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将国安教育列入必修通识课程

香港教育大学今日(16日)表示,由本学年起,国安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已列入必修的通识课程中,以研讨会、讲座等方式教授。
教大表示,主修教育的学生,亦会透过必修科目,了解教师专业操守、师德及国家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推行。
教大又强调,课程一直涵盖基本法教育,而国家安全涵盖的范围相当之多,除政治和国土安全、亦包括文化安全、网络安全及生态安全等方面,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香港教育大学今日(16日)表示,由本学年起,国安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已列入必修的通识课程中,以研讨会、讲座等方式教授。
教大表示,主修教育的学生,亦会透过必修科目,了解教师专业操守、师德及国家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推行。
教大又强调,课程一直涵盖基本法教育,而国家安全涵盖的范围相当之多,除政治和国土安全、亦包括文化安全、网络安全及生态安全等方面,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18日)出席《基本法》青年高峰会,以「《基本法》与国家安全」为题致辞,并与在座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分享如何正确理解《宪法》《基本法》、国家安全以及法治的概念。 郑若骅首先指出,《宪法》清晰订明国家的根本制度以及国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与《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国人大作为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和其制度,并于1990年4月4日按《宪法》通过《基本法》和作出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基本法》第一条清楚写出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因此,确立「一国」是实行「两制」的根本。 郑若骅又说,《基本法》订明香港的原有法律,包括普通法,予以保留,更同时保障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以及律政司的刑事检控工作不受干涉。她又向学生举出例子解释国家安全可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以及订立《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重要性。 郑若骅强调《香港国安法》堵塞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漏洞,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她接着解释了《香港国安法》下的域外效力和保释安排等法律事宜,以澄清社会上部分人士对此的误解。她说,国家安全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完善选举制度确保了均衡有序的政治参与及更广泛的代表性,让「一国两制」的实践得以行稳致远。 郑若骅在高峰会又提到,曾经有意见指市民可以刻意作出一些违法行为以达成目的,她强调遵守法律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一环,违法行为在法律上是绝不容许,呼吁年轻人要明辨是非,切勿以身试法。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贸办主任蔡亮日前向内地传媒表示,非常明白企业希望能恢复香港与内地乃至其他地方的跨境人员往来。她透露,特区政府「回港易」推行已有一段时间,针对内地旅客的「来港易」也即将推出。 蔡亮透露,接下来,随着香港疫苗接种和输入个案防控做得好,也希望与内地华东地区加强沟通,尽快推出从港便捷回内地的「回沪易」、「回苏易」、 「回浙易」、「回皖易」等,这也是华东地区的港人非常期待的。她再度呼吁在内地的港人积极响应特区政府号召,尽早接种疫苗。 蔡亮说,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已恢复安宁和稳定,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其正面效果有目共睹。她介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稳固,过去一年,香港的新股集资额超过5000亿港元,较之前12个月增加超过五成,「这反映投资者相信香港国安法能令香港社会恢复稳定,而他们对香港市场和金融发展前景也非常有信心」。 read more
中央惠港政策接连出台,跨境理财通、债券「南向通」、八项惠港青年措施近期相继公布,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7日)在政府总部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带给香港的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多元、共生、无限的空间。他认为,香港在落实国家规划的过程中,应解放思想,用创新思维扩大发展空间,要「站得高,看得远」,重视在理念、思路上和国家对接,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时刻铭记在心。 所有人都要认真积极,把自己的力量与政策融合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李家超眼中,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到「十四五」规划对香港赋予新的定位,一系列政策体现出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和关爱。