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明年3月27日举行 7名当然选委获资审会裁定登记有效

政府今日(22日)刊宪公布,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明年3月27日举行。
另外,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今日亦刊宪公布,七名获其裁定登记为有效的选举委员会当然委员,包括教育界龚广培;医学及卫生服务界蔡永忠、沈明达和梁永铿;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陈志球;工程界张志刚和林健荣。


政府今日(22日)刊宪公布,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明年3月27日举行。
另外,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今日亦刊宪公布,七名获其裁定登记为有效的选举委员会当然委员,包括教育界龚广培;医学及卫生服务界蔡永忠、沈明达和梁永铿;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陈志球;工程界张志刚和林健荣。

立法会选举提名期踏入最后一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12日)表示,目前参选人数目远多于议席数目,反映各界都积极参与,又指一早就预期有不同背景人士参选,不存在完善选举制度后就会变得「清一色」。 谭耀宗指,自己提名的都是民建联党友,由于提名是公开,相信其他选委会慎重考虑,有意参选的人是否适合。 一连四日的中共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在公报中指出,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谭耀宗指六中全会总结过去经验,特别是过去两年本港出现严重问题,国家安全备受挑战,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分别能够治标和治本。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4日)出席书展一个活动时谈及2019年黑暴事件,指有很多年青人受外部势力煽惑去破坏社会,最后要承担法律后果。邓炳强强调,以暴力去实现所谓「民主」,只会令民主遥不可及。他鼓励青年认识国家,成为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邓炳强斥责外部势力在香港利用「民主」为借口搞「颜色革命」,影响国家稳定,又煽动民众用暴力搞乱社会,用所谓国际制裁维护外部势力的固有利益。 read more
发展公私营协作计划是纾缓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的重要方向。医管局主席范鸿龄今日(7日)发表网志,表示新冠疫情之下扩大原有的公私营协作计划,推多个公私营协作计划项目,至今约有1600名病人获安排到私营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包括到私家医院做骨科手术、乳癌手术、剖腹分娩及放射治疗等。 范鸿龄指,未来的公私营协作计划,将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包括「必须及应急」、「提供选择」及「共同医治」。公私营协作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透过资助让病人只需付出与公立医院相若的收费,便可接受私营医疗服务。 范鸿龄强调,日后发展计划时,会考虑借助私营医疗机构协助,确保公立医院的必须及紧急服务不受影响。 read more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书面答覆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现时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有四个公共租住屋村设有旗杆供悬挂国旗和区旗,包括顺利村、广田村、蓝田村及逸东(一)村。房委会会配合不同议员或地区团体申请在节庆日期间使用上述旗杆及其他公共屋村公众地方展示国旗和区旗,过去3年批准了共约70次活动申请。 陈帆指出,房委会在处理议员或地区团体于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国旗的申请时,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因素是公众安全,确保在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的旗帜必须牢固固定,同时没有对住户或村内途人构成滋扰及危险。房委会在佛光街的总部已设置旗杆,已按《国旗及国徽条例》适当地展示国旗及区旗,并已向负责升降旗帜的人员详尽阐明升降旗帜的正确方法。特区政府鼓励市民在适当场合使用国旗及区旗,同时有责任保障其正确使用,以维护国旗及区旗的尊严。 read more
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教育部港澳台办和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紫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今日(10日)上午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论坛上致辞,强调古今中外,爱国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背叛国家被视为非常严重的罪行,天理不容,认识和学习中国历史、文学和中华文化是建立爱国主义的基础。她指,香港在回归前后都未有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在学校推动国民教育被别有用心的人污名化,可以说是遗害甚深,但不应因此否定绝大部分香港人是爱国的。以下为林郑月娥致辞全文: 谭铁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姜在忠董事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社长)、杨勇社长(紫荆杂志社社长)、黄均瑜会长(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校长: 早上好!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4周年的重大日子,我和在座不少朋友都出席了不少庆祝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嘉宾的致辞都离不开回顾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建立了新中国,洗雪中国人的百年屈辱,让中国人再次站起来的历程;都一致赞叹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令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而富起来;以及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强起来,并在多领域上发挥其影响力,行使其话语权。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为这些事业全力奋进,无惧艰苦,不怕牺牲,我想背后推动他们的,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教育论坛要讨论的爱国主义。因此,我首先要感谢主办机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紫荆杂志社以爱国主义作为今年教育高峰论坛的主题。 