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国家卫健委专家梁万年下午抵港
访港内地流行病学专家工作小组将于今日(28日)离港,不过有消息指,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今日下午将会抵达香港,协助特区政府抗疫。
梁万年将是至今来港支援的最高级别内地抗疫专家。他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动态清零」适用于香港,同时建议香港扩大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追踪,及加强社区层面的防控。
访港内地流行病学专家工作小组将于今日(28日)离港,不过有消息指,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今日下午将会抵达香港,协助特区政府抗疫。
梁万年将是至今来港支援的最高级别内地抗疫专家。他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动态清零」适用于香港,同时建议香港扩大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追踪,及加强社区层面的防控。
公务员事务局日前公布公务员高级职位选拔聘任机制,其中创新及科技署署长、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副效率促进专员等数个职位,会同时进行公开招聘和内部聘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6日)表示,在新的选拔聘任机制的框架下,建议如情况合适,并在不构成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可考虑邀请相关法定或咨询组织的主席或委员参与遴选委员会。 聂德权又指,公务员队伍需与时并进,在制度上调整,社会期望政府加强协调统筹能力。 read more
李家超指,香港绝对有能力在大湾区建设担当重要角色 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多方发起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 2022——变局与信心」今日(21日)上午在香港、深圳两地同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演讲时表示,香港绝对有能力在大湾区建设担当重要角色,提出有五大优势可助力大湾区发展。 李家超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坚持改革开放肩负重大意义,同时也带来庞大机遇和发展动能。他认為,大湾区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香港作為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城市的代表,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及航空枢纽,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加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绝对有能力在大湾区建设担当重要角色。 李家超相信,香港未来助力大湾区发展有五大优势: 第一,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导全球。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处理全球45%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今年7月宣布优化人民币互换协议為常备协议,金管局亦进一步优化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第二,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多个项目过去几年蓬勃发展;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今年7月正式纳入沪港通;8月北向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2600万人民币,南向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5亿港元;两地监管机构开闢「互换通」,更第一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引入互联互通安排,同时中证监将推动符合条件的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业证券,纳入港股通合资格证券范围,研究允许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檯及支持在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特区政府及前海管理局亦联合发布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18条新措施。李家超表示,会继续与内地商讨扩大联通计划的范围,促进大湾区范围内的金融流动,从互联互通达至互惠互赢。 第三,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投资平台及融资平台。