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惠珍楼强检 无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昨晚完成深水埗元州街24-26号惠珍楼的强制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40人,到访的约40户有约2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因应昨日发现一宗涉及变异病毒株的感染病例,政府昨晚起将惠珍楼列为「受限区域」。
政府昨晚完成深水埗元州街24-26号惠珍楼的强制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40人,到访的约40户有约2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因应昨日发现一宗涉及变异病毒株的感染病例,政府昨晚起将惠珍楼列为「受限区域」。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18日)视察亚洲国际博览馆,了解中心内的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以及与内地援港医疗队交流。 在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内地援港医疗队领队崇雨田教授陪同下,陈肇始教授首先巡视中央控制室,听取医管局人员介绍中心的日常运作;随后与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交流,了解他们治疗新冠病人的情况。 陈肇始表示,感谢中央及广东省政府调派医疗队到香港,加强香港在“减重症、减死亡”方面的抗疫工作。内地援港医疗队在短时间内协助提升中心收治新冠病人的容量、服务规模和照顾质素,直接令市民受惠。 陈肇始称,此外内地援港医疗队在中心内亦为病人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区政府在防疫抗疫工作上,一直积极推动更广泛应用中医药,包括支持医管局为新冠住院病人和康复病人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 陈肇始欣悉香港医护人员和内地援港医疗队在中心内合作无间,互相配合,为医治新冠病人共同努力。 read more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今日(26日)表示,全国人民都十分关心香港疫情。疫情发生以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抗疫工作,已派出两批医疗队。内地援助的8间方舱医院正在密锣紧鼓建设。国家卫健委与香港特区政府举行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视像会议,就具体技术问题深入细致讨论。 此外,在内地的其他新冠肺炎防治专家,每天都会通过视频连线交流,对香港抗疫工作进行交流。当前香港疫情正处于快速扩散和加速上升期,中央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的疫情防控,内地专家将继续与香港同行密切合作,努力做好抗疫防疫工作。 在谈及内地疫情时,吴良有介绍,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天津、山西、上海、山东、福建厦门、黑龙江鸡西等地近日检出的感染者,均为隔离管控或闭环管理人员,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风险较低。 江苏苏州本轮疫情近日新增的感染者主要来自管控人群,疫情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社区传播风险逐步下降。 辽宁葫芦岛本轮疫情病例数近日有所增加,需要警惕疫情反弹和进一步的扩散。 黑龙江黑河和云南红河本轮疫情感染者均集中在当地,存在不同的传播链条,目前感染源仍在调查中,疫情存在传播扩散风险。 云南临沧本轮疫情近日新增病例集中在当地一所中学,需尽快转运隔离全体师生,加快重要区域核酸筛查工作,防止疫情在校园和社区进一步扩散。 广东深圳本轮疫情点多面广,传播链复杂,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较高;东莞近日新增感染者主要分布在一个工业园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相关部门正加紧排查管控。 四川成都和广西防城港本轮疫情存在进一步传播扩散风险,当地正加紧排查管控。 内蒙古呼和浩特本轮疫情目前处于高位平台期,但社区传播扩散风险有所下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香港疫情前期死亡的病例中,年长的占大部分,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死亡的人员,两者相差18倍,应该推动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6日)出席工业总会举办的「中小企ESG论坛」时表示,全球正积极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政府正多方面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包括市场基建、市场发展等,期望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支持本地向绿色可持续转型,同时助力大湾区、国家及亚洲的绿色低碳建设。 陈茂波引述工总调查指,多数企业已经或有计划采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优化措施,亦认同可提升中长期财务表现。对大企业或上市公司来讲,ESG已融入管治架构及业务决策,但中小企则可能遇到困难,包括合规成本上升及员工不熟悉议题等,在资源和专业上要协助。 陈茂波表示,政府去年5月推出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门槛已降至1亿元,收到制造业、电子科技等行业申请,而人才培训方面,财库局及金管局正合作落实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资助金融及相关界别人士参与,取得专业资格,政府会持续检视,推出适当措施。 read more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昨日(13日)表示,中方敦促美方认清形势,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停止干扰香港法治,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5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5月13日,美国众议长佩洛西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先后对香港警方对“612黑金”相关人员采取的正当执法行动诋毁抹黑,佩洛西并无理指责攻击香港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和中方治港政策。