「『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带给我们的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多元、共生、无限的空间。」 李家超认为,制度是客观的,但个人乃至整个城市的态度是要积极营造出来的。特区政府有责任解释好、讲解好大湾区的概念,解读、介绍大湾区机遇,提升整个社会对大湾区的认识,亦要积极吸纳各个界别、专业人士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社会认同氛围,促进全港社会积极参与,让每个个体更充分地装备自我,把握机遇。他呼吁大家积极投入,不断增进自己的竞争力,争取多一些发展机会。 只要我们态度积极,那么100分就有机会变成110分、12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十四五』规划要求在实践中,要更开放、更创新,且要主动思考如何把创新的空间进一步扩大。」李家超认为,香港在落实国家规划的过程中,要「站得高,看得远」,重视在理念、思路上和国家对接,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时刻铭记在心。他认为,很多措施的推出就好像「施工图」,让社会看到「十四五」规划等概念不是虚的,而是实的,如前海「港资港法」的成功实践定能发挥正面效应,相信只要所有人都认真积极,想办法用好机遇,把自己的力量与政策融合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家超笑言,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否交出满分答卷,与每个个体是否积极参与息息相关,「如果不积极参与,可能就降到80分;但只要我们态度积极,用心想办法,有创新的态度,那么100分就有机会变成110分、12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谈及大湾区各地政府之间互相配合,李家超说,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粤港合作机制、港深合作机制、港澳合作机制等,将继续为两地沟通、建设搭台筑梯。如今,特区政府建立起「专业、专门、专心的专班系统」,与深圳市政府组建了19个不同领域的专班,共同商议相关措施、落实方案,并定下指标。他强调,每个专班须按时向行政长官和深圳市委书记汇报工作。此外,因应实际情况发展,双方领导层若发现新的空间,也会让专班抓紧时间加以研究。 (来源:大公报) read more
教育局明日(8日)推出新一轮「专上课程电子预先报名平台」(E-APP)网上报名服务,让应届文凭试考生预先报读2023/24学年联招以外的全日制经本地评审副学位及学士学位课程,当中包括「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下的副学位课程及「为修读香港自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提供的免入息审查资助计划」下大部分的合资格课程。新一轮的E-APP有约30所专上院校及其附属学院参与。 E-APP是免费电子报名平台,申请者透过E-APP系统填妥一份申请表,便可报读大部分联招以外的专上课程。有关专上院校会尽早处理申请,并可在文凭试成绩公布前,预先给予合资格的学生有条件取录。E-APP的首轮申请期由明日起至2023年5月22日,次轮申请期则由2023年5月25日至7月10日。一般而言,院校会先处理首轮递交的申请。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同学使用E-APP报名前,可在E-APP网站观看报名流程的教学短片和浏览「自资专上教育资讯平台」(Concourse)内有关专上院校的资讯及约430个联招以外的全日制经本地评审高级文凭、副学士和学士学位课程的资料,包括学费、入学资格、相关专业组织的评审和认可等。Concourse亦会提供2023/24学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全日制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资料,以及自资衔接学位课程资料,让副学位毕业生或正修读副学位课程的同学参考,方便计划升学。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为纾缓旅客在深圳湾口岸长时间等候的情况,由明日起,经深圳湾离境的旅客必须持有特别核酸检测预约证明,方可进行有关检测。预约系统今日(14日)凌晨零时启用。 政府指,旅客预约时,须输入姓名、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及深圳健康驿站预约编号,选择未来7天的检测时段(上午7时30分至晚上6时30分)。而未有预约将不获准进入口岸进行特别核酸检测及办理过关手续。 政府强调,特别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不能代替内地或澳门当局要求的自费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旅客可在预约系统同时预约到社区检测中心进行自费核酸检测。 香港议员倡以社区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替代深圳湾口岸检测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黄英豪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相关安排虽有助分流,但认为离境人士仍要在口岸半露天位置等候等候检测结果,情况不理想,建议以社区检测中心的非染疫检测结果,替代在口岸的检测。 黄英豪又指,深圳以抽签方式分配“健康驿站”房间,难以应付当地20多万港资企业需求,期望深圳考虑增加商务过关名额。 工联会副理事长曾志文回应指,有市民反映今早成功透过系统预约检测时段,认为系统运作畅顺,有助缩短旅客在口岸的等候时间。她又指,有市民反映,在港检测非染疫后,到深圳检测转为染疫,认为两地确诊CT值应该统一,减少为旅客带来不便。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4日)在社交媒体再次斥责汉奸罗冠聪卖国嘴脸的同时,揭示阿桑奇在狱中中风!指出阿桑奇是西方虚伪政客、虚伪传媒的照妖镜。 梁振英指出,西方国家的所谓人权、自由、民主、法治理念容不下一个书生阿桑奇。阿桑奇没有使用暴力,只不过是一个爆料者,但被西方国家长期关禁,近日,英国法庭还判决将阿桑奇遣送美国受审。 梁振英质疑,如果阿桑奇是香港居民,香港政府将他长期关禁后,由香港法庭判决将他遣送中国内地受审,西方政客和媒体会怎样呱呱叫? 梁振英促罗冠聪向英美政府争取早日释放阿桑奇。罗冠聪应该将民主峰会三分钟的隔场发言让给阿桑奇。 read more
