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苗短缺,新德里暂停为44岁以下成人接种新冠疫苗
路透社报道称,印度最初目标到今年7月,为3亿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以及45岁以上公民接种新冠疫苗,但随着第二波疫情暴发,印度政府开始面向所有成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不过,这也加剧了印度疫苗的短缺困境。当地时间22日,印度新德里决定暂停为44岁以下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资料来源:微天下
路透社报道称,印度最初目标到今年7月,为3亿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以及45岁以上公民接种新冠疫苗,但随着第二波疫情暴发,印度政府开始面向所有成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不过,这也加剧了印度疫苗的短缺困境。当地时间22日,印度新德里决定暂停为44岁以下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资料来源:微天下
现时多区区议会由泛民主派主导,乱象频生。消息指,政府正初步构思改变区议会组成,方案包括采用双议席单票制,部分议席由分区委员会等间接选举产生,以及重设委任议席。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16日)表示,现时的首要工作是先安排区议员宣誓,至于地区行政架构工作则由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负责,他指早前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或需检视地区行政方向,但现未有任何计划及新安排。 至于会否向社会交代取消区议员资格的理据,徐表示已多次强调有关的法律原则,亦已向相关区议员发信提出疑问,要求他们澄清,经过研究每个个案后作裁决,强调「唔系有人所讲得一句,而系有好多字」。他指在回覆信件中已清楚列出相关不符资格的理据,故不作任何补充。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大爆发,单日确诊数字持续破千!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4日)新增2,071宗确诊个案,其中19宗为输入病例,均从印尼抵港,其余2,052人均属本地感染,当中有1,957宗怀疑感染Omicron变种病毒,32人疑染Delta,余下逾110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本港个案累计至25,051宗。另录得约4,500宗初步个案,续破单日纪录。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东区医院1名77岁男病人于昨日(13日)凌晨离世,另一名82岁男子则今日凌晨在玛嘉烈医院死亡。另外,有染疫长者未入院已去世,当中1人是今日确诊个案的73岁男士,住蓝田广田村,于2月13日过身;另一人为今日的初步个案、住油麻地的77岁男士。 此外,昨日公布的1名3岁中招女童,仍留医儿童医院深切治疗部,目前情况危殆,何表示女童情况急转直下得很快,医护会尽力医治。连同该名女童,今日有9名确诊病人情况危殆。 何婉霞表示,东区医院1名77岁男病人于昨日(13日)凌晨离世,另一名82岁男病人则今日凌晨在玛嘉烈医院死亡。另外,有染疫长者未入院已去世,当中1人是今日确诊个案的73岁老翁,住蓝田广田村,于2月13日过身;另一人为今日的初步个案、住油麻地的77岁老翁,两人都被送往殓房后殓出新冠病毒。 老人院等院舍爆发持续,张竹君表示,至少7间老人院舍有院友或工作人员确诊或初步确诊。包括深水埗丽安村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云华护理安老院,有院友快速测试验出病毒;屯门大兴村邻舍辅导会大兴宿舍,有人确诊及验出病毒,人数较多;旺角太子厚爱护老院有限公司都有一些初步确诊个案,1楼人士需要检疫;屯门钧溢(山景)安老院亦有初步确诊;沙田亚公角邻舍辅导会怡欣山庄都有院友初步确诊;土瓜湾兆景安老院有1宗染疫个案;深水埗博康中心有人发烧及初步确诊。 何婉霞表示,公立医院隔离病床的使用量接近90%,目前已爆满,须预留部分床位接收紧急病人等,由于目前情况十分不理想,故当局希望优先为有急切需要的人士治疗,以确保长者、孕妇、重症患者获医院接收,同时,为加强支援等待入院的初步个案病人,除了现有的“护讯铃”外,局方将设立“新冠肺炎确诊者等候入住隔离设施支援热线”,供市民查询医疗、感染控制等问题。 何婉霞又指,公立医院今日有近40名员工确诊,约20多名职员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有约1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初步证实带有病毒,近50名病人被列作密切接触者。她称,过去一周每日均有过千个案,加上有数千人正等待入院,当局已倾尽人力物力处理,如有市民未获安排入院,希望体谅。 另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现时有逾4,000名市民初步验出病毒,另有2,000名确诊者,患者家人均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截至昨晚(13日)有4,730人正进行家居检疫。 截至今早9时,共有超过3,600名患者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管局传染病中心、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留医。另外,上周六(12日)有约280人康复出院;而昨日则有约300人出院。何指出,现时出院的人数甚多,故数字稍后或有所调整。 read more
