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满60岁长者可免费核酸检测
香港第五波疫情缓和,政府今日(6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为鼓励较高感染风险长者不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以达致「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60岁或以上长者现可免费进行核酸检测。
政府指,长者可于全港各区约100个社区检测中心及流动采样站,接受由专业人员采样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全免,无需预约。
另外,政府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长者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尽快接种疫苗保护自己。
香港第五波疫情缓和,政府今日(6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为鼓励较高感染风险长者不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以达致「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60岁或以上长者现可免费进行核酸检测。
政府指,长者可于全港各区约100个社区检测中心及流动采样站,接受由专业人员采样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全免,无需预约。
另外,政府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长者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尽快接种疫苗保护自己。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建议往后每个月举行前厅交流会,每次由一名司长或副司长带领5至6名局长于立法会前厅与议员交流沟通。首次前厅交流会将于本周三(13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举行。 据悉,交流会将分3个时段,每节25分钟,李家超会率领3位司长及3位副司长出席首次前厅交流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早前在社交专页上载影片,介绍经改装后的前厅新布局。改装后的前厅划分出多个讨论区间,便利议员和官员分组交流互动,另外亦添置2个隔音电话厅,前厅阁楼则改装为3间独立会客室。 read more
行政会议日前审议并通过重组特区政府架构的方案,政府架构将变为「三司十五局」,并会增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在今日(20日)立法会讨论方案的委员会上,有议员质疑,加开职位后,每年开支由3千万增至超过9千万,要求解释对施政有何具体增值,又建议在新政府上任后才审议开设副司长。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郑钟伟表示,反对分阶段通过重组方案,指方案对落实行政长官当选人的政纲不可或缺,形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有人员配置才能落实工作。他续说,3名副司长一定会有明确分工,副司长的职务除了是分担司长繁重的工作,亦可由司长指派副司长,推动执行特首当选人施政重点及公众关心的项目。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今日(29日)拘捕7人,涉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9及10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其中6人为《立场新闻》高层或前高层人员(3男3女),年龄介乎34岁至73岁;另1人则为正在还柙的前《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对此表示,任何人如假借新闻工作、或利用新闻工作作为工具犯法及危害国家安全,特区政府会严厉打击。支持警方国安处根据证据采取拘捕行动,对有关人士依法处理。 李家超说,香港的新闻工作受《基本法》保障,若有人穿「新闻外衣」从事非法勾当,将新闻工作当成工具,就是害群之马,对此予以谴责。 李家超指出,任何人利用新闻工作破坏、玷污新闻自由,真正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应齐声反对及说不,并与他们划清界限。他强调,刑事法罪责追究终身,所以警方按证据行动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他对此大力支持。 read more
