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阮民安被控煽动罪提堂 不准保释4.14再讯
香港艺人阮民安涉嫌在社交网站发贴文咒骂法官、嘲笑警员的死伤事件、怂恿大众杯葛接种疫苗,又涉嫌与前妻胞弟以众筹为名,将部分款项用作吃喝玩乐及赌博。2人前日(15日)被警方国安处拘捕,前舅仔获准保释候查,阮则被控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案件今天(17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裁判官郑念慈应控方要求,将案押后至4月14日再讯,待控方作进一步调查,包括检查被告的手提电话、银行纪录、生意文件等资料,不排除稍后会增加控罪及加控其他人士。裁判官拒绝被告的保释申请,下令阮还押候讯,他将于下周五(25日)进行保释覆核。 41岁被告阮民安,报称艺人,被控于2021年9月26日至2022年1月21日期间,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即在Facebook及Instagram发表陈述,具意图引起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述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 read more

香港确诊个案上升 议员忧爆第6波 陈肇始:第5波反弹属预期之内
香港确诊个案再有反弹,有专家估计个案会上升至四位数字以上。立法会今日(15日)举行大会,立法会议员陈沛良会议上提出口头质询,要求政府交代有否检讨「外防输入」措施的成效。 陈沛良表示,随着社交距离措施及入境限制放宽,加上变异病毒株的出现,疫情仍有爆发的风险。就应对疫情爆发的准备工作,可是现时不时仍有输入个案,令人关注政府「外防输入」措施的成效。此外,政府于2003年委任专家委员会,以对当年「沙士」的工作进行检讨,但专家委员会所提出的部分建议至今仍未落实,认为政府应重新检视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并针对现时政府的防疫工作拟备检讨报告及制订防疫应急方案。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回应时表示,政府以「动态清零」的防疫方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目标,全球疫情持续,加上病毒变异株潜伏期比较短,抵港人士有确诊情况可说是无可避免,自4月以来,绝大部分输入个案己在检测待行或酒店强制检疫期间发现,可见相关措施有效防止个案流入社区。 陈肇始续指,政府会密切监察不同地区的疫情,以风险为本为原则,因应当地疫情状况、检测率、疫苗接种率、抵港人流以及实际输入个案数目等因素,对本港疫情发展调整安排,政府亦为下一波疫情来临作出不同预案,社区隔离设施的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包括设施管理、医护及清洁保安等,一旦爆发新一波疫情,各社区隔离设施预计可在24至48小时内启用。 疫情期间多个地区组织及民间团体的义工主动协助政府派发物资,关注政府未来在动员社会力量抗疫时,会否将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地区单位,以便抗疫工作能够以贴地的方式进行。陈肇始回应指,过去两年政府不断就抗疫经验作阶段性检讨,密切监察疫情发展及制订预案,为防范下一波疫情来临,民政事务局及民政事务总署正总结派发防疫服务包的经验,为日后作参考。 read more

政府疫苗接种系统明日凌晨暂停服务两小时
香港政府今日(21日)宣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系统明日(22日)凌晨2时至4时进行系统保养,将于该时段内暂停提供服务。 系统保养期间,透过“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查阅电子针卡功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预约系统以及新冠疫苗接种资讯申报表会暂停运作。如有需要,市民可以预先下载电子针卡、预约疫苗接种或申报非本地疫苗接种记录。 read more

钟剑华畏罪逃离香港 梁振英促交回特区护照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在社交网站Facebook贴文,透露自己在周日(24日)已乘飞机离开了香港前往英国,打算在海外生活一段时间。 钟剑华说自己“本来一直都没有移民之念,毕生的职志与担当,都在香港”,但称不想让很多爱护他的、关怀他的亲人及朋友为他忧虑,更不愿父母为可能发生于他身上之事而忧戚,因而“抱歉不辞而别”。 多名泛民主派人士筹办立法会初选投票,去年1月涉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捕。协助举办泛民初选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亦被警方调查,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于去年1月7日曾到湾仔警察总部协助调查,当时他表示并无任何资料可向警方提供,亦未有向警方提供任何资料。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凌晨在社交平台踢爆钟剑华实则是移民海外,要求钟剑华交回特区护照和身份证。 read more

下周一起满12岁港人 入境澳门须出示疫苗接种证明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发布消息指,因应新冠肺炎的疫情,澳门卫生局决定,由下周一(21日)零时起,12岁或以上人士,须出示已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初种系列接种后14天且最后一剂在7个月内接种的证明,或出示不适合或不能接种的医生证明,才可登上由香港或台湾前往澳门的民用交通工具。违反者可能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 此外,现行由香港进入澳门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入境后21天内不得经澳门特别行政区前往内地,以及由台湾地区进入澳门21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措施维持不变。 read more

曾国卫:口岸设票站因应选民需要属特殊安排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19日投票。政府今日(29日)公布,将于投票日设立3个管制站投票站,包括香园围、罗湖、落马洲支线出入境管制站。届时,内地出入境管制部门将临时性启用对应的莲塘、罗湖、福田口岸,身在内地的选民网上登记后可返港投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见记者时表示,目前没有对投票人数设下任何指标,今次安排是因应实际情况,希望尽量为身在内地的选民提供方便。至于具体会有多少人投票,要看登记人数才能确定。 曾国卫强调,今次安排完全没有考虑投票率问题,纯粹是因应社会需求,以及视乎内地选民希望参与投票的意愿而做出的特殊安排。他又指,《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所管辖的范围不限于香港,如在内地发生选举舞弊的非法行为,仍然会受到条例监管。 曾国卫表示当局决定于莲塘、罗湖及福田3个口岸设票站,是因这些口岸本身已因疫情停运,同时有足够空间,交通亦便利。如在香港国际机场或深圳湾口岸等其他运作中的口岸设票站,会难以分流选民和一般返港旅客,可能会增加疫情扩散风险。 read more

