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台苹》或月底关闭所有员工将获遣散费
外电报道,壹传媒旗下台湾《苹果日报》将于12月底关闭,并引述消息人士称,《台苹》将于今月用完手上资金,并将停止出版,现时《台苹》约有300位员工,他们将收到遣散费。
报道指,香港的临时清算人已向台湾苹果日报,要求提供资产详情。
由于台湾《苹果日报》已于今年5月18日停止纸本发行,香港《苹果日报》也于6月24日停刊,故消息一旦属实,意味壹传媒正式走进历史,完全寿终正寝。
外电报道,壹传媒旗下台湾《苹果日报》将于12月底关闭,并引述消息人士称,《台苹》将于今月用完手上资金,并将停止出版,现时《台苹》约有300位员工,他们将收到遣散费。
报道指,香港的临时清算人已向台湾苹果日报,要求提供资产详情。
由于台湾《苹果日报》已于今年5月18日停止纸本发行,香港《苹果日报》也于6月24日停刊,故消息一旦属实,意味壹传媒正式走进历史,完全寿终正寝。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9日)发布网志表示,市场期待已久的债券通「南向通」即将正式开通,让本港债市发展踏上新台阶。深圳市政府将到本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是首次有内地的地方政府到本港发债,特区政府亦计划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中,加入以人民币计价的绿债。这些发展都意味香港债市的丰富度和活跃度可望大增,进一步激活市场发展。 陈茂波称,为使本港的金融服务更全面、更强,有必要为债券市场的深化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由他担任主席的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督导委员会已展开工作,以全面检视本港债券市场的「生态系统」,包括债券的发行、买卖、清算、在交易所挂牌、托管、税务,以至信贷评级服务等,以增加本港债券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交易效率。 陈茂波表示,不论是今次的债券通「南向通」,抑或同样是近期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都为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条件。适度开放内地的资本账,丰富人民币在港可投资的产品,为人民币境外使用提供更多向度和更活跃的环境,以适切满足个人和企业的资产配置需要;同时吸引更多境外人民币在本港汇聚和投资,进一步扩大在港的人民币资金池,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地位,也有利国家稳步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陈茂波同时提到,除了政策措施上的准备,还需要努力推动硬件上的配套和区域上的协调发展,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不论是未来将成为本港金融、专业服务,以至年青人生活创业另一重要「腹地」的前海发展,以至港深两地在河套两岸以及附近一带的科技合作,都需要在基建,以至在生活就业上提供更完善的配套。 read more
立法会大会今日(20日)上午续会,继续讨论有关规管外佣中介议案。有议员关注本港外佣供应数量不足,建议引入内地佣工,指不单减轻本地需求压力,同时有助提升港人的普通话应用水平。 立法会议员谢伟俊在会上表示,若修改法例有困难,当局可以考虑增加外佣的供应量,政府自2013年开始引入内地护理员,人数由651人增加至2020年的1511人,数字大幅上升,过去政府指香港人与印尼人使用英语,能够「同声同气」作理据,引入印尼外佣。谢伟俊指出,现时香港65岁以上6成长者只有中学以下学历,英语程度相当有限,与之相比,相信内地护理员与香港人更能够「同声同气」,当局考虑引入内地雇佣,不单纾缓本港对引入外佣的需求,同时能配合国家政策,提高港澳地区普通话应用水平。 立法会议员林顺潮指出,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愈来愈多香港人跨境工作,增加外佣有助释放本港家庭劳动力,鼓励生育,令他们无后顾之忧,有助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家庭佣工对子女的成长有重要影响,认为对引入内地佣工的建议可作深入探讨,尽管各界对引入内地佣工建议有不同看法,但仍相信问题可以解决。 针对外佣不足问题,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回应指,政府一直致力保持香港作为吸引外劳加入的地方,积极开拓新外佣来源地,2017年放宽柬埔寨外佣来港。现时输入家庭佣工入境安排不适用于内地、澳门或台湾等中国居民,并包括阿富汗、古巴、老挝、朝鲜、尼泊尔、越南的国民,有关决定基于入境管制条例、保安、社会及家庭等因素的考虑,政府暂时无计划作出改善。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12月23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下称“相关宣告”),自昨日下午7时30分起限制在屯门指明“受限区域”(即屯门湖翠路201号兆禧苑安禧阁(A座))内的人士(下称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在其处所等候,直至“受限区域”内所有已识别的受检人士完成检测,而相关检测结果亦已获大致确定,方可离开其处所。此外,政府昨日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2021年12月1日至12月23日期间曾身处有关大厦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于2021年12月25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今日(12月24日)上午约6时15分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自今日上午约6时15分起,屯门指明“受限区域”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受限区域”。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今日凌晨1时30分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2019冠状病毒检测。截至今日凌晨1时30分,约1 21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确诊个案。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560户,当中约55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接受检疫或隔离的住户,亦有可能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亦了解有居民早前已于区内的流动采样站或透过其他途径接受检测,故“受限区域”内的人士如在2021年12月21日至12月23期间已进行检测,并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相关证明,无须再次接受检测。 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5,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早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46条发出证书,指示非法「初选」案诉讼毋须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进行审理的决定,引起社会讨论。林定国今日(17日)发表网志表示,相关做法是法例赋予律政司司长权力。法庭亦已在多宗案件中确认,陪审团审讯的安排并非被告在法律上的必然权利,重要的是律政司司长行使这权力并不会削弱被告人任何合法权益。 香港国安法第46条规定,「律政司长可基于保护国家秘密、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或者保障陪审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等理由,发出证书指示相关诉讼毋须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进行审理」,有关条文订明在此情况下由三名法官组成审判庭。 林定国表示,不设陪审团的做法更非香港独有,部分推行普通法的西方国家亦有类似制度,订明若涉及严重刑事罪行,或陪审团会受到不正当干预的情况下,审讯可不设陪审团,以确保司法公正不受影响。 香港是法治社会,司法公正能否彰显,最重要是有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不受任何干涉,让被告人的权益获得充分保障,得到公平的审讯。林定国强调,凡律政司司长根据香港国安法第46条发出证书,案件的审判将不是由一名,而是三名法官负责。这三名负责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法官必须是现任法官,除了要符合具备基本法中对法官的司法和专业才能等严格要求外,亦须恪守司法誓言,无惧、无私,不容任何政治或个人因素影响司法程序及决定,而由这些法官组成的审判庭所作的判决内容必定公开,向大众解释理据。 read more