截至上月底,有78所公司循港交所新制度上市,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累计超过5800亿元,香港成為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下一步将尽早修订主板上市条例,配合具规模但尚未有盈利或业绩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四,香港是世界一流的财富和风险管理中心。李家超指,香港去年管理的资產规模达到35.5万亿港元,其中六成半来自境外,足见香港具备实力成為大湾区及全亚洲的首选资產和财富管理枢纽。目前本港已经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相关业务发展,并将提出立法建议,单一家族办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合资格家族投资控权工具提供税务宽免。至於在促进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李家超表示,正争取尽快让香港保险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服务,亦正推进跨境汽车保险先认的政策,為相关车辆带来便利。 第五,香港将全力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香港融资平台及专业经验丰富,全力支持大湾区绿色企业和项目。特区政府已成功发行接近100亿美元等值的政府绿色债券,今年5月发行了首批总额达200亿港元的绿色零售债券。特区政府已放宽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下申请外部评审资助的贷款门槛,支持更多企业获取绿色金融融资。 李家超表示,未来五年是香港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在特区政府积极投入大湾区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促进和支持区内经济发展,同时更便利香港优势產业在区内发展,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4日)公布「来港易」计划的实施安排。由15日(星期三)起,身处广东省和澳门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只要符合「来港易」计划的所有指定条件,可在入境香港时获豁免强制检疫安排。 任何非香港居民人士在入境香港当天或当天之前14天(不包括该人士在内地或澳门当地根据当时的要求而须完成的强制检疫期)不曾到过香港、广东省或澳门以外的其他地区,以及任何载列于「回港易/来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名单」的地区,可透过「来港易」计划的网上系统预约入境香港名额。成功预约名额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必须按预约的指定日期和管制站入境香港,并在入境香港时持有在入境当天或当天之前三天内取得的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则在入境香港时可获豁免强制检疫安排。 为确保「来港易」计划下出入境管制站保持运作顺畅,计划实施初期将设有名额,经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来港的非香港居民人士的名额为每天各1000个。 read more
为持续关爱受疫情影响的基层市民,与市民一道同心抗疫,新家园协会联同中石化今日(4日)举行「关爱家园 美好生活 百万口罩免费送」活动,即日起在全港免费派发100万个KN95口罩给基层市民、的士和小巴司机,预计将有10万人受惠。 活动今日在中石化葵涌石油气站举行启动仪式,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等主持启动仪式,并向现场的基层家庭及的士、小巴司机派发口罩和关爱防疫包。 主办方介绍,持有新家园协会「关爱咭」的会员,可在中石化柴湾油气站、粉岭围油站、上水油站、大棠路油站、荔枝角油站、货柜码头路油站、葵涌石油气站以及新家园协会5个区的服务中心免费领取口罩;的士及小巴司机可以在中石化葵涌石油气站、上环石油气站、九龙湾石油气站、马鞍山石油气站、大埔石油气站、元朗石油气站免费领取口罩,每位居民可领取一包共10个口罩。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连同香港保安局局长及发展局局长出席每日政府高层新闻发布会,交代由中央援建社区隔离设施的事宜。 其中,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介绍,目前管理的社区隔离设施有23个,包括竹篙湾隔离设施、隔离酒店、中央援建的隔离设施等,目前提供超过18800个房间床位,四成已经入住使用。 邓炳强介绍,隔离设施中采用小区管理和人性化措施,包括食物方面照顾不同需求者等。安排清洁中心加强消毒和清理,确保公用的洗手间和浴室的卫生。提供免费报纸、网络覆盖和小朋友的玩具等。保安局正不断优化服务,希望可以尽快安排更多患者入住。 read more
男团MIRROR于红馆举办的演唱会,昨晚(28日)演出期间出现恐怖意外,2名舞蹈员被突然从高处跌落的大型显示屏幕击中受伤倒地。MakerVille行政总裁鲁庭晖于今日(29日)凌晨零时许赶抵医院了解伤者情况,他未有回应在场记者提问,逗留约5分钟后离开。 鲁庭晖于今凌晨4时许折返医院,并向记者交代事件,他与3名女工作人员就意外鞠躬致歉,并指会认真处理事件,承诺会彻底找出意外原因。他现时最关心2名伤者及其家人情况,会提供一切援助,并祝愿2名伤者早日康复。他续指,2名受伤舞蹈员俱清醒送院,其中1名舞蹈员「阿峰」受轻伤,他擦损及拉伤肌肉,医生建议他留院观察,稍后可出院。另一名伤者「阿Mo」,目前在深切治疗部治理,他清醒可与医生沟通。 2名受伤舞蹈员分别为COLLAR成员So Ching的男友李启言(阿Mo),以及张梓峰,据报2人送院时清醒,李启言头部及颈椎受伤,消息指伤势严重,张则盆骨及颈椎受伤,情况稳定,2人同留医ICU。 read more