香港警队举行「雷轰」重大事故演练提升跨部门协调能力
香港警方今日(13日)在社交媒体表示,西九龙总区人员上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代号为「雷轰」的重大事故演练,模拟在音乐厅进行音乐表演期间发生火警,导致多人受伤并需要紧急疏散及救援的情况,借此测试及加强各部门在处理重大事故时的协调及应变能力。 警方称,为增加演练的真实性,多达400名分别来自「警队学长计划」及「志警成计划」的学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人员及「香港危难应变医学会」的成员获邀扮演观众和伤者。 警方表示,是次演练不但提升人员于处理重大事故中的应变及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亦透过此平台作公众教育以提高市民信心,令警队及其他持份者能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准备,以确保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有专业及迅速的协调和应变能力。 read more

徐立之:本港创科发展逐渐上轨道冀政府加强各方合作善用资源
疫情持续同时助长本港创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香港科学院院长、港大前校长徐立之今日(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创新科技发展回归以来有所滞后,但因应疫情开始着力研究病毒检测等技术后,慢慢上了轨道,但认为本港科研的产业气氛尚未成熟,他提到早年政府提出发展基金和成立应用科技研究院,但实行时遇到不同困难。 徐立之指出,本港科研绝大部分是在大学进行,业界在相关研发很少,认为应多拨款予大学教授级人员,多从事研究工作。政府曾经提出将科研开支占GDP的比例提升至1%,虽然近年政府对创科的拨款有所增加,但在参与研究的人数亦相应增加下,对科技研发未有实际帮助,尤其是在生物医学方面,他建议把科研开支占GDP的比例提升至1.5%,在国家的支持下,特区政府可在其他方面加强配套。 另外,徐立之表示,希望本地出现跨院校和跨学科合作,集中精英进行研究,但在现行评核机制下,大学之间会竞争,因此较难实现。香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不少人才,如能合作将大有可为,他冀望新任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长孙东,能研究如何加强与各方合作,善用国家资源。 read more

中联办干部参加亲子科创体验营 与学生互加微信WhatsApp冀保持互动
中联办国庆期间展开“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系列活动,其中昨日于西九龙天际100举行“走近科学,放飞梦想,亲子科创体验营”,除了创科局薛永恒局长外,中联办法律部刘为波副部长、青工部宋来副部长等七名干部参加活动,通过观看国家科技发展记录片、分享创科小故事、参观5G体验馆、参与STEM编程、派发福袋等方式,传递特区政府及中联办对香港基层青年学生的关爱。 活动由播放模拟火箭升空的动画短片揭开序幕,80名来自黄大仙、观塘的基层家庭家长、学生传来阵阵欢呼声。中联办干部同青年学生一起观看了“万米深潜”奋斗者号潜水器、“天地对话”天宫太空站、“月球採样器”等科普短片。 活动在西九龙天际100举行。 薛永恒局长、宋来副部长、杨健副处长向在场所有青年学人讲述了我国探月工程、高铁、空间站等创科小故事,在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国家科技的发展讚歎不已。创科局局长、中联办七名干部,与基层学生家庭组成8队,共同参观了5G LAB 科技展,体验了STEM编程工作坊,并为基层学生家庭送上福袋,祝他们国庆节快乐。 来自黄大仙社区的马同学表示,想要成为中国香港的第一个太空人,去天宫太空站为国家做出贡献。他还希望未来可以到内地的火箭发射中心参加交流,显示出对航天技术的浓厚兴趣。 薛永恒亦有出席活动。 来自观塘社区的庄同学表示,长大后要打造出世界上最快的火车,载著家人从香港一起去北京看长城。他说,从小喜欢火车,家裡有很多火车玩具,特别喜欢爸爸送给他的复兴号模型。 此次亲子科创体验营是中联办国庆期间“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系列活动中的一场。创科局局长、中联办干部以及科创界代表人士与学生家庭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还互相加了微信和WhatsApp,希望结成对子,保持长期联繫。 read more

国家卫健委专家梁万年:香港当务之急须扩大检测找到传染源 动态清零应做到五个“精准”
香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日前接受凤凰卫视访问,对香港防疫工作提出建议。他指出,Omicron变种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播力仍未完全明确,现阶段不能掉以轻心。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扩大核酸检测,更早更快找到传染源;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追踪;并通过严密的社区防控,建立起网格化的管理。 梁万年表示,目前动态清零对香港仍然是适用的。 梁万年指出,目前香港很多确诊个案源头不明,社区已经出现传播,他认为,此时香港应当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市民亦应当予以配合。 他说:“(源头)不清楚的时候,我们的经验宁愿把它扩大一些,它的一个目标就是说再出现病例的时候,都是在我视野当中的人群出现了病例,要追求(尽快发现)这个东西。” 香港人口密度高,社区传播率高,而且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开放程度高,这也意味着外防输入压力较大,有人怀疑香港是否具备条件,和内地一样追求“动态清零”。 香港要树立起抗疫的信心 对此,梁万年表示,香港的本土确诊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病例是和境外输入是有关联,动态清零对香港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对香港的城市来说,如何让动态清零,能很好的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的关系,这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也是一个民生的命题。 梁万年也对此提出具体建议,包括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有风险的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以及精准实施社区防控。 梁万年强调,香港要树立起抗疫的信心。他说:“我也深信我们的香港同胞我们香港人民,一定能够有效地很快地战胜第五波的疫情。我想内地的老百姓也是很期盼我们能够早日的和香港能够来恢复正常的人员和交通的往来。我相信这个离我们不是太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