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辉:疫情走势未来一星期是关键
卫生防护中心前总监曾浩辉今日(11日)表示,本港连日确诊数字破千,升幅极快,现时较难预测疫情走势,未来一星期是关键,期望现时的社交距离措施见效。
曾浩辉接受访问时称,政府目前采取「动态清零」及「围堵」的防疫政策,是要先压制疫情。他指,「与病毒共存」是较为消极的说法,西方国家即使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亦会因应疫情采取封城、禁足等措施,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卫生防护中心前总监曾浩辉今日(11日)表示,本港连日确诊数字破千,升幅极快,现时较难预测疫情走势,未来一星期是关键,期望现时的社交距离措施见效。
曾浩辉接受访问时称,政府目前采取「动态清零」及「围堵」的防疫政策,是要先压制疫情。他指,「与病毒共存」是较为消极的说法,西方国家即使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亦会因应疫情采取封城、禁足等措施,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香港接连有多个酒吧群组爆发传播链,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早(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爆疫的酒吧环境狭窄、通风欠佳,涉嫌违反防疫规定,而顾客脱下口罩聊天时排放量及呼吸量高,亦会增加病毒的暴露时间及传播风险。 梁子超认为当局要加快追踪,因为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速度快,不排除酒吧已出现二及三代传播,惟卫生防护中心在个案追踪上有滞后,批评患者确诊一周后才发现群组感染已太迟。 近月本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他认为相关措施可继续放宽,但前提是政府要持续改善防疫措施,防止疫情短时间出现急剧反弹,减少确诊及入院数字,预计疫情会维持在低水平传播一段时间,形容是迈向病毒风土化的必然结果。 read more
运输署批准5间巴士公司缩减服务,明日(4日)起过百条巴士线暂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3日)表示,市民去上班或出行可能线路未必很直接,或会有些迂回,希望市民谅解。 本港疫情严峻,影响各专营巴士公司的人手安排,以及乘客量显著下跌,运输署近日批准5间巴士公司调整服务,由3月4日至3月16日期间,将有一共104条巴士线暂停服务,包括暂停共98条有其他替代公共交通服务的路线、5条只在假日提供服务的郊游路线及1条通宵路线。 九巴昨晚表示,九巴3月4日起有88条暂停服务的路线,包括1条深宵路线、2条新型长途巴士路线、5条周末及假日服务的旅游消闲路线、15条有替代巴士路线或与其他公共交通服务重叠的日间路线及65条特快/特别路线。 read more
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对于世界龙舟锦标赛移师泰国举办,以及香港马拉松取消感到失望,认为政府应尽快放宽检疫安排,以免更多大型国际活动取消在香港举办。 林健锋表示,如果大型活动不能在香港举办,对本港的国际形象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特区政府应在数据支持下尽快取消入境隔离政策,相信对于11月举行的金融峰会,吸引世界各地管理人员来港有帮助。他说,过去几个月香港成功举办多个大型展览活动,没有出现大型群组爆发,可见市民和主办机构的抗疫行动做得好,特区政府要有信心。 林健锋指出,若确诊个案在中秋假期后一段时间无大幅上升,政府应尽快放宽检疫安排至「0+7」或「0+3」。他形容,检疫安排年尾至明年初再放宽为时已晚,担心再有其他大型国际活动取消。他又指,在外地做核酸检测不容易,建议特区政府取消上机前核酸检测的要求。 原定去年在本港举行的世界龙舟锦标赛因疫情延期,主办单位原拟明年8月再度在港举行,但国际龙舟联合会执委会早前通过将比赛移师泰国举行。该会昨日举行特别会员大会,正式通过将2023年世界龙舟锦标赛,改为在泰国举办。 对于香港渣马及龙舟赛事相继取消,不少声音要求检疫安排放宽至「0+7」。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回应指,疫情有回落的迹象,将积极考虑11月前将入境检疫措施调整至「0+7」,即零天强制酒店检疫,全程7天社区医学监察。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亦透露,特区政府会争取明年前全面正常通关,尤其是与内地正常通关更是民心所向。 read more
