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观塘凯汇有住户初确已送院检查
Omicron杀入社区,引爆第五波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观塘凯汇物业管理公司今日发出通告,指在昨晚(18日)深夜得悉,凯汇第3座中高层单位有住户初步确诊新冠病毒。 管理公司表示,该名住户已于同晚由救护车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因应有关初步确诊个案,已即时加强防疫措施及安排清洁承办商为第3座各楼层、后楼梯、升降机、中转升降机大堂及会所等公众设施进行彻底清洁及深层消毒工作。 read more

罗致光指任内收获多部分政策 需政府日后不断优化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将于月底卸任,还有不足10日便完成任期。他今日(22日)出席立法会会议后见传媒时表示,经过数年的工作,有相当多收获。 罗致光指,在一些过往很希望做到的劳工和福利政策上的改善,不可以说全部均在本届政府内实施,但大部分都做到了;有一部分已铺好蓝图和路线图,需要日后多届政府不断优化,才能够将劳工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做得更加好。 read more

离岛区议员曾秀好去世 坪洲及喜灵洲选区议席悬空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3日)在宪报刊登公告,宣布离岛区议会坪洲及喜灵洲选区一民选议员议席出缺。 该区民选议员曾秀好于2022年5月1日去世。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a)条,其议员席位已经悬空。 离岛区区议员曾秀好今个月1日在坪洲办事处内被发现已身亡。警方发现现场有一盘烧过的炭,但没有检获遗书。 read more

香港机场三跑目标今年启用 香港机管局称机场建设费或要继续征收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早前完成试飞,预计将于今年内按原定计划投入运作。就整个项目涉及开支1,415亿港元,机场管理局今(23日)表示,财务仍维持在预算之内,因疫情仍有不少变数,未来财政仍面对挑战,客运量减少导致收入缩减,须依靠外部借贷融资。根据最新三跑系统融资方案,预计总债务水平由890亿港元增加至1,110亿港元,仍于估算范围内。机管局会视乎疫情发展,积极考虑发行50亿港元零售债劵。 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今在立法会上透露,第五波疫情对机场三跑工程造成一定影响,但机管局推行一系列有效应变措施克服困难,机场第三跑道仍以今年启用为目标,而跑道在今年启用后,中跑道将会关闭两年进行重新配置。他又指,当局仍在积极探讨如何在机场设置「一地两检」的可能性,有效加快清关效率。 旅游界议员姚柏良会上则关注,机管局会如何利用好三跑道系统,在疫情过后协助旅游业重新出发,另外在机场建设费方面会否作出调整,以吸引更多旅客来港。机管局财务执行总监李沛铿回应说,过去两年多的疫情,对机场建设费的收取带来严重打击,因此要延长收取至2033年或以后。 read more

何柏良:疟疾个案增幅不寻常料患者多涉非洲工程项目
约30名男子由非洲畿内亚经香港返回内地,验出带有疟疾,已送到广华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于检疫期间死亡,验尸报告显示带有疟原虫。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5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疫情前每年平均录得20至30宗疟疾,大多为海外输入。现时入境人数减少,本港过去3年录得的疟疾个案基本维持个位数,一个多月内发现30宗个案属于很多,感染人士全部来自中非畿内亚的共通点,亦在同一公司工作,推测事件「不寻常」。 在7月1日至8月4日期间,卫生防护中心共录得30宗外地传入的新增确诊个案,涉及30名男病人,年龄介乎25至57岁,当中21人由非洲几内亚抵港。何柏良指事件不寻常,在一个多月内发现30宗个案属于很多,而患者均有共通点。, 世卫评估畿内亚的疟疾比率为3成,何柏良分析,若涉事工程公司,近期完成在非洲的项目,预料会陆续有百多名工人经香港返回内地,这批工人感染疟疾比率甚高,建议港府为相关人士做健康检查。由于本港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并不足够,此外,由于香港治疗疟疾的药物不多,何柏良建议向内地借药,并提升本地实验室检测疟疾的能力。恶性疟疾会由蚊叮咬人后产生寄生虫,并在身体繁殖而出现传播周期。本港目前有小量可传播疟疾的蚊媒,所以只要发现感染个案就需要做流行病学跟进,包括防止患者留港期间被蚊叮咬。 另外,黄大仙医院胸肺科女病房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群组,涉及获恩恤探访的病人、家属及同房3名病人。何柏良认为由病人传予探访家属的机会较大,推测不会影响现有的「恩恤探访」安排。他指出,相信病房内的病人无佩戴口罩,而Omicron潜伏期中位数约2.5日,恩恤探访前,家属快测无中招,但探访后方检测出病毒,加上病房另有3名确诊病人,相信是探访者在病房内被传染的机会较大,并非探访前已带有病毒而不自知。 read more

