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2 月 2021-12-22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22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落实香港国安法后,经历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阶段,强调特区法治从来没有动摇,一直是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依法律办事。 郑若骅说,很多对香港国安法的质疑和抹黑都是毫无依据。目前整体社会稳定,加上完善了选举制度,正是香港大展拳脚、发挥优势的机会。 郑若骅提到,提到近年因为有很多错误的法治讯息灌输给年轻人,令他们对法治产生错误理解,以为可以用违法手段达到目的,她希望透过由她亲自督导的《愿景2030 — 聚焦法治》计划,向年轻人推广法治。 郑若骅强调,香港要巩固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实力。本港具独特优势,例如在香港设立的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程序当事人,有资格向内地法院申请保全。特区政府正争取港资企业在大湾区,以香港法律作为合同适用法及仲裁地。有关政策正以前海作试点推行,如果扩大适用范围,相信会令大湾区投资有所增长。 read more
19 9 月 2021-09-19
再过两日便是中秋节,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19日)在网志中表示,相信有不少市民会到街市选购食材,亲自下厨。政府除了在街市落实一系列防疫措施,让市民安心购物,亦一直致力推动建设新公众街市和优化现时食环署辖下的公众街市。 陈肇始提到,政府现正推展7个处于不同规划阶段的新街市项目,分别包括在天水围、东涌市中心、将军澳、古洞北新发展区、东涌新市镇扩展区和洪水桥新发展区兴建新公众街市,以及在东涌市中心设立临时街市。除了兴建新公众街市之外,政府已预留20亿元推行现代化计划,为食环署辖下公众街市进行各类设施改善工程,目标是提升公众街市的营运环境,惠及市民大众及租户。首个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会安装空调系统、扩阔通道及增加座椅,另外正为11个街市进行小型翻新或改善工程。 陈肇始续指,公众街市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府会继续跟进各个新街市及改善街市工程,为贩商提供更好营商环境及令市民有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read more
29 6 月 2022-06-29
香港研究协会于6月22至28日期间,成功访问了1134名18岁或以上市民,以了解市民对不同社会民生焦点议题的意见。 对于政府早前宣布8月起派发第二期消费券,并增设2款支付工具允许市民「转会」,合共有七成二受访者预计「一定不会」及「多数不会」转会,表示「一定会」及「多数会」的共占一成六,而表示「未决定」及「无意见」的则共占一成三,反映市民领取消费券的支付工具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此外,当问及应否调整现行社交距离措施时,四成一受访者表示应「放宽」,表示「维持不变」的占三成七,表示「收紧」的占一成三,余下则表示「不知道/很难说」及「无意见」。另外,亦有六成七受访者预计未来三个月物价会「上升」,但比例就较上月调查跌一成。 read more
01 12 月 2021-12-01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2月1日)在湖北武汉进行最后一日的访问行程,早上会参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之后访问武汉大学,下午会经深圳返香港。 林郑月娥率领多名官员一连四日到访湖北武汉,期间出席鄂港合作首次会议,与武汉市领导会面,亦到访过港资医院。 相关报道: read more
05 9 月 2022-09-05
47名揽炒派早前组织或参与所谓「35+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29人已表明会认罪。其中5名会认罪的被告黄之锋、谭文豪、谭得志、郭家麒、杨岳桥,今早(5日)在高等法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3名被告表示,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另外两名被告则表示在审讯前或后均可。律政司暂未能告知法庭希望何时处理求情,陈庆伟法官遂要求律政司明日告知法庭其意向。 律政司今日派出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及署理高级检控官庄文欣作代表;蔡维邦资深大律师代表谭文豪、郭家麒、杨岳桥,文浩正律师代表黄之锋,梁宝琳大律师代表谭得志。 蔡维邦资深大律师表示,谭文豪等3人还柙多时,等待期间心情焦急,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而各人求情约45分钟。谭得志及黄之锋则表示,求情将在两小时内完成,对于在审讯前或后处理求情保持中立态度。陈官指示辩方,求情陈词应限于20页之内,呈堂求情信及案例等总结均须限于2页内,中文信件须翻译成英文,判刑14日前存档法庭。陈官另指,法庭现只收到本案案情摘要,并没有完整版案情,律政司回应指正在准备。 29名认罪被告,包括戴耀廷、区诺轩、钟锦麟、赵家贤、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迪、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谭凯邦、刘頴匡、杨岳桥、岑敖晖、王百羽、袁嘉蔚、冯达浚、吴敏儿、范国威及吕智恒。他们会分11批在高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林卓廷、陈志全、梁国雄等余下18名被告则不认罪。 read more
29 3 月 2022-03-29
根据内地周二(29日)公布前一天的新冠病例,再多至少49宗自香港输入,包括16宗确诊及33宗无症状感染,当中仍以广东省占最多。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前一日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深圳报告2例,均来自中国香港;佛山报告1例,来自韩国。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3例,广州报告9例,2例来自所罗门群岛,2例来自尼日利亚,其余5例分别来自韩国、加拿大、新西兰、阿联酋和伊拉克;中山报告1例,来自马里;深圳报告13例,珠海报告5例,汕尾报告1例,江门报告4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四川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7例(在成都市), 其中8例于上周五(25日)至上周日(27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3月28日确诊。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在成都市),其中10例于上周日(27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 均于3月2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3宗确诊病例,患者于暂居或工作,分别于本月10日至上周二(22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关后被安排集中隔离观察或送往指定医疗机构隔离,其后确诊。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3宗输入确诊病例,三人于本月16日至上周三(23)日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read more
