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视察葵涌村了解检测进展
第五波疫情越来越令人担心。葵涌村逸葵楼出现「超级传播链」,昨日增10宗初步确诊与逸葵楼相关,包括一名住映葵楼人士,今日更传出有多达40宗初步确诊个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上午视察葵涌村逸葵楼围封强制检测情况,及了解围封大厦居住市民的诉求。
映葵楼今日凌晨4时起被围封强检,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预计今日下午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第五波疫情越来越令人担心。葵涌村逸葵楼出现「超级传播链」,昨日增10宗初步确诊与逸葵楼相关,包括一名住映葵楼人士,今日更传出有多达40宗初步确诊个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上午视察葵涌村逸葵楼围封强制检测情况,及了解围封大厦居住市民的诉求。
映葵楼今日凌晨4时起被围封强检,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预计今日下午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f3a0c63fd2a39190a15e14b18dc225e8.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趋缓。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新增280宗确诊病例,包括32宗输入个案;另医管局再呈报多3名患者离世。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94,740宗、共9,142名死者。今日共有24宗学校呈报有确诊个案,涉及15名学生及9名职员,分别来自23间学校。早前爆疫的元朗牡丹金阁尚品火锅店再多3名食客染疫。 输入个案方面,其中22宗经核酸检测确诊,10宗经快测呈报。病例内有16宗在机场发现,包括8宗为昨日(10日)抵港人士,涉及6个航班,包括1宗JL029,2宗AI1314,2宗SQ894,1宗EK384,2宗KE607,1宗5J272;另7宗是前日(9日)抵港,分别为3宗QR818、3宗TK083,及1宗CX104。另有16宗在酒店检疫的第3至第6日期间发现。 在学校方面,今日有3,509间学校复课,呈报的确诊个案中包括18宗经快测确诊、6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有5宗病例来自幼稚园或幼儿中心、9宗来自小学、10宗来自中学,有2宗个案来自同一家庭。另过去7天有3间学校有2宗个案,初步调查没有相关。 张竹君表示,元朗牡丹金阁尚品火锅店再增3名食客染疫,他们分别于本月2至4日不适,于8至9日经检测后确诊,涉及2男1女,年龄介乎71至76岁,病征轻征,令相关个案累计至23人。 张表示,新增个案的其中1名患者在深圳,正在当地接受检疫,个案的紧密接触者暂时未有确诊,但始终有潜伏期都有机会有新的个案。她指出,该时段到过食肆的190多人已经全部追踪,有3人暂时不在香港,1人身处深圳、2人在马来西亚,当局已通知相关部门跟进。 她指出,牡丹金阁早前1名职员中招,但其他员工未有中招,因为个案集中在5月1日,料个案“大部分已出晒嚟”,也预计该员工因为在场及同场食早餐,有机会因而受感染,而确诊食客中估计是涉及5至10张台,有很多长者搭台饮茶,当局相信是经空气传播,但仍要视乎全基因分析的结果。 张竹君表示,香港再多3名患者离世,年龄介乎68至90岁,都是年纪大的长者,没有人来至院舍。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42名死者,病死率0.765%。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截至今日零时,过去24小时医管局有2名检测呈阳性的病人离世,包括1男1女,年龄为68岁及86岁,2人均打过二针疫苗。因数据滞后,4月20日有1人离世未公布,为90岁男病人。 何婉霞指出,现时有892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无新增病人危殆及严重,3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130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84名病人出院。此外,医管局累计22661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520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张竹君表示,变种病毒株Omicron的性质由第5波起至今一直没有改变,是非常高传染性的病毒,但由于估计本港已有过半人士已曾确诊,加上有很多人已接种第3针,防御能力已提高不少,比以前好,即使受感染病情亦较轻微,严重及死亡个案亦会减少。 read more
