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被控企图煽动罪 古思尧认制棺材抗议 向警称故意犯法
反中乱港分子古思尧被指计划在今年北京冬奥开幕日,抬自制棺材到中联办外示威抗议,但当日清晨已被警方国安处拘捕。古否认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罪,案件今(8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续审,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裁定控罪表证成立,古选择不自辩。案件现押后至7月11日作结案陈词,此期间古继续还押惩教看管。 今天控方在庭上播放75岁被告古思尧的录像会面影片,他承认制作棺材以表达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又提及西区警民关系科的警员曾到其单位,并叮嘱他不要到中联办,但他没有理会。古在片段中声称他是故意违反《港区国安法》,而选择抬棺材是因为觉得棺材有侮辱的意味及能够造成“新闻爆炸性”,可以吸引国际关注。他又解释,选择在中联办外示威是因为中联办是中国政府设立于香港的情报中心。 案发当日警员带走4名男女协助调查,包括乱港分子“女长毛”雷玉莲、陈劲松、陈意明以及前民主党党员冯竞文。古思尧称,曾向“女长毛”雷玉莲等人透露此行动,但他们没有任何角色,理解他们“尊重我既做法,但就唔会跟我一齐”。另他曾找“社民连”的唐婉清协助撰写采访通知但被拒,故寻求前“社民连”秘书长符伟乐的协助,符答应,并把采访通知发放予传媒。 被告古思尧(75岁),报称兼职船只维修员。他被控一项“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罪,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10条。控罪指,古于今年2月4日,在香港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引起对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以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read more

国际锐评丨融入「双循环」的香港明天会更好
8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宣讲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举行系列宣讲活动。这将有助于香港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加系列宣讲活动的人士认为,在这一新格局当中,香港应当也有能力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自身发展带来活力和机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中国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持续扩大内需,办好自己的事情。对香港而言,内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促进内需的一系列措施是重大利好。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内地在香港特区出口中的比重约占六成左右。香港企业无疑要紧紧抓住「十四五」机遇,特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更好把握内地市场。 这其中,科技创新是香港特区融入国家经济「内循环」的快车道。在2020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5G体温检测智慧型机器人、家居检疫电子追踪手环等来自香港企业的展品让人印象深刻。未来,香港应加强与内地在基础研究、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自身发展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这方面,香港有能力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国际循环的「促成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等。这有助于香港优势产业在国际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还对香港赋予了新的定位,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些举措势必会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中国有关官员在宣讲会上所说,香港应当发挥好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作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以金融业为例,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要帮助内地资金「走出去」,也要让国际投资者通过它更便捷地「走进来」。目前,国际投资者在内地的债券投资中,约60%是经过「债券通」进行的;在内地的股票投资中,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股票通」完成的。观察人士注意到,在中国证监会部署的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包括「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坚定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随着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香港金融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香港各界人士早已看到,香港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紧密相连,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成功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搭起了大有作为的舞台。可以预见,香港发挥所长、抓住机遇,融入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来源:央视国际锐评评论员) read more

通关|1月8日起珠港口岸自驾车需预约跨境学童无需核酸证明
香港与内地将于1月8日起「免隔离」通关。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新通告,8日零时起,经珠港口岸进出境的旅客(跨境学童除外),在出行前48小时需进行核酸检测,凭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通关。经珠港口岸进出境的旅客应成功购买车船票后方可前往口岸,自驾车往返的旅客需提前预约。 据广东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昨日(5日)晚发布消息称,根据粤港两地最新通关政策,经研究,自1月8日10时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香港往返珠海班线恢复24小时营运服务,目前票源充足。在入境方面,香港往珠海方向旅客仍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境。 据介绍,香港往返珠海班次车票继续维持线上购票服务,新增班次车票于1月5日21时起在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同步发售,具体班次时间可到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公司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 read more