「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评审委员会今日(28日)举行视像会议,同意资助2个过渡性房屋项目,预计可提供306个单位。 2个过渡性房屋项目包括香港善导会建议的前船湾余东旋学校过渡性房屋项目,总拨款额为1亿5496.5万元,预计可提供276个单位,以及聚贤荟有限公司建议的铜锣湾加路连山道、礼顿道及希云街过渡性房屋项目,总拨款额为600万元,预计可提供30个单位。 点此查看可接受租户申请的过渡性房屋 read more
消息指,警方昨日拘捕上市公司龙皇集团创办人黄永帜,他涉嫌与一宗「唱高散货」的投资骗局有关。龙皇集团经营连锁式中式酒楼业务。 人称帜哥的黄永帜,早前已辞任公司主席、行政总裁、执董及董事等职务,并在今年6月初起沽售龙皇股份,现时无持有集团任何股份。 警方今日下午将联同证监会召开记者会,简介一个打击「唱高散货」集团的拘捕和搜查行动,以及总结过去一个月「反洗黑钱月」的执法行动及宣传工作。 read more
保良局婴儿组发生怀疑虐儿事件,两名员工先后被揭发涉粗暴对待幼童。劳工及褔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2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社署正严肃跟进,已敦促机构彻查事件、审视流程及提出改善办法,并向社署提交报告。 自童乐居虐儿案发生后,社署成立检讨委员会首阶段公布31条建议。孙玉菡指,当中部分建议已经落实,其余会尽快跟进。他透露说,现时院舍内有约三成至四成儿童有特殊照顾需要,会提高人手比例。 read more
网上有人上载帖文讹称香港海关将扣押货品进行拍卖,其中一个网站更声称将拍卖所得的款项用作慈善用途。海关澄清,从来没有透过任何社交平台及网站拍卖充公货物,呼吁公众人士提高警觉,切勿上当受骗。 海关早前发现两个名为「Matiny」和「Yimi-shop」的Facebook社交平台专页,分别上载帖文并提供两个于美国和加拿大注册的网站(https://twgsjg.shop和https://bfjays.shop),讹称香港海关将扣押货品进行拍卖,其中一个网站更声称将拍卖所得的款项用作慈善用途。 有网站讹称海关将扣押货品进行拍卖,并声称将拍卖所得的款项用作慈善用途。 海关表示,有关社交平台专页发出虚假信息企图误导消费者,并有侵犯知识产权之嫌,有可能触犯本港《商品说明条例》及《版权条例》。海关除已要求相关社交平台营运方尽快移除相关信息及连结外;海关亦将联络国际刑警组织,对事件作出跟进。 海关重申,在完成案件的法律程序后,会严格按照既定指引分类处置案中被充公物品。如果有关物品适合作公开拍卖,只会交由本港相关政府部门统筹跟进,绝对不会与任何外界人士及团体合作拍卖。 海关强调,一向相当关注涉及网购的违规活动,并致力打击网上不良营商手法及侵权行为,亦会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执法部门紧密合作,打击跨境侵权活动,保护消费者和正当商户的权益。 海关表示,如有关侵权行为涉及本港人士,海关会进行跟进调查;即使有关平台处于香港境外,只要涉及本地的刑事侵权活动,海关亦会把个案转介有关境外执法机构共同跟进。 read more
民政事务局今天(1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局长徐英伟趁国庆,在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陪同下,探访荃湾多个劏房户。贴文指,徐英伟与陈恒镔趁此机会,了解住户生活上的需要以及疫情所造成的影响,并向他们介绍政府相关福利计划,还送赠福袋,送上关怀与温暖。 另外,徐英伟亦出席荃湾各界庆祝国庆升旗礼并担任主礼嘉宾,喜见全港各区都有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国旗飘扬,市民开心欢度国庆。 read more
立法会大会昨日(7日)下午三读通过《2021雇佣(修订)条例草案》,法定假期将由12天逐步增加至17天。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晚上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很高兴法案获得通过,令缠扰劳工界多年的议题获得解决,亦让超过100万基层雇员受惠。 林郑表示,因为深知劳资双方往往很难在劳工权益方面达成共识,因此当初在竞选政纲中不敢轻易作出承诺。如今有薪法定产假增至14周,法定假期亦可以与公众假期划一,实在令人欣慰,她感谢立法会不同背景的议员再次发挥求同存异的精神,亦赞商劳工界及商界互谅互让。 林郑又说,必须感谢劳工及福利局和劳工处同事们的努力,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尽快完成取消强积金对冲的法案。 read more
