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工展会周五举行铜锣湾及天后实施特别交通安排
运输署今日(6日)提醒市民,为配合于12月9日至2023年1月1日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第56届工展会,铜锣湾及天后一带将实施特别交通及运输安排。 东角道、景隆街以东的骆克道及百德新街以西的记利佐治街将于平日下午4时至午夜12时,以及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中午12时至午夜12时实施行人专用区; 因应现场人群及交通的情况,介乎京士顿街与高士威道之间的一段告士打道、糖街、记利佐治街、百德新街、京士顿街、加宁街、兴发街、电气道及琉璃街可能会临时封闭。此外,天后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位于百德新街及糖街的公共小巴站及位于百德新街及琉璃街之的士站亦可能会暂停使用; 位于高士威道维多利亚公园外的巴士站将会暂停使用、临时迁移或设置; 兴发街公众停车场(伤健人士停车位除外)将由12月6日至8日每日上午8时至晚上8时59分、2023年1月1日上午8时至晚上11时59分及2023年1月2日上午8时至晚上8时59分期间暂停开放予公众使用;由12月9日至31日每日上午8时至晚上7时59分,兴发街公众停车场第1604AB至1629AB号停车位将暂停开放予公众使用。 运输署预计铜锣湾及天后一带的交通在活动举行期间将会繁忙,市民应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及避免驾驶车辆前往受影响的地区,并及早计划行程以免延误。使用公共运输服务的乘客亦需留意特别公共运输安排。警方将视乎现场路面情况实施及调整封路、交通管制及改道措施。驾驶人士前往受影响地区时请保持忍让,遵守警方的指示,并留意传媒广播的最新交通消息。 read more

荃湾荃景围火警2男女获救送院
荃湾有住宅单位发生火警。今晨(30日)7时02分,荃景围200号千里台一高层单位突然起火,浓烟由单位窗户涌出直攻半空,户主被浓烟呛醒报案。消防赶至现场派出一队烟帽队开动一条喉,并升起云梯向单位射水灌救,迅速将火势扑熄。事件中两人受伤,需由救护车送院治理,单位起火原因有待调查。 read more

陈振英:经本地立法实施《反外国制裁法》有助澄清误解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提到,支持将《反外国制裁法》纳入《基本法》附件三,并认为透过本地立法在港实施会较为稳妥。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今日(12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内地的《反外国制裁法》是框架性条文,相信香港的金融机构、外资公司等,最担心相关法例若在港实施时存在不确定性,认为经本地立法程序有助澄清误解,在咨询期间亦可让不同企业表达意见,将不明朗因素减至最少。 陈振英表示,本地立法可让不同持分者充分讨论,形容机构不用做「盲头乌蝇」,可有依据做生意。他又相信,银行业最简单的自保方法,是减少与政治敏感人物往来,令他们使用银行服务时受到限制。陈振英指,普通市民不会受影响,但强调银行业现时仍持观望态度。 另外,自由党党魁钟国斌在同一节目表示,若在港落实《反外国制裁法》,相信外国在考虑制裁中国内地及香港时,会更深思熟虑,因为相关制裁可能会造成骨牌效应,同时影响外国在港企业的利益。他形容外国有武器,香港没有相关武器就会「蚀底」,所以要落实《反外国制裁法》,令外国不会轻举妄动。 read more