香港确诊个案不断上升,身兼行政会议成员、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今日表示,昨晚(14日)得悉其司机新冠病毒初步阳性,目前有待进一步确认。 叶刘淑仪指,自己周日(13日)、周一(14日)及今早测试均是阴性,目前会居家隔离工作,今早并无出席行政会议。 初确司机现时征状轻微,已经打了2针新冠疫苗,平日每日都接载她,而她则坐在七人车后座,过程有佩戴口罩。 而叶刘亦有出席今午举行的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视像会议,审议第6轮防疫抗疫基金,从画面可见,叶刘即便在家工作也戴上口罩。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23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4时30分起,对观塘安泰村智泰楼进行围封强检。政府今日(24日)中午约12时完成围封强制检测行动。 当局表示,行动中共有约199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136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6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共派员到访约760户,当中4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 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10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6个月。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明日(8日)凌晨起恢复「回港易」安排,而下周三(15日)将推出「来港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本港已连续21天本地个案清零,所以明日凌晨起恢复「回港易」安排,但会排除在内地视为中高风险的地区,现时涉及六个地区。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继续采取严格外防输入策略。本港由8月1日到9月5日,从高风险返回港人士中有116宗确诊,均为抵达香港后在机场或者在特定检疫酒店发现感染。她说,这显示外围状况非常严峻,必然会有输入个案出现,不过这亦显示香港的严格措施可以成功组织感染个案进入社区。林郑月娥说,严格的外防输入,是为早日和内地通关创造条件。她说,和内地免检疫往来是大众市民和商界普遍愿望。 林郑月娥又表示,116宗输入个案中,68宗已经接种疫苗。不过,她指出,前述时间段中抵港人士超过3.4万人,其中约2.78万人接种疫苗,以比例计算,每1000人中,已经打针人士2.8人确诊,而未打针人士中,6.1人确诊,所以打针还是可以保护到自己。 过往经「回港易」返港人士无一确诊 关于香港和内地往来安排,林郑月娥表示,明日凌晨起全面恢复「回港易」计划,适用内地全境以及澳门,不过,若有地区被视为中高风险,均不能使用回港易。林郑月娥强调,过往经「回港易」返港的20多万人士无一确诊,相信可以放心。 她又谈及「来港易」,即来自内地及澳门的非香港居民免检疫到港,将于9月15日推出,深圳湾及港珠澳口岸每日可各有1000人免检疫抵港,即每日共有2000人,有关人士需定期检测及持有核酸阴性结果。 read more
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今日抵港,开展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奥运天团”访港的媒体见面会于今日下午举行。“百米第一人”苏炳添在记者会上受到关注。他表示,自己看香港电视剧长大,对香港非常熟悉,17岁时就曾来香港参加过比赛。他还在记者会上介绍自己每日生活和训练细节,表示自己一直保持初心,心中一直执著要突破。 有记者向苏炳添提问,是否记得何时第一次来香港,有什么印象,成名以后来港多次,对香港有什么样的感情?对此,苏炳添表示,自己2006年第一次来香港,当时代表中山市来香港参加城市邀请赛,在柴湾运动场参加了比赛。苏炳添说,自己当年只有17岁,第一次来香港就获得了很好的成绩,100米跑了10秒59。这次机会让他慢慢走上职业比赛场地。 苏炳添说,香港是他很熟悉的地方,他都是看著香港的电视剧长大,(TVB)“七点半八点半”他都好熟悉。而2006年第一次来香港,他感觉香港“和电视裡是一样的,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购物的、吃的”,印象很好。而此后2016年,他又再次来到香港,参加奥运健儿访港活动。他表示,此类访港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体育搭建平台,让很多国家队冠军运动员来到香港和运动员交流,和市民见面。对于本次访港,他亦十分期待。 还有记者问苏炳添,他以后还有无继续突破的机会,此次奥运有无改变自己的生活。苏炳添回应称,能够创造今天的成绩殊为不易,因为他在2019年曾有一次很严重的受伤,当年整个赛季亦因此未有再参加比赛。自己有很大伤病在身,又遇到疫情推迟奥运会,年纪亦增加,因此在奥运中创造好成绩很困难,但是中国体育总局以及田径管理中心对他非常支持,为他找了最好的团队,帮他治疗好腰伤,国家还请到专家,为他在技术上提供建议。他自己疫情以后,伤病亦好转,最终得以在东京奥运会创造佳绩。 他又指,除客观条件,创造好成绩亦和分组有关。因为当时的分组选手都很强,他“引头一搏”,得以创造自己最好的成绩。他回忆说,当时自己觉得,“半决赛就是自己的决赛”,最终以首名晋级男子100米跑决赛。他坦言,自己创造记录之后,确实改善了生活,近来都接到许多广告,给自己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 还有记者问,有报道说苏炳添生活非常自律,据说每天晚上10点睡觉,不喝酒,是否是真的,怎样坚持下来。 对此,苏炳添表示,确实是真的,因为自己平时知道自己有目标,有梦想,自己还没有做到,所以会在训练上好严格。