7月1日铜锣湾发生刺警事件。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在传媒撰文,指出有关行为属于恐怖主义行为。她说,《国安法》明文禁止「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有关罪行并不构成侵犯言论自由,又引用欧洲、英国及法国的反恐法例和案例指出,任何人公开为具体或不具体的恐怖主义行为辩解,即属犯罪,而为恐怖主义行为辩解包括对有关行为作出正面评价、合理化、或颂扬美化有关行为,而为犯案者辩解亦可被视为恐怖主义行为辩解。 郑若骅表示,有言论指「针对平民发动的袭击才属于恐怖主义,若针对的是政权、代表政权的政府机构或执法人员,便不属于恐怖主义」,她指这种看法明显是荒谬,而且欠缺法理基础。 郑若骅表示,《国安法》没有界定何谓恐怖主义,但她引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一五六六(二○○四)号决议,指出「以在公众或某一群体或某些个人中引起恐慌、恫吓人民或逼使政府或国际组织采取或不采取行动为宗旨,意图造成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或劫持人质的犯罪行为,包括针对平民的此种行为,均为有关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范围内界定的犯法行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出于政治、哲学、意识形态、种族、族裔、宗教上的考虑或其他类似性质的考虑而视为正当行为,并吁请各国防止此类行为发生,如果未能加以防止,则确保按其严重性质予以惩罚」。 她指,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严重的暴力、破坏或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胁逼政府或威吓公众,以图实现政治或其他主张;《国安法》第二十四条「恐怖活动罪」的定义反映了这些主要特征。 郑若骅又表示,《国安法》第三章第三节订立各项恐怖活动相关罪行,包括第二十七条「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对于何谓「宣扬」,她引用内地学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读本》 提出以下理解:「根据《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也构成独立的犯罪,这里所说的『宣扬』是指为恐怖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宣传、辩护或者颂扬的行为,在『宣扬恐怖主义』问题上,任何人不得以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报道自由等理由,对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信念或理论进行鼓吹或者辩解,不得为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的『揽炒』口号和主张进行宣传或者喝采。」 郑若骅指出,禁止宣扬或鼓吹恐怖主义,包括任何为恐怖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宣传、辩解或者颂扬美化的行为,常见于各国的反恐法例。她列举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的决议、英国《二○○六年恐怖主义法案》以及法国《刑法典》的条文,当中法国有「宽恕恐怖主义罪」,规定任何人公开为具体或不具体的恐怖主义行为辩解,即属犯罪,可判处五年监禁。 她引用九一一事件后一个案例,一名漫画家在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发生两天后,在周刊上发布一幅戏仿有关事件的卡通,并附有含嘲讽意味的文字(意指有关事件是梦境成真),该漫画家被法国当局控以「宽恕恐怖主义罪」,并被法国法庭定罪,该漫画家以言论自由上诉至欧洲人权法院亦不成功。 郑若骅期望市民对恐怖活动及宣扬恐怖主义的言行有所警惕,并减低这些言行对市民,尤其是年轻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