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雄:观察全民快测结果 下周敲定恢复面授细节

香港疫情有缓和趋势,教育局早前公布全港学校最快4月19日恢复面授课堂。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希望观察一连三日全民快速测试后的结果,下星期敲定复课细节。
杨润雄说,初步计划复活节假期后,先安排高小年级恢复面授课堂,运作约一个星期后,下个月首星期,让初小都可以恢复面授。中学方面,须待中学文凭试(DSE)主科考试在月底完成后,下月初逐步恢复面授。
杨润雄透露,昨日同校长代表会面,他们普遍赞成局方初步拟定的恢复面授安排。

香港疫情有缓和趋势,教育局早前公布全港学校最快4月19日恢复面授课堂。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希望观察一连三日全民快速测试后的结果,下星期敲定复课细节。
杨润雄说,初步计划复活节假期后,先安排高小年级恢复面授课堂,运作约一个星期后,下个月首星期,让初小都可以恢复面授。中学方面,须待中学文凭试(DSE)主科考试在月底完成后,下月初逐步恢复面授。
杨润雄透露,昨日同校长代表会面,他们普遍赞成局方初步拟定的恢复面授安排。
新任海关关长何珮珊为香港海关成立百年以来首位女关长,亦是本港历来首位由纪律部队内部晋升的女首长。何珮珊今日(13日)接受传媒专访时强调,香港海关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投身海关30年,何珮珊最难忘十多年前在毒品调查科的经历,斗智斗力后破获当年最大规模大麻种植场。上任之初,何珮珊曾指打击走私龙虾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之一,引起社会讨论,她进一步解说,国家安全并非只有国土及军事安全,亦包括生物安全,保障食物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香港海关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女将占近四成管理层:性别不是职业发展优势或障碍 何珮珊加入海关30年,见证女性关员在海关中地位提升,她指当年女关员只占整体12%,主要从事行政支援工作,其后逐渐肩负严重罪案调查,不单止在前线打走私,亦展现了策划及指挥大型执法行动的能力。她表示,女关员如今已上升至22%,管理层中,任职助理监督或以上职务的女关员,就由9%增加至38%。 近年海关不乏杰出女将,何珮珊强调部门一直“用人唯才”,女性和男性的职务调配、培训及晋升机会一样,“性别不是职业发展的优势或障碍,个人才能、视野、品格和操守才是主要考虑因素,同事只要用心工作,履职尽责,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在海关会有好好发展”。 十年前追捕毒贩破大麻场最棘手 由前线做起一步步晋升至海关关长,何珮珊主要担任情报及调查工作,笑言经历过无数难忘案件,当中最棘手是十多年前刚加入毒品调查科,情报仅为一张主脑老旧照片,经长时间不懈埋伏,在一间茶餐厅追寻到目标人物,但对方聘用辣车手甩开追踪车。展开两个多月的追捕,终追寻到庞大种植场位于八乡,人员在三公里外的山头全天候监视,待时机一举攻入搜捕,并从而再侦破两个设于私人住宅的大麻场。 何珮珊希望借此寄语有意投身海关的年轻人及现役关员,切勿因少少错折就选择放弃,“如果太容易放弃,便会白白流失黄金机会,既然调查了就要咬实牙根,对我来说,永不放弃,就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保障食物安全非常重要” 何珮珊上任之初,面对本港海上走私猖獗问题。她在10月21日获委任当日,明言打击澳洲走私龙虾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之一,引起社会讨论。她再解说,国家安全并非只有国土安全及军事安全,在国家新时代形势下,必须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包括纳入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在生物安全角度之下,保障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何续指,走私行为在香港法例下属严重罪行,必须严厉打击,再者,走私食材到内地是想规避内地检疫,会对内地民众产生食用安全风险,加上内地曾在冷藏食品包装发现带有新冠病毒,这些来历不明白的走私食材亦可能带有病毒,而增加内地传染风险,因此海关除了本地把关外,“更要履行守护国家南大门的责任”。 已培训关员应对通关及突发事件 新冠肺炎肆虐本港两年,多个边境口岸关闭,何珮珊指出,疫情下走私转经海路及空路,部份负责旅客清关的人手已调派检查货运,就本港有望通关,人手须逐步重返旅客口岸,由于有接近两年没有应对旅容清关工作,海关会为关员进行培训“热身”,同时已制定不同应变方案,应对口岸突发事件,亦会与卫生部门沟通,“令到口岸在检疫同抗疫安排都要做得到位。” read more
