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赦组织迁出香港 社交媒体已停止更新




新巴及城巴的母公司汇达交通于今年暑假举办第一届「We Are Bravo 实习计划」,为中学及大专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推动职场多元文化与共融。 据悉,一共七位来自本地及海外不同院校的同学参加计划,其中就读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的巴基斯坦裔中五学生彭成晓(ABBAS Sahil),在人才管理及文化部实习,协助招聘巴士车长工作。他表示:「能够成为新巴城巴首位非华裔实习生,感到非常自豪。实习计划有助提升中文水平和沟通技巧,对升读大学及投身社会工作十分有帮助。」 澳洲蒙纳士大学三年级学生吴柏贤则在顾客部负责处理失物及筹办活动:「相比一般处理文书工作,实习有很多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发掘出对筹办活动感兴趣的一面,希望毕业后能从事相关的工作。」 汇达交通人才管理及文化主管黄伟业表示:「很荣幸今年初成为第一间本地交通运输公司,签署平等机会委员会的《种族多元共融雇主约章》。我们欢迎来自不同种族、肤色及文化的年青人加入公司,为业务注入新思维。」 read more
绰号「第二代美国队长」的示威常客马俊文,多次在街头及媒体访问时公开宣扬涉及分裂国家的口号,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他否认一项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经审讯后上月于区院被裁定罪成,国安法指定法官陈广池,今天(11日)将他判监5年9个月。辩方今早求情指,被告并没有任可暴力冲击行为,他大多只独自呼叫口号,没有实在的意义及组织,认为案件的严重性未达条例所指「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刑期的情况。 30岁被告马俊文,被控于2020年8月15日至11月22日期间,在香港煽动他人分裂国家。该罪的最高刑罚为监禁10年,由于这宗案件在区院审讯,法庭最多可判监7年。控方于辩方求情前,提交一个英国案例,并指有关条例订明于情节较严重的情况下,法庭不应判处条例所订的最低刑期以下的刑罚,辩方则力陈本案情节的严重性未达此情况。 辩方续求情,指出被告成长历程令人心酸,他自小与家人疏离,读书及工作亦颇不顺利,生活亦比较孤独,没有特别个人兴趣、嗜好或理想。在2019年,被告仍不甚参与,但及后如他自撰的求情信中所言,在参与一些「和你sing」等活动后,感觉可与他人有接触及聚会,这亦或许促使他参与本案。而被告并非鼓吹暴力行为者,他在信中亦反对市民抱持仇恨,及无法接受私了行为,另心理报告指被告没有问题。 法官陈广池留意到被告在开审第一天便写下求情信,更「好似好自豪咁写第二代美国队长马俊文敬启」,而心理报告指被告对自己有良好认知,惟他却有兴趣接受心理辅导介入,质疑他没有问题又何需接受心理介入。辩方则回应指心理学家见被告以往较孤单,或认为辅导的介入或会对被告有好处,并强调被告的行为对他人构成的危害非常少,本案的严重性较《港区国安法》首案的唐英杰案低。 read more
近期连串发生针对司法人员的恐吓事件,包括11日及16日两所法院分别收到含有怀疑腐蚀性物体的恐吓信。大律师公会昨(17日)发出公告回应,强烈谴责任何对司法人员或司法机构职员作出刑事恐吓的行为。 对于屡次发生类似恐吓事件,公会声明表示,早在前年至今年期间多次已发出声明表达立场,任何对法官或司法机构职员作出的攻击或威吓,均严重冲击司法运作及法治。法官须在不受任何干涉的情况下,无惧和不偏不倚地履行司法职责。 16日西九龙裁判法院收到可疑粉末信件,沙田裁判法院亦在同日约半小时后发现可疑信件,内藏属通渠用的“哥士的”,警方已接手调查事件;而西九龙法院收到的粉末信,与上周四同类事件一样地寄予暂委法官张洁宜,沙田法院可疑信件的收信人则为裁判官彭亮廷。 read more
政府正密锣紧鼓筹备与内地通关工作,消息透露,创新及科技局最快会于明日公布香港健康码系统(港康码)的安排,让准备回内地的市民试用。据了解,“港康码”登记需要填写真实姓名、电话号码、香港身份证及回乡证号码、住址等个人资料,并须申报14天健康状况,以及将“安心出行”的行踪上载到“港康码”,以获取相应颜色的健康码。 综合各方消息,政府最快于明日公布推出“港康码”,同时推出“安心出行”更新版。有意返内地的市民,需下载“港康码”应用程式,并将“安心出行”的行踪纪录,上载到本港境内一个云端系统,以便将行踪加入“港康码”。 社区零确诊会显示绿码 据了解,市民在过关前需在“港康码”提交过去14天健康申报资料、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以及完成疫苗接种纪录,即是已打两针新冠疫苗并满14天。程式会根据市民提供的资料,发出相应的“港康码”QR code,预料以颜色分类,一般而言如社区零确诊,用户“港康码”会显示绿码,如有与怀疑或确诊个案接触史,包括行踪有重叠,就会自动转为黄码或红码。 当过关时,市民需将“港康码”与内地广东省的“粤康码”对接。消息称,市民将透过现时的“回港易”、“来港易”系统进行对接,具体操作上,是现时由内地来港的先后次序逆转执行。 