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道爆水管近美国会所全线封闭
今(14日)晨6时27分,港岛大潭道38号浪琴园附近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夹杂泥沙涌出,水淹两条行车线,最深处逾10吋,水务署派员进行抢修。
运输署表示,因为水管爆裂,大潭道来回方向近美国会所的全线仍然封闭。受影响的巴士路线需要改道,上址的交通繁忙,呼吁驾驶人士改用其他道路。现时往浅水湾方向龙尾去到红山半岛;而往柴湾方向龙尾去到听涛小筑。
今(14日)晨6时27分,港岛大潭道38号浪琴园附近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夹杂泥沙涌出,水淹两条行车线,最深处逾10吋,水务署派员进行抢修。
运输署表示,因为水管爆裂,大潭道来回方向近美国会所的全线仍然封闭。受影响的巴士路线需要改道,上址的交通繁忙,呼吁驾驶人士改用其他道路。现时往浅水湾方向龙尾去到红山半岛;而往柴湾方向龙尾去到听涛小筑。
央视旗下的「大湾区之声」,近日推出9集「微纪录片」《我的家我的国》,并称这是「香港年轻学子追寻先辈爱国爱港的历史足迹,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笑迎大时代到来」这一集中,来自香港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硕士生黄尔诺,就在世界范围内都史无前例的新制度「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平稳运行逾二十年,访问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影片介绍,1996年12月11日,香港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400名委员,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因此,董建华亦经历了「一国两制」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回归仪式上表示,「我坚信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前途一定更加辉煌。」 香港回归后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急和SARS疫情等难关,关键时刻,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维护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董建华说,「我们真是运气非常好,有这样的一个中央。香港需要支持的时候,中央总是在身边。」 对于「一国两制」的最主要的生命力是什么?董建华表示,「一国两制」必须以「一国」为前提,「港人治港」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我相信香港一定能够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董建华说,有机会参与这个大时代是一种福气,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的整个过程,「这个是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非常非常骄傲的。」董建华还呼吁,香港的年轻人要积极、勇敢,投身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香港、国家发展发挥新作用。 read more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10日)见传媒时表示,自李家超昨日(9日)公布参选,当日就有很多选委纷纷提名支持李家超,已经取得百多张选委提名票,今日亦有更多人来提交表格,他有信心达到三分之一选委支持提名的目标。 谭耀宗表示,李家超由局长至政务司司长,期间积累不少经验,大家都有一定认识了解。昨日李家超宣布参选后,不少选委主动发消息表示支持。谭耀宗说,选委是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代表性的人,从选委反应看出,香港市民较认同李家超,他有信心李家超当选之后,能为香港带来新的篇章。 谭耀宗指,在整个竞选过程,乃至整个任期,李家超及团队都会多接触市民,了解市民的需求。他亦会在竞选期间协助李家超介绍其目标、 方向、政纲等。谭耀宗提到,在疫情期间有许多防疫措施和规范,导致竞选工作有一定困难。他表示会尽量在防疫规范和竞选活动之间达到平衡,在不影响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多接触市民,介绍李家超的政纲。从现在到5月8日行政长官选举已不足一个月,谭耀宗希望市民给李家超机会,他也对此充满信心。 谭耀宗表示,目前阶段正在收集各界的意见, 整理形成政纲后,预计在4月底或更早的时间,公布初步政纲并听取市民意见。对于李家超昨日表示当选后的施政目标之一是「以结果为目标」,谭耀宗解释,程序和结果可能有矛盾,但李家超会作出平衡,尤其在处理医疗、房屋等深层次矛盾上。谭耀宗表示,李家超一再强调「同为香港开新篇」「你和我」「市民一齐」,以此为前提为市民服务,推动香港发展,就是希望得到市民的接受和认同。他相信在李家超的带领下,香港市民会更有幸福感,香港会更具竞争力,香港原来的基础亦会更巩固,令到市民大众生活得更好。 read more