因涉及多宗非法游行案正在监狱服刑的「长毛」梁国雄,涉嫌于2016年仍为立法会议员时,在会议中抢去时任发展局副局长马绍祥的文件,因而被控藐视立法会罪。他否认控罪,案件今日(20日)于东区裁判法院续审。案件的控罪表证成立后,梁选择不作自辩。主任裁判官严舜仪把案件押后至3月11日待双方作结案陈词,并排期于3月29日裁决。此期间梁须回狱中继续服刑。 65岁被告梁国雄,被票控违反《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第17(c)条的藐视罪,即于2016年11月15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时引起骚乱,致令该立法会委员会的会议程序中断或相当可能中断。 本案早于2018年初次开审,当时裁判官严舜仪以控罪条文不能用来检控议员为理由,下令将案件无限期搁置。其后律政司与梁就此决定反覆上诉,至去年9月终审法院作出定论,裁定议员就藐视立法会罪并不享有检控豁免权,下令将案发还裁判法院,交回现已晋升成为主任裁判官的严官重审。 read more
香港政府多番强调,通关是本届政府的头等大事,早前盛传两地最快本年年底免检疫、有限度通关,明年中全面通关。有传媒昨日(18日)引述内地官员消息,指两地可于12月首周免检疫通关,与早前流传的中国奥运选手访港时间一致,预料初时每日限额数百人,在之后数月会再增至每日数千人。 报道引述内地政府消息人士指,原定在12月17日起的通关措施将会提前至下月初开始,而内地东奥选手访港的日子是12月2日,两个活动的时间大致一样。有关安排获中央领导批准。通关初期每日限额数百人,只要引入检测及追踪系统,并解决通关初期或会出现的问题后,将会在几个月之内放宽至每日数千人。 综合各方消息,首批通关人士或涉商务旅客及有恩恤、探亲需要人士,至于跨境学生人数众多,料不会纳入优先组别。通关初期唯一关口是深圳,旅客必须持有“绿码”,证明感染风险低。 有媒体向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查询,该局表示无补充。 read more
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估计,根据目前本港新冠病毒即时有效繁殖率超过1.3,疫情在本月内有机会见顶。 他又透露,身边有已完成接种3剂疫苗的医生,在参与聚会时仍然中招,相信政府对8人以上宴会采取快测的措施,能有效减低食肆爆发的风险。 对于本港是否可以在11月份取消入境酒店检疫措施,他认为,要考虑多项因素,包括疫苗接种率、重症和死亡数字等。而针对BA.4及BA.5变异病毒株的二价疫苗将会在年底或明年一月到港。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许树昌呼吁市民尽量避免跨家庭聚会或大型活动。 read more
协助香港应对第五波疫情的内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今日(23日)继续行程,上午到访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与医生就收治重症病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内地援港专家组于本月19日抵港考察,将留港至28日。专家组昨日先后到访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和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了解本港因应疫情发展而增建的各项隔离及治疗设施的定位及运作安排;下午,专家组转到伊利沙伯医院,与该院的临床医护人员就诊断及治疗冠状病毒病个案深入交流,并巡视了医院的相关运作。 read more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5日)在数码港出席公开活动后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和内地一直在一起努力,希望推动尽快通关。 薛永恒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与香港及内地防疫抗疫专家一起共同努力,希望推动尽快通关。但在过程中必定严密审视安排,令防疫抗疫可以一同做得更好,避免为香港或内地的防疫抗疫工作加重不必要压力。创新及科技局会联同其他政府部门的同事一同做好相关工作,亦会听取防疫抗疫专家的意见,做好相关技术方案。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过去两日口岸运作畅顺,市民过关时安全有秩序。而每日5万个经陆路口岸由香港到内地的名额仍有空余,包括最受欢迎的年廿九仍有少许空余,其次为年廿八、年三十。 李家超指,未来8星期的可预约名额,现时只用了17%,说明5万个限额符合实际需要。当局会按实际情况,检视是否有调校空间。 read more