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表示,预料有意回内地的人,需授权“港康码”取得“安心出行”过去的行踪纪录,纪录会如包裹“打包”上传至云端系统。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3月17日因应当时全球各地的疫情,对所有海外国家、属地发出红色外游警示,并强烈呼吁市民应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游计划,警示一直生效至今。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9日)公布,5月1日起取消对海外国家、属地就2019冠状病毒病发出的外游警示。 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透过严谨的“外防输入”措施及指定检疫酒店数目,控制整体从海外地区入境的人流及减低输入个案的风险。政府会维持相关的登机、检疫及检测安排,从海外地区抵港人士仍须按严谨的入境防控措施,在闭环管理安排下于指定检疫酒店进行强制检疫。市民外游时或回港后,若出现发烧或其他病征,应立即求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最近曾到访的地区。 由于世卫组织仍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为全球大流行,而世界各地疫情仍然持续,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卫生署呼吁市民应继续避免非必要的外游计划。市民如无可避免需要外游,应密切留意当地疫情最新情况及卫生署发出的“旅游健康建议”,以保障自身健康。另外,市民前往外地时可使用“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登记外游行程及联络方法,让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在有需要时经适当途径,包括流动电话短讯,适时向他们发放实用资料。 read more
新任海关关长何珮珊为香港海关成立百年以来首位女关长,亦是本港历来首位由纪律部队内部晋升的女首长。何珮珊今日(13日)接受传媒专访时强调,香港海关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投身海关30年,何珮珊最难忘十多年前在毒品调查科的经历,斗智斗力后破获当年最大规模大麻种植场。上任之初,何珮珊曾指打击走私龙虾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之一,引起社会讨论,她进一步解说,国家安全并非只有国土及军事安全,亦包括生物安全,保障食物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香港海关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女将占近四成管理层:性别不是职业发展优势或障碍 何珮珊加入海关30年,见证女性关员在海关中地位提升,她指当年女关员只占整体12%,主要从事行政支援工作,其后逐渐肩负严重罪案调查,不单止在前线打走私,亦展现了策划及指挥大型执法行动的能力。她表示,女关员如今已上升至22%,管理层中,任职助理监督或以上职务的女关员,就由9%增加至38%。 近年海关不乏杰出女将,何珮珊强调部门一直“用人唯才”,女性和男性的职务调配、培训及晋升机会一样,“性别不是职业发展的优势或障碍,个人才能、视野、品格和操守才是主要考虑因素,同事只要用心工作,履职尽责,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在海关会有好好发展”。 十年前追捕毒贩破大麻场最棘手 由前线做起一步步晋升至海关关长,何珮珊主要担任情报及调查工作,笑言经历过无数难忘案件,当中最棘手是十多年前刚加入毒品调查科,情报仅为一张主脑老旧照片,经长时间不懈埋伏,在一间茶餐厅追寻到目标人物,但对方聘用辣车手甩开追踪车。展开两个多月的追捕,终追寻到庞大种植场位于八乡,人员在三公里外的山头全天候监视,待时机一举攻入搜捕,并从而再侦破两个设于私人住宅的大麻场。 何珮珊希望借此寄语有意投身海关的年轻人及现役关员,切勿因少少错折就选择放弃,“如果太容易放弃,便会白白流失黄金机会,既然调查了就要咬实牙根,对我来说,永不放弃,就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保障食物安全非常重要” 何珮珊上任之初,面对本港海上走私猖獗问题。她在10月21日获委任当日,明言打击澳洲走私龙虾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之一,引起社会讨论。