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八达通消费券热线接约1200宗查询三成查参考编号拟换卡
政府将于下个月派发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财政司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今日(8日)透露说,八达通消费券计划热线电话开通后已收到约1200宗查询,当中约400宗是查询参考编号以重新提交八达通资料。 王学玲提醒说,若市民的八达通卡曾被盗用消费券金额,建议报警处理,才能补领金额。至于因领取「乐悠咭」而退回原本八达通卡的市民,可致电八达通热线2969 5500,办理更新资料手续。 以八达通领取消费券的市民,会分两期发放,首期4月先领取4000元,5月底达到合资格消费后,则可在6月16日领取余下的1000元消费券;如在10月底才用完首4000元,余下的1000元无使用时限。 read more

何君尧称香港教协解散不能逃避刑责料执法部门会依法调查 香港教协解散对香港教育界是好事
香港教协昨日(10日)举行记者会宣布解散,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表示,非常高兴听到教协宣布自行解散,教协解散后,将不会再在教育局兴风作浪、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是一件好事。至于教协曾经涉嫌违法的行为,相信执法部门会依法调查处理。 何君尧说,教协作为一个有多年历史的组织,过去曾经着力于教育事业,但之后就忘记本位,被「港独」分子牵着鼻子走,越走越错,越走越远,终于在2019年泥足深陷。 何君尧表示,教协解散之后,不会再在教育界里兴风作浪、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这个是好事。但他强调,解散并不代表教协曾经涉嫌违法的行为可以一笔勾销。何君尧深信,执法部门仍然会依法调查。 团体「香港政研会」在社交平台发文,认为解散亦不能脱罪。香港政研会指出,教协的违法罪孽多不胜数,不能因法人解散而轻轻放过,主事人必须承担所有相关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政研会必定继续追究教协主事人包括冯伟华及叶建源的刑责。 read more

消息:入境核酸或过年前取消
本港与内地已恢复免检疫通关,过关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农历新年将至,两地春节假期不同,不少内地核酸检测机构年假放至正月初八,港人回港或旅客来港或因无法完成核酸检测而存变数(详细报道见此)。有议员表示,现两地疫情趋稳定,政府有必要考虑用快测代替核酸。 有消息指,政府正考虑取消来港核酸检测要求。亦有消息指,很有可能两地往返都不再需要核酸,且政府很大机会在农历年前向港人「送礼」。 政府发言人回覆查询表示,会继续全力推进本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实施通关的工作;同时与内地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监察并检视通关第一阶段的整体实施情况,总结经验,以决定往后安排,适时公布详情。 read more

高永文倡「黄码」扩至密切接触者及强检人士
特区政府正考虑推出「安心出行」实名制,并仿效内地或澳门实行「红黄码」,入境检疫人士或获发「黄码」以作识别,限制他们到访高风险处所。行政会议成员、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日(24日)在一个电视节目建议研究扩大红黄码系统中「黄码」的应用。包括扩阔至密切接触者或收到强制检疫令人士,达致精准抗疫。 高永文指,政府早前提出,引入「红黄码」系统后入境检疫人士会获发黄码识别,他建议在红黄码系统试行第一阶段后,可以考虑扩大「黄码」应用,令密切接触者或受到强制检疫令人士均获发「黄码」,达致精准抗疫。他亦认同「安心出行」应实行实名制,相信特区政府会谨慎决定。 他又指,原本支持以全民强检方式,达致清零遏制疫情,惟考虑到现时市民无法承受禁足等措施造成经济影响,因此政府无法实行全民强检,应以精准抗疫方式应对。 read more

叶刘淑仪:未来五年尽最大努力提供最佳意见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于会议前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新一届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首先感谢特首李家超的任命,她表示,今次16位非官守议员拥有丰富经验,是在立法、法律、医疗、金融等领域非常资深的专家。今次以个人身份被委任,有责任向政府提出最佳意见。 叶刘淑仪最后承诺,未来五年,全体非官守议员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提出最佳意见,配合行政长官工作。她相信,大家通力合作,在特首李家超领导下,香港一定有更好发挥。 read more

香港菁英會及願景基金會(VQF) 推廣國家安全系列活動
由香港菁英會及願景基金會(VQF)主辦,藍哨子聯盟全力支持的認識港區國安法繪畫展於4月15日上午以線上線下形式舉辦揭幕禮,並展出由三十多幅由小孩繪畫的國家安全為題的作品,由主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太平紳士、香港菁英會主席曾鳳珠、願景基金會主席甄韋喬,MH,太平紳士、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高松傑 (KOL)、藍哨子聯盟創辦人鄧在浠及周逸老師進行簡單的揭幕,並公布一連串的推廣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包括四月份將會舉行油尖旺畫展和各大媒體平台宣傳、5月份在中環港鐵站社區畫廊活動、向全港小學校及地派發由周逸老師的填色手稿,讓小孩加深國家安全概念以及兒童國家安全繪畫活動。 曾鳳珠表示: 今日是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港市民應高度重視及認識,我們更應該讓青年和學生明白,香港人作為國民,應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並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實踐「一國兩制」,一起為國家和香港社會的繁榮安定及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甄韋喬表示: 世界各國均重視國家安全,培育尊重國家與守法的公民向來是各國教育的重要目標。國家安全教育更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更要着力培養青年人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國民身份認同,以及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成為具國家觀念、尊重法治及守法的良好公民。 高松傑表示:有國才有家,國興則家榮,國家安全是關乎每位市民以至中華民族的整體前途與命運。國家安全的範疇非常廣泛,不僅限於戰爭與衝突、主權與領土完整,而是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網絡安全、科技安全等,也是國家安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和認識。 直播片段: https://youtu.be/yzXPahwCork read more

