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政府拟后年内安装350支智慧灯柱
多功能智慧灯柱计划引发监控疑虑后,当局本计划安装约共400支智慧灯柱,地点包括中环/金钟、铜锣湾/湾仔、尖沙咀及观塘/启德发展区四个选定地区,但至2019年中,仅在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安装了50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和路政署现正检视余下约350个拟安装智慧灯柱的位置,预计在2023年年中完成所有安装工程。 根据观塘区议会文件,智慧灯柱上装有高清全景摄录机及蓝牙交通探测器,原意协助环保署打击非法倾倒,以及为运输署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但因应公众对私隐的顾虑,以上功能将会停止推出,待广泛咨询且得到公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路政署亦于去年5月拆除观塘区内智慧灯柱上已停用的摄影机和灯柱顶部的圆形外壳,并将陆续安排拆除区内其他智慧灯柱的相关装置。 据介绍,智慧灯柱的3个功能包括全景摄像机会协助环保署记录非法倾倒车辆、让运输署收集车牌号码、为运输署提供车速数据的蓝牙交通探测器功能,会停用直至取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部门将在一至两个月内成立业界咨询委员会,并展开广泛咨询。 至于被指会读取智能身份证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黎振伟解释,该技术是一个可读标签,只能发放信号,不能接收,用作提供准确定位服务。 资科办和运输署正探讨以光学雷达(LiDAR),取代摄影机探测车辆速度和辨识部分车辆种类,并于今年第一季开始于科学园进行路面测试,并计划在现有两支分别位于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启德发展区)的智慧灯柱进行实地运作测试。 翻查资料,因应社会对智慧灯柱相关的私隐保障安排表达关注,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于2019年成立由业界专家、学者和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组成的「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视智慧灯柱应用的私隐保障技术和措施。 read more

消息:林郑赴京争深港通关7.11成重要节点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8日)率领特区主要官员赴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典。据悉,林郑此行将同时向中央力争深圳与香港率先落实免隔离通关。消息指,深圳市政府初步趋向以7月中作为重要节点,磋商尽快通关。一旦深港通关有突破,澳门特区政府之前提出的「清零28日要求」也许有变化,以配合深港之间协定的最新进展。 林郑月娥今次访京除了参加中共百年党庆活动、带领新班子会见中央官员,据悉其中一项主要考虑就是希望借此行争取尽早与内地通关,至少,先推出深港小范围有限度通关。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稳定,符合商讨通关条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就指,由于最近香港疫情控制比较好,预计应该在7月能够与内地有限通关,似乎亦暗示内地有粤港先通关的初步意向。 未来一至两个星期,内地头等大事是中共百年党庆,全国各地都严防疫情,有关建党百年活动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亦因此不大可能放宽防疫措施,而深圳的初步想法是严控至7月10日,之后可以谈、可以放。换言之,7月11日是重要节点。根据目前的疫情及防疫措施,若然广东及香港本地再无重大疫情,有望7月中率先有序推出深港通关。 据悉,通关初期设有限配额、熔断机制等,希望首阶段争取商务气泡,预料设有配额的小范围通关将设定有严苛的条件,接种疫苗、抗体检测及核酸检测三者或缺一不可,政府早前公布20家合资格抗体检测机构,相信已在为通关预做准备。 read more

何柏良:“清零”非最终目标吁市民接种疫苗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在全球多国蔓延。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8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非洲有研究显示,Omicron对辉瑞新冠疫苗的“逃逸能力”更高,反映病毒似乎能大幅削弱疫苗预防感染能力,而且幅度较其他变种病毒株更大。不过他认为这不代表打针无用,指疫苗仍能降低感染后出现重症及死亡风险。 何柏良表示,愈来愈多证据显示,要接种第三针疫苗才算“完成接种”,本港距离有关目标相差很远。他认为市民要明白本地个案“清零”并非抗疫最终目标,并形容“只是过程”,本港要依赖极高疫苗接种率才能重新开放边境。 何柏良又指,海外有不少国家均立法强制国民接种疫苗,特区政府考虑实施“疫苗通行证”已算较容易接受的做法。 read more

陈茂波:冀全社会同心同德处理房屋问题
本港房屋仍属全球最贵之列,房屋短缺问题严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房地产在过去一段时间是香港的深层次问题,高房价困扰社会,特区政府全力以赴增加土地供应。 陈茂波说,政府与私人之间的合作是重要项目,例如土地共享计划有数个申请,合共提供1万9千个单位,7成属于公营房屋。他强调,当局会一如以往、多管齐下寻找土地,期望与整个社会同心同德,一同处理房屋问题。 read more