李家超宣布参选特首(发言全文)
李家超今日(9日)下午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宣布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以下是李家超的发言: 同为香港开新篇 各位香港市民: 大家好! 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批准我的辞职,免去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的职务。现在,我向大家宣布,我决定参加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 40多年来,我跟随香港发展进程,一步步走到特区政府的管治班子,经常反思,我们要怎样做,香港才可以变得更好?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极需把握好机遇,迈上新发展台阶。过去两年多,我看到香港由乱及治的变化,看到发展变革的契机,深深感到,未来5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 经过深入思考,我决定出来参选,承担历史使命,与社会各界和香港广大市民一起推动香港向前。我期盼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一个人人都有幸福的香港,一个高度开放的香港,一个广泛团结的香港,一个社会安宁的香港。 这个决定,出于我对国家的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对市民的负责,我有信心迎战公职生涯中的最大挑战。 对于未来施政,我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二是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三是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 我出身基层。小时候在公屋长大,亲历基层市民的困难。深信政府施政,必须以解决市民的问题为首位。 我是一个务实的人,一向相信做事要除符合程序,更要以结果为目标。我会从政府理念和做事方式作出变革,提升施政效率。我要建立团队观念,做事的时候不分「你或我」,强化「我和我们」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文化。变革,不是为变而变,好的政策,好的做法会保留。 长期以来,香港累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房屋、医疗、青年发展等,未能很好地解决。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成果,惠及社会和市民。如果我能成功当选,新一届政府会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积极与社会各界和市民互动,制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措施,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分享发展红利。 未来5年,香港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全面提升竞争力。 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之下,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惠港政策,为香港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好,善用自身优势和特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就会前途无限。 香港要继续保持国际大都会特色,不断扩大国际联系、进一步提升良好营商环境,体现包容、多元、开放的特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包括金融、贸易、航运、创科等领域的竞争力。香港既要搭上国家发展号的高速列车,亦在世界的竞争中形成自己新优势,还要做好国家与世界各国增进联系的通道和桥梁。这是香港的活力所在。 我们还要为香港开创新篇,奠定稳固的基石。 未来5年香港要加快发展,必须巩固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创造一个安定、稳固的环境,让香港无后顾之忧,可以大步前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要维护香港的整体利益,保障香港不受破坏。要建立一个忠诚、担当的政府,守住「法治」这核心价值和施政的基石,确保在「一国两制」下,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我在政府服务40多年,深知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要达至以上的施政目标,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全港市民的共同努力。如果我成功当选,在我领导下的第六届政府将会以诚恳的态度走入社区倾听民意,亦会积极延揽人才、组建团队,推荐、委任各领域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专家,担任政府及其他管治机构的要职,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这将会是一曲新的交响乐。我会当指挥,让当中每一位成员,发挥其优势,尽展其所长,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共同为香港奏出更辉煌的新乐章。 世界大变,不进则退。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如果能成功当选,我会带领第六届特区政府高效施政,团结社会各界和市民,大力推进「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美好。 香港的发展,涉及香港人的福祉,亦受全国14亿同胞的关心,亦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我们要为自己,为下一代,为香港,为国家,做出优异成绩。 香港值得有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发展,但这一切不会自然发生。我深信我提出的三个方向,即施政以结果为目标、全面提升竞争力、奠定稳固基石,会确保我们更有能力应对未来不同的挑战。 谢谢大家! 以下是英文发言全文: Starting a New Chapter for Hong Kong Together Fellow citizens of Hong Kong, Good... read more

香港中大「女神」雕像拆除 校方:从未准许展示
中文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今早被清走。约05时50分,有警察开始在中大外围驻守,包括PTU,警署警察,以及十几个便装人员在场。至约06时10分有两部吊车到达火车站旁空地,十多个工人及大学保安将雕像吊起,并由货车迅速运走,整个过程约15分钟。现场人员不肯透露运往地点,只说是会搬到中大的一个安全地方。 中大校方今早在声明中表示,大学从未准许该雕像于校园展示,亦没有任何组织为该雕像的维修及管理承担责任。曾参与安排雕像于校园展示的两个组织——支联会及中大学生会现已解散或无实际运作。大学作为校园管理者,经内部评估后决定移走雕像。 read more

陈国基:希望公务员工会接受加薪幅度
香港行政会议早前同意向公务员划一加薪2.5%。有公务员工会昨日指,加薪幅度偏低,未能追上通胀水平,表示失望。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7日)表示,已听到工会的意见,明白公务员过去两年在疫情下工作非常辛苦,强调在作出建议前,已平衡所有因素。他又指,当局认为加薪幅度合适,将继续与工会商讨及解说,希望工会接受相关建议。 另外,陈国基指,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提出的“特首政策组”,正在筹备阶段,当局将适时公布细节。 read more

