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女子诞下十胞胎

南非一名女子近日生下10胞胎,包括七个男孩和三个女孩,这可能将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该女子表示,她是自然怀孕,没有接受过与多胞胎有关的生育治疗。吉尼斯世界纪录表示,他们正在对这名女子的生育进行确认。此前的世界纪录由来自马里的哈利玛•西塞创造,她在5月生下了9胞胎。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非一名女子近日生下10胞胎,包括七个男孩和三个女孩,这可能将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该女子表示,她是自然怀孕,没有接受过与多胞胎有关的生育治疗。吉尼斯世界纪录表示,他们正在对这名女子的生育进行确认。此前的世界纪录由来自马里的哈利玛•西塞创造,她在5月生下了9胞胎。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因伪造和使用虚假已故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2006年遗嘱、今年7月完成12年刑期的商人陈振聪,早前向内地厦门市法院对华懋慈善基金及一间律师行等8名被告,提出民事诉讼并在本月被驳回。据报,他本周二(21日)再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呈交上诉理据陈述书,指初级法院的判决犯上9项错误,预料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快可于明年4月安排上诉聆讯。 据报道,陈振聪在上诉状中指出,他为中国公民及香港居民,具有名誉诉讼权利,可享有内地香港有关民事权,因此厦门法院有当然的司法管辖权,而涉及的人格伤害和诽谤亦毋须以书面或语言宣扬。陈又认为初级法院完全忽略了涉案律师的誓章,证明2006年龚如心遗嘱见证人之一王永祥律师曾承认该遗嘱是真确的。 另外,他又指一审法院的裁决事实不清,就双方证据采纳持双重标准,导致严重不公等,希望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能拨乱反正,撤销一审判决。陈振聪亦认为,无论民事争产或刑事案中,指他持有的龚如心女士遗嘱属假,全建立于在王永祥律师的伪证基础上,因而作出错误的判决。 read more
2019年11月理大爆发冲突期间,理大外围的油尖旺亦出现多区冲突。期间有8男1女被指在佐敦拔萃女书院外参与暴动而被捕,9人于区院否认控罪经审讯后,上月被裁定全部罪成。法官林伟权押后至今天(15日)听取求情后判刑,结果其中2名被告被判入教导所,其余7名被告判监38至40个月。 9名被告依次是陈国威(20岁、学生)、陈子谦(29岁、饮食从业员)、江镜棠(27岁、机电工程师)、陈霆堃(20岁、学生)、黄适哲(22岁、学生)、梁嘉星(24岁、设计师)、曾倩仪(女、25岁、银行职员)、邓锦乐(24岁、无业)及詹隆享(27岁、兼职侍应),共被控一项暴动罪,指他们于2019年11月18日,在九龙加士居道拔萃女书院外与其他不知名人士一起参与暴动。梁及詹另各再被控一项管有攻击性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分别指梁管有一把剪刀及一罐打火机燃料,詹则被指管有一把六角匙及扳手。 控方证供指,当日早上理大附近地区出现多场非法集结,并演变成暴力示威活动。数百名示威者于下午1时许集结在弥敦道及加士居道,有示威者以砖块、栅栏等设置路障,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其后演变成暴动。后一批示威者由弥敦道转入加士居道,部分示威者手持汽油弹及铁通等武器,又检起水马等作盾牌,与警方防线对峙。9名被告当时身处该批示威者中,有媒体片段拍到第4被告陈霆堃站在前线,步向警方防线,并检起水马向警方推进。曾则手时汽油弹。警方其后展开驱散行动,期间有示威者以汽油弹掷向载有警员的警方小巴,9名警员A至I遂落车追捕示威者,并在书院外或附近截停及拘捕9名被告。各被告被捕时均穿黑衣或黑外套,配备防毒面具、面罩、手套等物品;另梁及詹则被搜出涉案物品。 9名被告之中,陈国威和陈霆堃犯案时年仅18和17岁,现时则20岁。法官裁决后决定为他们索取教导所报告。结果2人的报告都对他们评价正面,法官遂接纳报告建议,判他们入教导所。至于其他被告,梁嘉星和詹隆享身负暴动及管有攻击性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2罪,被判监40个月。女被告曾倩仪在被捕时手持汽油弹,亦被判监40个月。余下4名被告陈子谦、江镜棠、黄适哲及邓锦乐,则被判监38个月。 法官在判刑时表示,2019年修例风波引出的暴乱事件,很多参与者都是年轻人,本案的被告亦然。他们入世未深,心怀改变社会的理念,但却用上错误的方法。法庭必须坚决打击此类罔顾法纪,危害执法人员的行为,对之予以迎头棒喝;但在阻吓之余,亦要刑罚对年轻被告造成压毁性的影响。 法官指本案的被告犯案时明显都是有备而来,但无证据显示他们有周详计划。事件中亦无人受伤,或造成严重财物损失。综合上述因素后,法官以42个月作量刑起点。因9名被告都无案底,及审讯时同意大部分案情,故可减刑4个月至38个月。其中梁和詹因另负管有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工具罪,因此另加刑2个月。曾亦因持有汽油弹而加刑2个月。 read more
政府谷针不断,屡出新招,早前医院管理局辖下的指定医疗处所,将于下周一(13日)开始实施「疫苗通行证」,包括医管局专科门诊诊所、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及健康评估中心、妇女健康中心、地区康健中心等13类处所。服务使用者如未接种新冠疫苗,可出示48小时内的阴性核酸检测结果取代「疫苗通行证」。 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主席严楚碧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该举措下有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宁愿选择不返医院复诊,也有病人为了「疫苗通行证」打针导致旧病复发,最后获发医学豁免证明书。与此同时,部分探访者本身是长期病患,医院访客亦要打针的安排也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希望当局能酌情处理,能否认可快测结果作为进入有关处所的条件。 严楚碧表示,未接种疫苗的长期病患者或严重残疾人士,即使外出亦有困难,出入需要安排复康巴士或陪诊人士。若要前往检测中心,亦需要安排交通,他们担心检测结果赶不及发出,会影响专科门诊的覆诊期。 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该措施严厉。