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今日起增设7个流动采样站
香港政府表示,今日(10日)起在坚弥地城游乐场、湾仔修顿游乐场、慈云山社区会堂、油塘道游乐场、青衣长发社区中心、大围美林体育馆及大埔体育馆增设流动采样站。
香港政府表示,今日(10日)起在坚弥地城游乐场、湾仔修顿游乐场、慈云山社区会堂、油塘道游乐场、青衣长发社区中心、大围美林体育馆及大埔体育馆增设流动采样站。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今日(29日)联同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合办网上研讨会,以加强两地在贸易、投资、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合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香港不单会继续成为东盟与世界各地拓展经济和建立联系的首选平台和主要渠道,更会成为东盟商界和企业的紧密伙伴,携手开拓新市场,把握新的商业和投资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 邱腾华表示,东盟连续十年成为香港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在2019年底亦是香港第6大外来投资来源地,是香港的紧密贸易伙伴。纵使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香港乐意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携手合作,为区内疫后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贡献。他并鼓励菲律宾公司善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商机。 网上研讨会吸引两地超过550名商界和专业服务界别人士参与。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被问及医护须在公营机构服务一定年期,李家超表示,本港医护人手短缺是不争的事实,本地每年培育医护人员的名额有限制,是一个樽颈位,他相信很多医护人员除了热爱专业,也会对社会负责任。 李家超表示,政府必须要想方法解决公营医疗系统人手不足的问题,指出社会用不少资源培育医护人员,相信专业的医护人员除了热爱自己的专业工作外,亦会抱着服务社会的态度工作。当局会按实际情况与业界沟通,医务卫生局及相关部门会商讨政策细节。 read more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今日(5日)发布通知,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 一、远端检测 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 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对自澳门入境人员的检疫措施维持不变。 三、内地与港澳客运航班 恢复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取消对香港、澳门来往内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数量。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四、签注办理 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 五、口岸运行 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为出入境人员快捷通关提供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香港、澳门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read more
据深圳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系统显示,入境深圳的健康驿站预约名额明日(9日)起增至每日2000个,将便利港人北上到内地。 「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系统」是为经深圳湾口岸入境到深圳的人员提供的预约平台,计划入境深圳的人员可通过该系统提前预订未来7日内(含当日)的健康驿站房间名额,系统将根据预订情况调配房间资源,提供精准服务。 现时香港入境内地的流程如下: 1.到深圳健康驿站预约系统预约隔离酒店及通关名额,完成后获取绿色二维码,截图保存 2.返内地24小时前使用微信打开「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式填写健康申报表,完成后获取黑色二维码,截图保存 3.返内地24小时前完成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4.网上预约口岸离境核酸检测 5.出发当天,在深圳湾口岸接受额外的快速核酸检测,获得阴性结果者才可通行 6.扫描「安心出行」进入香港关口,完成香港过关手续 7.入境内地关口时,填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移交记录单」及「入境旅客轨迹卡」,并出示绿色及黑色的二维码 8.通过安检后,在等候区内,由专属巴士接载到获分配的酒店 read more
运输署今日(6日)表示,因应民政事务总署宣布所有社区会堂及社区中心(除用作临时避寒中心外)将由1月7日至1月20日暂停开放14天,位于沙田大围显和里5号显径邻里社区中心2楼会议室的临时「乐悠咭」申请服务中心将同时由1月7日至1月20日暂停开放。 另外,水务署呼吁市民如非必要,尽可能减少到访其客户服务中心及文件管理中心使用服务,以减少社交接触。需要服务的市民可透过客户服务热线2824 5000或电邮提出查询及要求。 食环署表示,食环署辖下的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以及食物安全中心传达资源小组明日起将会暂停开放,直至另行通告。 选举事务处今日宣布,选举事务处辖下选举资讯中心明日起暂停开放,直至另行通知。 而市区重建局宣布辖下各项公众设施,明日起暂停开放,当中包括市区更新探知馆及SPORTSEXPO,至于H6CONET、茂萝街7号和618上海街的社区活动空间和展览场地会暂时关闭,并停止接受预约。 至于「市建一站通」资源中心将在办公时间内保持开放,但多用途活动室及会议室则暂时关闭,并停止接受预约。 read more