无惧风雨办升旗礼 潘志成:在中央领导下「东方之珠」定会更加璀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全港各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葵青同心圆今日(7月1日)举行庄严的升旗礼。 活动期间适逢大雨,所有参与人士于风雨中对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坚定行注目礼一幕令人感触。葵青同心圆主席潘志成致辞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正是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正是党的正确领导带领新中国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创造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中国。香港永远属于中国,而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捍卫「一国两制」至今24年,一直坚定实践,从不动摇。 潘志成指出,近年香港受社会事件及疫情打击,幸有中央政府果断决策,实施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使香港回复平稳。亦援助香港抗疫物资和提供疫苗,助香港对抗疫情。他坚信,香港在中央的领导下一定会重回正轨,「东方之珠」更加璀璨。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林郑对公务员培训提四点期望盼增加自觉维护国安意识
政府今日下午举行公务员学院成立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对学院有多方面期望,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公务员认识特区政府与中央的关系,以及《宪法》、基本法与香港国安法的培训,以增强公务员维护国安意识。 林郑提到,自回归以来,公务员事务局已经安排了不少让公务员了解内地发展的课程。但过去几年香港面对的严峻挑战,清楚说明在培训公务员的国家观念和对国家发展的认识方面,仍大有提升空间。因此,自己在上任之初,就向中央提出设立公务员学院的计划,并获得中央的肯定和认同。今日的学院成立典礼,中央四个驻港机构领导的出席,以及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晓明,和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分别致辞,就充分体现了中央的支持。 林郑并对加强公务员培训提出四点期望。她指出,特区公务员是履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核心力量,要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公务员必须正确理解由国家《宪法》及《基本法》确立的特区宪制秩序,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因此,公务员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公务员对“一国两制”方针下,特区与中央关系的认识,增强《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的培训,培养公务员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林郑续指,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掌握国情。作为落实“一国两制”的主要责任人,特区管治人员也需对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一定认识。此外,作为特区公务员,特别是处于领导位置的官员,也必须尊重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精神。 林郑提到,公务员是社会的缩影,特别是年轻一群的同事在成长的学生时代,或许没有接受整全和有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因此公务员学院应该为同事安排更多培育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勤奋向上、有责任感和坚毅精神的公职人员,对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林郑表示,公务员是切实提升管治效能的中流砥柱,必须与时并进。她提到,公务员应做好发放政府的讯息和解释政策的工作,让市民更好更快掌握政府政策和最新的情况。从更高层次而言,就是向外地和内地讲好香港故事,积极推广香港的优势,并建立更多联系,增强香港的国际网路,做好推广者的角色。因此,协助公务员建立良好的沟通解说能力,扩阔公务员的国际视野,也是公务员学院的重点工作。 林郑形容,自己40年来没有一刻不以担任政府官员为荣,尽管近年面对严峻形势,亦从不放弃作为公职人员应秉持的核心价值。 林郑又说,在香港迎来新气象新局面的时刻,她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公务员团队也展示自信,继续发挥专业的服务精神,积极作为,齐心为香港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0日后举行,林郑指出,这是中央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的第二场重要选举,对香港未来十分重要。相信对公务员来说,大家也都希望有一个务实理性、能与行政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立法机关,以达至良政善治。她鼓励公务员及家人朋友,在12月19日出来踊跃投票。 read more

内地港人积极返港投票莲塘口岸「打蛇饼」
2021年立法会换届选举今日(19日)举行,港府于罗湖、落马洲、香园围设立3个边境管制站投票站,方便合资格内地港人投票。内地出入境管制部门今日临时启用相对应的罗湖、福田、莲塘口岸,一大早就有不少选民前往相关口岸,排队等候过关及返港投票。其中,莲塘口岸外更是「打晒蛇饼」,现场排起长长的人龙,大批选民正等待返香园围投票站,投下神圣一票,踊跃支持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立法会选举。 read more
陈冬: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为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今日(26日)起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在「海峡两岸暨港澳互联网发展论坛」透过视像发表致辞时指出,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应当携手并进,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将为本地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香港也可以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陈冬表示,9月19日,香港特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选委会,1448名选委顺利产生。完善后的选举制度,新设了科技创新界,产生了30名选委,来自产学研各个领域,包括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香港院士,以及互联网、生物科技、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军人物,充分展现了香港科创界的整体实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相信在新选制护航和大家共同努力下,香港科技创新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一定能阔步向前。 陈冬认为,几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今年8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专程来港,宣讲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香港引起了热烈反响。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将继续推动人才、资金、物资、信息等创新要素的便利流动,与内地城市优势互补,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促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陈冬最后表示,近日,中央出台了「前海方案」,当中45次提及香港,并提出「要聚焦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联网、能源新材料等港澳优势领域,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要建立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联动建设国际贸易组合港;要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他指出,香港可以发挥「信息自由港」、科研设施、创科生态系统的优势,借助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基础科研的雄厚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挥香港作用、作出香港贡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