针对英国外交部伙同“媒体自由联盟”部分成员发表所谓声明,大肆诋毁香港新闻自由,抹黑特区政府依法执法,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8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指出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任何以“新闻自由”之名行干预施压之实的图谋都是不自量力,注定失败。 发言人表示,香港基本法和国安法明确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恢复安定,发展重回正轨,新闻自由在安全、稳定、法治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在港国际媒体和记者数量不降反升。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任何人不得将新闻自由作为从事反中乱港勾当、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挡箭牌。包括“媒体自由联盟”在内的一些外部势力对当前特区海晏河清的大好局面视而不见,对香港传媒发达、信息畅通的客观事实充耳不闻,反而拉帮结伙、倒打一耙,无端诋毁香港新闻自由,公然干预特区法治,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充分暴露其唯恐香港不乱的险恶用心。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搞破坏的图谋终究是痴心妄想,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发言人指出,所谓“媒体自由联盟”成员自身不是新闻自由的优等生,强行关闭新闻网站的有之,粗暴打压别国媒体和记者的有之,频繁阻挠记者参加政府公开活动的有之。仅以美国为例,2020年有至少117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仅在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便发生了148起逮捕或袭击记者事件。如此斑斑劣迹,又有何资格摆着“教师爷”嘴脸对中国香港指手画脚、大放厥词? 发言人重申,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和组织认清事实、尊重大势,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以任何借口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read more
美国药厂莫德纳(Moderna)正在研究针对Omicron变种新冠病毒的第二代疫苗,并计划在港申请使用。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莫德纳药厂尚未公布该新版疫苗的研究数据,相信是在等待世界卫生组织批核该疫苗的病毒株型,但建议特区政府可考虑分期购入该款疫苗。 另外,崔俊明表示,根据另一间药厂辉瑞有关第二代疫苗的数据显示,若市民完全未接种疫苗,最基本要接种3针第二代疫苗;已打2针及3针的市民,则可以打多一针第二代疫苗。多个研究显示接种2针新冠疫苗难以抵抗Omicron病毒,大部分研究证明要打3针才能抵抗Omicron。 read more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今日(9日)表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成立4个工作组,当中2个与土地房屋相关,反映现届政府重视土地房屋问题,亦比上届政府务实。 李慧琼建议,特区政府将“3年上楼”目标纳入《长远房屋策略》,否则难以说服市民政府有决心解决房屋问题,又认为政府要大量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 李慧琼指出,李家超日前首次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表现得非常有诚意及有准备,指他选择在上任后第6天就到立法会出席“长版”答问会,展现出诚意,亦有提出如何改善行政立法关系,例如提出“前厅交流会”方式,形容是好的尝试,让政府与议员能深入沟通。 read more
港铁分阶段推出「关爱共乘」手机App。今(10日)起率先为长者设立「行程指南(简易版)」,及为视障人士设立「站内导航」。 港铁今起推出「关爱共乘」新手机App,率先于东铁线会展站试行的「站内导航」,用Wi-Fi定位技术协助视障人士掌握当前位置;另为长者特设简易版行程指南。港铁指,「站内导航」功能会扩展其他车站,初步每年在10个车站增设,该程式明年下半年会升级,新增预约轮椅活动折板服务,为听障人士提供非紧急求助服务,以及实时查阅车站升降机运作情况等。 港铁市务及客户体验总经理梁静雯介绍,新程式花近一年开发,期间邀请多个视障人士团体试用。她指,「站内导航」功能利用Wi-Fi指纹识别及传感器融合技术,透过收集车站内的Wi-Fi信号定位,协助视障人士了解身处位置,以及与车站设施、月台、出入口及商铺等之间的方位及距离,继而按声音提示,循建议路线前往站内目的地。她称,港铁早前于金钟、石硖尾站曾试行其他新科技,例如铺设二维码(QR Code)导向标签引路,相比下Wi-Fi定位更准确。 路德会石硖尾失明中心社区无障碍设施关注小组主席李启德表示,他试用过各类导航功能,指手机长期扫描QR Code,短短90米路程已损耗30%电量,而相同路程下,Wi-Fi定位的耗电量大幅缩减至仅3%,但定位时仍有数米距离误差。 请点击以下连结观赏教学影片,以了解应用程式功能 行程指南(简易版) 会展站的站内导航功能(供视障人士使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