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环署工人初确于花园街市政大厦二楼返工


立法会选举12月举行,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相信,立法会选举会在公平公正下举行,不担心建制派内部会发生不和。另外民协或民主党未派员参选,谭耀宗认为属团体的自行考虑和决定,认为12月的立法会选举将会有不少人参选,并相信会充满竞争。 谭耀宗指,过往在比例代表制下,也试过建制派在同一选区和功能组别竞争,相信参选人都会遵循有关规定,强调过分攻击和抹黑没有意思。 有报道指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将就此事南下深圳,谭耀宗表示未有听闻消息,近期未接获可以返回内地的通知。他提到,下一次人大常委会例会将于12月尾举行,尚有一段时间,如果京港两地疫情届时清零,相信有机会出席会议。 至于政府检讨法援制度议题,谭耀宗认为有关检讨,并非与内地“官派律师”做法相同,提到现时法援案件只有少部分律师处理,不是太公道,政府有关建议属合理。 read more
港府正研究是否订立「网络安全法」,加强保障网络资讯系统及重要基础设施资讯系统运作安全。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今日(19日)表示,保安局正进行有关网络安全的立法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并展开公众咨询。 黄志光指出,今年施政报告提出要保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当中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保安局正整理国内及国外相关法例,期望立法清晰界定网络经营者的责任,保障本港网络系统。另一方面,法律改革委员会正就电脑罪行进行立法研究,政府将会密切跟进,目前未有时间表。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由即日起除周二因行政会议外,每日早上将由她主持举行高层新闻发布会,并与相关局长交代相关抗疫工作进展。林郑月娥指出,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数急速上升,个案至今已达2365宗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长者,她强调政府首要是减少重症及死亡个案。 林郑月娥指出,政府抗疫目标是加强对新冠患者的治疗,保护长者,当中要「减死亡、减重症、减感染」。 为加强支援长者,政府会推分层治疗,有以下4项重点措施: 1.设立更多长者隔离中心及暂托设施所有院舍长者3.18前需打针 林郑月娥指出,将尽快建立更多专门为长者而设的社区隔离及暂托中心,专门收治病情较轻或稳定、但仍需要由医护监测的长者。目前相关设施由社会福利署运营,已经投入服务的包括有1000多张床位的亚洲博览馆,以及两间体育馆。政府已要求私家医院协助支援医护人手,至于照顾人手,政府会提供诱因在本地招聘,同时从内地输入照顾员。 2.加强支援长者及残疾人士院舍部分院舍闭环管理 政府也加强支援安老院舍以及残疾人员院舍,包括为部分院舍提供闭环管理,为照顾者提供酒店及专车,并提供足够防护装备。 政府将对长者病人进行分流及分层治疗,并于本月18日前为所有院舍长者完成接种第一针疫苗。 3.加强支援无病征或轻微病征长者居家隔离 政府亦会支援无病征或轻微病征长者在家中隔离。政府将会为这些长者派送更丰富的物资包,包括快速测试包、中成药、体温计、健康手册等。 当局将为居家隔离的长者提供专用医疗热线,有医护人员会主动致电,查询他们的身体情况作临床评估。 若有长者有需要到医院求诊,医管局会安排于17间指定场所优先轮候,并派专车送长者,如果长者情况恶化会即时安排入院治疗。 4.购入数量足够的防治重症药物 医管局已成功购入数量足够的两款新冠口服药,一只已正在使用,另一款将于下周来港。政府感谢辉瑞及默沙东药厂,在事件上为香港作好大努力。 同时,政府将联同医管局推四项措施,加强对新冠患者的治疗: 1.将伊院改为救治新冠患者指定医院 林郑月娥公布,伊利沙伯医院改为救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未来4天会将非新冠的留医病人,转往其他医院。 2.公院一半普通病床改收新冠病人 政府早前公布天水围医院、北大屿山医院400多张病床改接收新冠患者外,尽快将其他公立医院整体约一半的普通病床、复康、急症病床改为接收新冠病人,涉及约9000张病床,希望私院配合帮助接收非新冠病人。 3.已向中央请求内地医疗团队支援 林郑月娥指,已向中央提出请求,希望内地派出医疗团队来港支援,主要在北大屿山感染控制中心及亚博社区治疗设施协助治疗新冠病人。这两个设施透过更加多的医疗人手可以提升救治重症病人的能力。 4.争取中央援建的落马洲河套区应急医院4月投入服务 林郑月娥指出,争取中央援建的落马洲河套区应急医院,由内地医疗团队服务,争取4月内可分阶段投入服务。 read more
新冠疫情以来,安老院舍出现多次爆发或需送检疫中心,令长者身心疲劳,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今日(5日)出席活动后表示,已建议社署放宽院舍探访及外出安排,他引述社署表示会考虑建议。现时旅游业界正建议「团进团出」方法接待旅客,林认为,安老院舍可仿效做法,在闭环安排下,让院友外出活动,接触大自然,有助身心健康,感染风险亦低。 对于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表示,研究要求医护人员做够一定年期才能离开公营系统,以应付医护人手紧张,林表示,以往讨论医生人手时有提及这项建议,认为值得探讨,亦相信卢宠茂会与相关专业团体讨论。他说,有别于以往,现时很多40岁以下的公立医院医生都已转做私家医生,对公营医疗系统确实打击很大,因此要检视服务时间需否长些。至于是否限制了自由,他认为,在知情的情况下,培训配套亦做得好,相信没有问题。 另外,《施政报告》建议实施先导计划,将现时每年2000港元的医疗券增至2500港元,对于有长者反映,期望可加至3000港元,林正财表示,《施政报告》公布的健康蓝图十分可取,医疗券实际亦有预防作用,包括做筛查和检验身体,如果用1000港元做好预防,当局再给予500港元作为鼓励,可以相得益彰,如果效果好,相信政府乐意再给予资源。 read more