他说,平常他训练之后,会进行治疗、放鬆,此后在睡觉之前会和妻子孩子视像聊天,十点到十点半就就睡觉。这已经成为固定生活节奏,不需要太刻意做,甚至不需要闹钟,到时间自己都知道要做什么。 苏炳添说,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心裡特别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知道自己心中一直执著要突破。他表示,只要自己一日没有离开田径场,就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一定要记住自己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在赛场上,自己就会有恆心坚持下去。 read more
由前立法会议员黄毓民所创办的《癫狗日报》今日已经停止运作。 黄毓民昨晚在其YouTube频道宣布《癫狗日报》将停止运作,而有关官方网站及社交网站亦已经删除。 《癫狗日报》于1996年3月18日创刊,为实体中文报章,当时售价为五元。至1998年宣布停刊,直至2018年复刊,并转为网上媒体。 read more
本港今年录得34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当中有20宗在深水埗,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连同卫生防护中心跟进调查。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今日(3日)见记者时表示,当局经调查后未找到该20名患者的流行病学关联,又指有部分配水库泥土样本中含类鼻疽菌,经全基因分析发现与患者体内细菌基因非常相近,但感染途径及源头仍有待调查。袁国勇则指,经检测所有配水库食水样本都无发现病毒,强调食水安全。 卫生防护中心多次落区到深水埗采样,包括两个配水库。欧家荣指,在已收集到的471个环境样本中,有38个对类鼻疽菌抗体呈阳性,包括2个在患者住宅采集的食水样本、32个配水库泥土样本,以及4个来自白田村重建地盘。在属于配水库泥土的阳性样本中,6个样本检测到有类鼻疽菌,当中4个完成全基因分析,发现与患者体内细菌基因非常相近,卫生防护中心相信两者有关联,但欧家荣认为仍需继续追查感染途径及细菌源头。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则表示,验出病毒的泥土样本来自配水库上盖,强调食水安全,无发现病毒。他今早同卫生防护中心再次巡视配水库,即使在8号风球下,亦未发现配水库有渗漏情况,因此排除泥土内有病毒渗入配水库。袁国勇说,调查发现配水库上有用作平衡内外气压的通风口,可能会讲病毒经空气抽入配水库,当局已在通风口采样等候化验。袁国勇亦提出另一种可能,指近月天气炎热,可能是因为水温上升令水中氯含量下降,令病毒得以存活,不过经检测所有配水库食水样本都无发现病毒,显示食水安全。 袁国勇建议水务署在配水库加装高效空气过滤器,并装设早前提出的紫外光消毒设施。他亦建议深水埗区内市民,尤其长者及长期病患者,不应将每日头一分钟开喉放出的食水用作擦牙洗脸、洗澡或未经煲滚饮用。 read more
今日(8日)是母亲节,亦适逢佛诞。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在社交平台上载手捧花束的相片,祝各位妈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林郑指,本港疫情受控,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明日又是公众假期,相信市面人流会有所增加,餐厅酒楼都会十分畅旺,市民生活可逐步回复正常。她表示这状况得来不易,呼吁市民在庆祝节日的同时,紧记遵守防疫措施。 read more
本周五(12日)起,海外及台湾地区抵港人士检疫期将由7日改为3日酒店检疫加4日医学监测。持「黄码」的人士在医学监察期间可以如常上班上学。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10日)表示,有关安排所造成的风险有限,因完成酒店检疫后,「黄码」人士要按时进行核酸检测,认为当局须向入境人士详细解释「红黄码」的限制,确保执行到位。 曾祈殷指出,政府数据显示仅1%入境人士,在3天酒店检疫后发现确诊,认为「黄码」人士毋须每天做核酸检测是可以接受,但出入商场或上班都要戴好口罩,以防有机会「阴转阳」。 曾祈殷认为,只要入境人士按时做核酸检测及遵从政府指引,缩短酒店检疫期对本港带来的风险有限,惟他认为政府应详细解释执行措施的限制和罚则,让相关人士清楚细节。 对于是否应取消酒店检疫,并全程以家居医学监察代替,曾祈殷相信要待今次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审视数据再作考虑。 曾又指,医院及安老院舍员工需要接触体弱多病人士,故持「黄码」的员工应增加核酸检测次数。 read more
MIRROR昨晚红馆演唱会发生严重舞台意外,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今早(29日)到事发现场视察后见媒体。孙玉菡表示,当局会根据职安健条例尽快展开调查,彻查事件发生原因,如果调查发现有人需要负责,会严厉执法。 孙玉菡对伤者表示深切慰问,指政府高度关注今次事件。他指,昨晚劳工署同事已经展开搜证工作,今日已向有关方面发出暂时停工通知书,主办单位须向当局汇报确保安全设施。 另外,孙玉菡留意到有不少观众和市民看过事件片段后难以纾解,他呼吁受影响的市民向亲友倾诉,有需要亦可拨打社署热线转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