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累计5.6万人已打第三针疫苗

昨日(16日)是本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4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超过922万剂疫苗。
本月11日开打新冠疫苗第三剂,优先组别人士、即免疫力弱的病人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可率先接种。截至今晚7时,昨日再多4225人接种首剂新冠疫苗,3425人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另有6182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本港至今逾468万人已接种第一剂,逾448万人已接种第二剂,56146人已接种第三剂。

昨日(16日)是本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4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超过922万剂疫苗。
本月11日开打新冠疫苗第三剂,优先组别人士、即免疫力弱的病人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可率先接种。截至今晚7时,昨日再多4225人接种首剂新冠疫苗,3425人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另有6182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本港至今逾468万人已接种第一剂,逾448万人已接种第二剂,56146人已接种第三剂。
律师会一旦「变天」走向政治化,很有机会步上大律师公会的后尘。本身是大律师的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大律师公会和律师会作为专业团体,绝不应该带有颜色和政治立场。如今大律师公会变质,成为反中政治团体,已损害了与内地关系,令大律师行业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绝对可谓失职。她奉劝律师会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否则等同走上绝路。 香港大律师公会为本港唯一的法定大律师专业团体,宗旨在「维持大律师专业的尊严及独立性,改善香港司法的执行,订明大律师专业、纪律及操守之守则,以及促进法律专业人员的互相了解及良好关系」。过往公会与内地一直保持交往,不时会到北京与中央官员会面,亦与北京大学合办过法律课程。 戴启思任主席后与北京断绝往来 不过,自从2018年底,有「人权大状」之称的资深大律师戴启思,击败争取连任的原主席林定国后,大律师公会与北京旋即「断交」,过去公会已有3年未曾访京,与北京大学合办的课程亦停办。今年1月,同属「人权大状」的夏博义接任主席,由于夏过往立场更加「深黄」,令该会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处于冰河期。 香港大律师公会前主席谭允芝早前出席一个法律论坛时曾提到,大律师公会曾与内地关系不错,但自2018年起,与内地已经没有联系,大律师要发展就要单打独斗,希望律师会勿步公会后尘。 梁美芬:错失庞大内地法律市场 梁美芬认为,大律师公会近年在政治上走得很前,自2003年廿三条立法、2014年占中至2019年反修例冲击等,表达意见时往往「靠边站」,慢慢变得像政治团体,破坏了大律师在法律界和社会大众心目中公平、公正的形象。 梁美芬相信,大律师公会与内地交恶,结果是「自断米路」,令行业发展非常狭窄,差不多只局限于香港的诉讼岗位:「你够工作做当然没问题,但香港大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很多时一些大案件,只集中于个别几位有经验的资深大律师手中。外人以为(做大律师)很风光,但原来很大部分年纪较轻的大律师,未必有足够工作做。」 大律师公会断同业前路等同失职 梁美芬表示,本来内地市场对香港大律师是非常好的支援点,在国家走向全球化后,相当重视「普通法」的服务:「尤其是现在大湾区,容许香港律师参与部分牵涉『普通法』的法庭审讯,或者在一些专案里面,会邀请一些熟悉『普通法』的香港专才过去协助。」港人享有两文三语优势,既可以帮外国企业到内地做法律工作,亦可以让内地企业透过香港「走出去」,本来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但可惜这条路被大律师公会断了,公会其实等同失职。 法律专业不应划分颜色 梁美芬认为法律专业不应该分颜色:「我们有个专业守则,任何人来找我们打官司都要接案,每个人都有律师代表的权利。」大律师公会本应要更准确地拿捏「一国两制」,但却超越了中央「红线」,处理不到中央与地方关系,找不到平衡点。 她衷心奉劝律师会不要重蹈大律师公会的覆辙:「每位律师会的成员都应汲取大律师公会的教训,真的不要想歪一边,纯粹用政治颜色投票,将律师会变成另一个政治团体。今时今日这是一条绝路,只会害了香港律师会的成员。」 《人民日报》本月(8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提醒律师会会员,指月尾改选是关键抉择,如果对会员负责就应该选择「搞专业不搞政治」,又指大律师公会已沦为「过街老鼠」,今后在香港溃败已是确定之数。 (来源:坚料网) read more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日(6月30日)下午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 15时10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列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车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丈夫林兆波上前迎接。