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立 林郑冀携手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今日(10日)举行成立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透过视像致辞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市民同心协力。她希望大家善用科技创新、区域协作、绿色经济等机遇,携手迈向碳中和。 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会透过为会员提供低碳技术、人才培训、学术交流、项目研发及绿色金融等服务,促进社会各界在减碳排放及落实碳中和方面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低碳转型。她对协会的工作方向表示肯定,希望协会的工作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林郑月娥说,香港会在不同方面推动减碳工作。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动创科发展和再工业化,其中会推动研发和试验减碳技术,促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亦会透过与邻近区域合作开拓增长机会,例如与大湾区城市在发展低碳社区、开发减碳技术和人才培训等范畴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国家迈向碳中和作出贡献。 林郑月娥又指,亦会善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由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成立碳市场专责团队,评估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香港又积极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特区政府已发行不同年期、不同货币计价的绿色债券,亦正计划发行零售绿色债券,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今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市政府在香港发债,当中亦包括绿色债券,我们对此表示欢迎。香港会积极与内地省市政府探讨在发行绿色债券以至其他绿色金融范畴的合作空间。 林郑月娥去年在施政报告中宣布,香港力争在2050年前达至碳中和。她在今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中进一步宣布中期目标,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二月十日)在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立典礼的视像致辞: 胡伯杰会长(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兴以视像形式参与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的成立典礼。首先,我对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正式成立致以诚挚的祝贺。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九月宣布中国会力争在二○三○年前碳达峰,并于二○六○年前实现碳中和,表现出大国担当,备受国际社会认同。至于香港,我去年在《2020年施政报告》宣布,力争在二○五○年前达至碳中和。为此,我亲自主持跨部门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督导委员会,制订整体策略和监督各行动协作。我在今年十月的《2021年施政报告》中进一步宣布中期目标,力争在二○三五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二○○五年的水平减半。环境局已紧接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详细阐述了“净零发电”、“节约能源”、“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四大减碳策略目标。 我们会在不同方面推动减碳工作。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动创科发展和再工业化,其中会推动研发和试验减碳技术,促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亦会透过与邻近区域合作开拓增长机会,例如与大湾区城市在发展低碳社区、开发减碳技术和人才培训等范畴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国家迈向碳中和作出贡献。 我们亦会善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成立碳市场专责团队,评估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我们又积极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特区政府已发行不同年期、不同货币计价的绿色债券,亦正计划发行零售绿色债券,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今年十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市政府在香港发债,当中亦包括绿色债券,我们对此表示欢迎。我们会积极与内地省市政府探讨在发行绿色债券以至其他绿色金融范畴的合作空间。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市民同心协力。我希望大家善用科技创新、区域协作、绿色经济等机遇,携手迈向碳中和。我知道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会透过为会员提供低碳技术、人才培训、学术交流、项目研发及绿色金融等服务,促进社会各界在减碳排放及落实碳中和方面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低碳转型。我对协会的工作方向表示肯定,希望协会的工作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最后,我在此再次祝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立,谨祝协会工作顺遂,会务蒸蒸日上。多谢大家! read more

香港故宫将开幕多种交通方式便利往返西九文化区
香港运输署今日(28日)提醒市民,为配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7月2日(星期六)开幕,西九文化区的公共运输服务将会加强,计划前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或M+博物馆的市民,可选乘专线小巴、专营巴士、港铁往返西九文化区。 专线小巴 途经西九文化区的专线小巴路线(包括文化专线CX1号线及专线小巴26、74/74S及77M号线) 专营巴士 途经西九文化区的专营巴士路线(包括九巴296D号线及城巴过海巴士973号线) 途经西区海底隧道的二十多条过海巴士路线(于西区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巴士站上落) 以九龙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为总站的专营巴士路线(于雅翔道或柯士甸道西中途站上落) 港铁 港铁至九龙站(D1出口经连接环球贸易广场的艺术广场天桥或E4出口经雅翔道)或柯士甸站(D2出口经柯士甸道西),然后步行五至10分钟前往西九文化区。 运输署提醒市民留意传媒广播,或浏览运输署「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或网页(点击浏览),获取最新交通消息。 点击查看接驳西九文化区的公共交通服务详情 read more