港府将于2月24日扩大「疫苗气泡」,适用范围不仅局限一般受599F章规管的表列处所,亦包括康文署下辖的诸多康文设施及学校等。今日(5日)有消息指,政府将研更新「安心出行」功能,方便食肆前线员工检查食客针卡。 消息提到,有饮食业界人士担心食肆检查食客是否已打针涉大量人手,向食卫局反映顾虑。局方回应指,建议创科局研发类似「健康码」的应用程式,以颜色分类已打针和无打针食客。创科局指,现时「安心出行」已可加入疫苗接种记录,当局会改善其功能,化繁为简,方便食肆前线员工检查食客针卡。 read more
将军澳唐俊街12号天晋II皇钻天(第5A及5B座)因早前污水验出新冠病毒,香港政府昨日(24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当日晚上7时将该两座楼宇围封进行强检,行动于今日(25日)上午约11时完成,截至今日凌晨零时,约500名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7宗初步确诊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200户,当中约2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辖下两个科学委员会昨日(15日)召开联席会议,建议本港12至17岁青少年只需接种一针复必泰疫苗。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有关安排合适,但若只接种一剂疫苗,保护能力会较两剂少,建议寻求更安全的选择。他又指,有数千万名12至17岁青少年接种科兴,暂未出现心肌炎,故可能较适合男性青少年打齐两针。 梁子超指出,参考本港数据,12至17岁男士注剂两剂疫苗后出现心肌炎的比例,每三千人有一宗个案,故情况并非「低风险」,即使大部份患者情况轻微,但不排除有少部份人严重。 青少年可考虑打两剂科兴 但梁子超指,若只接种一剂疫苗,保护能力会较两剂少。长远而言,若想控制病毒在社区传播,应寻求更安全的选择。他又指,有数千万名12至17岁青少年接种科兴,暂未出现心肌炎,即使成年人亦未见相关问题,故可能较适合男性青少年打齐两针。 至于只打一针复必泰,他认为若香港疫情受控,问题应该不大。不过,倘有青少年要到外地留学,而当地疫情较严峻,再加上自身有疾病或是女性,或值得继续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昨日(28日)表示,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就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规定的报告发表了结论性意见,其中许多评论偏颇失实,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 发言人表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制定颁布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理所当然,完全符合「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国安法立法过程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程序公开透明。特区政府执法部门严格依据法律和事实采取执法行动,指定法官独立公正审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到应有保障,不存在所谓犯罪行为缺乏明确性、执法机关缺乏监督、司法独立受到损害的问题。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恢复了法治秩序,保护了安宁生活,使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轨,推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事实已充分表明,香港国安法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是极少数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和犯罪活动,保障的是社会的繁荣稳定和绝大多数居民依照基本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 发言人表示,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法则。香港新选举制度符合香港特区的宪制地位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是香港民主制度的优化提升和与时俱进。在新选举制度的保障下,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相继顺利举行,选举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愿,得到市民广泛支持。 国安法保障社会繁荣稳定 发言人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解释澳门基本法,明确澳门政制发展的必经程序,是中央事权。澳门特区政府依法对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和标志进行保护,依法组织选举,维护特区宪制秩序,是履行其宪制责任的正当行为,不存在所谓减损人权的问题。 发言人最后强调,联合国是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保护人权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事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首先必须做到客观公正。我们真诚希望,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今后的报告能够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不该有的偏见和谬误。 read more
机电工程署发言人今日(18日)表示,机电署署长彭耀雄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彭耀雄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昨日(17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 机电署表示,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在会议前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李家超表示,今日是政府第一次举行行政会议,行政会议成员对行政长官做出决策时提供意见,行政会议在帮助行政长官做决定方面非常重要。根据基本法,自己会在做重要决定、提交草案给立法会及制定附属法例等方面,都会咨询行会成员的意见。 李家超说,16位非官守议员成为行会成员,他们来自不同背景,有丰富经验。感谢叶刘淑仪接受邀请,出任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从政经验丰富,熟悉政府运作,关心社会事务,相信她在履行行会召集人职责方面会做得很有成效,为香港发声,讲好香港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