特区政府与贸发局合办的首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于前日(24日)圆满结束。首届论坛以跨地域、跨时区的线上线下形式,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网上同步举行,邀请逾70位来自世界各地主管医疗卫生的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医学界科研专家,以及商界与投资领袖担任演讲嘉宾,透过18场专题论坛,从医疗、金融及科技等不同领域,深入剖析医疗健康产业最新科研发展及投资机遇。 论坛反应非常热烈,成功吸引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逾21,000名线上及线下与会者参与,并为投资者及项目拥有人安排共超过200场一对一配对会面,连系业界并缔造商机,同时凸显了香港医疗健康产业科研、投融资和商贸平台的优势。 主题论坛环节以“强韧迎变共塑可持续未来”为题,广邀全球商业领袖及医健专家,探讨行业极速转型的情况及相关的投资机遇,以及探讨如何携手塑造更具抗御能力的卫生系统,应变短期和长期的挑战。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 因此,未来不论产品的创新发源地是美国、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希望通过这种高效的全球联合研发,使产品能在最短时间内于大中华地区应用。他指出,必须作出改变以应对未来挑战。全球需要更多的医疗创新科技,同时需要以更迅速的方式结合新技术、数码技术、流动医疗设施和个人健康数据,从而改革现有医疗系统。 “医疗卫生政策对话”环节,则探讨了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首任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O)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 在全球层面,各国领导人需要合作生产更多疫苗,并以公平方式分配予发展中国家,同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团结一致,合力为疫情划上句号。中长期来说,人类和大自然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要全面思考如何整合解决方案。 在讨论环节“中国内地医健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前景与商机”,双循环的发展将对国家的医疗保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香港计划发展成为国际医疗枢纽,特别是透过北部都会区,将有助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建立协同效应,并为医疗保健行业提供庞大机会。 read more
内地昨日(7日)公布防疫新10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无症状及轻症可居家隔离等。内地防疫再优化,对香港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有推动作用。据悉,特区政府正在检讨放宽各项防疫措施的可行性。 有消息指,特区政府现正在探讨减少密接家居隔离时间;进一步放宽入境核酸检测,以快测取代;户外地方取消口罩令等。此外,医管局或将探讨放宽出院准则等。 本港昨日新增11981宗确诊,包括11278宗本地确诊个案及703宗输入个案,属近9个月以来新高,再多22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本港累计10651人染疫不治。 read more
古物古迹办事处今日(20日)宣布,因应新冠疫情最新情况,继续暂停开放辖下10个场地至2月3日,包括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馆、元朗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新田大夫第、沙田王屋村古屋、黄竹坑新围十号、下白泥碉堡、马湾芳园书室、大埔上碗窑村碗窑展览、大屿山东涌炮台展览中心及西贡东龙洲炮台展览中心。 古迹办指,场地关闭期间,除网上讲座外,所有教育活动、公众导赏服务及公众节目暂停。 read more
本港开学日在即,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30日)表示,学生疫苗接种比例持续提高,加上学校有足够防疫措施,本港基本上没有出现大型校园群组感染,认为新学年可以继续维持面授课堂。他指出,不少学生可能在暑假期间未做核酸检测,建议学生在开学前两天做快速测试,令学校及早找出已经感染但无病症的学生。 何柏良认同要求学生接种3针疫苗才可上面授课的安排,表示这样可以衔接疫苗通行证要求。他又认为,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之间有6个月宽限期,会造成防疫漏洞,未打第3针的长者可能会在社区活动中受感染。至于近期多名官员确诊,何柏良指,可以加强政府总部检测要求,首长级以上官员要每日做核酸检测,并确保在政府总部上班的公务员,已按要求打齐3针或4针疫苗。 read more
民政事务总署在全港18区设立「港康码」流动支援站,派发宣传单张,鼓励市民注册「港康码」帐户。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25日)走访多个设于港铁站的「港康码」流动支援站,了解外展队如何协助有需要的市民办理申请「港康码」相关手续。 薛永恒先后到大埔墟、牛头角、北角站视察,实地了解流动支援站的运作情况,听取市民对外展队的意见。薛永恒表示,有些市民对数码科技感陌生,需有人从旁协助。不同政策局和部门动员社区力量,发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香港精神,同心抗疫。 政府安排外展队在全港多个港铁站内,每日由上午9时至下午6时,协助市民开启「港康码」户口及下载或更新「安心出行」。首阶段提供外展服务的流动支援站设于10个港铁站,分别是兆康、大埔墟、东涌、青衣、葵芳、启德、牛头角、调景岭、黄竹坑及北角;下一阶段流动支援站会扩至25个港铁站,于明年1月初增加15个港铁流动支援站投入服务,遍布港九新界,分别是朗屏、上水、乌溪沙、大围、荃湾西、南昌、红磡、九龙、太子、九龙塘、黄大仙、何文田、西营盘、湾仔、筲箕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