美方有关表态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司法主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香港是法治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所有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612黑金”相关人员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性质恶劣。香港警方采取的行动体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发言人强调,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恢复了香港的安全和稳定,确保了香港居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但美方特别是一些议员政客,长期打着“民主”、“人权”、“自由”的幌子,为乱港分子撑腰打气,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任何外部干预势力的污蔑抹黑都阻挡不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美方的图谋不会得逞。 read more
国家司法部昨日(14日)公布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详情,指明港澳考生必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报名时要提交相关承诺书。 司法部的公告列明报名者要符合六项条件: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三)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法律,经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准许,在律师、大律师登记册上登记,且未被暂时吊销执业资格的律师、大律师,或者在澳门律师公会有效确定注册的执业律师。 (四)具有累计五年以上律师执业经历。 (五)职业道德良好,未有因不良名誉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受惩处的记录。 (六)能用中文书写法律文书,能用普通话进行业务活动。 具体考试科目方面,则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国法律史、内地司法制度和律师职业道德、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30日)作客电台节目时表示,政府在继续培育精英运动员的同时亦会推动运动普及化和产业化。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作为品牌项目,期望赛事能在今年11月举行。外国运动员可以通过旅游气泡来港,比赛全程中闭环管理。 提及通关,杨润雄指现今本港旅游业受到疫情打击仍然不小,即使政府努力为业界提供支援,并鼓励本地游,业界大部分还是处于冰封状态。在考虑防疫措施和通关时,政府会顾及对经济和旅游业界的影响,但同时也需要平衡社会安全、市民健康和日常生活这三个要素。冀通过精准防疫,将对市民和各界影响降至最低,争取早日通关。 此外,他提到通关后旅游业需时复苏,例如航空公司需时复航和重新聘请人手,政府正协助业界保留实力、留住资深从业员,采取了为业界从业员开设防疫抗疫岗位等措施,让本港在通关后亦有人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read more
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今日(10日)举行成立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透过视像致辞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市民同心协力。她希望大家善用科技创新、区域协作、绿色经济等机遇,携手迈向碳中和。 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会透过为会员提供低碳技术、人才培训、学术交流、项目研发及绿色金融等服务,促进社会各界在减碳排放及落实碳中和方面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低碳转型。她对协会的工作方向表示肯定,希望协会的工作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林郑月娥说,香港会在不同方面推动减碳工作。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动创科发展和再工业化,其中会推动研发和试验减碳技术,促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亦会透过与邻近区域合作开拓增长机会,例如与大湾区城市在发展低碳社区、开发减碳技术和人才培训等范畴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国家迈向碳中和作出贡献。 林郑月娥又指,亦会善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由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成立碳市场专责团队,评估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香港又积极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特区政府已发行不同年期、不同货币计价的绿色债券,亦正计划发行零售绿色债券,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今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市政府在香港发债,当中亦包括绿色债券,我们对此表示欢迎。香港会积极与内地省市政府探讨在发行绿色债券以至其他绿色金融范畴的合作空间。 林郑月娥去年在施政报告中宣布,香港力争在2050年前达至碳中和。她在今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中进一步宣布中期目标,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二月十日)在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立典礼的视像致辞: 胡伯杰会长(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兴以视像形式参与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的成立典礼。首先,我对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正式成立致以诚挚的祝贺。