欢迎仪式上,香港警察乐队奏响热情的欢迎曲,充满精气神的舞狮欢腾跳跃,数百名香港青少年和各界群众代表挥动国旗、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鲜花,表达热烈的欢迎。习近平和彭丽媛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习近平这次赴港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外记者在现场等候。习近平走到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他表示,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我再次来到香港,感到十分高兴。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全国各族人民都将和香港同胞一道,庆祝这件喜事。在此,我向香港同胞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 习近平指出,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了。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香港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的福祉。“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 习近平强调,正可谓“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香港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等陪同人员一同抵达。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等前往车站迎接。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中央政府驻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彭京堂、政委赖如鑫等也到车站迎接。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9日)在社交媒体表示,健康码实名登记理所当然。商讨相关话题简直是庸人自扰,浪费时间。 梁振英质疑报章竟然有这段新闻,「通关健康码须实名及地址登记」。「实名及地址登记」有什么问题?向中旅社申请回乡证时,可否拒绝「实名及地址登记」?没有回乡证,可否进入内地? 梁振英指出,这是「阿妈是不是女人」一类庸人自扰、浪费时间的问题。反对香港和内地交往的人,会想尽办法拖延通关,完全无需要理会。「有些人不必等,有些事不必问」。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有反弹迹象,确诊数连续7日破3000宗。政府表示,有见疫情持续严峻,为了提供更多支援及便利予新冠确诊者,医管局现试行「远程医疗」视像诊症服务,让经评估为情况适合的新冠病人安坐家中,亦可获得医生遥距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 有需要的新冠确诊者,可先致电医管局的医疗查询支援热线1836115,医管局职员其后会按病人的情况,主动识别适合的病人并与其联络,让病人透过医管局手机应用程式HA Go,接受「远程医疗」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完成诊症后,将有专人联络病人处理送药安排,医管局的药剂部同事亦会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用药咨询。 医管局会密切留意「远程医疗」视像诊症服务运作情况,为病人提供适切支援及安排。 医疗查询支援热线:1836115 服务时间:星期一至日及公众假期上午9时至下午5时 read more
香港政府跟进在深水埗、南区及荃湾的污水检测呈阳性的结果,民政事务总署今日(18日)起向深水埗苏屋村兰花楼、荃湾荃威花园L座的住户、清洁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 另外,民政事务总署今日起陆续向在美孚新村、香港仔华富一村及华富二村工作的清洁员工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供他们自行检测,以辅助识别感染者。 read more
警方捣破一个怀疑非法网上百家乐赌档。警方昨日(23日)下午5时搜查荃湾横窝仔街一个工业大厦单位,检获两张百家乐赌台、11部电视机、4部电脑、约11万元赌款以及面值约110万元的筹码。 行动中警方亦拘捕11人,包括两名怀疑赌档经营者,分别以经营赌博场所及协助经营赌博场所被捕。另外被捕的5男12女,年龄介乎23岁至70岁之间,涉嫌在赌博场所赌博被捕。被捕19人同时涉嫌违反防疫规例,警员遂向他们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被捕人士已被带署扣查。 read more
菱电集团创办人、港协暨奥委会名誉副会长,被誉为「电梯大王」的胡法光上周六(4日)离世,终年98岁。 港协暨奥委会昨日(7日)发稿哀悼,称对胡离世深感哀痛,并感谢他多年来积极参与本地体育发展,曾任多个体育机构主席,为本地体育发展和运动普及付出努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8日)对胡法光辞世表示深切哀悼。 林郑月娥表示,对胡法光离世深感哀痛,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胡法光是成功企业家,成就卓著,备受商界敬重。他上世纪长期热心参与公共和社会服务,曾任立法局议员、市政局议员、香港事务顾问等不同公职,积极促进香港持续发展。他对体育运动充满热诚,多年来尤其支持各个体育协会的活动,对本港体育发展贡献良多。 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今日对胡法光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陈积志表示,胡法光对体育充满热诚,多年来积极推动香港的体育发展、贡献良多,他的离世是体育界的重大损失,将永远怀念他。 