香港在疫情稳定后能吸引更多人才
香港因人口老龄化及移民潮等导致的人才流失,有立法会议员对此情况表示关注。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6月8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书面答复议员提问时表示,由于香港居民离港时无需申报其外游的目的,因而特区政府并无港人移居外地的直接统计数字。他表示政府每半年会发布香港居民净迁移数字,该数据涵盖本港居民因工作、求学及移民等出于不同目的进出香港的流动。而定居或离港往往基于多方面考虑,包括教育、营商和投资,或是个人及家庭因素。 罗致光表示,在确保本地人士优先就业的大前提下,现时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在不同领域引进非本地人才,有助扩充香港的人才库,以配合香港知识型经济及多元产业的发展。虽然2020年和2021年这些输入人才计划下的来港人数受疫情影响,较2019年的人数有所下降,但随着特区政府适度理顺了入境检疫时间和“禁飞令”等安排,以及香港继续发展,相信在疫情稳定后能吸引更多人才来港。 香港2%劳动人口为输入人才 罗致光表示,在疫情前,透过不同输入人才计划来港的人士的数目稳定上升,2019年便有约67000名非本地人士透过不同输入人才计划来港,相当于当年香港劳动人口的约2%。这些非本地人才大部分均是透过一般就业政策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这两项计划均是为输入具备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士而设,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实质的支援。因应本届政府致力推动创科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于2018年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实施快速处理安排;亦于去年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支持本地大学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来港进行创科相关的教研工作。 罗致光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在咨询相关行业的持份者后,于2021年10月完成检讨人才清单,决定把清单涵盖的专业由11项增加为13项,并新增及扩阔原有专业的领域,以反映香港对目标人才的最新需要,吸引他们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来港发展。 罗致光强调,香港特区政府会利用好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继续巩固香港的优势,加强香港市民对香港前景与机遇的认识与对国家发展价值的认同,使其愿意留港发展。他指虽然2020年和2021年这些输入人才计划下的来港人数受疫情影响,较2019年的人数有所下降,但随着香港特区政府适度理顺了入境检疫时间和“禁飞令”等安排,以及香港继续发展,相信在疫情稳定后能吸引更多人才来港。 read more

杨润雄:培养学生国家观念是教育的应有之责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0日)出席小学活动致辞时提到,教育局积极发展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国安及守法意识,会适时提供国民教育指引,让学生认识国家历史、政治体制、文化等,培养国家观念,是办教育应有之责。 杨润雄又表示,为令下一代与国际接轨,教育局致力推动资讯科技及STEM教育,加强教学资源、师资培训等,令学校能充分发展有关策略。 read more

