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外展队下周三到立法会为议员打疫苗
新一届立法会宣誓顺利结束,下周三(12日)将举行首次会议。立法会秘书处今日(4日)表示,政府将派外展队于首次会议当日到立法会为议员和职员接种科兴疫苗。
立法会秘书处指,政府强烈建议市民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的6个月后尽快接种第3剂疫苗。外展队将于下周三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半,在立法会宴会厅为议员和职员打针。
新一届立法会宣誓顺利结束,下周三(12日)将举行首次会议。立法会秘书处今日(4日)表示,政府将派外展队于首次会议当日到立法会为议员和职员接种科兴疫苗。
立法会秘书处指,政府强烈建议市民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的6个月后尽快接种第3剂疫苗。外展队将于下周三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半,在立法会宴会厅为议员和职员打针。
竹篙湾检疫中心管理运作逾年,惟屡受人诟病,近日更有中心女保安员上周怀疑在检疫中心感染病毒,导致与她有密切接触的一名同在检疫中心工作的保安员数日后亦确诊染病。有议员今日(19日)在立法会大会上提出急切质询,批评检疫中心人手、设施及协调均有不足,其中女保安员感染源头更不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回应指当局已审视现行机制,并大幅增加人手,对为入营的市民造成不便致歉,现阶段亦正追查女保安员的感染源头。 议员梁熙指大批市民被送到检疫中心接受隔离。然而,检疫中心被指管理混乱及卫生状况不理想,加上现时变种病毒Omicron的传播链仍未截断,令市民担心检疫中心未能做好感染控制措施,令检疫中心出现病毒扩散或交叉感染,甚至令病毒流入社区。因此,他质问政府有何预防在检疫中心的感染措施。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政府一直依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对抗疫情,政府亦十分重视检疫中心的工作,因此检疫中心职员均需戴防护装备,其中18名保安员亦被列为紧密接触者需隔离。 陈肇始续指,由于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大增,检测工作需时,为他们带来不便而致歉,局方已增加人手,包括卫生署、民安队及外判承办商人手,消防处亦借出人手协助,现时中心人手已增至逾千人。另外,局方会改善与检疫人士沟通机制,以及检视检疫中心的运作。而资深同事亦会协助输入资料,并在晚上检视相关资料的准确性。 议员陈凯欣则不认同检疫中心人手有增加,询问何时会扩展人手及另开检疫中心。陈肇始指各部门已召开会议,商讨运作人手及问题,并已实施相应改善措施,而西贡户外康乐营及八乡少年警讯活动中心亦为备用中心,加上其他检疫中心,有共4,500多个单位。 议员叶刘淑仪则指局长的答覆未能回应为何该名女保安员会受感染。陈肇始指目前情况仍在了解,不排除任何理由,现阶段仍在追查源头。 议员张国钧表示市民入营后「生活问题变成生存问题」,包括房间与世隔绝、食物不足及慢性病得不到照顾,惟营内的热线久未能接通,而当局反指热线运作正常,因此他希望中心改成一站式管理。陈肇始回应指热线有增加,但可能仍有不足,亦有其他联络方法,会尽最大努力改善。 另一名议员容海恩则指有保安员在同一货柜室内更衣及休息,询问当局有否了关注货柜内的换气及通风问题。陈肇始指当局有了解相关问题,并呼吁他们保持社交距离及在进食时不要交谈,而消毒亦一直有加强。 议员何君尧批评决策者「坐喺冷气房」,而协调方面做得不足,指一架小巴每次只接载一个紧密接触者入营,反问为何不能自己入营。陈肇始则指入营和离营有法定依据,因此需要小心处理,包括没有染疫的检测结果。 具工会背景的议员吴秋北批评陈肇始的回应令人担忧,指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但政府心态上仍是「做得几多得几多」,过于被动,认为政府应做好防范工作。他又称,不断收到检疫中心市民的投诉,相信官员在检疫中心内有优待,而市民则惨被忽略。 陈肇始回应表示,再任何大型卫生事件上,都有预防和应变两方面,而应变行动并不是被动,而是处理方法,又强调所有人到检疫中心都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 另外,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关注在检疫中心的医护人员以外,其他非专业、非医护人员的工作人员有否得到足够的工作培训。陈肇始回应指政府非常重视非专业人员,亦需要加装备训练。她又指政府已经将人手由600人提升至1,000人,当中包括纪律部队成员等,亦会派资深队员负责资讯科技系统,以及要求卫生署增派联络主任。 议员田北辰则关注大规模人道处理仓鼠一事,指当局认为仓鼠有风险,但为何又不是强制收回。陈肇始回应指当局的行动是尽力减低风险,当然有法律手段可以强制收回,但考虑到市民已自发交出仓鼠。 本身医疗辅助队的议员郭玲丽称,收到前线工作人员反映,认为保安人员受感染的原因,很大机会是脱除装备时未有妥善处理程序。她指脱除保护衣时,保安、外判或许未有使用正确程序,没有使用酒精搓手液,希望能够反映给政府。她希望加强培训、监察外判工人质素及专业水平,又批评政府在外判工没有监察制度,民安队和医疗辅助队会有突袭检查,但外判公司就没有相关措施。 她续称,虽有指引要分开食饭,但保安和清洁仍会聚集食饭,但民安队无法指挥,需要监察前线工作人员安全。 read more
海关总署提出16项措施,支持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海关总署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近日印发,提出16项具体措施,旨在全面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措施涵盖4方面内容,其中,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方面,明确支持南沙开展「跨境科研用物资正面清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对港澳科研机构因科研、测试、认证检查所需的產品和样品,凭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免予办理强制性產品认证证明》加快验放。