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累计5.6万人已打第三针疫苗
昨日(16日)是本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4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超过922万剂疫苗。
本月11日开打新冠疫苗第三剂,优先组别人士、即免疫力弱的病人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可率先接种。截至今晚7时,昨日再多4225人接种首剂新冠疫苗,3425人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另有6182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本港至今逾468万人已接种第一剂,逾448万人已接种第二剂,56146人已接种第三剂。
昨日(16日)是本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4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超过922万剂疫苗。
本月11日开打新冠疫苗第三剂,优先组别人士、即免疫力弱的病人和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可率先接种。截至今晚7时,昨日再多4225人接种首剂新冠疫苗,3425人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另有6182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本港至今逾468万人已接种第一剂,逾448万人已接种第二剂,56146人已接种第三剂。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在一个经济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过去一年香港的局面大致保持稳定,市民生活和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和经济开始动起来、活起来,但破坏力量仍然潜伏,未有放弃,尤其是外部势力。香港社会各界要保持谨慎和警惕,共同维护这个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因为先有稳定才有发展,有发展才可让经济活起来。 李家超说,追求优质居住环境是每个人的期望,但长期轮候公屋的市民、尤其是「劏房」户居住环境很不理想。政府破格创新推「简约公屋」,以缩短超过一半建造的时间建设三万个「简约公屋」单位,让居住于「劏房」或环境差的家庭提前至少一年上楼。很多人以不同数学方式去计算「简约公屋」是否物有所值,用不同的考虑因素、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建造费用。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没有计算每天在厕所门口吃饭,厨房和厕所差不多在同一个地方,每日和木虱、蟑螂一起住,小朋友未坐过沙发椅,做功课没有桌子的艰苦。如果由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去计算,我相信他会把他的艰苦计算在内,因为他每日生活在这些困难环境中,是有血有肉的每日经历,他不是旁观者,未必认同这些冷冰冰的数字。 李家超指出,每年我们花在社会福利的过千亿元,就是要帮助市民脱困,解决他们的艰苦,这就是今次「简约公屋」想处理的「脱困数学」。「简约公屋」代表和基层站在一起,代表要解决居住于艰苦环境的破格创新,代表轮候公屋时间由六年减至四年半,代表缩短了轮候时间的一年半中的一年,代表给予市民一个以前没有的选择机会。解决苦困的方程式只有实物,真的把房屋建成和真的投入合理所需的资源,才能将冷冰冰的数字,变成真的安居之所。 read more
针对英方假借所谓“召回”香港特区终审法院英籍非常任法官,恶意诬蔑抹黑香港国安法,肆意诋毁香港法治,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昨日(30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国安立法是国际通例。中国政府制定出台香港国安法,有效堵塞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有力打击一小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充分保障最大多数香港市民的自由与权利。事实证明,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市民安宁,充分发挥了“一法安香江”的重大成效。 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普通法特色得以保持,香港法治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不断发展。英方无视“一国两制”和香港法治成功实践,持续进行政治操弄,妄图通过打“外籍法官”牌,恶意诋毁中国政府对港政策,抹黑香港法治发展,充分暴露其破坏“一国两制”、扰乱香港法治秩序的险恶用心。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法治的香港。任何外部干预都动摇不了香港的法治基础和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的信心,动摇不了中方坚定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安全的决心,也阻挡不了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我们敦促英方认清现实、摆正位置,立即停止荒唐错位的政治表演! read more
英国最高法院院长韦彦德与副院长贺知义,昨日(30日)辞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特首林郑月娥今日(31日)在记者会上被多次问及相关事件,她指对两人辞任感到遗憾,但始终无法阻止他们辞职。 她又反驳指,法官参与香港司法机关的工作,并不等同要求他们支持行政机关,因此不明白韦彦德声明的说法根据何在。林郑月娥形容,英国政府政治凌驾司法的做法是“路人皆见”。 指贺知义于国安法实行后才接受港任命 林郑月娥指,昨晚特区政府已发出新闻公告,她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同样对两名法官的辞任感到遗憾。她补充,自己即使作为委任法官的人,都不能阻止别人辞职,所以只能无奈接受,而对于任何将法官辞任和国安法、市民行使人权自由拉上关系的行为,她表示强烈反对。 林郑提到,两名法官分别在2017年和2021年上任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而《基本法》第二条写明香港有独立的司法权,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英联合声明》没有关系。