他指即使有患者愿意接种疫苗,也需要预留充分的时间。市民拒绝接种疫苗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无法进出食肆、戏院或酒吧,仍有可替代的其他选择,无法到医院求诊则显得荒谬。林志釉认为政府不可以用卫生防护为由剥夺市民看医生的权利,变相惩罚未接种的市民。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6日)到访香港科学园,参观两所分别由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联同多家世界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特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成立的研发中心,并见证香港科技园公司与本地大学和国际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林郑月娥指出,今日的三项合作备忘录,是由科技园分别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艾睿电子签订,涵盖平台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非常丰富。她说,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下,香港提供了理想的初创企业生态环境,香港可以善用「一国两制」优势,致力促进畅通国内国际的联系。本届政府成立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旨在推动本地大学与世界顶尖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在科学园成立研发中心及实验室,很高兴首批实验室已陆续启动。 林郑月娥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凭借自身的实力,加上国家支持和大湾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香港必定能够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枢纽,对于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出一定的贡献。 林郑月娥又指,中央表明会多措并举支持香港创新科技发展,包括让香港更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任务,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她认为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正进入黄金时代,鼓励社会各界与特区政府携手合作,把握难得的机遇,为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内地出现输入变种病毒omicron个案,传港府与内地通关在即,食物及卫生局13日刊宪表示,将由今(15日)起收紧检疫措施,并以区域划分,除为来往内地的航班,即在「绿区」服务的群组人员外,「橙区」即其余所有国际航班者服务的23类机场特定群组人员须由3日1检再缩短至每2日1检,未完成接种疫苗者则维持每日1检。 新措施下,在「橙区」工作的23类特定群组人员,尽管已接种疫苗,亦要每两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是继10月尾宣布相关人士需要每3日接受1次核酸检测后再次收紧,群组人员包括贵宾室的香港机场管理局值勤人员、于机场负责检疫程序或就抵港旅客指定检疫酒店计划指定机组人员专车工作的相关人员、处理转机/过境或抵港旅客的航空公司职员及客运代理员工、旅客排队管理服务员、失物处理代理人员等,在「绿区」工作者则维持3日1检,另外未完成接种疫苗则维持须每日1检。 机管局在11月时实施,一号客运大楼禁区范围内抵港层及离港层,将分为往来内地及往来内地以外地区两个区域,划分为「绿区」及「橙区」,机场大堂包括海天码头在内的所有登记柜台,其中来往内地的航班将使用「绿区」,涉及1号至24号的闸口,其余所有国际航班则使用「橙区」,涉及25号至71号闸口,用以分隔相关旅客及员工。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2日)通过视像会议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成员会面,就高等教育界的最新发展交换意见,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及创科局局长薛永恒亦有出席。 教资会主席唐家成简介各方面主要工作的进展,包括2022至25年的3年期规划工作、2020年研究评审工作,以及更新《大学问责协议》。他亦简介施政报告中多项提升大学研究水平措施的进展,包括教资会已成立工作小组,研究增加教资会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学额的可行性。教资会辖下的研究资助局亦会从研究基金额外拨款,增加对教资会资助大学研究工作的支持。 林郑月娥感谢教资会过去多年肩负政府与各教资会资助大学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特别赞扬8间教资会资助大学在2020年研究评审工作中获得佳绩。她欣悉经过各院校的努力,绝大部分在教资会资助大学就读的非本地学生已重返校园。 林郑月娥表示,有信心本港高等教育将屡攀高峰,除了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外,亦通过与海外和内地院校建立网络、招收更多海外学生,以至参与区域或国际组织,在提升香港国际形象各方面作出贡献。 read more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首场媒体介绍会今日(13日)上午在澳门政府总部举行,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政府计划在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内建设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参照澳门标准建设。将优先录取澳门居民,学历与澳门等同。 《总体方案》中重点提到,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加强与澳门社会民生合作。加快推进「澳门新街坊」建设,对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优质生活空间。 欧阳瑜指,新街坊的学校项目可容纳约千名学生,计划由18班小学,12班幼稚园组成。如有符合规定的办学团队愿意在横琴办学,将同教育部门合作,用类似澳门资助形式在横琴办学,团队亦需符合内地规定。她说,目前计划涵盖小学及幼稚园,对于有无条件在横琴建设中学等仍需研究。 read more
