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年轻人受假新闻荼毒 萧泽颐倾力协助重回正轨


政府即将公布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细节,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今次收紧防疫措施来得较急,戏院、演出场地和体育处所等都措手不及,不少人失去即时收入,并对能够赶及在农历新年放宽措施不乐观。他提到,农历新年档期对戏院十分重要,业界估计停业两星期,损失达两亿元,希望政府尽快发放资助。 霍启刚又促请政府将健身室和体育处所,和食肆看齐,以处所面积计算津贴。至于自由工作者,只要能够提供工作证明,都应获资助。他又期望在疫情许可下,当局可适当开放部分场地,包括在没有观众情况下,开放文娱设施让艺团排练,为日后复办演出做准备。 read more
「思考香港基金会」开设的教育频道「The China Current」昨日(17日)正式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董建华致辞时表示,令本港年青一代立足香港、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关乎本港前途及港人福祉。他又指,让本港年轻人认同国家、了解中华文明,教育是至关重要,形容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需要坚持不懈做下去。 董建华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每个港人以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指中国国力提高,国家经济腾飞,已经可以让港人平视世界。他衷心期待,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令香港的学生和年轻人,能够更加认识国家,为充实本港的国民教育,提供多姿多彩的内容。 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则发贺信指,欣闻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今日上线,频道配合香港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用高质量短片和教材,讲述中国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利教利学。 谭铁牛又赞扬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发挥所长,主动为公民科制作短片和教材,从雄美壮丽的自然风景到巧夺天工的超级工程,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到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他形容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契合公民科课程框架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及「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而鲜活的国情与国民教育教辅材料。 他希望The China Current能够经常与师生沟通,不断更新内容,制作更多、更契合教学需求的课件资料;希望师生能积极用好这些材料,令同学可在课堂内外全方位认识国家,不断增强国家观念,涵养家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成为坚定捍卫「一国两制」事业的优秀人才,努力为香港繁荣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失控,港府拟于本月推行全民强制检测,市民担心禁足在即,近日出现抢购潮。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全民强制检测的细节,方案正在细化,有决定会尽早预告。呼吁市民不要恐慌,特区政府必然会做好本港日常生活的保证,包括食物及必需品的供应亦不需担心,目前香港有充足物资储存。 有评论指出:以本轮疫情社区传播速度来看,倘若迟滞到三月中甚至更迟才推全民强检,届时分分钟全港已经有50万多人甚或更多人染疫。强制检测宜早不宜迟,针对近日市面的抢购潮,政府应即时做出澄清的同时,预留数天予市民购买所需物资及让超市准备充足货品,减少强检对市民生活的直接冲击。同时,政府应援引紧急法颁令,禁足期间就业市民的各项福利不受影响,东主不应因此而克扣员工薪水,从而保障市民能够积极配合政府强检令。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d2a5f4e3d0bfe23f6050c2a152562e1b.mp4 read more
香港天文台今日(9日)表示,位于南海中部的热带气旋会在今明两日移向广东西部至海南岛一带,并逐渐增强。受其外围雨带影响,本港今日有狂风大骤雨及雷暴,雨势有时颇大,稍后普遍风势会进一步增强。 教育局随后宣布,由于香港天文台会在上午10时至下午1时之间考虑改发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幼稚园、肢体伤残儿童学校及智障儿童学校今日停课。但上述学校须保持校舍开放,同时实施应变措施,照顾已返抵学校的学生,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返家。家长无需急于到校接子女回家。 read more
医管局早前公布的「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涵盖医生、护士、放射技师及中医师。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今日(12日)发表网志,指广东省卫健委已提交首批12名医生的提名名单,待有关当局审批通过,他们就可以马上来港;至于护士及放射技师的交流计划正在磋商细节,进度良好。他期望于本年底启动交流计划。 范鸿龄表示,医院管理局大楼的大堂最新增添一件展品,是一件俗称「大白」的保护衣,上面慢慢都是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的签名。他形容这件保护衣,代表着两地医护人员的深厚情谊,见证着他们胼手胝足服务病人,也反映了双方合作引发出的无限可能。 范鸿龄认为,与大湾区人才交流更可协助香港迈向可持续发展,其中资深中医专家来港交流将有助培训本地中医师,期望将中西医协作计划扩展至更多病人服务,令更多病人受惠。他说,随着香港和大湾区合作频繁,两地医护人员的专业交流可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纾缓本港人手紧绌问题,为香港市民提供更适切治疗。 read more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今日(9日)公布,经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新增25,991宗确诊,仅7宗为输入病例,其余均属本地个案。另快测呈报平台昨日共有32,766名市民登记及成功确认,并已发出隔离令。综合上述两个数字(快测呈报平台及各检测化验所确诊)总和,香港今增58,757宗确诊。 