她指,《基本法》第82、85及88条对香港的司法独立、法官任命制度有详细的规定,重申这些法官一向独立进行审判,无受过任何干涉。 无要求法官支持特首 韦彦德在辞任声明中提到,与英国政府达成共识,法官“无法在不支持香港行政机关的情况之下,继续留任于香港”。林郑重点回应,指这些法官参与香港的司法工作,所支持、肯定的是香港的司法制度、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权,“不是要他们支持或认同香港的行政机关”,所以一向十分感谢他们来港参与审讯,支持香港司法独立,但从来没有要求他们行政机关或特首本人。 “所以有这个说法,我觉得很奇怪,‘如果不辞任会被视为认同肯定特区管治’,他们来香港是支持香港的司法独立,如果你看看誓言,从来拥护的都是《基本法》、效忠的是香港特区、服务的是香港市民。”林郑又引述终院另一名海外非常任法官、来自加拿大的麦嘉琳指出,参与本港司法制度与肯定行政机关的工作没有关系。 她亦留意到,其中一名昨日辞任的法官贺知义,是在国安法生效后半年才首次接受任命。“如果真的(国安法)那么有问题,怎么会实行了半年都接受任命呢?” 称有理由事件涉政治考虑 林郑又指,过去十多小时见到很多其他社会人士回应,大家都认为事件离不开背后有政治动机、政治压力和政治操控,“我有理由相信,合理怀疑这次事件是有政治考虑在背后”。她指昨日两名法官辞任的同一天,英国下议院正好辩论此议题;英国政府表态,不会继续支持在任法官出任香港终院非常任法官;紧接英国外交部回应指香港情况到了“临界点”;同日中午英国首相都发声;最新亦收到通知,英国外交部稍后会向国会提交“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 她指,从这一连串事件“很难令人不怀疑,整件事是个政治铺排的事件。明显有行政机关、政客,想凌驾司法机关,这个现象是路人皆见的”。林郑认为,英国政府用这种手段“破坏一个很独立的司法系统”,觉得十分可惜和不安,不过她和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的意见一样,深信香港法治的基础稳固,每一位法官都会一如以往,不受政治操弄抹黑,依照誓言维护法治,主持正义。 香港国安法卓有成效毋须修订 至于日后会否委任新的非常任法官填补,林郑指法官不像公务员编制,没有数目规定,主要视乎司法机关按需要而定,她作为行政长官,会按终院首席法官的意见,以及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的建议作任命决定。 被问到国安法是否有中期检讨、与时并进的需要,林郑指国安法是全国性法律,经人大常委会通过,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直接实施,即使修订都是全国性层面的事件,而目前看不到有什么需要修订,因为国安法实行下来“卓有成效”,特区政府会继续贯彻落实,保障国家安全。 read more
2021年选委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将于周日(19日)举行。人民日报客户端昨日(16日)发表题为《坚守「爱国者治港」这条铁的底线》的锐评文章,文章强调,政权由爱国者掌握,这是基本的政治原则,天经地义,举世皆然。可以预见,在新选举制度下,香港将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稳健向前,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下为锐评全文: 香港2021年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在即,紫荆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市民相信可选出代表业界和香港整体利益的选委,有超八成市民认为能确保「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此次选委会选举是新选举制度下的首场选举,是通过选举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自今年3月启动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以来,「爱国者治港」原则贯穿始终。新选举制度与香港国安法、公职人员宣誓效忠制度等一道,进一步确立「爱国者治港」的正常秩序,「爱国爱港」成为治港者共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 政权由爱国者掌握,这是基本的政治原则,天经地义,举世皆然。美国对所有公职人员都有「爱国者」要求,明确禁止有违效忠义务的人担任公职;英国《议员行为准则》明确规定,「议员有责任忠实地效忠女王陛下及其后嗣和继任者」「出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履行职责」;德国《基本法》和《联邦公务员法》规定,行使国家主权事务权力的公务员负有公法上的服务及效忠义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坚持「爱国者治理」原则,才能确保公职人员真正为国家谋利益、为民众谋福祉。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选举中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不过是遵循了上述最基本的政治伦理和国际通例。唯有如此,「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香港才能彻底消除外部势力及其代理人策动「颜色革命」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安全;香港才能走出政治纷争无休无止、激进势力不断滋长的险境,集中精力推动长远发展,实实在在增进民生福祉。 需要指出的是,在香港,绝大多数市民素有爱国爱港传统,爱国者的范围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广泛的。新的选举制度下,香港将继续保持多元包容的政治文化。任何有意愿参选的人士,只要符合爱国者标准,获得足够提名和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其资格的确认,都可以参选并依法当选。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人们无论持何种政治立场或观点,只要不违反法律,都可以自由地生活、工作,都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的人,都必须是爱国爱港者,这是一条铁的底线 可以预见,在新选举制度下,香港将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稳健向前,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read more