林郑在重庆展开考察活动 冀港企可进一步参与两江新区建设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5日)继续重庆的访问行程,考察企业和不同建设,了解重庆的最新发展。明日将转往西安访问。 林郑月娥在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陪同下,上午参观港资项目重庆光环购物公园。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是重庆市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乐见近年香港企业到重庆投资更重视高质量发展,有助提升重庆的城市魅力,相信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港资港企将在重庆找到更大商机,也可加强渝港两地互惠共赢的关系。 林郑月娥亦到访两江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她指高端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所在,期望香港企业和专业人士未来可以进一步参与两江新区的建设。 read more

今起香港往珠海金巴增开2班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微信公众号早前发布公告,因工作需要,自今日(5日)起,增加13时和16时前往珠海班次。 详细安排如下: 点击购买车票 read more

香港入境处APP推1868网络数据电话在外地港人一键即求助
香港入境处60年来经历巨大社会变迁,俗称「救人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时俱进,今年推出1868网络数据电话,透过科技应用及针对市民生活习惯提升服务质素。入境处助理处长(个人证件)樊晓声指,优化永无止境,救人组未来大计多多,除开辟新通讯途径外,亦会继续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紧密合作,为市民建立更完善保护网。 港人对1868热线绝不陌生,身处境外遇上困难,一通电话便能寻求救人组协助。今年3月31日,入境事务处流动应用程式再推出1868网络数据电话新功能,更是有需要人士的一大「福音」。樊续称,随着市民使用智能手机网络数据打电话渐趋普遍,处方进一步善用资讯科技提供服务,即使港人身在天涯海角,只要有网络覆盖,例如手机有上网卡、有WiFi蛋或连接到当地WiFi,便可使用数据致电求援,毋须依赖收费昂贵的长途电话。 新功能推出4个月,已经处理逾2,700个求助及查询的数据电话。樊续称,展望未来,救人组会继续推陈出新,包括研究开辟网上表格、即时讯息如chatbot等不同通讯途径,让市民更容易获得所需资讯及协助。另外,现时正密锣紧鼓开发便携式1868热线工作站,从此热线系统运作将不受场地限制,大大提升救人组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在现有的主要电话中心及后备电话中心外,仍能随时随地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服务。 另一方面,救人组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会保持密切合作,携手开展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提高市民防范外游风险的意识。樊又指,日后亦会加强宣传,向市民介绍协助在外港人所付出的努力,推广中国领事保护的成果,让港人更明了国家在协助遇事港人时扮演的重要角色。 现时疫情缓和,久陷「旅游荒」的港人有望出行一解闷气。樊晓声提醒市民,谨记留意特区护照的有效期,适时申请续领,以免延误外游计划。一般情况下,该处可以在5个工作天内完成处理申请,市民亦可花5分钟使用「申请证件服务站」自行拍照及办理证件,再选择在「领取护照服务站」领证,全程自助毋须预约,方便快捷。 read more

聂德权:「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公仆未来的工作指标
香港今明两年会迎来三场选举,除了本周日(19日)的选委会外,还有12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明年三月的行政长官选举。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4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政府的公务员同事必定竭尽所能,担起责任,把三场选举做好,做好凝心聚力的铺垫工作,让香港重新振翅高飞。 聂德权指,中央两大重要举措,包括实施香港国安法及通过完善选举制度的决定,并由立法会完成修例工作,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令特区的宪制秩序和政治体制重回正轨,显示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聂德权续称,两大举措让香港重回正轨,转危为机,生机再现,并指坚定好「一国」,「两制」自然有更大空间,香港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两制」下的自身特色,担当好经济枢纽、国际金融中心,为国家贡献、为经济再起飞。而要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公务员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骨干,当中有两大重任,第一,公务员要精准落实「一国两制」;第二,支持特区政府施政的重责,正确理解由国家《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 聂德权又说,随着政治重回正轨,特区政府有更多空间主动处理各项迫切的民生议题,市民期望相应提高,行政体制内的人员素质亦愈见重要。公务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他又引用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七月的讲话:「管治者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将是公仆未来的工作指标,亦是在「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新时代下,每一位公务人员的奋斗精神。 read more

梁振英:香港应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创新锻造粤港澳“新合金”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1日)在出席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时致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一国”加“两制”的双重优势突出,港澳的开放、外联优势迭加广东的产业优势,将产生新的化学作用,锻造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粤港澳“新合金”。他指出,香港作为祖国内地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和大湾区其他城市一道需要做、可以做、值得做的工作很多,空间也很大,在加快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政策保障支撑、强化国际人才蓄水池作用,包括吸引归国人才等方面,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有为。 梁振英表示,作为国家重点谋划发展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高地。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位列全球第二,确立了大湾区全球创新领先者地位。在中央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下,大湾区有了重大利好政策,港澳地区更加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建设,河套、南沙、前海、横琴等重大粤港合作平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我们对“探索未来”有了更充分的底气和信心。 “香港科技大学落户广州南沙,九个月后开学,揭示了香港的研发力量和广东的生产力量紧密结合的重要首例,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继续支持和重视。”梁振英说,科学探索是人类的共业,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球视野,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提升国家的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目标,积极投入国际创新大局,联手全球掌握机遇,应对挑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