她再解说,国家安全并非只有国土安全及军事安全,在国家新时代形势下,必须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包括纳入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在生物安全角度之下,保障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何续指,走私行为在香港法例下属严重罪行,必须严厉打击,再者,走私食材到内地是想规避内地检疫,会对内地民众产生食用安全风险,加上内地曾在冷藏食品包装发现带有新冠病毒,这些来历不明白的走私食材亦可能带有病毒,而增加内地传染风险,因此海关除了本地把关外,“更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已培训关员应对通关及突发事件 新冠肺炎肆虐本港两年,多个边境口岸关闭,何珮珊指出,疫情下走私转经海路及空路,部份负责旅客清关的人手已调派检查货运,就本港有望通关,人手须逐步重返旅客口岸,由于有接近两年没有应对旅容清关工作,海关会为关员进行培训“热身”,同时已制定不同应变方案,应对口岸突发事件,亦会与卫生部门沟通,“令到口岸在检疫同抗疫安排都要做得到位。” read more
政府提醒市民,由7名涉案医生发出的「免针纸」将于今日(9日)起失效,有关「免针纸」不得视为指明医学豁免证明书。 根据现行防疫规例,涉事的医生可在本月1日或之前,向医务卫生局局长作出书面申述。医务卫生局局长考虑了个别医生提交的书面申述,认为现时未有合理理由支持撤销有关「免针纸」整体失效宣告,因此维持宣告该7名医生所发出的全部「免针纸」不再有效,认为符合公众利益。 政府呼吁,持有失效「免针纸」的市民,应尽快重新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疫苗或继续获得医学豁免。至于主动查核处所的「验证二维码扫瞄器」已有更新版本,当识别出失效的豁免证明书时,会显示「此二维码已失效」字眼,并会发出提示声响。 read more
政府放宽隔离措施,今日(9日)起,缩短隔离令及检疫令至5日。如感染人士在确诊第4日和第5日快测结果为阴性,隔离时间会由现时的7日减至5日;密切接触者无论有否接种疫苗,检疫日数亦可缩减至5日。 政府早前检视今年9月6日至上月27日的数据,35万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0万人最终确诊,阳性比例是约3成,当中9成个案都在5日内找到,故放宽检疫日数相对安全。此外,政府鉴于当下疫情形势,12月15日至12月28日维持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坊间关注的口罩令维持不变。 此外,从台湾或海外地区抵港人士的快测要求由连续7日减至5日,同时维持抵埗当日及抵埗第二日的核酸检测要求。 read more
选举管理委员会决定,立法会选举投票毋须使用“安心出行”,是因为选民只会短暂停留,亦要遵守其他防疫措施。民建联认为措施便利市民投票。 下个月立法会选举,选民进入票站毋须使用“安心出行”。选管会指,因应选民只会短暂停留,并要遵守社交距离及佩戴口罩等措施,在平衡投票权及防疫措施下,不要求市民使用“安心出行”。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认为:“选管会安排可以让更多市民愿意投票,不会因为使用‘安心出行’,或其他技术原因不投票。在街市安装‘安心出行’,已经令人流大幅减少,这是一个实际情况,说明有部分市民因各种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安心出行’。 read more
为支援香港抗疫,内地援港抗疫专班已先后召开了4次调度会,超额完成了首批7类物资保供需求,并完成了第二批急需医疗物资的企业摸底工作。目前,深圳已开通三条供港生鲜运输通道,保障供港生活物资供应链稳定。 内地支援香港抗疫专班共涉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广东省相关等10个部门,根据不同分工设立多个工作组。专班共召开4次调度会,出台了一系列援港抗疫措施。 2月18日晚,香港特区政府提出首批物资清单,包括N95口罩、快速抗原检测试剂包、连花清瘟胶囊等。为保障物资运输,广东省和深圳市采取“两步走”的中转运输方式,开通两个接驳点。2月19日,首批物资保供需求就超额完成。 20日,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第二批急需医疗物资清单,包括1.57亿只外科口罩、1900万对手术手套、362万件防护服、645万只体温计、1.94亿张酒精纸等16类产品。目前,专班已经完成第二批急需医疗物资的企业摸底工作,内地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正在按照特区政府要求发送货物。 专班医疗物资供应组组长、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香港所需要的各类物资,我们都有几十倍的这种储备,所以我们物资没有问题。在香港和深圳市政府特事特办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市政府也启用了最便捷的通道。我们都按最高标准的质量保证,我们用最好的运输设备,都能让香港每天所需要的医疗物资,第一时间运抵香港。” 21日,深圳开通内地首条常态化运作供港生鲜专线,首批约200吨供港鲜活商品当天夜间抵达香港。 食品抽检合格后,随即运往长沙湾批发市场进行分销。当天下午,香港市民就可以在商超选购这些生鲜食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