古今中外,爱自己的国家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背叛国家都被视为非常严重的罪行,是天理不容的。这样重要的人民价值观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保障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在曾经被英国占领和管治一个半世纪,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才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我们又应该怎么确保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有爱国思想呢?我希望本次教育高峰论坛能展开讨论,并为教育官员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来说,认识和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是建立爱国主义的基础。我们小时候学习中国节日时,都会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我们念岳飞的《满江红》时,都会被这首词的慷慨激昂和岳飞的爱国情怀所感动,都会记得岳飞母亲为儿子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大义;我们参观圆明园遗址公园时,都会对列强侵占中国感到愤怒;我们听长辈讲述日军占领香港三年及八个月的事,在哀叹战争带来苦难的同时,亦肯定会激发爱国之心。到进了大学后,我有机会参与「认识中国」的活动,每年暑假都往内地跑,看到当时正在改革开放起点的内地,到四十多年后目睹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飞跃发展,能不产生强烈的国民自豪感吗?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是可以更有系统地进行的。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遍布全国,让同学能够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学习国家经历艰辛,建立独立自主国家,并为今天能够发展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而感到自豪。 香港在回归前,甚至回归后,并没有有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反之一项在学校推动国民教育的工作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和传媒大肆污名化,并借此破坏学生对国家的观念和认同,可以说是遗害甚深。但我们不应因此而否定绝大部分香港人是爱国的,而香港也有不少的爱国组织、爱国学校和爱国商人,他们非常关注内地的大事,乐意到内地投资、扶贫、兴学,每当内地面对天灾,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华东水灾、二千年后的汶川大地震,香港人自发地筹款捐助,凝聚社会力量,以不同方式向内地同胞施以援手,在在显示港人对国内同胞那份血浓于水的关心和同情。对于中国近年来在高技术产业、航天科技及海洋科学等领域上创造的杰出成就,以及国家成功举办大型国际盛事,例如二○○八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二○一○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及今年六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为国家航天事业迈进新里程等,不少港人均引以自豪。相信本月稍后我国运动员在东京奥运取得辉煌成就,也会令港人深感振奋。 我在竞选行政长官时表明社会应培养青年人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对社会有承担。我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就把「认识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及国情」放在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几年来的工作成效包括: 一、将中国历史科列为初中必修科,并于二○一八学年在全港推行,让学生有系统地学习国家的历史,强化国民身分认同; 二、在下一个学年,我们将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原本的通识教育科,新科目的主题包括「『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前者阐述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期望学生掌握「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宪制基础,并增进对国情的了解;后者则让学生从国内和国际层面,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 三、在学校课程之内,强化中华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国家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迹、民族发展及社会文化面貌,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建立他们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责任感; 四、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加认清自己的国民身分,正确理解及维护「一国两制」,成为爱国治港的栋梁。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要求学校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建立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培养他们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五、在学校教育以外,举办一连串建立社会爱国氛围和提升学生爱国精神的活动,包括升旗典礼、博物馆专题展览、各区的文艺活动及巡游节目等。政府亦十分支持积极推广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的民间团体,如团结香港基金、励进教育中心、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香港地方志中心、中国文化研究院、国史教育中心等举办的活动。最近在港举行的大型展览,即「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和「百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就起了很积极的作用。我两天前出席昂船洲军营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的「梦起东方」展览活动后,已向司令员提出要求,希望能多安排学校参观这内容十分丰富的展览。 上述这些团体和今天论坛的主办机构都是特区政府推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伙伴,我谨代表特区政府向它们、向你们多年来的努力及付出,致以衷心的谢意。 