澳门表示,所有在澳门人士须于今日(6日)早上9时至明日(7日)下午6时内,进行本周第二次全民检测,3岁以下婴幼儿获豁免(黄码人士除外)。至于已完成每天重点人群检测者毋须重复进行。就本轮全民检测,每名居民可获发10个KN95口罩,惟不设补领。中心指,居民应就近检测,避免使用大众交通工具,轮候期间亦应保持1米距离,遵循现场职员指示。澳门一般站和流动核酸采样车严格实施预约制,中心提醒市民勿过早提前到达;有特殊需要人士可到毋须预约的关爱站。中心又呼吁市民在出门检测前,须完成每天一次的自我快速抗原测试,倘验出病毒,可致电消防,切勿出门,耐心等候检疫安排。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发表讲话,谈到香港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她完全同意夏宝龙的看法,表示今届立法会选举有153名候选人,他们的背景多元,反映当局没有作政治审查。 林郑月娥称,夏宝龙再一次重申有关“爱国者治港”原则,在今次选举前夕,这是个好时机再一次重申相关说法,新制度只要求参选者爱国,可容纳不同政见人士。 对于夏宝龙指香港过去盲目追求西方民主,林郑月娥说,民主从来没有全世界划一的标准,民主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有西方民主国家冲突不断,反问如果人民正在受苦,民主的意义在哪里。她强调,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其他地方的民主制度不一定适合香港。 她又说,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发展民主,要紧跟《基本法》及人大的决定。她希望新一届立法会明年1月上任后,会理性与政府互动,为整体香港利益着想,理性看待与中央的关系。 read more
金管局今日(28日)宣布,因应美国联储局加息0.75厘,即时将贴现窗基本利率上调0.75厘至2.75厘。陈茂波今日见记者回应指,香港银行流动性稳健,银行体系稳固,相信美国加息对本港银行造成风险非常低。 陈茂波指,本港银行流动充足率158%,资本充足率达到20%,远高于国际要求的100%及8%,坏账拨备率到5月只有0.98%,反映本港银行体系稳固。 陈茂波续指,推动香港经济增长有「三头马车」分别是出口、消费及投资。在下半年外围经济环境转差,影响内地向先进经济体出口,进而拖累香港出口的情况下,如果疫情大致受控,加上8月推出消费券,相信对消费有一定提振作用。陈茂波表示,参考过去经验,如果疫情受控,市民外出消费,社会活动复常,对恢复经济动力的力度大,预计下半年若疫情受控,经济表现会较上半年为好。 政府经济顾问正检视经济数据和前景,陈茂波估计无可避免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会稍微向下调整,8月中会对外公布。 至于内地发展商借贷会否对本港银行体系有影响,陈茂波表示,考虑到本港银行流动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坏账拨备,认为内地地产商的财政困难,对香港的银行稳健影响有限。 read more
香港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今日(18日)讨论入境处申请延长一个助理处长编外职位3年,处理免遣返声请。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指,新冠疫情影响海关审核工作,截止今年3月仍有358宗个案尚待入境处审核,约2600宗上诉个案未处理。 入境处开设一个助理处长编外职位处理免遣返声请已有5年,区志光表示,希望延长有关职位,加强审核、执法、遣返工作。他亦表示,会加强源头堵截及入境管制,希望将滞港的声请人数降低。 有议员提出借调铁路边境管制人手处理免遣返声请执法工作,入境处表则表示,边境铁路科受疫情影响而关闭只是暂时性,入境处亦一直调配人手处理海运及陆运、签证延期等工作,在疫情下亦有协助围封强检和个案追踪工作。 read more
今(14日)晨6时27分,港岛大潭道38号浪琴园附近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夹杂泥沙涌出,水淹两条行车线,最深处逾10吋,水务署派员进行抢修。 运输署表示,因为水管爆裂,大潭道来回方向近美国会所的全线仍然封闭。受影响的巴士路线需要改道,上址的交通繁忙,呼吁驾驶人士改用其他道路。现时往浅水湾方向龙尾去到红山半岛;而往柴湾方向龙尾去到听涛小筑。 read more
美国近期举办所谓“民主峰会”,借此输出其价值观,不过全球至少一半的国家和地区没有参与。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就发文指出,美国视中国为假想敌,没有邀请中国出席,背后的含义昭然若揭,他更引述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质问,“尽管美国政府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主国家,正在极力推广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似乎他们的年轻国民却并不认同。为什么美国政府与国民间看法有如此大差别?” 汤家骅表示,美国最近牵头举办一个所谓民主峰会,除了中国和少数国家外邀请了过百个国家参与。美国视中国为假想敌,没有邀请中国出席,背后的含义昭然若揭,便是要把美国的民主价值观推广至全世界,孤立异己。有人会问,美国的民主价值观是什么,是否唯一的国际标准? 汤家骅引述美国哈佛大学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指出,这项调查其中五项值得我们仔细咀嚼:一、超过一半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民主制度“正遇上困境”或“正在失败中”;二、百分之三十五的美国年轻人认为他们这一代会目睹第二次内战,百分之廿五的美国年轻人认为最少有一个州会脱离美国;三、超过一半的美国年轻人感到沮丧、失望,有最少四分之一美国年轻人在过去两星期有数次自我伤害的倾向;四、接近一半的美国年轻人认为政治应该妥协而非对立;五、少过三分之一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他表示,这调查的结果实在令人吃惊。尽管美国政府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主国家,正在极力推广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似乎他们的年轻国民却并不认同。为什么美国政府与国民间看法有如此大差别?这相信是两者准则并不一致的问题。 汤家骅认为,美国选举制度一直未有重大改变,为何美国的年轻国民却认为民主正在倒退?答案可能是民主价值观的精粹在于国民是否认同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和得到合理的处理。这是民主的质素,而非选举制度的问题。同时间,一个对立的社会不可能对民主有共识,这亦是香港传统民主派过去的最大的盲点。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民主制度,首要是在民主价值观中寻求社会共识。经过二零一九年的苦难,希望香港人能明白这基本的道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