全长4.2公里的将军澳至蓝田隧道,简称将蓝隧道,是一条连接九龙观塘区茶果岭及新界西贡区将军澳照镜环山东面的公路隧道,其出口接驳1.8公里长的将军澳跨湾大桥至日出康城一带。届时由康城出发,可更快直达九龙东和港岛东商业区,便利居民返工及日常出行。此外,当将蓝隧道落成,政府亦会随即豁免将军澳隧道的收费。 将军澳跨湾大桥落成后,将成为全港首条同时设有行车道、行人路、单车径及观景台的跨湾大桥,而大桥上的单车径将与沿将军澳湾的单车径连接组成5公里长的沿海单车径,将军澳跨湾大桥或成为全新踩单车好去处。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4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有129名公务员拒绝签署效忠声明,当中约70人已离职或完成有关程序,并强调公务员队伍人员不论任何岗位,都须支持特区政府施政。 聂德权表示,有129名公务员拒绝签署声明,当中约70人已离职或完成有关程序。非公务员合约的政府雇员提交声明期限已过,指有关部门正整理资料,稍后会向立法会交代。被问到会否考虑将签署声明安排扩大至服务提供者,聂德权回应指,购买服务合约人士不属于政府雇员,惟他们提供服务时,也要符合保障各方面运作安全和保密等原则,以减低风险。 聂德权强调,公务员队伍人员不论任何岗位,都须支持特区政府施政,认为不同单位都需要意识,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出现,以真正达致保障国家安全。 另外,聂德权指当局早前要求6万多名前线政府雇员接种新冠疫苗或定期检测,目前有关接种率超过7成,至于整体公务员接种率接近6成半。 read more
昨日起港府放宽海外及台湾入境人士抵港检疫期,由7日改为「3+4」(酒店隔离连同家居医学监察)。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3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抗疫是现届政府首要任务,缩短酒店检疫期后,检疫酒店供应增加,预计抵港人士会增加6至8成。会否进一步将海外人士入境检疫安排改为「0+7」,他表示需要有数据支持,并考虑疫情发展,强调循序渐进调整政策才是负责任做法。 政府实施「红黄码」安排,「黄码」人士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出百货公司超市等,但不能参观展览。卢宠茂说,明白展览业对于「黄码」人士不能参加展览活动有意见,但政府要考虑活动人流,并有数据证明传播风险低,才会调整安排。 他续称「黄码」人士不可进入需查核安心出行的处所,若于食肆上班,可以继续到上班地点,但不能以顾客身份进入食肆,强调「工作」和「顾客」两者有不同定义。他建议黄码员工单独用膳,以降低传播风险。卢宠茂提醒「黄码」人士到访朋友家中,也属违反医学监察要求。对于商界人士冀当局容许持「黄码」人士进入展览场地,卢回应需要考虑活动人流和数据,视乎业务是否有传播风险。他表示「放就容易,收紧就难」,当局会因应疫情重新检讨涉及「黄码」的处所范围,根据已有的数据去检讨每一项措施,例如过往某些场所或行业有无爆发过群组感染等。 卢宠茂指新检疫安排整体运作顺利,改为「3+4」并非放松防疫,只是减低成本,认为完成3天酒店检疫人士的风险与一般市民的分别不大。此外,有外佣雇主希望可选择让外佣在酒店完成7天检疫,卢宠茂称由于检疫人士受法例限制出行,若医学监察人士继续留在酒店,安排上有困难,强调检疫酒店安排不存在弹性。就早前有大行高层表明,要免检疫才能来港参与11月举行金融峰会,卢宠茂回应指,不会把该活动视作死线去调整相关安排,若疫情缓和,例如病毒传播率低过1,可以考虑提前调整措施;若疫情反覆、出现新变种病毒,则会改变防疫策略。 至于有市民的疫苗通行证颜色出错,卢宠茂指使用者和餐厅都需要更新程式版本,新技术实行初期难免会有问题,已有途径为市民解决。 read more
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实施后,只有以下人士会被视为符合接种要求,可以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 1. 一般人士:已接种三剂疫苗;或接种第二剂疫苗6个月内; 2. 康复人士:已接种三剂或两剂疫苗;康复后6个月内;康复后接种第一剂疫苗6个月内;或12至17岁已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 3. 外地来港人士:抵港6个月内并持有“临时疫苗通行证”; 4. 获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疫苗人士,并持有“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 政府提醒,市民可透过“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网站、“医健通”或“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下载最新版本的疫苗接种纪录(含接种或康复状况),并将有关二维码储存于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以进入“疫苗通行证”指明处所。 助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特别职务)张宜伟昨日(30日)提醒市民,留意电子针卡上是否已包括所有疫苗接种纪录的资料,指现行版本的安心出行会按相关阶段,查核用家的疫苗通行证是否符合要求,若针卡显示蓝色框,便代表合乎相关要求。张又指,若市民未能确定纪录是否齐全,可透过“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网站evt.gov.hk”,填写简单的资料后便能下载针卡,并即时储存于“安心出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