各位朋友,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是政府、教育界、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须共同承担的责任。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者与外部势力,利用香港较复杂的社会政治情况,刻意误导青少年对国家的认识,模糊他们的国民身分认同,甚至激化了他们的思想,鼓吹他们进行极端的行为。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携手合作,理直气壮地在香港推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借以纠正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先生在今年四月主持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时强调「爱国爱港是对香港青年最基本的要求,『爱国者治港』为广大香港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推展爱国主义教育,正正能够培养青少年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爱国者。 最后,借此教育高峰论坛,我向香港教育界作一个呼吁:你们每一位都肩负重任,必须注重学生的国民教育,加强引导,着力推行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我们紧记,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让我们培育香港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一股正能量。 谢谢各位! read more
特区政府今日(10日)表示,欢迎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昨日(9日)裁定,美国针对进口钢铁及铝材产品征收全球性关税不符合世贸规则。 发言人表示,欢迎世贸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的裁决。作为以规则为本的多边贸易制度的坚实支持者,强烈要求美国尽早履行作为世贸成员的义务,撤回错误的措施。专家组的裁决清楚显示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图谋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自2018年3月23日起,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及铝材分别征收25%及10%的全球性关税,措施涵盖香港,只有个别经济体获得豁免。事实上,香港只有极少量铝材产品出口到美国,亦没有出口本地钢铁产品到美国,不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特区政府一直循多个途径作出跟进,抗议美国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措施。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恶化,多间中学相继有学生感染。教育局今日(20日)宣布全港中学(包括提供非本地课程的学校)须在下星期一(1月24日)或之前暂停面授课堂及所有校内活动,与现时全港小学、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的安排一样,直至学校农历新年假期。 至于提供非正规课程的私立学校(一般称为补习学校)则暂停所有级别的面授课堂至二月七日止。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由于现时正处于准备应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关键时刻,中学可在采取严谨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安排中六学生回校进行最多半日必要的学习及评核活动;此安排亦适用于提供非本地课程学校的应届公开考试考生级别。至于其他级别,学校应取消或延期在学校举行的考试及其他校园活动。 发言人又指,局方今日稍后会向学校发信通知相关详细安排,呼吁仍未接种疫苗的教职员、家长及学生尽快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以及为校园和社区筑起更有效的保护屏障。 教育局会密切留意并配合本港整体防疫抗疫措施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学校农历新年假期后的上课安排,预计本月底前公布。 另外,六名立法会议员包括朱国强、邓飞、郭玲丽、梁子颖、周文港和姚柏良今日联署去信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促请局方以师生健康为首要考虑,尽快宣布全港学校提早放农历年假,以减少师生染疫风险。 联署信称,早前政府宣布小学及幼稚园及幼儿中心本月中起暂停面授课堂,直至农历年假后,但中学仍可继续面授课堂。但本港疫情不断恶化,社区出现多条隐形传播链,先后有多间学校尤其中学的师生确诊,情况十分严峻。 近日议员持续收到业界及市民的关注,期望政府宣布全港学校暂停面授课堂,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尽快协助遏止这一波疫情。 read more
立法会议员林素蔚昨日(9日)快测呈阳性,出现喉咙痛、头痛等征状,现需居家隔离。 林素蔚今早(10日)在社交专页表示,昨天用了三个不同牌子快测棒进行检测,结果均呈阳性。 据了解,林素蔚每天进行两次快测,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她并呼吁市民在中秋佳节注意防范疫情。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进一步回落,昨日新呈报8,260宗确诊个案,是自去年11月30日以来单日最低,但就首次出现XBB.1.5变异病毒株本地个案。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今日(14日)表示,XBB.1.5有机会成为本港的主流病毒株,虽然传播力强,但破坏力低,大部分人感染后的病征轻微。 孔繁毅指,本港不少市民曾感染过Omicron BA.2病毒,而XBB.1.5是BA.2的亚变种病毒株,因此市民已形成整体混合免疫屏障,也能对预防XBB.1.5产生效果。 他续指,复必泰二价疫苗相比新冠原始病毒疫苗,对XBB.1.5更有效果,呼吁接种疫苗已过半年的市民及长者,尽快接种加强针。 read more
特区政府实施「0+3」入境检疫安排至今有月余,身兼行会成员的立法会议员林健锋今日(9日)表示,预计短期内本港入境检疫措施不会放宽至「0+0」,建议进一步检视优化现行入境措施,包括减少抵港后需核酸检测的次数、以快测代替核酸检测、放宽黄码人士进入食肆及旅游景点的安排等。 林健锋指,「0+3」实施至今本港疫情较稳定,金融峰会及七榄等盛事成功举办,旅行团获准「团进团出」,形容是好的开始。他建议,政府可考虑减少抵港人士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次数,并以每日快测代替,令来港旅客行程更具弹性。他亦建议放宽黄码人士进入食肆及旅游景点的安排,相信有关食肆可为相关人士提供独立房间或空间。林健锋表示,有海外人士对本港入境检疫安排有误解,有需要向他们澄清不实传闻,包括来港旅客确诊后无需到竹篙湾隔离,可在酒店或朋友住处隔离等。 此外,林健锋亦表示,希望当局尽快与航空公司商讨增加航班、加快航班审批程序,考虑减收降落费用以吸引更多航班来港,令航空业及旅游业尽快复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