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超:只要不出现新变种病毒 香港看不到会出现第六波疫情
本港近期不时现爆疫群组,有专家忧第六波疫情爆发。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1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就算疫情出现反弹,只要香港没出现新的变种新冠病毒,看不到会出现第六波疫情。
梁子超表示,随着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部分区域和群组可能会局部式爆发。他举例情况会类似印尼、菲律宾,确诊数字会打横行,除非本港出现新变种病毒渗入社区,才会出现反弹。梁子超建议加强对表列处所的监测,以便及早介入,同时要做好外防输入,适时收紧对机组人员的监测。
本港近期不时现爆疫群组,有专家忧第六波疫情爆发。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1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就算疫情出现反弹,只要香港没出现新的变种新冠病毒,看不到会出现第六波疫情。
梁子超表示,随着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部分区域和群组可能会局部式爆发。他举例情况会类似印尼、菲律宾,确诊数字会打横行,除非本港出现新变种病毒渗入社区,才会出现反弹。梁子超建议加强对表列处所的监测,以便及早介入,同时要做好外防输入,适时收紧对机组人员的监测。
内地昨(1日)新增153宗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至少112宗从香港输入。新增输入病例以广东省83宗占最多,其中79宗自香港入境。另上海、北京和四川共报告33宗从香港输入确诊个案。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例,深圳报告25例,东莞报告6例,珠海报告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为东莞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3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3例,2例来自越南,1例来自尼日利亚;深圳报告56例,55例来自中国香港,1例来自日本;珠海报告9例,惠州和东莞各报告5例,中山报告1例,江门报告4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8例,广州报告11例,10例来自尼日利亚,1例来自泰国;佛山报告5例,4例来自马来西亚,1例来自中国香港;深圳和珠海各报告3例,惠州报告4例,汕尾报告1例,东莞报告16例,中山报告2例,江门报告3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个案42宗,分别为27宗确诊、15宗无症状感染;他们分别于上个月15日至周一(28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5宗输入确诊病例,其中3宗从香港输入确诊个案。他们分别于上个月10日至周一(28日)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四川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确诊3宗和无症状感染个案7宗。他们分别于25日至上周日(28日)从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3月1日确诊。 read more
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昨日(3日)投入服务,首站到沙田新翠村为街坊接种复必泰疫苗,全日有486人到场接种。接种站“朝十晚五”开放,一连两日在大围新翠村接种疫苗,接着亦会到移师观塘乐华南村、青衣长康村,至本月十二至十三日,就会到屯门欣田村服务。流动接种站由货车改装而成,市民登记资料后会先到空地的等候区,然后安排上车接种疫苗,完成后下车到休息区观察。 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昨日早到大围新翠村视察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运作。他表示,过去两个月长者接种情况有所改善,目前60岁以上接种率达到五成,70岁以上接种率,亦达三成四。聂德权重申,高接种率能保护长者,万一受感染,可大幅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一旦有病毒进入社区,亦可减低传播速度,以及社区大型爆发的风险。 有长者认为,疫苗接种车贴近民居,对行动不便的长者较为方便。不过亦有经过的长者并未清楚有流动接种站。 政府早前下调科兴疫苗接种年龄,12至17岁青少年可预约接种,而学校可以“组团”预约疫苗接种中心时段,一同前往接种疫苗。创知中学三十二名师生昨率先集体接种,其中不乏初中学生。创知中学校长黄晶榕表示,现时学校整体学生接种率达七成四,连同昨日接种的学生则达七成七。学校会持续组织不同级别学生接种疫苗希望疫苗接种率可达百分百的水平。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5日)透过视像为复旦大学一经济论坛致辞。她表示,香港经济发展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泛政治化」这现象不认真处理,反中乱港、抗拒内地的势力不遏制,甚至出现鼓吹「港独」、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或通过选举进入特区政治体制,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等,希望搭上国家高速发展的快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恐怕只是空中楼阁,结果是香港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境况。 林郑月娥续说,尽管过去两年困难重重,香港的根本优势没有动摇,港元汇率稳定,股票市场畅旺,她认为都是受惠于两地金融互联互通等,加上国家支持香港创科发展,林郑月娥相信香港能从外循环及内循环贡献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 林郑月娥又提到,香港在国家金融发展中可发挥5方面的关键作用,包括第一,香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第二,香港可继续担当内地企业的可靠融资平台,提供多元化资本;第三,香港可为内地在外的资金提供停泊和管理的服务;第四,香港可发挥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以及,第五,香港可成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支持内地绿色企业和项目,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另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科创合作关系,并将深港河套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林郑月娥指,创新科技可以说是本届特区政府政策动力最强、资源投入最多的经济产业。 read more