聂德权:研设流动疫苗接种车便利长者接种
香港长者疫苗接种率偏低,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日)出席长者「谷针」活动时重申,推高接种率是通关其中一个条件,港府需要令内地有信心当爆发疫情,如何做好追踪工作,否则会令内地对港信心大打折扣。他又指本港70岁以上接种率仅3成,未来会重点推广,包括设增公院注射站及研究推出流动接种车。 聂德权表示,本港清零两个月,但要回复正常生活及通关,接种疫苗是其中一个条件。他指,港府已与内地专家商讨通关条件,必须令内地对香港就整体抗疫,及日后一旦爆发疫情,港府如何追踪上有信心,若疫苗接种率不高,会构成爆发风险,及信心打折扣。 聂续称,全港已接种450万首剂疫苗,占合资格接种人士67%,接种两剂亦有421万,是来之不易成绩,但70岁以下接种率达七成,70岁以上仅却三成,未来会重点推动长者接种率,除现时的「即日筹」,及三间公立医院设注射站,将会安排在更多公院开设注射站,及研究流动接种车。 被问到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曾形容,对比西方国家,本港长者接种率「羞家」。聂德权未有正面回应,并指不少长者想打针,只是担心长期病或慢性病不适合,不少长者在咨询医生意见后,相信九成以上适合接种,他又指长者属高危群组是无容置疑,本港院舍长者中招死亡率28%,数字令人担心,强调院舍外展接种与流感针一样有既定程序,如长者家人同意或不反对,会按医生意见及长者意愿提供疫苗接种。 read more

崔俊明:认同学生应打针才回校患哮喘或湿疹若受控亦可接种
5岁至11岁儿童可于下月9日起预约接种复必泰疫苗。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今日(2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学生在校内经常有密切接触,感染后可能传染给家人等,认同学生应接种疫苗才回校。 崔俊明指,即使儿童患有哮喘、湿疹或鼻敏感,只要病情受控,亦可以接种疫苗。此外,英国研究显示,3岁至11岁儿童接种复必泰产生的中和抗体,可留在体内达12个月,时间比成人长,可能毋须接种加强剂。他又批评药厂迟迟未向香港提供儿童剂量的复必泰,态度亦不合作,认为药厂应检讨。 read more

香港小学今恢复全日面授 香港教育界:课时增加授课更弹性
教育局早前公布,如果小学及中学新冠疫苗接种率分别达七成及九成,今日(12月1日)起可以恢复全日面授课堂,并于上月更新学校健康指引,放宽中小学校内的防疫措施,包括取消需在餐桌设置隔板、课室内以「面对背」方式单行排坐等要求。 圣公会天水围灵爱小学今日开始进行全日面授课堂,校长孔伟成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全日课下每堂课时可以增加,让老师在授课更有弹性的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之间预留5至10分钟导修时间,让同学做功课或温习。他表示,家长普遍预期子女上全日课后,可以在校内完成大部分功课作业,校方会尽量配合。 由于小学暂停全日面授课堂已近3年,不少小学生都对需要全日留校感到新奇。有小三学生表示从未试过在校内午膳,对此非常期待,也有学生称能与同学一起午膳感到特别开心。不过,曾上过全日课的小五生则对再要进食供应商的饭感无奈,又称一起在同一地方进食不太好,担心病毒传染,会在进食期间不跟同学谈话。 有家长则担心幼年子女未试过全日留院,初时会不适应,而且全日面授课后,课后的补习及课外活动会重开,学生的压力或会比半日课更辛苦。不过,也有家长称全日课可以让小朋友学习及适应新环境。 教育局早前表示,截至上月17日,已有70多间小学申请12月内全日面授课堂,呼吁学校鼓励学生接种疫苗,期望学习与活动早日有序回复正常。 read more

香港警方巡查西九娱乐场所至少拘115人「一哥」萧泽颐亲临督师
警方于前日及昨日(9日及10日)一连两晚,于西九龙区展开代号「犁庭扫穴」反罪恶行动,突击搜查红磡、旺角及油尖区多间娱乐场所;据了解,行动最少拘捕115人,部分疑犯涉及串谋伤人案及有黑帮背景。 昨晚行动期间,警队「一哥」萧泽颐亦亲临尖沙咀一带督师,并先后到达同袍搜查的夜店及非法赌档巡视,听取同袍汇报行动详情,逗留约两小时后离去。 read more