专家建议新冠疫苗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相隔6个月,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4日)表示,计划明年1月扩大第三针接种计划。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不建议缩短第二和第三针之间的间距。香港疫情不及外国严重,毋须急于打第三针,认为间距6个月是合适的时间。 刘宇隆指,香港现时最重要的是为长者和儿童打第一、二针,以减低重症及死亡的风险,而非加速打第三针。 刘宇隆提到,青少年在打第一针后的三至六个月才打第二针复必泰,或转为在大腿接种,可减低心肌炎的风险,又或可转打科兴疫苗。至于早前已打两针复必泰的青少年,目前毋须打第三针。 对于已打两针复必泰的人士,第三针应打哪款疫苗,刘宇隆认为,市民可自行选择,如有人在打两针后副作用大,可改为打科兴疫苗。 read more
本港疫情严峻,昨日(2月1日)增129宗确诊。由于发现数宗曾在深水埗大坑东道83号大坑东村东满楼居住的阳性检测个案,涉变异病毒株,政府昨晚8时起围封东满楼,居民须强检。 东满楼强检行动今早(2日)约7时45分完成。截至昨晚11时30分,381人接受检测,发现1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及1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140户,当中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5日)在立法会一个委员会表示,第五波疫情至今有超过14万名政府雇员在不同岗位参与抗疫工作,占总人数超过七成。他又指,会严肃跟进公务员发放不真实资讯或不应公开的内部讯息。 议员关注公务员抗疫「军心」问题 新民党黎栋国问到,一些使用假「安心出行」程式、不符政府疫苗通行证要求的政府雇员,会作如何处理。聂德权回应指,政府处所强制使用「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证的过程很顺利,而对于违反规定的公务员,一定会严肃跟进,并且按纪律程序处理。「现时是有零星个案,(公务员)违反了疫苗通行证,我们会视之为无故缺勤。」 他补充,截至今年4月8日有逾99%政府雇员已接种第一针、98%已接种第2针,未能接种的原因有一半是健康理由,另一半是因为刚康复不久暂时不用接种。有27位政府雇员因未符疫苗通行证而被视为无故缺勤,当中有22人是公务员,5人是其他政府雇员;这27人之中,有5人已离开政府,其他个案亦正采取纪律行动。 加薪肯定公务员抗疫付出?聂:按机制 对于使用假「安心出行」程式的问题,聂德权指目前相关个案正进行刑事调查,一般来说须视乎刑事个案的结果,再审视内部的纪律惩处安排。 民建联何俊贤关注,公务员参与抗疫期间如何统领「军心」问题,例如有人在社交网专页批评政府防疫工作。聂德权表示,留意到有公务员在社交群组对抗疫工作要向各部门「抽壮丁」表示不满,或表示不理解防疫措施等。他指,如果公务员发放不真实资讯,或不应公开的内部讯息,当中又涉及违规情况,会严肃跟进。 劳联周小松问到,当局会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公务员,而且公务员已冻薪两年,今年会否适当加薪,以肯定他们在抗疫工作的付出。聂德权指,公务员薪酬调整需要跟随机制,要考虑几大因素及薪酬趋势调查结果,在进行薪酬调整工作时会考虑公务员的付出及贡献。 read more
2021年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明日(19日)举行,保安局发言人今日(18日)表示,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已准备就绪,作出周密部署,有信心、有能力确保选举顺利及安全有序,并应付任何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及干扰选举的行为。 保安局发言人表示,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网络巡逻,以预早识别及阻止破坏分子作出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同时会加强截查,严防管有非法物品者进入选举现场和其他重要公共场所。警方亦会与由各纪律部队人员组成的特务警察携手,在人流聚集的地方和重要建筑物等作高姿态巡逻,一旦出现危害公共秩序和安全的行为,必会果断执法。 发言人重申,在选举期间借公开活动煽惑他人在选举中投白票及不投票,有关行为不论在香港或在其他地方作出,均可能触犯《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发言人提醒市民切勿参与不法呼吁或转载相关违法内容,否则很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发言人强调对任何不法行为,特区政府必定严正执法,不会让违法分子逍遥法外。 最后,发言人呼吁所有合资格选民珍惜自己的公民权利,为港为己明日踊跃投票选贤能,为「爱国者治港」奠下重要基础,同时为香港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read more
港府密锣紧鼓筹备与内地通关工作,创新及科技局早前指会在本周内详细介绍,日后用以衔接内地、澳门的香港健康码系统,有传港康码将在本周四(12月2日)推出。有资讯科技界估计,「安心出行」将在数日推出更新版,届时可让市民自行把出行纪录上载至港康码。 各国杀出新变种病毒Omicron,令中港通关再现暗涌,惟港府打算如期推出港康码。消息指,登记港康码需要填写真实姓名、香港身份证及回乡证号码、住址证明、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如要通关亦需要提供疫苗接种纪录,以及由「安心出行」上载出行纪录。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料,「安心出行」将在数日内更新,届时会出现新功能,让市民可直接把出行纪录上载至港康码的网页,不需要通关的市民,可选择不更新「安心出行」。 方指出,程式会根据市民提供的资料发出相应的港康码QR code,预料会以类似回港易现时做法,以颜色分类,如市民的检测报告过期、强检人士、来自高风险地区人士则会被发「红码」,即未能符合条件过境,绿色代表可以符合条件过境。