同时,支持探索在南沙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并支持海关健康申报信息与广东省「粤康码」、香港「港康码」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疫情联防。 海关总署还将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与產业发展。其中,重点支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业务;支持飞机保税租赁、全球保税维修、保税油供应国际航行船舶业务等多项「保税+」业务发展;支持开展平行进口汽车符合性整改等业务,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產业发展,对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配件便捷通关。 read more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早前发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回顾和总结香港民主发展的历程。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主席林志伟今日(30日)向会员发公开信,指公职人员应该是爱国爱港的先锋,鼓励会员认识白皮书的内容,加强自身对香港民主发展的理解,巩固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拥护特区宪制秩序,继续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为香港的民主发展奠下坚实的基础。 林志伟指,从违法「占中」到黑暴骚乱,外国势力的介入显而易见,「颜色革命」的魔爪伸到香港,虽然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及时平息,但社会仍陷入撕裂和分化之中。他斥责说,宏观世界上被「颜色革命」肆虐的地方,无不受尽战火摧残,生灵涂炭,活下来的人生活亦惨不忍睹,呼吁不应给予那些旨在维护自身政治利益,而在其他地方制造矛盾和纷争的霸凌者任何可乘之机。 他续指,国安法及「爱国者治港」方针相继在港落实,完善选举制度下的首次立法会选举圆满举行,标志香港已正式进入全新的领域,认为由此可见中央对香港社会和民生事务的高度关注,以及对香港市民的无微眷顾。林志伟呼吁港人把握机遇和福祉,配合得天独厚的「一国两制」优势,香港的光辉前景可期。 read more
针对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等政客及组织就香港特区警方对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的嫌犯依法执法说三道四,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12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外部势力立即停止无理无聊的政治表演。 发言人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有充分保障。但新闻自由不是违法犯罪的“通行证”。任何人以“新闻自由”之名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法治和社会秩序的勾当,都是对新闻自由的亵渎,必将遭到法律的制裁。香港警方依法采取行动,是香港法治原则的体现,正当正义,不容置喙,不容干涉! 发言人指出,个别外部势力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特区警方依法执法横加指责,明目张胆叫嚣释放违法犯罪分子,赤裸裸破坏香港法治和社会安宁,是其一贯见不得香港稳、不希望香港治的卑鄙心理作祟,是企图打“香港牌”干涉中国内政的徒劳政治表演。个别政客和组织口口声称关心别人的“新闻自由”,却对自己国家动辄关闭新闻网站、频繁阻挠记者参加政府公开活动、无端打压别国媒体和记者的斑斑劣迹熟视无睹。这种双标操作充分坐实了其所谓“新闻自由”的欺骗性,世人也早已看清他们虚伪丑陋的“教师爷”嘴脸。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哗众取宠的政治表演都动摇不了中方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阻挡不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我们敦促个别政客认清大势、改弦更张,立即停止以任何借口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前《立场新闻》写手、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专业顾问区家麟,在黑暴期间及国安法实施后发表多篇涉嫌带煽动性文章,企图引起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区政府、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攻击法官,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等目的。警方国家安全处经深入调查后,昨晨采取行动在其位于葵涌的寓所进行搜查,并以涉嫌违反香港法例第二百章《刑事罪行条例》第九条及第十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将其拘捕押返葵涌警署扣查,10多小时后至深夜获准保释离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宣称“新闻并非犯罪”,促特区政府释放区家麟及其他被拘捕者。 read more
香港选举事务处早前提醒,合资格的个人或团体,如果未登记为地方选区、功能界别或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民或投票人,又或者住址或其他登记资料有变更,须在法定限期今日(2日)或之前递交登记申请,才可被纳入9月发表的选民或投票人登记册。 另外,5月1日起,地方选区新登记选民须提交住址证明,而房屋署或香港房屋协会辖下公屋的登记住客,在递交登记申请或更新住址时可获豁免。 点击登入「选民资料网上查阅系统」查阅登记状况及资料 read more
