它们受重视的原因,除因其非凡的艺术成就,亦因其丰厚的鉴藏史。本展览精心挑选三十件晋、唐、宋、元书画,从艺术、文化、历史等角度,探究它们千古流芳的原因。展览共分三期,每期展出十件珍品,精彩可期。 展期:3个月 展览类型:特别展览 展览九: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 乾隆帝盔甲乘马图,郎世宁(1688–1766),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故宫博物院) 历代马文化艺术均有优秀作品,本展览展示一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与罗浮宫的文物,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在近距离欣赏各种珍品的同时,可以认识马在历史、艺术、军事、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蕴含的文化意义。 展期:6个月 展览类型:特别展览 二、精选文物介绍 部分抵港一级文物 部分抵港一级文物。(大公报) 书画珍品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设色手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1.藏品: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设色手卷 2.年代: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 3.简介:三国文学家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赋》虚构了自己与洛神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经典的文学母题,成为了历代书画创作的灵感来源。宋元以后,以《洛神赋》为主题的绘画常与东晋画家顾恺之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后世画家追摹的典范。本品一般被认为是北宋摹本,属存世《洛神赋图》中年代较早之佳作。作品不书赋文,以连续的构图,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离的多幕情景。画面敷色浓艳,用笔如春蚕吐丝般细劲绵延,人物几乎与山、树等大,体现出古朴稚拙的六朝绘画遗韵。 注: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 read more
香港海关今日(22日)开通社交媒体渠道,透过Facebook专页及Instagram帐户,加强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连系,海关关长何珮珊特别为此拍摄宣传短片。 海关表示,会透过社交媒体渠道适时与公众分享部门的新闻公报、最新动态和海关人员的工作点滴,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海关工作的多元性,以及近年在执法以至抗疫工作上面对的挑战和转变。随着社交媒体渠道的开通,海关将以快捷生动方式发布部门资讯,加强信息传递,提高透明度和推广部门专业形象。 市民可透过超连结或附件的二维码浏览、关注及分享香港海关Facebook专页和Instagram帐户资讯。 read more
立法会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今日(27日)通过下届特区政府架构重组建议,将交付财委会处理。有关建议涉及增加13个政治委任官员及57个公务员职位,全年总额外薪酬开支约为9500万元;如果连同政治委任官员的强积金供款及相关公务员的附带福利,每年员工平均开支总额约为1亿2千万元。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郑钟伟说,需要协调统筹通常是一些大事、有时是难的事、有时是急的事,机制上行政长官、司长,可以委派日后的副司长主动去做,但难以说明什么情况就会如何处理。他又说今次架构重组建议是经候任行政长官深思熟虑,副司长可在跨部门方面多做协调,加强合作力度。 另外,议员黎栋国关注今次重组涉及开设多个政务主任职位,政府是否有足够人手,公务员事务局代表说,政府会透过内部调配应对,稍后会提供更详细资料参考。 read more
今午(22日)1时15分,港铁观塘线油塘站月台位置突然起火冒烟,乘客见状报警求助。受事件影响,油塘站一度需要封站处理,大批乘客紧急疏散,幸在消防接报到场前,港铁职员已将火救熄。消防经初步了解后,怀疑火警是月台幕门电线短路引起,但确实成因仍须进一步调查。 火警造成将军澳线及观塘线列车服务严重受阻,港铁宣布,油塘站目前已经重开,乘客可于该站乘搭将军澳线,惟调景岭至观塘站列车服务仍然暂停,现已安排接驳巴士来往观塘至油塘站,请乘客为行程预留充裕时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