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陈茂波料跨境理财通南向通规模可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上周启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计开通初期,南向通的规模会较大,若运行畅顺,未来可扩大额度及增加投资产品类别。他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上指出,在金融方面港深应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金融等机遇,发挥两地所长。他认为,香港在国际化及金融创新等方面有优势,而内地市场规模和资金量较大,若两地能结合,可提升香港整体竞争力。 陈茂波表示,大湾区是内地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市场,共有8千多万人口,累积庞大财富,区内投资者要投资或资产配置,会考虑境外的投资产品及途径,料跨境理财通开通后南向通的规模会较大。 他称,目前跨境理财通以试点计划推出,只可投资中低风险的银行产品,额度亦有限制。倘运行畅顺,可考虑扩大额度及增加投资产品类别。 陈茂波:香港引导作用大独特角色非内地城市可复制 对于有指前海方案主要由内地主导,香港角色较被动,陈茂波指,港深两地各有优势,双方一直有沟通,香港在国际化、金融创新及把握国际市场方面占优,引导作用非常大;而内地市场规模和资金量始终较大,若两者能够结合,可提升香港整体竞争力。 被问到有人担心中港发展融合,变相令香港凡事也要靠内地,失去国际都市的特性。陈茂波提到,新界发展以居住为主,新界居民要到港岛和九龙工作令他们舟车劳顿,基建负荷沉重,职住布局不理想。他认为,深港合作可完善科技产业链,将部分产业设于新界北,强调香港与其他内地城市的分别在于拥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包括法治、国际连系及资金自由进出等,香港独特角色并非其他内地城市可以轻易复制。 建新铁路连接前海值得研究 据悉,《施政报告》将公布研究新铁路连接香港和前海,陈茂波认同值得研究,相信是有回报的基建。他称方案与2014年政府提出的西部快速通道类似,当时经研究后,觉得不符经济效益、而暂时搁置,但现时前海的深化改革及大湾区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也欢迎香港协同合作,前海甚至有约三分一新增土地,预留供香港企业落户发展。 read more

公会前会长“传帮带”会计七杰冀坚守专业助力年轻力量成长
活动现场大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翁硕邦、廖国泰、罗卓坚、李舜儿、欧振兴、谢海发、梁思杰,又称会计七杰。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前任会长唐业铨、陈美宝、张颖娴、方中、赵丽娟、何超平、罗富源、江智蛟。(受访者供图) 探求业界发展,展望公会未来。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多位前会长与「会计七杰」感恩节恳谈会今日(25日)在港举行,以「感恩、传承、前行」为主题。早前宣布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选举的会计七杰(A7)在会上对14位前会长及现任会长郑中正、支持会计七杰(A7)的会员同亲友们以及所有为香港业界真诚付出的人们表达感恩,并表示将会携手同行,融入发展建设与改革的伟大洪流,开启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藉由本次感恩节恳谈会的机会,15位会长首次齐聚一堂,陈洲、黄匡源、马绍援、孙德基、方中、蔡永忠、赵丽娟、陈锦荣、何超平、张颖娴、陈美宝、唐业铨、罗富源、江智蛟及现任会长郑中正就会计行业可持续发展话题进行深刻讨论。作为香港会计行业发展的参与者及见证者,各位前会长对行业发展问题有着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希望业界能抓紧双循环格局大展拳脚。前会长们对会计七杰(A7)参选表示支持,他们说:「会计界的持续发展有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与任何行业一样面对挑战。我们相信坚守专业、务实工作的会计师能与业界同行克服挑战,并发掘迎来的机遇,在理事会上发挥关键作用。」 其中,2003年度前会长孙德基表示,在会上受到很大触动,「今天在此聆听了七位参选者的心声,公会需要成熟且理智的候选人,带领业界走向正确方向。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他们值得我们支持!」。2013年度会长赵丽娟女士(首位女会长)表示,希望会计业界可以做到「拨乱反正,重回正轨」,现任会长郑中正也在听取七杰意见后,对他们对会计界的热心表示认同与支持。 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前会长与「会计七杰」感恩节恳谈会于今日举行。 早前宣布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选举的七位候选人欧振兴、罗卓坚、李舜儿、梁思杰、廖国泰、谢海发及翁硕邦在今次座谈会上向15位会长取经,求取意见,畅谈十大参选政纲及会计专业界发展大计。会计七杰(A7)表示,现时对于业界、「公会」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大家都需要再出发,在节日里组织活动,最重要的是向历任会长们表达感恩,感恩所有为香港业界真诚付出的人们,感恩支持A7的会员和亲友们。 会计七杰(A7)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翁硕邦、廖国泰、罗卓坚、李舜儿、谢海发、欧振兴、梁思杰。 会上,会计七杰(A7)畅谈十大参选政纲及会计专业界发展的大计,包括「改革发展」「会员支援」「提升培训」「培育青年」「数码发展」「湾区拓展」「国际定位」「开拓商机」「会员福利」「平衡发展」十大主题内容,畅谈粤港澳大湾区为会计专业带来的新机遇,以及进一步提高「公会」于区内以致全球会计专业的领导地位,巩固香港会计师享有的优势;促进与大学生互动,投入更多资源培育学生会员,吸引年青人入行,并为青年会计师会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服务。 恰逢感恩佳节,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15位会长与「会计七杰」将做好「传帮带学」,发挥榜样作用,做好垂范者,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年轻力量成长。七位候选人也将在各位前会长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为香港会计行业继续发展兴盛。 read more

