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士公园检测中心下月迁往东头社区中心
食卫局昨日(17日)公布,位于黄大仙摩士公园体育館的社区检测中心将服务至9月30日,并于10月1日迁往乐善道26号东头社区中心,继续为市民提供检测服务。
市民自明日(18日)下午2时起可预约10月1日起于黄大仙东头社区中心的检测服务,该中心开放时间维持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1时30分及下午2时30分至晚上8时。
现时全港共有18间社区检测中心,为市民提供自费检测服务,以及为须接受强制检测的市民,或需要接受检测的特定群组,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食卫局昨日(17日)公布,位于黄大仙摩士公园体育館的社区检测中心将服务至9月30日,并于10月1日迁往乐善道26号东头社区中心,继续为市民提供检测服务。
市民自明日(18日)下午2时起可预约10月1日起于黄大仙东头社区中心的检测服务,该中心开放时间维持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1时30分及下午2时30分至晚上8时。
现时全港共有18间社区检测中心,为市民提供自费检测服务,以及为须接受强制检测的市民,或需要接受检测的特定群组,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就南非发表的数据,过去一年多,当地确诊大约270万宗,有3.5万宗属第二次感染,而变种病毒Omicron属当地第四波疫情,研究人员对比过往感染情况,发现受Omicron感染的风险比率达到2.4,即是Omicron能突破过往因感染而产生的免疫。 何柏良在电台节目称,感染Omicron病情是否轻微,要再小心观察,因为南非整体人口比较年青,基本上所有病例都是轻微,但不能说引致感染情况一定轻微,因为在其他国家,即使在英国有数十宗个案,很多曾接种两至三针疫苗。他认为因为无重症或死亡个案就下定论Omicron引致的病情轻微,暂时并非稳妥的说法。 何柏良指出,接种疫苗后,面对Delta变种病毒有一定保护,感染后病情较轻微,对预防重症有一定功效。Omicron病毒变种情况较Delta严重,接种疫苗后,成效会打折扣。虽然未有数据,但预期灭活疫苗产生的免疫或会比核酸疫苗低一些。 read more
入境处今日(28日)表示,已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打击滥用免遣返声请的程序在香港逗留的行为,包括加强阻截非法入境者,加快处理声请和遣送安排等,目前本港有超过1.49万名免遣返声请人,当中200人等候处方审核,约1万人等候上诉或其他法律程序,约2200正等候遣送安排。 入境处表示,正加快遣送声请被拒人士,过去5年就曾4次租用专机,进行大规模遣返行动,约200名越南非法入境者以特别航班遣送离港。另外,入境处亦成立了32人的紧急应变部队,负责应对羁留中心的冲突,以及高风险的押解工作。《入境条例》经修订后,入境处成为其中一个可管有枪械和弹药的部门,处方相信可加强紧急应变能力。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爆发多条传播链,社区更出现Delta传播链。专为三岁至十七岁人士和六十岁或以上人士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的中央图书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于周三投入服务,网上预约服务由今早九时开始。 香港政府表示,为加快儿童、青少年和长者接种新冠疫苗,设于香港中央图书馆的专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于周三(23日)投入服务,专为3岁至17岁人士和60岁或以上人士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今日(21日)上午9日起可网上预约。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早前称,当前疫情非常严峻,儿童和长者均录得死亡和重症个案。儿童和长者是重点保护对象,因此增设儿童、青少年和长者专用接种中心,便利他们尽快接种疫苗,保护他们减低一旦染疫所带来重症或死亡的风险。 中央图书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八时至下午八时,下午一时半至二时半为清洁时间。除预约接种外,中心亦会派发「即日筹」予儿童、青少年和长者。 接种疫苗的儿童当日须带同身分证明文件正本和已签妥的家长同意书接种疫苗。若儿童身分证明文件中没有任何照片,例如出生证明书,接种疫苗时须出示附有学生照片的学校证明文件(例如学校手册)。三至十一岁儿童须由一名成年亲属、家庭佣工或学校老师陪同接种疫苗。 本港提供的两种新冠疫苗均对于减低染病后重症和死亡情况高度有效,而且安全。接种科兴疫苗的最低年龄是三岁,而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则为五岁。