人大释法|陈国基:释法令立法原意更清晰各界理解更准确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31日)于社交媒体发文指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第14条及第47条作出解释表示支持并欢迎,定当继续竭力全面有效履行香港国安法下的重责。 陈国基表示,香港国安法乃在「一国两制」原则下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制定的全国性法律。本次释法令香港国安法相关条文的含义和立法原意更清晰,使特区各机关更准确理解和履行香港国安法,并健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宪法》和《基本法》所确定的特区宪制秩序。 陈国基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行稳致远,我们务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他表示,身为政务司司长,定当继续坚定维护香港国安法的权威,为推进香港沿着「由治及兴」的新征程稳步前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奠下更坚实的基础。 read more
卢宠茂:输入个案带新变种病毒市民小心应对疫情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4日)表示,新冠病毒确诊个案在上月下旬一度回落,但本月初似乎再度回升。近日的输入个案带有新的变异病毒株例如XBB.1等,显示疫情仍未过去,需要小心应对。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关注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后,食肆可12人一台,但限聚令维持4人,难向市民解说,质疑为何存在落差。卢宠茂回应指,考虑到政策一致性,当局决定修例,将限聚令由4人改为12人,但受制于599G条例,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处理。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指出,因应「0+3」入境检疫安排,持「黄码」旅客不能进入食肆,关注旅客如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当局会否考虑可让他们进入餐厅。卢宠茂回应指,虽然目前透过社区核酸检测未有发现新变种病毒BA.2.75等,但始终有输入个案传入风险,仍需小心监测,在高风险地方要做好管控。 read more