何柏良:机组人员续豁免检疫确诊个案或陆续有来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疫情可能在欧洲反弹,建议港府调整接种疫苗策略,考虑将机组人员等人士,列为高暴露风险人士,并为其安排提早接种第3针疫苗。 何柏良担心,继国泰有机师回港染疫后,再有其他国家到港的机组人员,或会出现染疫情况,更甚者会将病毒带入社区。本港应就此情况订下前瞻性的疫苗接种政策,例如为已接种第2针疫苗的高暴露风险人士,提早接种第3针,由原定的6个月缩短至4个月就能接种,而此举在外国已有先例。 另外,对于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何柏良相信,只要参赛的本港及内地运动员完成疫苗接种,以及做好检测已属安全,活动都可以复常举行。然而,若赛事涉及外国队伍参加,鉴于不少外国国家已经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估计检测并不如以往严谨,因此,外国运动员来港必须检疫,不能豁免。 read more

林郑月娥:今年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2021年的工作。她表示,今年政府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包括定期检测方面,全年病毒检测量高达2350万次,即全港750万人口,每人平均检测3-4次。此外,全港设常规污水监测点112个,涵盖530万人口。林郑又指,截至12月29日,政府为市民免费接种近1000万剂新冠疫苗,而仅有69.1%的合资格人口完成两剂接种,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明年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提升疫苗接种率。 林郑又提到,2021年另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包括切实执行香港国安法,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另外,政府亦检视修订和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现行法例,推行公职人员宣誓,在社会和学校层面全面推广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以及顺利举办两场选举,落实完善特区的选举制度。 read more

香港中西区西环村解封揭22宗阳性个案
本港新冠疫情逐渐回落,政府今日(13日)上午完成中西区西环村的围封强检行动,1680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发现22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日上午约9时45分起,西环村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向在场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离开。政府派员到访630户,当中2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政府疫苗接种系统明日凌晨暂停服务两小时
香港政府今日(21日)宣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系统明日(22日)凌晨2时至4时进行系统保养,将于该时段内暂停提供服务。 系统保养期间,透过“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查阅电子针卡功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预约系统以及新冠疫苗接种资讯申报表会暂停运作。如有需要,市民可以预先下载电子针卡、预约疫苗接种或申报非本地疫苗接种记录。 read more

通关有望 贺一诚料香港与内地很快会有新安排
澳门近日接连出现隔离酒店有保安员感染新冠肺炎,行政长官贺一诚昨日(29日)见记者交代疫情。贺一诚提及港澳通关事宜,指港澳与内地的通关是一篮子框架,港澳暂不会自行决定通关措施,不过他相信内地与香港快有新的通关安排,届时可以适用在港澳两地。 贺一诚透露说,如果10月1日前澳门疫情稳定,会先与珠海恢复免隔离通关措施,方便跨境工作人士。他认为,从长远看澳门要经济复苏,需有足够新冠疫苗接种率,他呼吁市民积极接种疫苗,将目前接种率由近半人口总数,提升到八成,才有望帮助澳门争取恢复内地的旅行团或电子签证,让澳门旅游业复苏。 read more

13间公院内科病房爆满 昨急症室求诊达5158人次
冬季流感季节再临,本港公立医院服务供不应求,医疗服务系统持续紧张。根据医院管理局最新数字显示,昨日(28日)16间提供内科病床的公立医院中,有13间供不应求。当中以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名列「榜首」,录得116%的使用率,其次是基督教联合医院,录得114%使用率,另外天水围医院及博爱医院使用率亦高企,录得113%使用率。 昨急症室首次求诊录5,158人次,较前日多916人,有10间医院分别录得逾300人次,当中最「爆棚」医院是伊利沙伯医院,有477人次,其次为录得457人次的威尔斯亲王医院,屯门医院则位列第3,有388人次求诊;基督教联合医院则有371人次。 整体公立医院的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为104%;至于儿科住院病房的占用率则为62%。 read more