原定于2022年10月9日至1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的第4届亚残运会将延期举办,新的举办日期将由亚残奥委员会、中国残奥委员会、杭州亚残组委协商一致后对外公布。亚残运香港代表团团长陆子聪日前(17日)对延期表示理解,希望各持份者及运动员能协力调整身心状态,为延期的比赛作更佳准备。 香港残疾人奥委会表示,定必与各参与是次亚残运的持份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及各体育总会等)保持紧密联系,并适时调整各项准备工作,以协助运动员更畅顺地备战亚残运。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疫情大爆发,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上午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现已落实采购一亿套快速检测包,今日会先向安老及残疾院舍人员派发。她亦提到,会采取措施增加隔离设施,目前已经决定将皇后山村第一座及第七座等公共屋村作为隔离设施,政府还在和酒店业界以及大学商议,能否将酒店及大学宿舍用作隔离设施。 林郑月娥表示,近来本港疫情爆发,几乎已经超过本港抗疫链条几乎每一个环节的能力,所以她早前向中央要求支援,而深圳早前亦召开了相关会议。 检测情况已经改善排队半个小时左右 她说,目前应对疫情未如理想,但政府不断作出改善。她以病毒检测为例,指香港检测能力已经增加超过一倍,每天处理超过20万次检测,但是由于需求大增,所以市民还是要排队等候。她表示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如派筹、动员公务员协助维持秩序等待。林郑称,政府努力下,检测情况已经改善,昨日排队时间已经缩减到半个小时左右。 林郑又表示,目前要做两方面工作,第一是要求中央协助大幅增加核酸检测,第二是政府购买快速抗原测试包。政府派发测试包对象首先是高感染风险群组人员,例如污水检测阳性的地区。她说,采购有成效,政府目前落实的采购已经超过一亿套,将陆续到货。测试包将优先派发安老院舍以及残疾人士院舍,使得他们可以从原本的三日一检增加到一日一检。她还提及,今次有一个供应商是中央转介来自广东,供应商表示会加班加点保证供应。 要求的士业界提供车队接载求诊人士 林郑又表示,目前最大樽颈是隔离设施、治疗设施配套问题。她提出几项措施:首先是将落成的公共屋村改造成隔离设施,包括将皇后山村第一及第七座,以及葵景村恒景楼改为隔离设施,将提供三千间房间、政府亦会与酒店业界商讨,一次过将整栋酒店用作社区隔离,目标提供数千至一万房间,明日会商讨方案。此外,政府亦继续研究可否将大学宿舍改作社区隔离用途。医管局今日亦宣布,分阶段开设指定诊所处理轻症但需求诊患者,并会要求的士业界提供车队接载求诊人士,当局会为车队司机提供防疫指引。 她还透露,医管今日亦会宣布,分阶段开设指定诊所处理轻症但需求诊患者,并会要求的士业界提供车队接载求诊人士,当局会为车队司机提供防疫指引。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3日)上午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国搞的“民主峰会”刚结束,就遇上前所未有的风灾,过百人死亡。美国的“民主”无论是应付持续的疫情,或处理突发的天灾,都显得苍白乏力。 梁振英表示,我不会像李怡一般将天灾说成“天谴”,但在新闻报道所见,美国政府的救援实在不到位,灾场没有几个救援人员。这种事发生在中国,大家会见到官兵干部和救护人员连夜赶到灾场,迭人堆地搜求死伤者和清理灾场,而美国官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记者会。 梁振英指出,美国的“民主”无论是应付持续的疫情,或处理突发的天灾,都显得苍白乏力。抓不到老鼠的猫竟然自夸是全球第一好猫。 read more