新学年小一统一派位程序即将展开,有传媒今日(13日)引述消息指,本港学龄人口结构性下跌,多所小学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收生不足,学额未用尽,其中北角官立小学(云景道)及大埔官立小学,自行收生阶段取录学生不足十人,令统一派位阶段水涨船高,至逾百个学额;但九龙城名校网超收「世袭生」情况持续,喇沙小学等9校的统一派位学额,被「蚕食」2至10个不等。 小一统一派位将于1月22日至23日接受申请,新学年原预计有58000多名小一适龄学童,较本学年少1500多人,据教育局数字,其中约48000名学童参与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约23000获派学位,即仍有35000多人或于统一派位阶段,报名入读官津小学。当局来年仅于深水埗四十网「加派」,每班获派29人,较去年有5个校网「加派」力度大幅放缓。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于自行分配及统一派位的学额数目,各占该校整体小一学额的一半。本报统计选校名册发现,各区均有小学在自行收生阶段未用尽学额,意味收生更为严峻,其中68校少收11至55名学生,须把学额拨往统一派位作分配,七校的统一派位学额多逾百个,其中大埔官立小学及沙田的世界龙冈学校黄耀南小学,两校暂定统一派位学额多达118个,较于自行收生阶段提供63个学额,多出55个,按此推算,两校于自行收生阶段仅取录8人。北角官立小学(云景道)统一派位学额亦达95个,较自行分配学额多出45个,意味自行收生阶段仅取录5人。 然而,个别校网超收「世袭生」情况仍然普遍,有「名校网」之称的九龙城区四十一校网,10所小学中,9校统一派位学额「蚕食」2至10个不等,以喇沙小学最多;元朗七十二网及天水围七十三网,超收情况同样严重,其中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学校,超收33名「世袭生」,统一派位学额仅余17个。 资助小学校长会名誉主席张勇邦指,「加派」仅反映深水埗的适龄学生增加,但家长在「大抽奖」后,子女未获派区内的心仪名校,不排除仍会跨区「叩门」,最终留在原区学校就读的人数,随时不升反跌。他又提醒家长,即使人口下跌,但传统受欢迎学校的统一派位学额不会相应增加,建议家长选校时应更审慎部署。 因应学龄人口下跌,教育局回覆指,将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应对未来学龄人口持续下跌的问题,包括按机制停办或合并长期收生不足的官校等,强调会密切留意整体学生人数变化,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鼓励业界及早规划,务求在确保学校体系的整体持续发展和善用资源的前提下,保持整体教育质素。 因应新冠疫情,教育局将于本月中旬,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在指定日期及时间到统一派位中心办理选校手续;又提醒家长,倘因本地强制检疫或其他相关措施,未能亲身或授权亲友办理选校手续,应与教育局学位分配组联络。 read more
第5波疫情持续,多名染疫儿童情况严重及危殆。日前玛嘉烈医院一名患脑痫症的10岁确诊男童,一度危殆,经治疗情况现已好转,改为严重。该院的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上形容,「病毒欺负紧小朋友」。由于该男童属长期病患,要服用止抽筋药,免疫系统较一般儿童差,若受感染,而病毒强过儿童本身,病毒入侵便容易造成不同并发症。故他们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会「像士兵打仗般」。 关日华表示,男童的嘶哮症或与脑痫症有关。他确诊后虽然出现嘶哮症,但控制良好,期间神志一度转差,担心急性脑炎。幸好在服用抗病毒药后有所改善,稍后会为其进行磁力共振检查,看脑部有否变化。他又解释,由于该名男童已打2针,即使仍受感染,相信疫苗起到帮助,故情况有好转。关呼吁家长不要犹疑,尽快为儿童接种疫苗以作保护,透露当局会研究11岁以下儿童接种4针的安排。 关续指,当局建议长期病患、免疫力弱的人士打第4针,但11岁或以下则仍是建议打3针,他相信会继续讨论儿童是否也要打4针的问题。他强调,现时儿童接种率未够高,若染疫后容易传播他人,惟不少家长以为儿童确诊后不用打针;但其实康复都要打针,以提高抵抗力,对抗变种病毒。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日)表示,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最重要和最彻底的方法,可谓「分秒必争」,而接种第三剂疫苗亦非常重要。 他指出,疫苗接种计划推行了一年,目标很清晰,就是尽量全民接种。目前已接种第一针人口已超过600万,接种率近9成。聂德权强调,高接种率才能保护大众和医疗系统,未来仍需努力,将第二剂接种率推高至9成。他续称,接种第三剂亦十分重要,仍须再加把劲。 聂德权表示,当局正扩大接种量,为便利市民接种疫苗,正马不停蹄物色适合接种场地,单在二月便增设了9个疫苗接种中心,于未来两周更会增设数个接种点,让更多市民能在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下接种疫苗。 read more