本港今日(6日)新增33宗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个案,当中5宗属输入相关个案,另再多逾30宗初步确诊个案。「维园跳舞」群组再多3人初步确诊,包括一名住在大埔旧墟美新大厦的印佣,一名73岁舞友,以及一名曾与染疫空姐母亲同时段在铜锣湾皇室堡「东海荟·拉斐特」吃早餐的63岁男子。 初步确诊个案涉及一名外佣,本月2日下午曾经在旺角一间教会,与另一名早前确诊的印佣交谈一小时,并曾经拥抱,过程有戴口罩,不过此后两人曾一起用餐。该名女佣在本月3日及5日下午约2时至2时半到过大元村街市,昨日(5日)亦到过太和体育馆的检测中心。 另一名初步确诊的73岁女士,住在北角城市花园3座,1月1日起有头痛,她去年12月31日到过铜锣湾社区中心,与早前确诊的62岁女子跳舞,列为紧密接触者,前日(4日)送到检疫中心。 至于一名63岁男子于12月30日曾在铜锣湾皇室堡「东海荟·拉斐特」吃早餐,同62岁女子用餐时间相若,两台比较接近,初步怀疑两宗个案有关连。 此外,卫生防护中心亦通报一宗初步确诊个案,涉及一名住在跑马地凤辉台的67岁女士,曾于1月1日于富轩与跳舞朋友聚餐、又曾到儿童医院探访孙儿,亦到过黄泥涌及铜锣湾街市购物。中心指,仍在调查其感染源头。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宣布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重开泳池、泳滩、水上活动中心和水上乐园。康文署今日(12日)起将重开14个公众泳池;而由5月16日起,康文署辖下38个公众泳池会全数开放。 5月12日重开的公众游泳池: 港岛(5个):坚尼地城游泳池、湾仔游泳池、摩理臣山游泳池、维多利亚公园游泳池、港岛东游泳池 九龙(3个):荔枝角公园游泳池、李郑屋游泳池、何文田游泳池 新界(6个):东涌游泳池、梅窝游泳池、屯门西北游泳池、粉岭游泳池、大埔游泳池、马鞍山游泳池 5月16日重开的公众游泳池: 港岛(7个):包玉刚游泳池、柴湾游泳池、坚尼地城游泳池、湾仔游泳池、摩理臣山游泳池、维多利亚公园游泳池、港岛东游泳池 九龙(9个):深水埗公园游泳池、九龙公园游泳池、大角咀游泳池、大环山游泳池、斧山道游泳池、佐敦谷游泳池、荔枝角公园游泳池、李郑屋游泳池、何文田游泳池 新界(22个):屯门游泳池、赛马会仁爱堂游泳池、元朗游泳池、天水围游泳池、屏山天水围游泳池、荃景围胡忠游泳池、城门谷游泳池、葵盛游泳池、北葵涌赛马会游泳池、青衣游泳池、青衣西南游泳池、上水游泳池、沙田赛马会游泳池、显田游泳池、将军澳游泳池、西贡游泳池、东涌游泳池、梅窝游泳池、屯门西北游泳池、粉岭游泳池、大埔游泳池、马鞍山游泳池 此外,15个泳滩继续由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提供救生员服务: 深水湾泳滩、浅水湾泳滩、石澳泳滩、洪圣爷湾泳滩、银矿湾泳滩、贝澳泳滩、丽都湾泳滩、更生湾泳滩、马湾东湾泳滩、清水湾第二湾泳滩、银线湾泳滩、厦门湾泳滩、蝴蝶湾泳滩、黄金泳滩、大埔龙尾泳滩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CH5NR1mClx07WIhJ9gzC01041203etd40E020.mp4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狮子山下相对论》节目报道 夏日香港,街市正热闹,草木更葱茂。香港立法会大楼,几乎每天都有会议,刚满60岁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觉得落实慢了,就拍桌大喊“快!快!快!”。在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央视新闻《相对论》系列访谈《狮子山下相对论》对话何君尧,由他谈一谈对香港未来由治及兴的期待。 在议员何君尧的办公室墙上,挂着2016年友人送来的“爱国爱港”四字书。那一年,何君尧第一次当选香港立法会议员,而这之后,他因为在“修例风波”中“撑警反独”,遭遇扮成粉丝的暴徒袭击,如今刀痕犹在,他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重生。”三年后,何君尧这样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如今,香港国安法与新选制全面落地,刚过60岁生日的何君尧说,他对香港有信心。 何君尧表示,对香港未来信心的来源就是国家、国运。(央视新闻) 当记者问到,您提到信心。信心的来源是什么?何君尧表示,就是国家、国运。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只是看,也要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搞好香港,不要让其他的人看衰。要用鸟瞰的角度看清楚,香港是大湾区的一部分。大湾区如今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欧洲一些国家,香港应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好手头的工作。 “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 何君尧表示,把过去的香港比作一盏世界观的“照明灯”,一些西方政客口中的所谓“民主”和“法治”,让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央视新闻) 何君尧把过去的香港比作一盏世界观的“照明灯”,一些西方政客口中的所谓“民主”和“法治”,让十四亿中国人看得更加清楚。当记者关心的问到当年的伤口恢复的怎么样?何君尧表示,还有一个小小的疤,也很淡了,不太明显。他指那一次遇袭,也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治?经过2019年,觉悟了、明白了,如果国家不强,什么都是假的。对香港的前途,何君尧是有信心的。特别是第七届香港立法会顺利完成选举,特区政府即将成立25周年,香港的经历也是14亿同胞一个响当当的照明灯,世界观看清楚了很多。 记者问到,很快就到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了,您最近在忙什么?何君尧表示,近期我们要为下一届特区政府的改组提出建议。一些比较迫切的问题,比如房屋的问题,福利的问题,防疫的问题等等,也要考虑。