林郑:无计划大规模封城 向病毒投降非选项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会见记者表示,香港要继续打抗疫战,向病毒投降不是一个选项。她还表示,政府没有大规模封城计划,原则上不反对更广泛或者全民强制检测。 林郑月娥表示,完全明白当下疫情严峻,市民感到担心、焦虑,容易产生误解,尤其是有各种谣言和猜测散播。她今日作出三点澄清。 第一是态度和立场,特区政府负有抗疫主要责任,政府会鉴定、坚持抗疫意志,绝对不会放弃,会努力按照动态清零目标应对。虽然第五波疫情是迄今为止最严峻的危机,政府会积极有为应对挑战。 第二是策略措施,政府会按照疫情性质优化、调整措施,提升能力。她说,政府每一项措施既要果断,亦要人性化,希望能够提高市民接受程度。她说,围封强检是有效措施,但亦令市民很不方便,所以围封强检都会给市民提供一日三餐等支援;政府亦大量派发检测包,方便市民知道自己情况,舒缓焦虑。她还说,居安抗疫计划一个礼拜前开始,到现在都比较顺畅,能够让市民得到一定支援。 吁全港市民保持信心配合政府措施 第三是政府上下同心,全力抗疫。林郑月娥说,政府不同部门同心协力,许多义工乃至已经退休公务员都参加抗疫。在中央全力支援、政府上下同心以及市民全力配合下,香港要继续打抗疫战,向病毒投降不是一个选项。 林郑月娥呼吁全港市民保持信心,配合政府措施,减少外出,做好防护,避免感染,尽快打针。她还表示,相信立法会会支持政府早前提出的270亿拨款,拨款通过后政府会马上落实支援措施。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候,她重申,政府没有大规模封城计划,相信就个别大厦进行围封强检已有足够成效。 她还表示,原则上不反对更广泛或者全民强制检测。她表示,当能力有限时,政府要聚焦成效较高的地方工作,但如果检测能力有所提升,会认真考虑进一步大规模的市民检测,她不希望社会将能力有限之下,执行的针对性工作,演绎为一定不做任何措施。 林郑月娥表示,当检测能力有限时,政府要聚焦成效较高的地方工作,但如果检测能力有所提升,会认真考虑进一步大规模的市民检测,她不希望社会将能力有限之下,执行的针对性工作,演绎为不做任何措施。 林郑月娥指出,政府并无压低检测需求以减少排队情况,近日因为采取派筹等措施,缩短轮候检测时间,但每日检测量仍超过20万次,当局一直采取区域性的围封强检行动,亦因此在检测中发现多宗个案。 林郑月娥今日出席记者会时继续无戴口罩,她重申是经过考虑后决定有关安排,再无补充,希望社会不要再纠缠有关议题。林郑月娥早前表示,出席新闻发布会不戴口罩,是因为作为特区领导人,要令公众清晰地了解她传达的讯息,感受她的情绪。 林郑表示,同意医管局优先照顾重症、小童及长者患者,但仍有大量检测呈阳性或初步确诊患者在家中等候送隔离设施。 为增进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的配套工作,运房署已联络的士业界,安排专属车队为在家等候隔离但身体状况需要求诊人士提供服务,并会为车队司机提供防疫指引。相关配套服务待医管局敲定指定场所后会陆续公布。 read more

谭耀宗:李家超政纲内容较方向性及原则性
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特首选举将于5月8日举行,候选人李家超目前仍在草拟政纲。担任李家超竞选办公室主任的谭耀宗今日(23日)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表示,李家超会于本月底公布政纲,内容会是较方向性及原则性,他亦说设立148人的主席团及顾问团是要给人信心。 政纲无法涵盖全部政策 李家超有能力处理通关 谭耀宗指出,行政长官说过的话,别人以为一定会做到,不能说完,成功当选后才说做不到,别人有期望就会失望。他相信未来公布的政纲会较方向性及原则性,表示会有很多方面没有提及,强调政纲有别于施政报告,不会巨细无遗。 他举例指,在房屋问题上会着手改善架构、加快流程。至于通关方面,谭耀宗指早前商讨如何安排配额已经非常困难,但李家超都有能力解决,只是因疫情反弹而无公布。 主席团、顾问团非“花瓶” 冀给予市民信心 至于竞选办主席团及顾问团成员达148人,谭耀宗说,主席团及顾问团不是“花瓶”,过往特首选举也有类似的组织,目的是在选举中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特别是社会上一些资深、德高望重、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士支持,给予市民信心。 对于李家超提出“以目标为本”,谭耀宗指不代表不重视程序,只是希望简化和改善流程,有助日后出现要跨部门合作的事情,可以加强统筹力量。 政府重组“等一等”再交代 谭耀宗指,探访活动前提是不影响防疫工作,将依照政府规定行事。而这两天李家超团队正努力看很多建议书,与很多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会面,以及与各界别选委交流。 对于有指李家超将重设”中央政策组“及”新闻统筹专员“,谭耀宗指,确有不少选委及意见希望恢复这些职位功能,以致有相应人士帮助政府推动不同工作,他强调团队听到意见,但大家须“”等一等“,政纲会有所交代。至于设立副司长职位,他指有意见反映在不少跨部门议题,如设有副司长可有利统筹工作,加快流程,现时只能”卖个关子“。 有关选举广告迟交同意书一事,谭耀宗解释指,是”有时心急想畀公众知悉“,提交表格则有时延误,团队已经检讨过,并提醒同事须特别留意,不希望影响公众观感,希望外界谅解。至于李家超遭美国制裁是否影响经费筹募,谭多谢各界对李家超的捐款支持,表示会接收团体组织、及个人捐款,会依照有关选举法例指引行事,依法决定是否接受相关捐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