在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期间成立的“612人道支援基金”,被批为“黑暴基金”,并于去年停运。基金4名信托人,包括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艺人何韵诗、前主教陈日君、前议员吴霭仪,分别于前日(10日)或昨日(11日)被捕。 消息指,涉前年参与非法集结而正在罗湖惩教所服刑的另一基金信托人、前议员何秀兰今日(12日)亦再被捕。香港警方调查显示,有关人士涉嫌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对香港特区实施制裁,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执法部门是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人士的违法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完全与被捕人士的职业或宗教背景无关。 此前,“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因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中勾结外国势力罪,前日(10日)在香港国际机场离境时被捕。据知,他原计划离港赴外地担任大学访问学者。许于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期间,不时发表评论,及后更成为了612基金信托人。于2021年9月,许宝强失去岭大教席。 至昨日(11日),基金另外4名信托人中,艺人何韵诗、前主教陈日君、前议员吴霭仪均被捕,他们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港区国安法》第29条,警方国安处要求他们均须交出所有旅行证件,并将获准保释候查。 此外,香港警方亦向法庭申请传票控告上述人士及另外1名37岁男子,涉嫌没有遵循《社团条例》要求,为612基金作出注册,据了解37岁男子为基金秘书、社民连成员施城威。据悉,警方掌握多名612基金捐款人及组织资料,并正在调查。 在昨日晚上约9时,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进入柴湾警署。至晚上11时许,何韵诗及陈日君先后离开警署。在反修例期间成立的612基金被批为“黑暴基金”,警方国安处去年9月指正调查612基金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及其他香港法例,并向法庭取得“提交物料令”,要求612基金及协助处理资金往来的真普联提交该基金的资金往来,及捐款人资料等,以调查当中是否涉及勾结境外势力。保安局及后指国安处已收到相关机构的回覆,会就其答覆研究后续跟进行动。 “612基金”于去年8月18日已宣布停止接收新个案,尽管当时已预告“有秩序地停止运作”,但仍要筹款2,500万港元,并于9月作最后筹款,终筹得571万港元。后来该基金指收到托管人真普选联盟通知,不再为基金执行支款指示,由9月6日起停止接受捐款,基金秘书处亦于同年10月31日解散。根据该基金于去年6月的年度报告,截至5月31日,总收入累计2.36亿港元。 read more
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日)在一个网上研讨会向约450名来自日本和香港的商界领袖和行政人员介绍香港为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制订的一系列进取的策略和措施,以及有关环保措施带来的商机。 黄锦星在研讨会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策略,包括加快净零发电、推动节能绿建、更广泛使用电动车和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以及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等。他亦列出改善香港空气质素的行动,并勾勒香港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行动计划。黄锦星指出,日本相近地以争取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并且是绿色科技的先驱。他鼓励日本企业与香港合作,抓紧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带来的机遇。 黄锦星说,未来15至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投放约2400亿港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政府亦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专责咨询委员会,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网上研讨会的与会者亦讨论了香港的环保措施为日本商界带来的合作机遇和商机,并大致认为,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社会各界的决心和共同努力。 read more
申诉专员建议运输署调整对高龄驾驶者及职业司机的体格证明要求,减低「银发司机」因健康问题而酿成交通意外的风险。香港陆路客货运输业议会主席蒋志伟今日(2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支持申诉专员的建议,认为职业司机驾驶时间长,体力和判断力的要求应高于私家车司机。 蒋志伟认为现时做法太片面,70岁以上司机要续牌,只需到要私家诊所做简单检查。他又指,本港有不少驾驶专线小巴的司机70岁以上,若需进一步体检,令部分人未能通过,或会影响业界人手。蒋志伟建议体检费用由政府支付,减轻职业司机负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