人民锐评|「公民科」开启香港教育新篇章
时代精神耀香江。9月2日,香港中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走上课堂,令人眼前一亮。开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是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今年4月推出的优化举措,是对原通识教育科的替代,目的就是推动香港教育去疴除弊、与时俱进,培养香港学生成为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如今,这一课程在学校落地,香港教育呈现新风,正是香港由乱及治的生动表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系民族未来、国家发展、香港前途。香港教育乱象存在已久,社会各界对推动香港教育革故鼎新早有共识。尤其是备受诟病的原通识教育科,教材混乱、主题凌乱、施教散乱,多次曝出授课教师将课程政治化的事件,甚至出现了歪曲鸦片战争事实、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现象。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数千名学生因参与违法活动被捕,原通识教育科正是使这些学生走向激进化、步入歧途的一个重要致因。改革通识教育科,设立“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端正香港教育内容,让香港学生客观认识国家、正确认识香港、理性认识世界,关系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要且紧要。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初心就是为了奠基香港学生更美好的前程。该课程包含“‘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三个主题,涵盖国情教育、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有利于推动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关心“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稳固国民身份认同,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准确的认知体系、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有利于使他们学会慎思明辨、懂得国安家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民族为香港奋斗奉献的坚定理想。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刚刚开设,要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为了这一新课程顺利开展,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广泛开展咨询,提供全方位支援,举办教师培训班,制定课程及评估指引,建立学科网上资源平台,并将安排师生到内地考察,为每所公营中学和直资学校发放特别津贴,这一系列有力、及时、到位的工作举措将确保“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落地见效。下一步,协同教育局行动,学校积极跟进完善,教师主动调整准备,学生热情参与学习,社会各方同心建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就一定能办好,成为香港教育改革的又一亮点和品牌,带动香港教育其他课程内容更新迭代,形成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一年多来,中依法履行对港全面管治权,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一举扭转香港乱局,实现了重大转折,来之不易。维护香港特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教育担负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必将大有作为。从“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出发,着眼香港学生美好明天,在坚定孩子们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必能让他们相信国家、相信香港、相信自己,把握住国家和香港的发展机遇,成为爱国爱港的社会栋梁。 read more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软对抗”渗“港独”思想必严打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日前在香港政府总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这是他上任局长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邓炳强在专访中表示,有些人透过煽动及鼓吹暴力,刻意误导公众,燃烧被激化的情绪,从而危害国家安全;当前仍有“港独”思想透过媒体、文化艺术等“软对抗”方式渗透,当局必定严厉打击。 他又透露,香港警方国安处开设的国安处举报热线,至今已收到超过十万个举报。他认为,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及完善选举制度,外部势力及他们的代理人,在香港继续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小,但当局仍会时刻警惕。 邓炳强:有人误导公众 燃烧仇恨情绪 月初在香港铜锣湾发生的“孤狼恐袭案”,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邓炳强在专访中强烈谴责有人美化及英雄化暴力行为,甚至辩称只有针对平民的才叫恐袭。 “刻意误导公众说这些人根本不是恐怖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想进行这些活动的人继续燃烧这种被激化的情绪,从而进一步危害国家安全。无论目的和对象是谁,是平民百姓也好,或者针对公职人员都好,都是恐怖主义。只不过有些人希望煽动更多人出来袭击政府,袭击公职人员,所以他们告诉大家,这些不算犯法,不是恐怖主义,这些全部都是想美化及淡化这些恐怖行为。” “软对抗”渗“港独”思想 必严打 邓炳强说,留意到仍有“港独”思想透过媒体、文化艺术等“软对抗”方式渗透,当局必定严厉打击。 “‘软对抗’的方法看似没什么,实质是荼毒你的思想。通过电影或一些展览等等,希望渗透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刻意煽动对政府的仇恨,这些也是我们要预防的‘软对抗’的情况。” 本土恐袭风险可控 但须警惕 被问到香港本土恐怖主义威胁和风险又有否上升时,邓炳强表示,当前情况可控,但不能掉以轻心。而过去几年所发生的事,反映香港一些年轻人守法意识薄弱,他说特区政府未来会继续在教育及宣传方面加强工作。 国安热线已接获逾十万个举报 今年国家安全教育日,时任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曾表示,会“穷一生精力将外部势力的‘香港代理人’揪出来,找证据将他们绳之于法。” 身兼香港特区国安委成员的邓炳强在专访中表示,自己上任保安局局长后,首要工作仍是确保维护国家安全。他透露,香港警方国安处去年11月开设的国安处举报热线,至今已收到超过十万个举报。 “正如我上次4月讲完之后,我们拘捕了一个报纸集团及检控了三间与报纸相关的团体,他们正是利用媒体做媒介,勾结外国势力,从而危害国家安全。国安热线在过去这段日子,已经有超过十万个举报,其中也包括很多举报有实质的情报,让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查。” 外部势力影响递减 但时刻警惕 邓炳强相信,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及完善选举制度,外部势力及他们的代理人,在香港继续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小,但当局仍会时刻警惕。 “这些外部势力及他们在香港的代理人,无时无刻都在找机会继续危害香港或我们国家安全,这是地缘政治,大的形势及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当然我们有了《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能够让他们在这里进行这些活动的机会,应该越来越少。” 邓炳强又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一年,香港社会由乱转治;但为了进一步消除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特区政府必须尽快就《基本法》23条进行立法。 资料来源:凤凰卫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