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卢宠茂:输入个案带新变种病毒市民小心应对疫情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4日)表示,新冠病毒确诊个案在上月下旬一度回落,但本月初似乎再度回升。近日的输入个案带有新的变异病毒株例如XBB.1等,显示疫情仍未过去,需要小心应对。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关注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后,食肆可12人一台,但限聚令维持4人,难向市民解说,质疑为何存在落差。卢宠茂回应指,考虑到政策一致性,当局决定修例,将限聚令由4人改为12人,但受制于599G条例,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处理。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指出,因应「0+3」入境检疫安排,持「黄码」旅客不能进入食肆,关注旅客如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当局会否考虑可让他们进入餐厅。卢宠茂回应指,虽然目前透过社区核酸检测未有发现新变种病毒BA.2.75等,但始终有输入个案传入风险,仍需小心监测,在高风险地方要做好管控。 read more

林郑今早参观湖北博物馆稍后会面武汉市领导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继续武汉访问行程,今早会先到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之后会与武汉市领导会面。 林郑月娥下午将参观两间高科技企业,傍晚出席湖北省香港商会年会晚宴,届时将会致辞。 随行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会返港署理行政长官职务,直至林郑月娥12月1日回港。今日行政会议将会休会。 read more

内地公安提醒香港市民:不会到港执法 不会电话办案
假冒内地官员骗取市民保证金等案件不停发生,香港警方今年首5个月录得相关骗案按年大升84%,涉及金额更超过3亿元。 香港警方为提升市民的防骗意识,首次邀请内地公安亲身解说,撕破骗徒真面目。内地公安强调,公安机关不会直接派员到港执法,亦不会电话办案。 广东省公安厅公安昨日(21日)表示,假冒官员的电话骗案在内地已出现了十多年,通常会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黑钱、违反防疫规定等,其中涉款最多的案件发生在2015年贵州省,受害人损失1.17亿元人民币。广东省公安厅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志清指出,诈欺团伙会通过不法手段取得受害人身份证、住址、电话号码以至于其亲属的有关身份、婚姻、职业等个人资料,再向受害人行骗。他提醒香港市民,最近骗子还会以疫情核查为借口,必须保持警惕。 录音背景音乐几可乱真 广东省公安厅一级警长黄勇文指出,骗徒模仿的电话录音与内地公安非常相似,录音中使用的背景音乐与内地公安厅雷同,令他们更容易相信是内地公安办案而受骗,假冒官员的诈骗电话有一个特点,骗徒会要求受害人在成功转账汇款前的过程都要保持通话状态,通常持续至两个小时,最长达到两至三日。 广东省公安厅提醒香港市民,内地公安机关不会派员到港执法,而且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和做笔录,亦不会在电话中索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资料,作所谓「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要求他们提交「保证金」证明无罪。内地电信、医保、公安、法院、检察部门亦不会互相转接电话。 广东省公安厅二级警长李覃川反问:「既然我知道你犯罪,还要提前告诉你岂不是通风报信?」他重申,内地执法机关不会直接派员到港执法,即使要抓捕嫌疑人都会通过粤港合作,由香港警方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翻查资料,近年最大损失的「假冒官员骗案」为一名被骗2.5亿元的老妇,受害人是一名居于山顶的91岁婆婆,她于2020年8月接获「内地公安」来电,对方指其身份被盗用,并牵涉内地一宗严重案件,其后要求她将存款转账到指定户口,以检查是否与「黑钱」有关,并承诺归还。富婆为证明「清白」,在5个月内先后11次把共约2.5亿元,存入骗徒的两个银行户口。 (来源:大公报) read more

陈国基:组专班与内地商「逆隔离」 邓炳强及卢宠茂亦会参与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月1日)与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领导举行在线会议。李家超及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下午会见传媒,陈国基表示,经过与广东省政府等领导商议后,「逆向隔离」方案得到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两地有关部门将成立专班,商讨该方案的落实细节等。 香港专班方面,将以陈国基为主要负责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医卫局局长卢宠茂等局长亦会参与相关工作的商议。 李家超表示,在会议上提出「逆向隔离」的方案,即香港赴内地人员先在香港隔离,再以闭环方式前往内地,以符合内地「7+3」入境检疫政策。粤方及深方对该项建议表示支持,将成立专班落实推进。李家超表示,初步考虑以河套区设施作逆隔离试点。 read more

“疫苗通”第三阶段明起实施 香港特区政府吁未打齐针者尽快行动
香港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将由明日(31日)开始实施,届时12岁或以上人士要打齐三针才可进入食肆和指明处所。政府呼吁,仍未打齐针的人士要尽快行动,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从未受感染和新冠康复者的接种要求有所不同,如不确定曾否受感染,或卫生署系统并无康复记录,应跟没感染人士一样接种新冠疫苗。 香港特区政府提醒,市民可透过“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记录系统”网站、“医健通”或“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下载最新版本的疫苗接种记录(含接种或康复状况),并将有关二维码储存于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以进入“疫苗通行证”指明处所。 read more