位于香港儿童医院和圆洲角体育馆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已经启用为儿童接种复必泰,而香港大学驻港怡医院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于二月二十四日开始运作。 市民在预约接种新冠疫苗前,请特别留意接种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之间须相隔最少十四日。 香港中央图书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8时,下午1时半至2时半为清洁时间。除预约接种外,亦会派发「即日筹」予儿童、青少年和长者。 政府表示,疫情非常严峻,儿童和长者均录得死亡和重症个案,为减低他们一旦染疫后并发重症甚至死亡,呼吁家长务必尽快安排子女和长者接种疫苗作保护。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27日)在社交平台上亮出新装。据悉,警方机场特警组、反恐特勤队和铁路应变部队将更换新制服,包括日常巡逻的轻装和开展行动的全套装备,以加强实用性、舒适度和防御能力,提升反恐效能,初步计划让人员在七一回归纪念日的安保行动中,穿着新制服执勤。 三个特警部队的新制服颜色各有不同,蓝色代表机场特警组;灰蓝色代表反恐特勤队;而浅灰色则代表铁路应变部队。 全新设计采用立体剪裁,物料方面更透气舒适,加上肩膊、手踭及膝头加上可拆式软垫,有助战术部队在各种极端工作环境下执行职务。而部队英文简写、警员编号及官阶徽章会放置于上臂位置,让人员携带冲锋枪或装备包巡逻时依然清晰可见。 新工作服更符合各特警部队战术需要,全面提升警队反恐行动效能。待试行计划完成后,警方会进行详细检讨,并考虑全面执行落实的细节安排。 警方说,反恐特勤队和铁路应变部队的制服,会由现行与军装警员制服的浅蓝色,分别更换为灰蓝色和浅灰色,加上机场特警组的深蓝色,让公众清晰分辨;三个部队的制服也会改为长袖,并配以印有“警察”字样的“企领”。另外,警员编号、阶级章和部队简称则放在上臂位置,即使穿着防弹背心等全套装备也清晰可见。 警方又指,三个部队的新制服较原有制服更具弹性,又采用较透气的物料,方便部队人员在各种极端工作环境执行职务,包括攀爬和跑动时更舒适;制服的肩膊和膝盖等位置加上软垫,减少人员执勤时的劳损;另外全套制服也会增加口袋数目,加强实用性。 read more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今日(12日)召开会议,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在会上表示,「港版健康码」的系统在去年中已经研发完成,可以与广东省及澳门互认,系统会载有使用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记录。他说,只要香港与内地一恢复通关,就可以开放给市民申请。 经民联议员卢伟国认为,当局应提早开放「港版健康码」予市民使用,让大家可以熟习。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又指,为准备与其他国家恢复通行,当局正收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防疫及检疫要求,包括认可的疫苗种类、检疫期限等,以开发程式,让政府部门可以辨认旅客的健康标准,当局亦会与国际健康码平台提交香港的检疫要求。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爆发多条传播链,社区更出现Delta传播链。不过,过去10日接连有三名五岁以下幼童染疫离世,认为要尽力找出背后原因,他又说由于相关儿童个案都出现急性脑炎的情况,担心Omicron BA.2是否有再变异。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接连有三名五岁以下幼童过去10日染疫去世,认为要尽力找出背后原因。他又指,昨日与儿科专科医生及内地专家,审视这几宗幼童死亡个案,发现患者都曾出现抽搐,检查下发现是脑水肿。至于有感染幼童未入院已死亡,他指需验尸确定死因。 刘宇隆称,据他个人估计,幼童感染后患重症甚至死亡的原因,包括无接种疫苗,过去两年较少机会上学,减少接触一般性的冠状病毒,令他们遇到新冠病毒时,未能产生交叉免疫,亦有可能是涉及先天免疫功能缺陷。他说,新冠病毒可以影响到很多器官,不止会影响肺部。 他又认为,政府要再加强推动接种疫苗,又建议可考虑接种第二及第三剂疫苗之间的距离是否可以缩短至两个月。 read more