医管局今日(23日)公布,加强普通科门诊在圣诞期间的服务。在假期期间增加约900个额外诊症名额;另有2间普通科门诊诊所于假期期间额外增设服务,即合共有16间普通科门诊诊所提供服务,配合市民的求诊需要。 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表示,变种病毒Omicron的传播力远比Delta为高,在圣诞新年假期有大批海外回港人士。为避免感染风险,市民在假期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的活动,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包括佩戴口罩及勤洗手。市民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应立即求医。 赖伟文强调,接种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方法。仍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应把握机会尽快接种,完成接种人士亦需适时接种加强剂,减低感染病毒或染病后出现严重情况的风险。 read more
随着日韩等周边国家及地区逐渐放宽入境限制,本港通关事宜再受关注。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今日(13日)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表示,本港会为日后通关作准备,如重新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大湾区的合作等。 程鼎一预计,内地探亲、做生意及东南亚游客会是通关后首批来港人士。程鼎一指,近年疫情打击旅游业,他形容整个行业是「冰封」状态,故当局需要一些时间重整。他留意到有航司开始招聘人员,又看到旅游相关的措施和景点有所提升,有助吸引外国的游客。 read more
新冠肺炎严峻,议员陈仲尼指,其议员办公室1名顾问,在1月3日曾与1名初步确诊者有接触,该顾问昨日(5日)曾到立法会,陈与这名初步确诊者有不超过15秒的短暂接触。陈及其顾问料今晚可作检测。 read more
早前选委会选举点票时间破纪录,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是次为香港有史以来需要处理最少票数的选举,但点票时间之久令人匪夷所思,直指有关情况堪与第三世界国家相比,对此感到非常羞耻,又批评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至今仍未为事件解释。 对于选举制度,汤家骅指,完善选举制度源于2019年的社会事件,认爲香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完善选举制度可以让香港有喘息空间,未来5至10年将是香港重新出发的契机,纠正过往议员滥用私权等情况,令香港可以重新站起来。 民主党今日举行会员大会,决定是否参选12月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选举。汤家骅说,若政党审视后认为没有胜算或政治形势不适合,决定不参与立法会选举,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因为不认同选举制度而不参选,则不如解散,他不相信民主党是后者。 作为法律界选委的汤家骅,被问到会否提名民主派人士参选12月的立法会选举,汤家骅指,提名准则是参选人必须符合宪制条件,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也注重参选人的质素,称只会提名对香港有承担及有视野,愿意为香港人服务的人,而非取决于来自那个党派。 同样作为民主思路召集人的汤家骅指,民主思路有人很想参选,但会待民主党清晰交代是否参选后才作出决定。他又指,现时的选举制度不会令议会清一色,若每人都尽公民责任参选,便不会清一色,又指若政党因不接受制度而拒绝参选,有关政党就没有存在价值,相信某些政党不参选,也有其他派别的人士乐意填补。 对于下届行政长宫的理想人选,汤家骅指最低限度要对香港有长远视野及影响力,认爲特首不是处理琐碎小事,要顾及香港长远发展,以香港市民福祉为依归,他希望真正有能力的人应出来参选。他又认爲,民主的核心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虽然民主选举是好事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重要是当权者本著为人民服务的心去完成工作。 对于近日有不同团体宣布解散,汤家骅指不能理解,若团体没有犯法,看不到需要解散的理由,亦难以理解为何部分团体将解散的责任,归咎于政治环境及国安法等原因。他又对支联会解散感到惋惜,指自己过去也有参加六四晚会,但认为若有团体过于政治化,甚至有机会干犯法律,有责任检视运作。 read more
署理民政事务局长陈积志今日(11日)发表网志,指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定必继续与香港青年同行,鼓励更多香港青年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抓住机遇。 陈积志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希望及栋梁,亦是推动社会及经济长远发展的引擎。本届政府十分重视青年发展,致力做好青年「三业三政」的工作,即关注青年的学业、事业及置业,并鼓励青年议政、论政及参政,让年轻一代看到曙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他又提到,行政长官于去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政府架构重组,当中包括成立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以期更全面检视并制订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让青年人按兴趣发挥潜能,增加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加强他们对社区以至香港和国家的归属感。《青年发展蓝图》将勾划香港整体青年发展工作的目标和主要工作方向,并列出相应的未来工作计划、具体行动、措施和指标,并由改组后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负责推动和协调相关政策局共同落实。「香港开新篇、青年创未来」,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定必继续与香港青年同行,鼓励更多香港青年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抓住机遇,贡献祖国、贡献香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