确诊个案中,3,123宗经医管局确诊,2,825宗经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余下20,043宗则由私家化验所及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卫生署验检的个案中,没有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病毒,另有1,816宗疑染Omicron,余下的354宗未完成化验,以及665宗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欧家荣指,第5波至今共有2,656名新冠病人离世,比昨日增291宗,死亡率为0.46%,年龄介乎11个月至108岁,中位数为85岁。 欧家荣表示,昨日再多27间院舍出现确诊病例,包括20间安老院舍、7间残疾人士院舍,共370人染疫,涉及278名院友、92名员工。至今全港710间安老院舍爆疫,而有56%安老院舍在第5波疫情爆疫,涉及约19,600名院友,占全港安老院舍的26%,另有5,310名员工染疫,占18%。 欧家荣又指,第5波至今已有约20至30%的院舍职员及院友中招,他表示居于院舍均为高危人士,死亡率高,加上目前院友及职员的接种率均不理想,故闭环方式可有助防止院舍爆发。 就快测呈报平台方面,欧表示,平台是前日才开始启动,并不会有数据滞后的情况,而是可以帮助加快掌握数字。他续指,平台会问一系列的个人资料,亦会收集病征资料作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收集实时数据,故2月26日以前已康复的病人无需申报,26日以后有确诊的市民申报,亦只是为了作补充检疫令,不会另作跟进。 欧表示,居院舍人士为高危人士,死亡率高,而目前院友及职员的接种率均不理想,故闭环方式可有助防止此类院舍出现爆发。欧又指,虽然逾8成的院舍已有爆发过然后康复,但仍有部分院舍没有爆发。他又指,现时疫情已跌至每日2至3万左右,但之前没有计及快测个案,需再多数天去看计及快测个案的情况。 对于如有人呈报假资料,欧表示会交予警方处理,采取法律行动,因是不诚实使用电脑,一般会相信市民可善用平台,亦会进行抽查工作。而快测确诊后会抽查做桃酸检测,如核酸阴性会再作跟进。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疫情记者会上公布,过去一日,再多195名确诊者离世,年龄介乎41岁至105岁,分别为126男69女,其中有19名病人打过2针,30名病人打过1针,1名病人打过3针,145人未打针。 何婉霞公布,离世病人中,有98人住在院舍,178名病人为65岁以上长者。在较年轻的离世者中,包括41岁女性,在家中晕倒,送院后发现其脑出血及核酸阳性;45岁女性,本身为癌症患者,且已扩散;另外8位50岁至56岁病人,均有癌症或住在院舍,或为长期病患需人照顾。 何婉霞提到,过去一日再多807名新冠病人康复出院。现时有8883名确诊及初步确诊病人在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管局传染病中心、亚博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留院的病人中,68人情况危殆,107人情况严重。 由于数据滞后,2月27日至3月7日,再多95名新冠病人离世,包括59男36女,年龄介乎47岁至100岁。 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2656名新冠病人离世,大部分是长者。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到立法会,出席任内最后一次行政长官答问会。因应新冠疫情肆虐,本港与内地已经封关两年有余,不少市民都期盼两地能早日通关。议员叶刘淑仪在答问会上提到,行政长官对于应付可能出现的第六波疫情、通关,对候任特首有何忠告。林郑月娥表示,与内地通关是很大挑战,因海外国家对抗疫有一套措施和理论,国内有另一套,香港身处两者中间,要小心评估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好考功夫”。 至于通关方面,林郑月娥指出,如果用去年年底讨论的通关基础,相信在短期内看不到通关可能性,需要待新一届特区政府同内地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至于本港疫情发展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日前曾与专家评估最新疫情,大部分专家都表示不担心,认为香港透过自然感染及相对不差的疫苗接种率,已形成保护罩,有保护屏障即市民感染后不需要住院,可以确保医疗系统的稳定,截止昨日为止感染人士为370名、属于严重的有17人,深切治疗4人,故不需要作入境限制等。虽然近日确诊数字稍为回升,但专家认为毋须即时收紧措施,但要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 另一议员黎栋国提到本港防疫工作仍然有漏洞,认为抗疫措施要配合安心出行,升级安心出行程式,配合强制检测等。林郑指会请创新及科技局研究有关问题,但要明白仍有市民不配合,不戴口罩、不打针,虽可以执法,但不能阻止。 李镇强提到要确保医委会不用各种不同理由不举办职业试,解决本港医生人手不足问题。她回应指希望医务委员会以广大市民利益为依归,至于取消临床考试部分,是因为疫情多次取消或赶不及考试,但未来会要求当局继续督促。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23日)上午完成深水埗白田村丽田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70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80户,当中61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香港立法会15日三读通过修订《2022年雇佣(修订)条例草案》,今日(17日)刊宪并生效。 《修订条例》旨在加强保障雇员因遵守指定的防疫规定以致缺勤期间的雇佣权益,并鼓励雇员接种新冠疫苗。修订条例订明雇员因遵守隔离令、检疫令或围封检测规定以致活动范围受限制而缺勤将被视为病假。符合《雇佣条例》下相关资格的雇员可领取疾病津贴。此外,雇员因遵守上述防疫规定而缺勤并因此被解雇,属于不合理解雇。另外,《修订条例》亦清晰订明雇主如果向雇员发出接种新冠疫苗要求,所需条件为何;如雇员未有遵从有关要求而被解雇,不属于不合理解雇。 劳工处发言人表示:「是次法例修订旨在反映政策原意,从而厘清雇主和雇员在疫情下的权利和责任,并在保障公共健康和维护雇员权益之间作出适当平衡。详情请浏览劳工处网页或致电劳工处二十四小时电话咨询服务热线2717 1771(此热线由1823接听)查询。」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展开160日。昨日(4日)有约6.53万名市民接种疫苗。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市民接种共约592.23万剂新冠疫苗,其中336.61万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255.62万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疫苗。 昨日接种疫苗的6.53万名市民当中,约1.04万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1.04万名市民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2.47万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的市民有约1.97万人。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约有3.53万市民在网上预约接种疫苗,当中56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2.97万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