马上就是7月1日了,新一届特区政府即将就任,要构思一下前面的路怎么走。总的来说,工作内容很有趣,也很丰富。 何君尧今天的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涅槃重生。(央视新闻) “火凤凰” 记者提到,2019年一些内地人会觉得,香港怎么会是这样?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篇章,肯定要重新建立互相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何君尧答到,这是一个过程,香港也要靠我们的年轻人走向未来。对于未来的新一代,我们要抓好国民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等。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个地方爬起来。今天的香港,就像一只火凤凰,在烈火当中,涅槃重生。 (据央视新闻《狮子山下相对论》节目报道)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社区先后出现Omicron及Delta两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0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公布,截至今日零时,本港新增14宗确诊,其中包括10宗本地感染。 张竹君指出,葵涌村逸葵楼至今共有7个单位出现确诊者,包括一名住在8楼的人士,他在本月18日曾到深圳,19日确诊;另包括早前确诊的79岁男病人,以及今日确诊的53岁男司机及1岁婴儿。当局指大厦另有数名人士初步确诊,卫生署将到场调查。 张竹君表示,一名居葵涌村逸葵楼的79岁老翁(个案编号13085)昨日确诊新冠肺炎,他日前到仁济医院照肠镜时检测阳性,其同一大厦3楼亦有另一名住户今日确诊,惟属于不同楼层及座向,中心正追查两宗个案是否有流行病学关连。 今日确诊的患者中有一名53岁国泰外判男司机(个案编号13090),任职飞劲货运有限公司,于国泰货运站5楼工作,日常驾驶铲车铲货,毋需接触货物。他1月18日出现咳嗽,同日检测已初步阳性。他曾于去年9月2日及30日在港接种两剂科兴疫苗。另有1名1岁的婴儿早前曾到葵涌村逸葵楼探望婆婆,其后确诊。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5日)继续重庆的访问行程,考察企业和不同建设,了解重庆的最新发展。明日将转往西安访问。 林郑月娥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陪同下,上午参观港资项目重庆光环购物公园。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是重庆市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乐见近年香港企业到重庆投资更重视高质量发展,有助提升重庆的城市魅力,相信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港资港企将在重庆找到更大商机,也可加强渝港两地互惠共赢的关系。 林郑月娥亦到访两江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她指高端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所在,期望香港企业和专业人士未来可以进一步参与两江新区的建设。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qXe9A3rMlx07MPsoGduM0104120084Yo0E010.mp4 当地时间20日,普京在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活动组委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将对侵犯本国领土的企图作出严厉回应。“谁都想咬我们一口,但他们要知道——那些准备这样做的人,我们会敲掉他们的牙齿,让他们不能咬人。”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全城动员战胜疫情」网络分享会今日(8日)以线上zoom方式进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在分享会呼吁市民积极支持为长者及青少年接种疫苗。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卢宠茂指,长者及儿童仍是新冠疫情中的高风险人群,无打疫苗而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率高。按照为安老院长者接种安排,部分情况须由监护人同意接种,小童接种亦须家长陪同,卢宠茂认为已经完成接种疫苗的市民并非对疫情就无责任,而应该积极推动长者及青少年打针。 现时政府及专家经常性发布疫情预测,卢宠茂形容各个预测数字都「好惊」,但他认为这些预测性数字是在政府市民「躺平」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发生。他强调,这些数字是可以通过市民配合政府加强防疫防控来改变,建议市民镇定面对预测。 read more
旅发局再推新一轮「赏你住」计划,合共提供2万个名额,共有146间酒店参与,有20间属新加入;已在港完成接种最少一剂新冠疫苗的成年香港身份证持有人,可以在明日(7日)起,预订明日至11月2日的酒店住宿计划。 旅发局表示,合资格人士最多只可持有2张于本地零售或餐饮实体店消费、合共满800元的机印正本收据,消费日期必须要是上月16日至下月31日,收据亦必须列明商户名称、消费项目、日期和金额。 旅发局又提醒市民,选定过夜住宿计划后,直接联络参与酒店,按照网站指定的预订方法发送电邮或于参与酒店的订房系统,以推广码「HKstay」预订,预订时提交收据副本,入住时须持18岁或以上有效香港身份证、正本收据、以及疫苗记录正本及╱或电子纪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