徐乐坚:香港近日确诊数字虽缓和惟不排除社区仍有隐形传播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Omicron杀入社区,今日(14日)新增9宗确诊,包括6宗输入个案,2宗与输入个案相关,1宗本地个案;另外,有少于10宗初步确诊个案。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在下午的疫情记者会上表示,虽然近日感染数字有所缓和,但相信社区上,尤其是某区域,不排除仍有隐形传播链。他解释,因为几个个案曾在屯门区生活,带病毒时间去过不少地方,故传播风险绝对存在。另外其中一个个案,特别药房东主个案,在女儿中首先发现,再找到爸爸受感染,再发现被空少所感染, 故署方发现时,已经有两代传播,期间会否有其他传播链仍然要调查,现时希望要在强检公告及区域检测找到个案,减少聚集截断传播链。 read more

「来港易」启用一周1834名内地人士入境
本月15日起,身处广东省和澳门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只要符合「来港易」计划的所有指定条件,可在入境香港时获豁免强制检疫安排。入境事务处22日公布统计数据,「来港易」启用一周以来,共有1834名内地人士访港,较去年同期增长23%。 数据显示,其中1631人从深圳湾口岸入境,占比89%;125人通过港珠澳大桥入境,占比6.8%。 根据安排,「来港易」计划每日共设2000个名额,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各设1000个。但一周以来日均只有262名内地人士使用,只及上限的13%,尚余大量名额。 read more

公海游旅客注意!9.30至10.21曾到「海洋光谱号」须强检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缓和,昨日(21日)新增6宗确诊个案,均为输入个案。政府昨晚就强制检测公告刊宪,指因应一宗涉及邮轮员工的怀疑复阳个案,政府要求任何在今年9月30日至10月21日期间曾身处邮轮「海洋光谱号」超过两小时的人士,须于本周六(23日)或之前接受检测。 另外,由于两间学校爆发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样疾病个案,而有关疾病病征与新冠病毒相似,为谨慎起见,观塘宝峰大厦2楼天主教圣云先幼儿学校及沙田禾輋村顺和楼地下圣公会灵风堂幼稚园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任何在10月8日至21日期间曾身处上述指明地方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包括但不限于全职、兼职和替假员工、学生及访客),须于本周六(23日)或之前接受检测。如受检人士选择使用卫生防护中心派发的样本瓶进行检测,则须于下周一(25日)或之前交回已采样本的检测样本收集瓶。受检人士若在10月19日至10月21日期间已进行检测,会获视为已遵从强制检测公告的规定 原定昨日(21日)出发公海游的邮轮“海洋光谱号”,有船员初步确诊新冠病毒,消息指,该名船员或属于“复阳”个案。邮轮原定今晚出发的4日3夜公海游旅程已取消,是次约有1,200名旅客,曾上船旅客约1,000人,他们已全数获安排离开邮轮。 皇家加勒比海游轮回应指,有关员工属后勤岗位,没有接触客人,全部 1,250 名船员均已完成了规定的新冠疫苗接种,并于登船前通过了核酸检测和相关健康筛查,持阴性结果登船。 公司指将对受影响旅客提供多重补偿方案,包括全额退回已支付的船票费用和港务税费、交通费补贴、与预订船票费用同等金额的未来航班抵用券等。至于未来航程的安排,公司将会与卫生防护中心密切沟通,以确保旅客及船员的健康与安全。 read more

将军澳宝盈花园14人未做检测政府发强检令
政府今早(15日)约9时15分完成将军澳宝盈花园4座围封强检,约110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政府派人到访400户,当中20户没人应门,跟进后发现有14人未进行检测,已向他们发出强制检测令。 卫生防护中心指,大厦一名51岁女居民,检测结果呈初步阳性。她是早前确诊竹篙湾检疫中心女保安员的同事,最后上班是星期二,主要工作是派物资,没有与确诊个案接触,二人曾一同用膳,相信是期间传染。 read more