上海出生的胡法光,曾到英国留学,52年来港后创办菱电集团,被誉为「电梯大王」,是港英年代区议会、市政局及立法局「三料议员」,回归前出任港事顾问,并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回归前后为推选委员会委员及选举委员会委员,并于2016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0a676c381a64536825f4786bcae3d83f.mp4 第5波新冠疫情毒链未断,本港连续6天确诊数突破6,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公布,今日(23日)新增6,654宗确诊,包括244宗输入个案。变种病毒株方面,昨日(22日)怀疑属BA.5的个案占整体37.1%;至于BA.2.12.1的疑似个案则维持在约9%。 另外,昨日有5间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而学校方面,今日录得81间学校共呈报141宗确诊个案,涉及108名学生及33名教职员,分别来自57间幼稚园、10间小学、13间中学及1间特殊学校,其中2间学校须停课,包括礼贤会元朗婴儿园5班中,有3班出现确诊,涉及6名学生,深水埗协康会富昌中心亦新增1名教师及1名学生确诊,累计已有4人染疫。另外,过去7天共27间学校录得2宗或以上个案。 至于输入个案中有125宗在机场找到,其中46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55宗于检疫后第4至7日发现,第8至14日验出确诊则占18宗。该些病例来自48个地方,其中有8个地方多过10宗,包括美国占32宗、印度占27宗、泰国占20宗、英国菲律宾占18宗、加拿大新加坡占15宗,而南韩则占11宗。 张竹君表示,本港昨日(22日)有5间安老院舍出现新增个案,共4名院友及2名员工染疫,有41名院友需要检疫。 出现个案的安老院舍包括,「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凤德安老院」,有1名院友确诊,其他10名院友及同层工作的人员均需要检疫;葵青「颐养轩」,1名院友确诊,5名院友需要检疫;屯门「嘉涛耆康之家」,2名员工确诊,5名院友需要检疫;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郑傍卿护理安老苑」,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需要检疫;北区「力健敬老之家」,昨日1名院友确诊,今日再有1名院友确诊,共18名院友需要检疫。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过去一日呈报10宗患者离世个案,分别为6男4女,年龄介乎69至105岁,只有两人打齐3针疫苗。 已打3针的两名死者,其中一人为90岁女子,有心房颤动及中风的背景,8月10日入院,前两日快测确诊,入院后检测CT值为21 ,病情反覆,昨日离世。另一人为75岁男子,有高血压及心脏衰竭,8月10日快测确诊,其后入院,留医时情况稳定,至21日头晕,因担心中风,将其转到急症室观察,有脑出血情况,其后死亡。 死者中年龄最高为一名105岁男子,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有高血压及肾衰竭,8月19日因气促入院, X光检查发现有肺炎,另有心房颤动情况,随后病情一度稳定,但仍于8月22日离世,入院前在8月7日已经快测确诊。而死者中年龄最低的为69岁男子,有末期癌症,8月16日入院,有气促及脚肿,X光检查发现有肺积水,入院首两日核酸无确诊,至18日确诊,本身癌症病情恶化,昨日离世。 read more
新冠疫情促使企业使用数码科技办公,同时亦令创科企业不断推出新技术。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今日(2日)出席数码港创业投资论坛表示,香港投资创科金额不断上升,政府会持续投资基建及培育人才,支援创科发展。 钟伟强表示,香港2020年投资创科资金较2014年上升17倍,同时数码港对香港创科发展亦有重要贡献,今年又与深圳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初创企业开启更多在当地的创业、商业和融资机会。 钟伟强介绍说,政府去年从「未来基金」拨出一成款项成立「香港增长组合」投资组合,策略性投资于「与香港有关连」的项目,创科亦是其中一个目标行业。此外,数码港扩建计划亦将展开。 同场的数码港投资者网络主席周骆美琪则表示,了解到初创企业与投资者配对时,不只考虑所获得的资金,亦希望得到更多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因此会安排两者更多会面,讨论公司发展。 read more
政府公布「采电学社:学校及非政府福利机构太阳能支援计划」今日(14日)起开始接受新一轮申请,以推动本地可再生能源发展,为非官立、非牟利学校及获社署津助的非政府福利机构,免费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协助参加两间电力公司的上网电价计划。 发言人表示,「采电学社」自2019年推出至今反应踊跃,截至去年12月,机电署已接获逾600份申请,当中超过9成的申请来自学校,占全港中小学约4成半,涉及共约30万名学生;机电署已为超过260间学校和非政府福利机构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该批系统估计每年可产生超过240万度电,相当于约9000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新一轮「采电学社」申请的截止日期为6月30日,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或之前提交的申请将获优先处理,以便工程最早可于7月开始进行。申请者可到机电署网站下载申请表格,如有查询可致电3155 3977与机电署联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