香港1月8日与内地恢复首阶段通关,大批市民过关北上。惟有部分市民因为持免费核酸检测证明,不符合政府要求,最终无奈打道回府。有市民对安排感到不解,立法会议员简慧敏亦促政府做好解说。对此,医务卫生局今日(11日)表示,免费检测的结果会通过手机短讯发送,当中不会列出检测人士的个人资料,因此不会获接纳作过关出境之用。 医务卫生局表示,全港社区检测中心和检测站为巿民提供免费和自费的核酸检测服务。免费的核酸检测服务由政府全数资助,让自觉有较高风险的人士进行「愿检尽检」,以及在本地出现较高社区传播风险的情况下,因公共卫生理由为特定群组和指明人士等进行检测;至于自费核酸检测服务则是以较相宜的价格,按用者自付原则收费,为市民提供检测服务作一般社区或私人用途,例如出行或工作证明。自费检测的结果证明上会列明相关人士的个人资料,以便持有人出行时作证明,供有关人员查核。 医务卫生局续指,在社区检测中心和检测站进行的免费核酸检测和自费核酸检测同样会采集「咽喉拭子样本」作检测。自费检测人士亦可按自身需要,例如符合外游目的地的入境管制要求等,主动提出选择以其他方式采样进行检测。自1月6日起,全港社区检测中心和检测站每日平均进行超过2.5万个自费核酸检测,免费核酸检测则每日平均约3.4万个。 read more
廉政公署于昨日(29日)通缉已离港许智峰和丘文俊,两人涉煽惑市民立法会选举投白票及不投票。对此,大律师吴英鹏指出,任何人在选举期间借公开活动,例如通过网上社交平台向公众传播信息,煽惑他人在选举中不投票或致使其所投的选票在法律上被视为无效,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可触犯《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第27A条,最高可判处监禁3年及罚款20万元。本次是有已离港的人士在境外通过网络煽动市民投白票,由于事关选举,即使有关煽动行为是在香港境外作出,香港仍可有管辖权。倘若案件还涉及与外国或境外势力相勾结操纵和破坏香港选举,则还可能触犯《国安法》第29条,最高刑罚面临无期徒刑。 吴英鹏呼吁,香港是法治社会,选举活动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市民应遵守法律和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全社会共同维护选举公平和廉洁。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今日上午到访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了解部门工作并与视障的实习同学杨展匡(Kelvin)交流。 他介绍,法定语文事务部为政府各局和部门提供翻译、 传译和审稿服务;就政府内部使用法定语文订立制度;未来两个月的重任,离不开为施政报告作翻译、核对,施政报告往往在最后一刻才定稿,所以时刻分秒必争! 在港大就读的Kelvin是部门今年残疾学生实习计划的实习生,他现时主要翻译及处理行政工作。Kelvin小时候因眼癌而完全失明,但他克服过来,积极学习,醉心于辩论、棋类比赛,亦喜欢打麻雀。 Kelvin之前在中文大学修读中文,现在港大选修政治及香港研究,是希望日后能从事与政府政策相关的工作,房屋及教育政策都是他关心的议题。 聂德权表示:「他乐观、坚毅、勇于尝试、充满热诚的性格及态度,感动了他周遭的同事,也令我动容。因应今天与Kelvin见面,我特别邀请我一位在北京的好朋友,同样是失明人士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博士,鼓励Kelvin并祝福他。Kelvin实习期快完结,我祝愿他日后在不同岗位也能发挥所长,发光发亮,同时也感谢法定语文事务局同事的努力。」 公务员事务局自2016年起推出为残疾学生而设的实习计划,让年轻人有机会在政府实习。 read more
2022年5月17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刘光源特派员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决不能允许阵营对抗和冲突动荡在亚洲重演》的英文署名文章,揭批个别大国推进“印太战略”、拼凑“亚太版北约”的企图和危害,提醒地区国家警惕“印太战略”把东盟置于从属地位、把地区变成“火药桶”,呼吁共同反对阵营对抗、弘扬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文章亦于当日在该报网页版刊登。全文如下: 决不能允许阵营对抗和冲突动荡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危机爆发两个多月来,已经把欧洲搞得一团糟。个别域外大国在欧洲实施离岸制衡,主导北约五轮东扩,对俄罗斯极限施压,点燃俄乌冲突的导火索,还屡次三番火上烧油,挑动冲突不断升级,给欧洲和平与发展蒙上巨大阴影。正如英国一位前议员所说,个别大国“准备好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最终它也准备好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 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惨痛教训对亚洲国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亚洲,搞乱欧洲的个别大国正加紧推进“印太战略”,企图拼凑“亚太版北约”,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对“印太战略”的种种伪装和严重危害,地区国家眼明心亮。 个别大国企图在本地区另搞一套政治安全体系,将东盟置于从属地位。抱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排出“五四三二”阵型,强化“五眼联盟”,做实“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打造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这些举动违背东盟地区一体化愿景,直接冲击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平台,与东盟印太展望的宗旨背道而驰,使东盟在区域合作架构中面临被边缘化风险,充分暴露出个别大国只是把东盟中心地位挂在嘴边、从来没真正放在心上。这种制造集团对抗、撕裂现行国际体系和秩序的行径,与西方海洋霸权主义一脉相承,意在加剧全球意识形态对抗,挑起“新冷战”,严重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注定不得人心。 个别大国无视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通过不断强化军事部署把地区变成“火药桶”。实施“太平洋威慑倡议”,向西太地区增派兵力和先进武器,加强前沿部署和军事对抗,挑动军备竞赛。强调“一体化威慑”概念,在武器出售、防务贸易等方面向地区盟友大幅放宽限制,甚至不惜冒着核扩散风险输出核潜艇制造技术,还频频在东海、南海等地区开展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借机介入地区事务。派遣军用舰机以“航行自由”名义对地区国家开展密集的抵近侦察活动,甚至擅闯他国领海领空,蓄意进行军事挑衅。