香港今增55353宗确诊新高 27宗输入个案 国泰印尼航班禁抵港两周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f51759955006836330b8776187f007a0.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大爆发,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3月2日)新增55,353宗确诊个案,再创单日确诊新高,本港累计确诊个案逼近30万,第5波累计281,099宗个案。 欧家荣表示,今日确诊突破5万是预期内,因为确诊个案每两三日倍增,料趋势继续向上,仍未见顶,需要一段时间才可回落。他知道愈来愈多市民会透过快速检测确诊,当这个做法渐趋普遍。快速测试呈报平台推出后相信会多了很多个案,目前快测个案仍未能掌握,以后有平台推出后,可以反映现时实际个案情况。平台亦会有追溯期,食卫局会另作公布。 卫生防护中心又收集个案资料,确诊个案数字会进一步上升。他又指,全民强检期间一定会有限制外出措施,但细节尚在讨论中,政府会咨询各界得出最好做法。 27宗输入个案方面,当中23宗为国泰“CX796”印尼雅加达航班,相关患者大部分都是外籍佣工,于3月1日抵港,涉事航班将禁抵港两周(3月3日至3月16日)。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昨日多117人离世,年龄介乎58至100岁,78人来自院舍;95人无打针;6人打了2针;16人打了1针;110人是长者。昨日新增55所院舍有确诊个案,其中40所是护老院,15所是残疾院舍,涉及488个院友,288个员工。至今有670个院舍出现个案,涉及3,650个院友,1,150个员工。医院管理局有4,322名员工感染,其中约600人已经返回工作岗位。 另外,有一名59岁女病人,在天水围医院洗血中心恶化后入院;一名61岁男子,有长期病,因抽筋晕倒入院;60岁男性,于2月15日急症室入院,另有一名58女,为九龙医院长期住院者,者本身有精神病患,情况恶化后才转送伊利沙伯医院,延至昨日(1日)下午过身。滞后死亡方面,26至28日再多43人离世,涉及31男12女,年龄介乎58至99岁。本港累计1,172人染疫亡。 家居隔离方面,有市民正等待进入社区隔离设施,检测当日起计,如第6及第7日,快测未有中招则可自由活动,当局会修定隔离及检疫令。政府会派发防疫包,市民需上报政府。他又指政府正努力建更多社区隔离设施,强调长者及儿童只会进入医院,不会送往社区隔离设施,惟有儿童会以家庭形式入住。另外,竹篙湾的入住市民比较多,承认初期配套不完善,所以支援不妥善,当局已强化电话服务及登记系统。 李表示,洗肾病人如确诊,会回到公立医院接受治疗,他呼吁如果患者本身已经康复,希望私家医院接收他们。目前有约60名私家医院病人因确诊转到公立医院。在口服药方面,李表示现有足够储备,而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药亦正在采购中,并正向专家查询临床上如何处方。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324新冠确诊 包括29宗输入病例 2间院舍现新个案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423a746d357a4a1c1ac41c5354f7edde.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今日(6日)新增324宗确诊病例,,当中144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80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阳性个案。包括29宗输入病例。另过去一日再多11名患者离世,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31人病死。今日再有23宗学校呈报确诊个案,涉及15名学生及8名职员。 29宗输入个案中,11宗在机场发现,其中2人乘国泰CX252由英国抵港;3人乘新加坡航空SQ894航班;3人乘卡达航空QR818航班由多哈抵港;1人乘PR300由加拿大抵港;1人乘马来西亚航空MH012、1人乘国泰CX495抵港;余下18宗输入个案全在检疫期间确诊。另外,昨日(5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2间安老院舍各有1宗新增个案,分别涉及1名院友及1名职员。 欧家荣指,现时有约6至7成的输入个案在机场发现,余下大部分亦是在检疫酒店期间发现,只有小量个案完成检疫、走入社区后才确诊,通常是在第12天的样本确诊。自4月开始,当局录得18宗完成检疫后才确诊的个案,当中有2宗经基因分析后,认为是本地个案,其余16宗都是输入个案,但全部界定为残余病毒二度感染个案,其中13宗在抵港前已有确诊记录。 欧家荣表示,今日(6日)逾2,300间学校复课,中心共收到23宗学校呈报有确诊个案,涉及15名学生及8名职员。 今日呈报的个案分别来自23间学校,当中22宗经快测确诊,1人经核酸染疫。个案包括2间幼稚园或幼儿中心、14间小学及7间中学。有13人样本于今早采样而确诊,9个样本是昨日(5日)采样,其余1宗于本周三(4日)确诊;23宗个案中,2宗是同一家庭;暂未找到学校有出现爆发 有关学校确诊方面,欧家荣指,过去7日共有7间学校有两宗或以上的确诊个案,当中6间都是发现两宗个案,有一间学校出现3宗个案。但看回个案分布,确诊者之间没有关联,均在不同班、互不相识,亦无证据显示在学校感染。当局推断是在社区感染,因每日上学前要快测才发现,故现时证据上未发现到学校有爆疫迹象。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截至今日零时,过去24小时医管局有6名检测呈阳性的病人离世,包括3男3女,年龄介乎74至93岁。所有人并非来自院舍,均是65岁以上长者,其中1名87岁女病人是在4月21日离世;另外6名昨日离世的死者中,3人没打针资料,2人打1针,1人打2针。此外,4宗法医呈报个案为2男2女,年龄介乎68至76岁,当中2人于3月中过身,1人在3月底、1人于4月底去世,已知死者中有3人有长期病。 李立业指出,现时有1075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无新增病人危殆,1人严重,2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151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105名病人出院,有1名病人入院筛查时发现确诊,1名同房病人列密切接触者。第5波疫情至今有48,643名病人康复,当中有47,943名病人已出院;两年疫情以来有61,023人康复,当中有60,323名病人已出院此外,医管局累计22554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420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