壹传媒黎智英旗下的台湾《苹果日报》不堪连年亏损,宣布于下周停刊。有议员直斥《苹果》多年来劣迹斑斑,涉嫌勾结外国势力及颠覆国家,协助「港独」分子可谓不遗余力,促应该「执笠」。 身兼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议员陈克勤直斥,被官司缠身的壹传媒黎智英长久以来利用媒体勾结外国势力,公然带头要求美国制裁中港,「根本唔系报纸」。陈亦提及在黑暴事件期间,《苹果》不单是荼毒年轻人,更直接煽动年轻人上街示威,又声称有基金可以提供法律支援,但当有黑暴分子被捕,《苹果》往往摇旗呐喊声援助威。陈批评《苹果》自出版以来已破坏香港媒体文化,「带坏晒传媒生态」,不断制造假新闻,最过份是对政府政策无差别地肆意攻击,直言「应执咗渠算数」。 此外,本身是执业律师的议员周浩鼎批评《台苹》一直支持台独,进行分裂国家的行为,至于香港《苹果日报》则是过去劣迹斑斑,包括涉嫌参与颠覆国家的行为,协助港独分子则最拿手,他期望《苹果》永远消失。虽然黎智英已身陷囹圄,但周促请执法部门要严肃跟进《苹果》有否牵涉其他《香港国安法》的罪行。 资料来源:东网 read more
政府今日(20日)就新冠疫情最新情况举行简报会,宣布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表示,今次相信是今年最后一次疫情记者会,感谢各界在3年间的努力。 李夏茵表示,疫情似乎进入平台期,决定继续复常,本周四(22日)开始: 进入酒吧、夜总会、夜店、宴会及参加本地游不用再做快测; 撤销餐饮处所、表列处所容量限制,宴会人数上限取消; 在公众娱乐场所、一些活动场所的户外范围、麻将天九、体育场所的户外范围等允许饮食。 李夏茵提到,「疫苗通行证」及佩戴口罩的要求维持不变。 read more
近来有人针对香港的刑事司法制度作出无理批评,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15日)发表网志,表示香港刑事司法制度一直发挥关键作用,确保罪案得以有效侦查、刑事案件获公正并有效率地处理,同时保障各方在过程中的权利。 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控罪绝不含糊 郑若骅指出,有人反覆提出一些毫无事实根据的批评,指称《香港国安法》或其他本地法例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控罪「含糊」。《香港国安法》清楚列明构成每项罪行的元素,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在普通法制度下,法院审理案件时,可进一步厘清罪行元素。例如在唐英杰案中,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解释了「煽动分裂国家罪」和「恐怖活动罪」的罪行元素。法庭的裁决理据可随时在网上查阅。 此外,在刑事司法制度中,被告可通过不同的渠道就某项控罪要求提供更详尽清楚的详情,亦可就有欠妥善的控罪作出投诉。法庭会就所有程序问题作出适当的考虑及公平的裁决。 在现行法例下,就保释程序及交付审判程序等审前程序实施报道限制,是为在日后正式审讯时确保公平公正。尽管设有报道限制,相关法律程序都在法庭公开进行,公众人士及传媒均可出席及旁听。被告人亦可向法庭申请解除报道限制,由法庭在平衡被告人的权利与包括公平审讯在内的其他公众利益之间作出考虑及裁决。 公正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保释申请 郑若骅说,在保释方面,终审法院在黎智英案中强调,订立《香港国安法》的主要目的至为重要,解释了为何就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采用更严格的保释条件。法院并认为是否准予保释的决定,涉及预测及评估,是「法庭运用其判断或评估而作出的司法工作,而非举证责任的应用」。 在某些普通法适用的地区(例如加拿大、南非及澳洲),就部分类别的罪行来说,不但没有规定控方须举证证明拒绝保释的理由,还须由被控人负起举证责任,证明为何不准其保释外出并继续扣押是不合理的。此外,在某些司法管辖区,行政机关获赋权在无需提出检控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拘留,以防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例如新加坡的《内部安全令》赋予总统行政权力,可基于国家安全,在不经审判的情况下对疑犯进行最高两年(可延长)的拘留,这同时亦完全排除了保释的可能。在此令下所作的决定不可以被司法覆核,只有在为确保合乎程序要求的情况下属于例外。 