梁振英:「高墙」青年须真心悔过改过才有出路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再次谈及「修例风波」的青少年释囚悔改和更生问题。梁振英指出,青年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 梁振英指出,是不是所有被判囚的人都会悔改?不是。戴耀廷就没有收回他的「违法达义」论,黄之锋和梁天琦也没有收回他们的主张。有没有青少年学生仍然相信只要「达义」,就可以「违法」,因此从监狱走出来之后,并不一定要奉公守法。因此,学校是否必须接收释囚学生?我认为没有这个道理。社会是否必须接纳青少年释囚?也没有这个道理。关键是这个人有没有真的悔改。 梁振英认为,我们看到的是青少年被告在定罪后判刑前,向法庭悔改。我们很少看见这些人在定罪前就表示悔改,更少看见释囚就自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公开向社会表示悔改。 梁振英表示,唱高调、用嘴巴做好人的人,不如以身作则,办学的公开宣布愿意收取所有释囚做学生,做生意搞NGO的宣布愿意无差别地请他们做职员,做家长的指明请释囚中的大学生做自己子女的补习老师。事实是:他们只会叫别人做,不会自己做。三年前的风波越演越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这种虚伪。 梁振英强调,青少年人要知道,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不信,去英国犯法,坐监试试。 read more

杨润雄冀学生持守正面价值观实践公民责任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9日)出席2020/21价值观教育颁奖典礼暨「我的行动承诺」成果分享会,嘉许于本学年在价值观教育各项比赛得奖的学校和学生,并为下学年「我的行动承诺」活动揭开序幕。杨润雄在致辞时表示,价值观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一环,在抗疫期间,培育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逆境,并持守正面价值观,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实践公民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杨润雄指,于2020/21学年,接近550所学校参与「我的行动承诺」。教育局举办了多个价值观教育比赛,包括「『疫情反思』──学校推动经验短片分享」、「『乐诺小太阳』学生创意贴图设计比赛」、「『守法』及『同理心』海报设计比赛」等,收到接近200所幼稚园及中小学合共超过1700份参赛作品。他说,参赛作品充满创意和正能量,亦欣见教师和家长在疫情下,仍积极为培育下一代正面价值观而努力,并希望未来有更多持份者能积极参与。 read more
议员批乐龄科技普及性不高 孙玉菡:将加强社区推广
立法会今日(23日)召开会议,就鼓励长者应用乐龄科技一事作出讨论。有议员批评现时乐龄科技普及性不高,关注政府会如何加强宣传,又建议政府设立青年大使让青年上门教独居长者使用乐龄科技。政府回应指同意宣传工作重要,承诺会加强在社区推广。 议员李世荣批评现时乐龄科技普及性不高,关注政府会如何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又认为政府早前在湾仔会展举办乐龄科技展览,但部分长者难以长途跋涉到会展参观。为加强长者对乐龄科技认识,他建议政府在社区设立乐龄科技中心。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回应指,同意宣传工作重要,承诺会想办法在社区推动乐龄科技,包括向长者提供产品资料,又指现时沙田亦有乐龄科技中心介绍有关产品。 议员林素蔚质疑,计划推行8年才惠及2万多个长者,认为并无关顾大部分居家安老长者,未能让乐龄科技在社区真正「落地」;加上不少老人不懂使用乐龄科技产品,建议政府设立青年大使让青年上门教独居长者使用乐龄科技。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回应指,认同老人使用复杂的乐龄科技需要专人教授,指现时亦有不少团体提供相关服务。 read more

海洋光谱号昨日复办 香港公海游曾因复阳个案停航21日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的「海洋光谱号」一名船员早前被列为复阳个案,该邮轮暂停航程21日。经船公司全面清洁消毒后,「海洋光谱号」昨日(11日)复办公海游,载客量约六成。 据悉,邮轮昨晚启航,下午时分陆续有乘客抵达启德邮轮码头登船。不少乘客都表示兴奋,强调会注意卫生。 上月21日,「海洋光谱号」一名40岁男船员检测呈阳性,乘客一度滞留邮轮和码头,其后证实为病毒量低的复阳个案。卫生防护中心要求邮轮停航21日,乘客、船员接受强检,未发现更多个案。 read more

金管局将推动香港发展为绿色金融枢纽 余伟文:需解决人才等痛点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今日(9日)表示,将联同业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绿色金融枢纽,但需要解决标准、披露和人才等痛点。 余伟文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世界目前未有统一标准界定绿色金融,但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去年发表的共通绿色分类目录报告,归纳出中国及欧盟对绿色项目的共通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辨认绿色债券,减低「漂绿」风险。他表示金管局及证监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正探讨使用有关目录作为基础,建立出应用于香港市场的绿色分类框架,增加市场信心。他又指,督导小组将推出资源信息库,收集和分析气候变化有关数据,协助银行做好绿色金融项目的气候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 另外,余伟文提到,政府推出为期3年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协助合资格债券发行人支付外部评审费用,推出一年已收到100项申请,涉及的债券和绿色贷款发行总额达300亿美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