现今世代,不少人都乐于在社交平台记录分享自己日常生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亦不例外。他昨日在Facebook、Instagram、微博发帖文,打卡自己的“爱心午餐”。他说因要出外活动,昨日午饭时间有25分钟。有网民猜测李家超的“爱心午餐”出自其太太之手,更感受到特首的家庭温馨,亦有人觉得特首带饭返工够“贴地”,还有网民上传自己的快靓正午餐和特首互动,更有市民为李家超打气,叮嘱他注意营养和身体。内地网民亦对李家超的这则生活帖感到新奇,直言感觉像他的朋友一样,在看特首的微信朋友圈。 李家超昨日在Facebook、Instagram、微博上传的帖文,说“因要出外活动,今(昨)天午饭时间,有25分钟”,又标签了“爱心午餐”。不少网民在Facebook和Instagram留言,“Siubo Wong”就猜测是“老婆爱心饭盒”,大赞“够贴地,行政长官加油!”“Zoe SO”亦道:“今届特首好接地气,愿意与市民分享真实生活。”“Ng Ka Shing”就说帖文带给他的感觉是“非常温馨友爱的家庭,……这就是一个典范”。 “香港市民会跟你并肩作战的” 不少人关心到这位忙碌特首的身体。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给予该帖子“喊喊”emoji回应。他向传媒解释,自己感受到李休息时间少且压力大,希望跟他说声加油。“臼井小新”说:“无论几忙几奔波,超哥记住补充体力营养,为香港打拼要有健康既(慨)体魄,香港市民会跟你并肩作战的。”“Ronald Fung”说:“几忙都好,慢慢食。小心胃痛。”“Gab Tiger”则叮嘱李家超:“要吃点菜,均衡饮食。” 有网民就顺着特首的帖子闲话家常。“罗云”说:“今(昨)日小暑,最好饮碗消暑汤,我今(昨)日都专登去买猪骨、冬瓜头煲消暑汤。”“Karen Wong”则上传了自己“快靓正”的午餐打卡。 在微博,不少内地网民大赞香港特区这位新特首“接地气”。“Caleeeb”说:“这条好像朋友圈。”“Sean霖Lin”说:“好亲民的特首啊,就像邻家朋友一样。”“缉熙皆明也”就发出自己的川菜午餐说,“我中午吃这个。”“月牙爬面包树”则有惊喜发现:“咱现在用的也是超哥同款饭盒耶!”“Hopethingsgowell”就捧场道:“特首同款饭盒,上链接。” read more
香港申诉专员赵慧贤今日(13日)发表2021/22年度申诉专员年报,强调公署在市民与公营机构之间担当桥梁的角色。 赵慧贤说:“在困难逆境中,市民就行政失当有独立的申诉途径对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尤为重要。公署有幸担当这个角色。我们细心聆听投诉所涉各方的申述,尝试易地而处,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事情。公署坚定不移的目标是要在持平调查及客观分析后提出建议,使香港的公共行政日趋完善。” 在报告年度内,公署接获共4934宗投诉及8851宗查询。撇除140宗同类主题投诉后,接获的一般投诉共4794宗,较上一年度略有增加。 连同由上一年度转入的投诉,公署于年度内完成处理共5032宗投诉个案,当中2739宗已跟进并终结,其余2293宗经评审后已经终结,包括投诉缺乏充分理据(1171宗或51.1%),或受公署职权范围或受《申诉专员条例》所限(1122宗或48.9%)。 在已跟进并终结的2,739宗个案中,有206宗(7.5%)是与疫情有关,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补贴的审批、检疫安排和文件,以及公共服务暂停等。 在年度内,公署以全面调查方式终结92宗有关行政失当的投诉个案,当中49宗(占53.3%)的结论是“成立”、“部分成立”或“投诉不成立,但机构另有缺失”。以查讯方式终结的个案有2432宗,公署在其中399宗(占16.4%)发现所涉部门/机构有缺失或不足之处。此外,公署在年度内完成八项主动调查。 read more
香港理工大学跨学科专家贡献国家首个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布会今日(21日)举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薛永恒表示,理工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天任务,在国家首项火星探测任务中,利用顶尖的科学知识及前沿技术,为「天问一号」选取着陆点,并研制专为拍摄火星环境的「火星相机」,再次印证理大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更说明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卧虎藏龙,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为国家级的「大科学」项目作出贡献。 薛永恒指出,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国家创新科技发展大潮当中,香港既可以作出贡献,亦可以受惠。部分内地科研经费亦已经可以跨境拨付到香港。本地大学亦可借着与内地机构的科研协作,发挥协同效应,优势互补,做到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薛永恒表示,今次理大的经验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再次展示香港是有坚实的创科实力,可以参与国家重要的创科任务,亦可以作出重大贡献。