方料港康码初期会以网站形式呈现,而非独立的应用程式,强调没有追踪功能,但如日后改以使用应用程式,则或备其功能。 按一般情况,市民最少需在酒店进行至少14天的强制检疫,如现时通关不用检疫,或至少需备有14天的出行纪录才可过境。对于港府在下月9日起强制市民使用「安心出行」出入食肆、戏院等地方,是否代表要在新措施实施后14日才得以通关,即延至12月下旬;方料如有市民一向亦有使用「安心出行」的习惯,便已存有纪录,料通关日子不会特别取决于此。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上周四表示,香港健康码系统开发工作已完成,目前正进行线上最后测试。他预期港康码12月初推出,供市民下载和熟习使用。 read more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27日)发表网志,表示建造业一直是推动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吸引更多新人入行,建造业议会在发展局的支持下,联同逾20个专业团体、行业商会、工会和培训机构,启动一项大型的香港建造业推广计划。今次建造业推广计划的主题为「看『建』未来『筑』及生活」。 宁汉豪表示,「看『建』未来」不单是指建造业建造香港的未来,亦要让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看见建造业的未来,为他们提供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建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和先进建造技术的发展,特区政府需要为行业培育更多新血。至于「『筑』及生活」,是向公众介绍建造业不只为从业员提供工作机会,也透过造地建屋和兴建许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造福社会,并且让从业员发挥无限创意空间。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介绍指,未来数年,政府的基本工程开支预计逐步增加至每年超过1000亿元,而计及私营项目,整体工程总量将会增加至每年约3000亿元。政府亦十分重视建造业的人力培训和发展,今年已向建造业议会提供10亿元资助,资助议会未来6年提供27000个技术工友培训名额,亦会继续和各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做好其他技术及专业人员培训,推广业界的专业形象和发展机会及对社会建设的贡献,以吸引新人入行。 read more
香港公屋轮候时间续创本世纪新高,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公屋时间已攀升至6.1年。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今早(23日)电台节目承认,由于政府觅地不足,令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要停止升势有一定困难,难以期望轮候时间一下子回落,当局未来希望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利用设计及建造合约模式,加快公屋建设。他又指,政府会继续丰富置业阶梯,未来落成的绿置居细单位比例将会减少,但不会完全停建,希望为上车买家保留选择。 何永贤指,会善用其建筑师及在建筑署兴建防疫设施时的经验,,包括利用新建筑技术、促进厂房和地盘同时制造建筑配件、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协调跨部门工作等,加快兴建房屋速度。他指出,以往房署较少使用设计及建造合约模式,认为可将两个元素放在同一合约,建造地基时同时进行上盖及平台等设计。 对于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楼计划」,让基层入住配套未完善的公屋,以压缩1年轮候时间。何永贤表示,对居住环境欠佳、尤其住在劏房的市民而言,越快上公屋越好,若市民日后获安排入住设施延后落成的公屋,政府会考虑提供短期交通路线等支援。另外,政府提出成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会在本届政府上任100日内,提交初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的建议,何永贤指小组正在想方法增加公营房屋供应,会尽快向社会交代。 read more
47名发起或参与前年民主派「35+」初选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将交付到高院审理,当中有34名被告要还押候讯。其中一名被告、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于昨天(12日)于高院原讼庭申请保释。国安法案件指定法官杜丽冰听取双方陈词后,押后至今天(13日)作决定。法官今表示没有充分理由相信林不会继续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故拒绝让他保释。 本案共47名被告,同被控一项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指他们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间,串谋他人旨在颠覆国家政权。他们当中有13人现获准保释,分别为杨雪盈、刘伟聪、吕智恒、林景楠、黄碧云、郑达鸿、彭卓棋、柯耀林、何启明、施德来、李予信、黄子悦及陈志全。其余被告则须还押。另外,邹家成和余慧明一度获准保释,但因违反保释条件要再度被还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