选管会主席冯骅今日(1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明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安排已准备就绪,由于今次的选举制度,程序上有不少改变,期望令投票过程更快更准;而政府亦调派不少人手处理,首长级人员由以往的2人增至5人,相信会令过程更加顺畅。 冯骅指,以往使用传统选民登记册,选民到达票站后,要按身份证号码的英文字头到指定区域排队,领取选票,今年采用电子选民登记册,票站内每个柜台都可以处理选票分发,可以更加零活调动人手,应付人流。 他续指,由于怕部分位处偏远地区的投票站,在连线上有困难或出问题,因此有30多至40个票站将不会使用电子选民登记册,继续沿用旧有的划线方式,而当局亦已制定预案,一旦有票站在连线上出问题,将可以很快改用纸本划线发选票的方式,政府已组成专家小组,联同警方等,防止有黑客入侵。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日)出席一个活动时,呼吁全港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他说,新冠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为香港建立保护屏障的方法,以尽快恢复通关、跨境出行,并恢复经济及正常社交活动,目前约330万市民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一半,相信有机会在9月底达至七成接种率,达到基本阶段性目标。 聂德权又祝贺在东京奥运获奖的香港运动员,亦感谢参与奥运的港队成员,香港为他们感到骄傲,会继续为他们打气,希望可以再创佳绩。 此外,同样出席活动的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指,本港连续57日本地零确诊,输入个案都是在系统内发现,并无造成社区感染,香港疫情虽然稳定,但考虑到外地疫情带来风险,市民都应尽快接种疫苗。她又说,希望全港接种率达到七成,全港接种率越高,就越有条件放宽措施,包括通关出行,及恢复日常生活。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1月1日)出席2020齐惜福慈善筹款晚宴,他在致辞时表示,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成分,占大约三成,现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各界,从源头避免及减少产生厨余。 李家超说,今年8月,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条例获得立法会通过,是香港减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会开展落实垃圾收费的筹备工作,包括加强对社区资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区回收网络的回收点及提高服务实益、善用智能技术;扩大厨余回收先导计划,覆盖更多地区及服务对象;推动建设转废为能、转废为材的设施,逐步摆脱对堆填区的依赖,减少废弃物相关的碳排放。 李家超提到,政府《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定下更进取的减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环境局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成立专责的咨询委员会提供意见,推动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参与。 李家超强调,鼓励大家共同推动惜食及减少厨余的文化,以期达致「零废堆填」的长远目标,在减碳事业中履行香港的责任,建构一个「零碳排放‧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香港。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反弹,确诊数连续8日破3千。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4名专家撰文,指本港应在夏天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便达致更好的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效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1日)出席立法会一个委员会时表示,政府制订抗疫政策时,不能单靠外国理论或做法,亦要考虑本地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疫苗接种率和医院承受能力等,并指专家委员会会统一发布讯息,以免市民感到混乱。 卢宠茂指,当局在七一新班子上任前已和新任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作出充分沟通,并解释在疫情下特区政府的政策不能单纯考虑外国的理论和做法,同时要考虑本港状况、人口、疫苗接种率以及医疗体系承受能力。 卢宠茂又指,专家委员会将召开第一次会,强调委员会将会经沟通后,有系统地统一发布讯息,向公众解释,以免市民感到讯息混乱。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扩大抗疫专家顾问团团队,委任6位专家在公共卫生、传染病学及临床经验等范畴向政府提供意见,包括许树昌教授、孔繁毅教授、刘泽星教授、刘宇隆教授、梁卓伟教授和袁国勇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