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香港也会加大力度推动科研发展,深化香港与内地创科合作关系,为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重大的机遇。 他又指,理大在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超精密加工技术、铁路科技及钢结构工程技术的开发,所涉及的科研技术全部都达世界级水平。理大不单先后多次获邀参与国家航天任务,亦有参与内地高铁系统、智慧城市发展等等,足见理大的科研成果涉及不同、非常广阔的领域。在刚公布的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理大参研项目在不同的新技术领域亦有重大的突破,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民建联今日(10月3日)成立「告别劏房行动」,提出十个倡议,包括推动政府制订「告别劏房」路线图,大幅增建公屋,为劏房住户提供持续支援等等。民建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期望政府把「告别劏房」纳入长远房屋策略及施政报告,目标在10年内回复到公屋三年上楼的目标。 四阶段计划惠及11万劏房户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房屋问题一直困扰港人,楼价租金脱离市民负担,而公营房屋兴建落后,加上其他原因,导致有达11万个基层家庭须入住劏房、笼屋等不适切居所。劏房居民近年越住越贵、越住越细,环境卫生及消防安全欠佳,这都是大家感到揪心的房屋问题。随着立法会10月13日恢复二读《业主与租客(综合)(修订)条例草案》,期待条例草案获得通过,加上香港已步向良政善治新时代,希望倡议房屋政策要作出变革,包括必须正视22万人居于劏房问题。 「告别劏房行动」目前约有逾30名成员,成员包括立法会议员、专业人士、地区代表、地区组织、劏房居民及过渡性房屋居民等。行动召集人郑泳舜表示,期望政府与各界集结力量,包括来自商界,由提供公营房屋、过渡性房屋或其他类别资助型房屋,到推出补贴支援措施等,群策群力,在短中期内达致明显的改变,让大家可一同见证劏房减少,以至香港市民「告别劏房」蜗居日子的来临。 房屋事务发言人柯创盛表示,劏房租管的实施,只是第一步,把过去一些恶劣现象纠正过来,如滥收水电费、不订立书面租约、加租期浮动、业主不愿对单位做保养与维修等。要让租户有条件迁离劏房,或在搬离之前改善住屋环境,我们认为政府在处理劏房问题上应作出变革。「告别劏房行动」提出的十大倡议,包括建议政府制定告别劏房路线图、10年内大幅增建公营房屋、制定全面社会房屋政策、要求立法会尽快通过《业主与租客(综合)修订条例草案》、政府须定期进行追踪调查、制定起始租金、研究制定劏房单位基本要求、持续支援劏房住户、支援旧式大厦的管理及加快市区重建步伐增建公屋等。 行动召集人、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表示,「告别劏房」路线图分为四阶段,首阶段为实现出租公屋三年上楼目标,先让3万轮候公屋的劏房户搬离劏房;第二阶段则是供应3至5万个过渡性房屋,让五万个劏房户搬离;第三部分则是规划新界北,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工作劏房户」,同时扩充交通网路及交通费津贴。最后一阶段则是提供支援措施,支援余下的劏房户。四阶段合共料能惠及11万个劏房户。 冀过渡性房屋小组升格 就持续增加过渡房屋供应的建议,郑泳舜认为,政府需把过渡性房屋纳入长远房屋策略框架,邀请发展商参与计画,善用闲置土地,并进一步研究利用酒店与宾馆计划的可行性。他又建议,政府把运房局辖下的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升格为社会房屋办事处。 郑泳舜亦期望,立法会能尽快通过《业主与租客(综合)修订条例草案》。对于特首林郑月娥的施政报告,郑泳舜期望对方会有大篇幅讲解如何处理房屋问题。 另外,「行动」亦建议制订劏房单位基本要求,包括人均面积、建筑安全、卫生渠务标准,而最低人均面积须与公屋看齐。行动又提出建议,例如业主须为劏房户提供独立烟雾探测器及小型手提式灭火筒。 倡卫生清洁资助恒常化 民建联副秘书长叶傲冬则建议政府支援旧式大厦管理,提升卫生及保安工作,例如资助旧楼安装大闸及防盗系统,将现有的卫生清洁资助恒常化。他又建议改善大厦管理专业顾问服务,由物管公司代三无大厦进行管理。他又希望政府能考虑重启22条具重建潜力的公共屋村工作。 环境师学会前会长潘景和表示,很多旧楼缺乏维修导致建筑结构安全,亦衍生卫生问题,希望当局能更严厉执法。执业律师蔡少峰则期望透过告别劏房行动,协助市民厘清关于旧楼及劏房的法律问题。 民建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