889人获授勋及嘉奖李家超张宇人等7人膺大紫荆勋章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7日)于宪报刊登了今年的授勋名单。今年的授勋名单中,共889人获得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颁授勋衔及作出嘉奖。当中7人获颁授大紫荆勋章,分别是李家超先生、张宇人议员、李义法官、廖长城先生、王英伟博士、林建岳博士,以及吴良好先生。 李家超张宇人等7人膺大紫荆勋章 7人当中,李家超现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张宇人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兼立法会饮食界功能界别议员;李义现为终审法院年资最长的资深常任法官;廖长城是一位广受推崇的社会领袖,在推动本港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贡献尤深;王英伟自2019年起出任电影发展局主席,致力推动香港电影业持续发展,鼓励培养电影文化;林建岳自2019年出任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主席,多年来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对香港的贸易及旅游业发展,建树尤深;吴良好则是深具影响力的宗亲领袖,一直致力推动宗亲组织和团结福建乡亲服务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陈国基黄伟纶邓炳强等多名现任官员获授勋 25人获颁授金紫荆星章,分别是陈国基司长、黄伟纶副司长、汤家骅议员、杨润雄局长、曾国卫局长、许正宇局长、邓炳强局长、陈清霞议员、陈帆先生、陈肇始教授、聂德权先生、薛永恒先生、白韫六先生、朱乃璋先生、李慧琼议员、邓忍光先生、蔡淑娴女士、林大辉博士、张华峰先生、梁永祥教授、许宗盛先生、陈家驹先生、林天福先生、欧阳伯权博士、汪明荃博士。 在修例风波期间担任警务处处长、现任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获颁授金紫荆星章。特区政府在赞词中表示,邓炳强尽心竭力为政府和香港市民服务35年,表现卓越,尤其在担任警务处处长及保安局局长期间,在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实施出入境及海关管制、协助罪犯更新,以及提供消防及紧急救援服务多个范畴,贡献良多。 从事演艺工作逾50年的汪明荃今年获颁授金紫荆星章。特区政府在赞词中表示,汪明荃致力向市民大众推广粤剧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与传统粤剧和新编剧目的演出、培育新秀、拓展观众群,以及支持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成果甚丰。 叶玉如任咏华等28人获银紫荆星章 张家朗先生、李慧诗博士、叶玉如教授、任咏华教授、黄奕鉴先生、张国钧副司长、麦美娟局长、胡英明先生等28人获颁授银紫荆星章。创科界方面,银紫荆星章获得者叶玉如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学家,致力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柏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其研究成果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获殊荣的国际知名化学家任咏华教授,长期积极参与政府多个创科委员会的工作,自2019年起担任「指定本地研究机构」 专家小组主席,凭优秀的研究资历及对社会需要和期望的掌握,常提出理据充分的建议。任咏华教授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非常荣幸获特区政府对她工作的肯定。她说,国家「十四五」 规划,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时是香港发展创科的黄金时期, 「未来,我会积极投入基础研究、前沿科学和转化研究的工作,向国际展示香港卓越的科研实力。」 获颁授银紫荆星章的黄奕鉴,于2016年至2022年出任香港都会大学校董会主席期间,领导大学重新命名、推动校园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办学项目等重要里程碑。 张家朗何诗蓓同获授勋 授勋名单中超过30人来自体育界,其中多人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取得佳绩。 获得银紫荆星章的奥运冠军张家朗,自2012年以来代表香港参加国际剑击比赛,取得骄人成绩。他在东京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项目中勇夺一面金牌,成为香港首位夺得奥运金牌的男子运动员。 同样获颁授银紫荆星章的何诗蓓,东京奥运会期间打破亚洲纪录,在女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泳项目中赢得两面银牌,这是香港首次在奥运会上夺得游泳奖牌。 刺警案受伤警获颁银英勇勋章 银英勇勋章授予警员苏敬祖,表彰其奋勇无私、竭诚尽忠的专业表现。 去年7月1日,苏敬祖在执行职务期间,突然被一名凶徒用刀从后蓄意袭击,遭受严重刀伤。当时,他虽然身受重伤大量出血,但仍用尽力气提醒附近同袍有危险,令大家提高警觉并第一时间增援。即使情况危急,危及生命,苏敬祖仍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无畏无惧地尽力履行警务人员的职责。 此外,林晓彤女士、庄定贤先生、陶辉先生、张秀贤女士、戴志源先生、何珮珊女士等13人获颁授纪律部队及廉政公署卓越奖章;赵式明女士、许华杰先生、黄焕忠教授等45人获颁授铜紫荆星章;林鸿钏先生、陈健国先生等48人获颁授纪律部队及廉政公署荣誉奖章;陈月明议员、卢婉婷女士等115人获得荣誉勋章;何绍基先生、刘舜婷女士等231人获得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朱文龙先生、郭嘉铨先生等376人获得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 在修例风波期间站在前线指挥平暴的警务处助理处长庄定贤,和警务处助理处长陶辉获获颁授香港警察卓越奖章。 493人参与抗疫获表扬 政府发言人指出,今年获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颁授勋衔和嘉奖人士的总数是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但约七成(607人)是属于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或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其中493人是因参与应对新冠病毒疫情而获得表扬的社会人士和公职人员。 在抗疫期间,多位专家顾问为特区政府出谋献策。其中,刘宇隆、刘泽星、孔繁毅等均获颁授铜紫荆星章。获颁授铜紫荆星章的刘宇隆是儿童免疫科专家,致力于临床服务、社会服务及国际工作,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发展及医学进步贡献良多。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他积极向市民提供有关接种新冠疫苗的最新资讯,促进市民对疫苗的认识。 同获颁授铜紫荆星章的刘泽星,服务多个委员会及公共机构,热心为公,建树良多。作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他除率领委员会定期监察疫苗的效益与风险,亦积极向公众传达冠状病毒病疫苗的信息,提高全港疫苗接种率。孔繁毅是感染及传染病科和肠胃肝脏科的专科医生,亦是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共同召集人。他就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发表科学和持平中肯的意见,巩固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率领2019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监察疫苗安全使用的李卓广医生,疫情期间统筹旅游业界,为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和各个疫苗接种地点提供支援的胡景豪等,均获颁授荣誉勋章。 政府发言人补充说,若只计大紫荆勋章和金、银、铜紫荆星章,获表扬的共105人,与过往两届政府最后一年任期相若。主要原因是一般来说,行政长官都会在政府任期最后一年授勋予政治委任官员和行政会议成员。 此外,发言人说,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衷心感谢所有得奖人士对香港作出的贡献,并希望他们继续在其范畴尽展所长、服务社会。她对今年授勋名单上有超过30人来自体育界,表扬香港运动员和教练在2020东京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及其他主要运动赛事中取得空前佳绩,感到特别高兴。 勋衔颁授典礼将于今年稍后时间举行。确实的日期及安排会因应届时的社交距离措施再作决定。 2022授勋完整名單(按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