坊间流传错误资讯,误以为被控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人因为《香港国安法》而全数被拒保释,事实正正相反,在法院充分考虑《香港国安法》和相关本地法律订明的要求后,有部分被告已被获准保释,例如传媒亦有报道部分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士,当中包括前立法会议员,目前获准保释。 依法行使执法权 郑若骅指,在执行职务时,执法机关会获授权行使某些权力,以便进行调查。例如,他们可根据《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向法院申请提交令或限制令,以调查有组织罪行或防止疑犯耗散财产。该等命令可由法官在内庭应单方面申请而发出。为防止疑犯销毁证据、耗散犯罪得益或作出其他阻碍调查或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有必要透过单方面申请授权,这亦是许多司法管辖区的常见做法。《香港国安法》第四十三条实施细则的条文,让执法机关在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时,采取类似的措施。然而,我们的刑事司法制度容许受法庭命令影响的一方申请撤销或更改命令,法庭会在审视所有证据后,严格按照适用法律公正无私地作出裁断。 及时进行审讯 郑若骅表示,一般而言,被控以刑事罪行后,案件首先会由裁判法院处理。大部分案件在首度提堂时,控方会请求毋须答辩,因为执法机关需要进一步调查,或需要就审讯作其他准备。未进行答辩的案件会押后再提讯,直至控辩双方通知法庭案件已准备就绪,方会进行审讯。 律政司与执法机关一直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案件得到迅速和有效的处理。我们会主动探讨和跟进促进加快案件处理的方法,例如在案情和证据容许的情况下,寻求把案件合并处理、在审讯前与辩方尽量就案情和证据达成共识,以减省证人并缩短审讯期。 但大家应留意每宗案件由提出检控直至审讯之间所需的时间,要视乎多项因素而定,例如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被告人是否需要时间取得法律意见以考虑其抗辩及与控方进行答辩商讨、辩方是否需要法庭核证翻译文件或提出需要在审讯前先处理的申请(例如申请要求提供更详尽清楚的详情、披露、撤销报道限制、分拆涉及多名被告人的案件、初级侦讯、释放等)。我必须强调,所有申请均按照既定程序处理,并充分遵循正当程序。如果被告人,不论是否因应法律意见,无视实际案情而决定提出所有程序性申请,就不能同时投诉审讯有所「延误」,因为这是在公平的刑事司法制度下,被告人充分行使其权利的必然后果。 律师的责任 郑若骅提到,法例订明香港居民有权得到秘密法律咨询、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律师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在法庭上为其代理和获得司法补救。与此同时,法律界(包括获准在香港全面执业的海外律师)必须专业地履行职责,并遵守专业操守规则,肩负维护法治的主要责任。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法律执业者的人身安全与其他人一样受法律保障。这个基本保障确保他们应当无惧无偏,专业地行事。诉讼方或其法律代表若受威吓,理应报警并提供所有证据。更不用说,任何人都绝不应以失实指控欺骗或误导法庭、警方甚至公众,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所属法律行业的声誉,更可能会触犯法律。 郑若骅强调,香港以拥有公平和成熟的刑事司法体系而闻名。我们的法例清晰明确,加上法庭的判决具备理据,令到我们发展的法学广受尊重。审批保释和其他法庭命令的法律原则和程序均在法例中清楚列明,由法庭适当地遵循。被告人有权在提出程序上的申请时行使他们的权利,纵使法律程序或会因此延长,但这是尊重和保障被告人行使权利所须付出的代价。同时,律政司亦已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加快检控程序及确保秉行公义。因此,有关控罪「含糊」、没有被告人获准保释、或由控方造成审判「延误」的说法,只要一经查证,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律政司的独立检控原则受宪制保障,《基本法》第六十三条订明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相信不仅检控人员需独立行事,法律界所有成员,都应该专业和真诚地履行职责,以无惧无偏之精神维护公平和独立的刑事司法制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