反复炒作南海争议,干扰破坏地区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在台湾问题上故意“踩红线”,多次对台军售,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可以说,个别大国就是亚洲和平安全的最大不稳定源。 亚洲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决不能允许乌克兰危机一幕在本地区重演,决不能让亚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地区国家应共同反对阵营对抗和集团政治,坚决抵制“印太小圈子”,阻止个别大国在我们周边挑事生乱,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地区和平稳定局面。 今年中国、印尼、泰国将分别担任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国际社会期待亚洲为此发挥引领作用。亚洲国家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弘扬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亚洲价值观,把握多边对话合作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降低全球治理赤字作出亚洲贡献。 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地位实质性提升作出巨大贡献。在去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峰会上,双方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次彰显中国—东盟关系在区域合作中的引领作用。2021年中国—东盟贸易额逆势上扬,同比增长28.1%,延续经贸合作强劲势头,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初正式生效实施,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给东盟、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红利。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地区格局,习近平主席在上个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宁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倡议不仅基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理念,也充分吸收了东亚区域合作精神的精髓。中国愿与地区国家共同全面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维护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继续推动深化地区安全合作,携手构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新架构,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As Ukraine crisis drags on, Asia must learn the painful lessons of...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出席深港高层会晤暨2021年深港合作会议,与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等深圳官员会面。林郑月娥在会上表示,目前全港市民盼望早日逐步有序并免检疫到访内地。 林郑月娥感谢深圳市委及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大力支持香港抗疫,并为香港居民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她亦提及,香港过去两年经历由乱转治的重大转折,形容《香港国安法》有如定海神针,而完善选举制度有助本港重回「一国两制」正轨,既解决香港当前面对的问题,亦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扫除障碍。 林郑月娥指,港深关系独一无二且历久常新,又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列明港深属大湾区中心城市,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相信港深合作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都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王伟中则表示,深港关系唇齿相依,两地联手抗疫,令深港亲如兄弟的关系更加牢固,当前深港合作的力度和成效,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他又指,深圳将始终对接香港所需,深化深港部署和合作,努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希望深港成为全球最璀璨夺目的「双子星」。 read more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将于12月15日举行,11月23日至11月30日接受参选人登记。已担任15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前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今日(27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会竞逐连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智思指,过去15年担任人大代表的工作对他意义重大,让他更多认识国家,尤其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他认为15年对他来讲已经足够,希望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透过这个平台去认识国家,代表香港发声。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接受教育评议会专访,回应本学年收生不足问题。林郑月娥指,今次学生人数下跌属结构性问题,不能如以往般采取过渡性措施处理。她又指,政府考虑策略性地把部分学校迁往新发展区,料明年首季会推出更清晰的方案。 林郑月娥指,现时学校无可避免地要汰弱留强,政府带头停办部分官校,教育局早前已宣布停办广东道官立小学与香岛道官立小学,并重置筲箕湾东官立中学至西贡区。 林郑月娥透露,因应施政报告提出发展北部都会区,已责成教育局提交计划,考虑把部分学校迁往新发展区,以降低学生人数结构性下跌带来学校生态的震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