骆惠宁在数码港了解香港青年创业情况。(香港中联办图片)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于9月30日再次深入基层,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铺和「笼屋」住户,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骆惠宁当日到访数码港,了解香港创新科技行业的最新发展,并听取4间数码港培育的初创公司,分享金融科技和智慧生活应用方案以及创业情况。 骆惠宁在听取有关机器人技术、裸眼3D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创业青年的介绍后,高度称赞青年们的创业成果,并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年轻人能在前沿技术领域深耕、创造,是站到了「时代的风口」,希望香港能够培育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骆惠宁高度称赞青年们的创业成果,并指香港年轻人能在前沿技术领域深耕、创造,是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数码港供图) 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今日(3日)表示,十分荣幸骆惠宁主任到访数码港,是次探访对青年科创有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不单反映中央对香港青年的发展非常关心,重视青年创科工作,更令普罗大众对香港青年人积极正面的创业精神和努力有更深入的认识。他说,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为香港年轻人创造庞大发展机会。他说,感谢骆主任肯定数码港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的良好服务,数码港将继续培育更多创科人才,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带领香港创科融入国家科创体系和发展大局,抓紧时势把握机会,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路邦科技公司(Roborn)联合创始人麦骞誉(右一)向骆惠宁展示团队最新研发的仿生机械人模型以及遥距操作机械人。(数码港供图) 是次向骆惠宁介绍其数码科技方案的4间参与「数码港培育计划」的现届成员或毕业生,包括︰以5G、核心技术及其他智能科技研发出多款机械人的路邦科技公司(Roborn);研发出3D悬空影像系统(裸眼3D)的万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MatrixSense);以监管科技提升尽责审查效率的连融控股有限公司(FundingReach);以及提供智能财富管理产品的弘量智投( AQUMON)。 read more
奉行普通法制度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刚结束访京行程的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向传媒分享道,中央部委都很关心香港的法律发展,亦很支持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行使普通法,以继续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京期间,她和中央有关部委签署了多份促进内地与香港法律界人士交流合作的文件,日后还会以先易后难的方式,与有关部委探讨更多便利两地法律业务的安排。 郑若骅上周连日拜访不同的中央政府部委和机关,包括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商讨香港法律界的专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广香港的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服务。 部委支持湾区「港资港法港仲裁」 她还出席了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和香港律政司举行的三方交流合作安排签署仪式,日后会透过定期会议,连系内地企业和香港法律专家深入讨论各种法律问题。 郑若骅指出,香港是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有公开、透明和独立的司法机关,能成为便利内地和外国投资者的双向平台,因此香港应继续善用普通法制,支持香港资本主义在「一国两制」下发挥独特优势。 律政司一直积极向内地争取在大湾区落实「港资港法港仲裁」,郑若骅说,中央有关部委都支持香港这方面的工作,希望鼓励两地律师加强交流合作,带出双赢局面。 由国家司法部主办、因为疫情一度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上月31日在香港、珠海和深圳同时开考,郑若骅欣见首次考试能在港顺利举行,并衷心感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及司法部推出大湾区执业考试和相关培训政策,为香港法律界创造机遇。 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港澳律师,可在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办理适用内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务,郑若骅表示,民商事法律事务普遍采用仲裁形式解决争议,且外资企业想进入大湾区发展也需要熟悉两地法律的香港律师,长远来说将为具相关经验和执业资格的香港律师提供庞大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大公文汇 read more
特区政府期望最迟明年完成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8日)对此回应表示,行政长官李家超已就立法时间表及关注点作回应,现阶段他没有补充。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接受报章访问时表示,已要求保安局草拟23条的第二稿,尤其针对间谍活动、伪装组织,以及新媒体新科技等手段,希望在今年、最迟明年完成整个工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