刘宇隆:若往高风险地区需缩短第三针间隔时间
卫生防护中心辖下两个科学委员会,建议成年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由于本港已「清零」,本地感染机会很低,因此无迫切需要的市民,可以在接种第二针后六个月才接种第三针,相信免疫反应会较好,亦可降低接种后患心肌炎的风险。 刘宇隆说,Omicron变种病毒肆虐欧美等地,感染率较高,若市民需要到当地公干或留学,第三剂与第二剂相隔时间应拉近至三个月。 他指出,接种疫苗最重要的目的,并非预防感染,而是减低染疫后引发重症及死亡风险。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办:必须对香港「支联会」依法追究到底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9月25日发表谈话表示,香港「支联会」昨日(25日)宣布解散,是这一反中乱港组织的必然下场。我们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对「支联会」的涉嫌违法行为继续调查、依法追究到底。 发言人指出,「支联会」从成立开始就提出颠覆国家政权的纲领。一直以来,其不断通过造谣、诽谤和组织非法游行集会,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抹黑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以此煽动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敌视甚至仇恨,进而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该组织还长期勾结和配合外部势力对华对港施压制裁,充当外部势力在香港策动「颜色革命」并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颠覆活动的「急先锋」和「马前卒」。很显然,「支联会」的所作所为已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不是其所谓「争取民主自由」的幌子所能掩盖的,不是其百般狡辩所能抵赖的,也不是其打「悲情牌」所能蒙混过去的。 发言人指出,「支联会」及其骨干分子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仍然负隅顽抗。他们顽固奉行违法政纲,对抗警方调查,并继续以「违法达义」「公民抗命」等歪理邪说煽惑市民。「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直到该组织行将覆灭的最后一刻还大放厥词,妄言抗争到底。对如此嚣张的反中乱港组织和反中乱港分子,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发言人表示,随着香港拨乱反正的深入,各种反中乱港组织正纷纷作「鸟兽散」。对此广大市民拍手称快,并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组织依法追究,除恶务尽。只有全面消除反中乱港组织及其遗毒,香港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才能巩固发展,香港的未来才能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美方所谓“香港自治法”报告荒唐透顶,乱港遏华险恶用心绝不可能得逞
针对美国国务院借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之机,依据其所谓“香港自治法”发表报告,肆意抹黑攻击中央对港政策,顽固坚持制裁中央驻港机构官员等严重错误做法,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美方报告内容极其荒唐,霸凌行径极其卑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表示强烈不满,予以强烈谴责。 发言人表示,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日前圆满结束,充分展现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强大活力,开启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护佑下,当前香港“爱国者治港”的局面更加稳固,广大香港民众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香港的法治和营商环境更加优良,社会更加安定团结,充分展现出香港社会充满希望的崭新气象。朗朗乾坤,在美方的“灰黑滤镜”下,却似乎是“乌云密布”,其见不得香港好的阴暗心态昭然若揭! 发言人指出,所谓“香港自治法”是美上届政府炮制的反华法案,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恶法,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美方不思悔改,无视香港形势不断趋稳向好的事实,无视香港社会思安定谋发展的主流民意,仍将这部反华恶法作为插手香港事务的政治工具,充分暴露其打“香港牌”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和霸权本质。 发言人指出,经过拨乱反正,700多万香港民众更加珍视国安家好、良政善治、繁荣稳定。无论美方对“一国两制”的抹黑攻击手段如何恶劣,花样如何翻新,都逃不过广大港人越来越明亮的眼睛。中国之香港,岂容美国觊觎!今日之港人,岂容美国煽惑!美方的所谓制裁,在赤胆忠心的中国官员面前都只是废纸一张! 发言人正告美方,任何霸凌制裁都动摇不了中方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坚定决心,改变不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撼动不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意志!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单边霸凌、倒行逆施的错误做法,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否则只能是搬起石头重重地砸在自己的脚上! read more

邱腾华:港须尽早加入RCEP
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委今日(12日)通过视像形式举行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自由贸易对本港非常重要。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形势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及实施将有助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并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香港必须尽早加入,以进一步巩固香港与区内成员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便利香港企业到区内投资及发展,推动区域供应链融合、重塑和升级,为香港的业界提供更大和更多元化的市场,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 邱腾华指出,为把握「十四五」规划期间「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特区政府会致力发挥香港与国际接轨、连通内外的角色,并会在经贸领域加强香港的国际联系,积极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拓新市场和推动香港企业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区对接;致力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香港的各项专业服务以及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强香港作为通往内地和国际市场双向门户的桥梁角色。 邱腾华此前表示,当RCEP准备好接受新成员加入时,香港期待就尽早加入RCEP展开正式对话。 read more

德朗村德瑜楼及德珮楼围封强检涉污水阳性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峻,多幢大厦先后被围封强检。九龙城德朗村德珮楼和德瑜楼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当局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政府自今日(5日)下午1时起围封两栋大厦进行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上午约9时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晚8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 根据今日发出的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2月20日至3月5日期间曾身处上述大厦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在3月7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由于涉及变异病毒株,审慎起见,已接种疫苗及近日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均仍须接受检测。 read more
梁振英:部分港人未放弃特区护照非「移民」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本港一些「移民」人士不算是「移民」,只是「移居」,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想断了后路」,未放弃香港特区护照。 梁振英说,这些「移民」人士只是去外面适应一下,看看精神和物质生活是否写意。倘若情况不是这样就会回来香港,不排除有需要的时候,仔女送回来读大学,「特区政府派钱的时候,拿张身份证回来拿钱。有大病的时候,香港的医疗系统一般比外边好,就回来看病」。 梁振英指出,要规划「疫后重建」,包括出外面重建形象,要「大规模出去」,发动长期在香港居住的外国人出外说好香港故事。他说,「香港有好多好慨故仔要讲,香港有一部分人系非常可以帮到我哋讲呢啲故仔」,他们熟悉香港情况,对香港亦有信心,无论以个人名义或商会名义,去西方社会讲修例风波、疫情、香港未来机遇等,「说服力比我出去讲高十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