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九月宣布中国会力争在二○三○年前碳达峰,并于二○六○年前实现碳中和,表现出大国担当,备受国际社会认同。至于香港,我去年在《2020年施政报告》宣布,力争在二○五○年前达至碳中和。为此,我亲自主持跨部门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督导委员会,制订整体策略和监督各行动协作。我在今年十月的《2021年施政报告》中进一步宣布中期目标,力争在二○三五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二○○五年的水平减半。环境局已紧接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详细阐述了“净零发电”、“节约能源”、“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四大减碳策略目标。 我们会在不同方面推动减碳工作。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动创科发展和再工业化,其中会推动研发和试验减碳技术,促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亦会透过与邻近区域合作开拓增长机会,例如与大湾区城市在发展低碳社区、开发减碳技术和人才培训等范畴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国家迈向碳中和作出贡献。 我们亦会善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共同领导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已成立碳市场专责团队,评估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我们又积极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特区政府已发行不同年期、不同货币计价的绿色债券,亦正计划发行零售绿色债券,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今年十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市政府在香港发债,当中亦包括绿色债券,我们对此表示欢迎。我们会积极与内地省市政府探讨在发行绿色债券以至其他绿色金融范畴的合作空间。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市民同心协力。我希望大家善用科技创新、区域协作、绿色经济等机遇,携手迈向碳中和。我知道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会透过为会员提供低碳技术、人才培训、学术交流、项目研发及绿色金融等服务,促进社会各界在减碳排放及落实碳中和方面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低碳转型。我对协会的工作方向表示肯定,希望协会的工作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最后,我在此再次祝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立,谨祝协会工作顺遂,会务蒸蒸日上。多谢大家!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联同多名司局长,到荃湾出席《施政报告》首场地区咨询会,指政府上月已经展开线上线下的咨询工作,强调非常重视不同界别人士的意见。 咨询会有逾百人出席,分别来自新界多个地区组织或团体。有参会者表示,希望增加公屋供应,将公私营房屋比例调升至8比2;亦有人希望当局放宽过渡性房屋层数限制至6层,以增加单位数量。有出席者希望政府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将能提供不少土地,希望政府多下功夫,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李家超表示,明白市民关心房屋议题,因此政府已经成立2个相关工作小组,强调会以行动为目标,并非空谈,指增建过渡性房屋、重建计划,以及降低强拍门槛等议题,都在工作组的研究范围内。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6日)到访香港科技大学,参观其科研设施和了解相关研究项目,并与校方高层座谈,听取该校最新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走访八所资助大学,大学管理层的汇报和与学生的亲身接触,令她对院校和师生的实力和未来都充满信心。她指,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是栽培新一代领袖的摇篮,特区政府会继续支持各大学的发展,并与校方携手,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着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国家意识、香港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担当的新一代,贡献香港,报效国家。 林郑月娥又指,科大成立了只有30年,是一所年轻的高等学府,但已取得骄人成绩。作为一所世界级研究型大学,科大的师生积极发挥创意和投入科研,其研究成果、技术应用和商品化的能力超卓,亦培育了不少独角兽,成绩令人鼓舞。她又说,科大位于广州南沙的港科大(广州)校园自2019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后,筹备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首幢建筑物月前封顶,期望港科大(广州)能发挥科大优势,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高端人才,为国家和香港作出贡献。 read more
《公务员守则》更新草拟版本预计明年第一季发出,征询职方的意见。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26日)表示,《公务员守则》由2009年沿用至今,新版守则会突显一些过往没有写出的原则,包括公务员要尊重宪制秩序、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亦要有团队精神。 政府早前透露新版的《公务员守则》将不再用「政治中立」字眼,引起外界讨论,她指出,局方正考虑字眼,未有最终决定,会聆听各方意见,强调要「摆正」概念,她又称公务员不可被个人政治取向、政治信念或政治联系影响工作,必须公正和全心全意帮助政府做事。 对于施政报告提出要加强管理表现欠佳的公务员,她指出,根据现有机制,被评为工作表现达「不满意」程度的公务员,部门可启动机制要求对方在限期内改善,否则会被要求离职,不过有关机制的程序比较复杂,需时较长,未来会研究有无简化空间,提升效率但不失公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