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染疫者点算?5招教同住家人如何应对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确诊数字连日倍数增长,医疗系统压力剧增,不少怀疑染疫人士只能在家中等候政府进一步安排,同时担心自己会传染给同住家人。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今日(15日)提出建议,表示假如家中有人出现病征,又或者正在等候进一步的安排,可以采取五项措施,包括怀疑染疫人士及同住家人都应该全时间佩戴口罩。 居家抗疫可以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无论是有确诊风险人士,还是其他家人,都应该全时间佩戴口罩;(吃饭、洗脸漱口、睡觉脱下口罩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二、难以避免共用洗手间的情况下,可每天使用氯片进行消毒。有确诊风险人士先用洗手间,彻底消毒后,同居家人才使用; 三、避免由有确诊风险人士准备食物,尽可能分开空间或分时段进食; 四、睡觉时尽量保持空气流通,关上房门并打开窗户; 五、可考虑准备探热针及血氧测量仪,以随时观察健康状况,并在有需要时向医疗机构求助。

中大医学院发现更准确检测虾敏感方法

虾敏感是本港最常见的食物敏感之一,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据调查,本港现约有1%小学生对虾敏感。中文大学医学院今日(6日)宣布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利用病人血液样本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测试(简称BAT)」,准确度远较传统测试优胜,「灵敏度」达到87%,防止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特异性」则达到94%。研究团队亦在虎虾中发现三种新型致敏原,相信是南中国的虾敏感患者产生过敏反应的常见原因。不过团队表示,BAT仍在研究阶段,尚未普及,现时本港仍会多数采用传统血液测试。

香港港大要求实习医科生须打第三针否则禁面授课

香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学)梁嘉杰昨日(23日)向医学院学生发电邮指,所有须出席临床实习的医学院学生,均须在接种第二针的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疫苗,否则禁止参与面授课堂。如有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亦须通过港大委任的专家进行的临床评估。医学院也不排除因应大学或政府的防疫措施,要求所有出席面授课的医科生打第三针。 有关安排涵盖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护理学学士、药剂学学士及中医全科学士的学生。而现时已打齐两针满半年的学生,须在明年2月4日前接种第三针,并向校方提供接种证明。 电邮亦提及,随大学或政府或改变防疫措施,医学院不排除会要求所有需出席面授课的医科生打第三针。另强烈建议前往海外的学生,在离港前14天打第三针。

Omicron“现形” 港大公布显微镜下病毒照片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今日(8日)发布Omicron变种病毒在显微镜下的面貌。其中图左是低倍电子显微镜下感染Omicron后的猴肾细胞(Vero E6)。照片显示细胞受损,肿胀囊泡,囊泡内含有黑色小病毒颗粒。 图右则是高倍电子显微镜下受感染的Vero E6细胞。照片显示病毒颗粒,其表面呈现皇冠形的刺突蛋白(见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