02 4 月 2022-04-02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fe4a32a550e0a0ab6163ca25a149435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日)公布,过去一日新增2,286宗核酸检测确诊个案,2,189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换言之,本港单日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4,475宗输入病例,当中包括18宗输入病例。第5波疫情至今累计个案共1,155,082宗,其中727,543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427,539宗为快测呈报。另外,过去一日呈报多116名患者离世,其中有99人于公院病逝,最大109岁,42人来自院舍。第5波疫情累计7,848人病亡,总体死亡率0.68%。 张竹君表示,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1,316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另有1,263宗染Omicron,有53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另外,昨日(1日)无新增院舍出现爆发,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就增加少于100多宗院友及10多名员工确诊个案。 在18宗输入个案方面,其中13宗为昨日到港人士,其中4宗乘坐EK384航班抵港、2宗乘坐SQ894航班;另有5宗是较早前抵港,其中2人为美国到港的机组人员。另因EK384航班有4名到港人士染疫,因此当局会引用有关条例,禁止该阿联犹客机由明日(3日)至下周六(9日)期间,由杜拜或曼谷到港。她又指,基于港府早前撤销禁飞令,相继有人抵港,故有输入个案会是预料之中。 有关2月时有两名荷兰到港旅客染出Omicron BA.1及BA.2的复合病毒,张竹君表示在与港大的潘烈文教授了解下,发现自己有误会,误以为该复合病毒等于Omicron XE,但其实有不同种类。而涉事两名旅客的病毒并非来自英国的XE;而本港之后未有发现该复合病毒,认为新复合病毒暂对本港构成较大威胁,但仍须密切留意。 至于疫情趋势,张指现时情况慢慢回落,有向下趋势,但数字仍是“几千几千”,如果社区人流增加,仍有机会回升。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2日)公布,新增116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包括99人昨日(1日)离世,包括59男40女,年龄介乎47岁至109岁,当中有42人来自院舍,有57人无打针、有22人已打1针、18人已打2针,2位打了3针;当中有89人为65岁以上长者;加上早前录得53宗的非医管局死亡个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7,848名死者,整体死亡个案涉3,188女4,660男,病死率为0.68%。若连同头4波疫情的213名死者,病亡人数已达8,061。 何表示,由于数据滞后,3月3日至3月31日期间再有17名病人离世,包括8男9女,年龄介乎64至98岁。过去一日再多1,439人出院,另有2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3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1,225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19,056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另外,昨日有4名较年轻死者均有癌症,分别是59岁男、57岁男、47岁男、49岁女,他们分别有淋巴癌、肺尘埃沉着病、肺癌、扩散小肠癌、血癌。何续指,过去24小时新增15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27人情况严重,79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现时共有10,138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 何表示,医管局现时运作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有8、9、10、11号场馆,内地医疗团队近一至两周已到亚洲国际博览馆帮手,所以处理有人数目已增至400名患者。会继续增加接收病人数目,现时仍有床位,由于社署运作中的部分场馆即将交还亚洲国际博览馆,医管局暂时不会进注,但会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再考虑会否利用相关场馆接收病人。 read more
11 10 月 2022-10-11
坊间有声音要求放宽至「0+0」,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早(1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理解当局要审慎处理疫情,惟「后疫苗浪」个案上上落落是正常,认为本港有条件放宽,建议政府高层「出外走一转」,唱好香港,并参考国际间如何处理疫情。 问及本港首次发现新冠变异病毒XBB.1输入个案,何柏良提到本港主要的病毒是BA.5,认为公众不用担心XBB.1变种病毒,该病毒株在国际间的个案较少,暂时不属于重点病毒,而是经「洗牌」后变种。目前国际间较重点的3种病毒,分别是在亚洲明显上升的BA.2.75.2;欧洲呈升势的BF.7;及主要在美国出现的BA.4.6。上述3种病毒对死亡及重症均看不到明显上升,海外主要亦是以打加强剂应对。 何又透露,市面约有4万张「免针纸」,当中2万张涉及司法程序,何柏良表示,相信4万张「免针纸」的市民当中,大部分人适合打疫苗,若他们病况好转就可以接种,政府可考虑分阶段设过渡期,而非一刀切给予5个月至半年的豁免时间。 read more
06 6 月 2022-06-06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6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简报香港整体经济最新状况和短期展望。他表示,受内外因素夹击,香港今年首季经济增长明显恶化,实际本地生产总值按年收缩4%,按季下跌3%,结束连续4季度的增长趋势。陈茂波强调,有效控制疫情是经济复苏的关键,相信只要疫情继续稳步受控和稳定信心,本港经济有望回稳和稍有增长。 陈茂波表示,近期社交距离措施放宽,电子消费券计划亦带动市民消费,营商环境改善,零售消费在4月显著回升11.7%。此外,2月至4月本港失业率升至5.4%,但政府推出的保就业计划和其他舒缓措施发挥支持就业作用,近期劳工市场已有所回稳。 陈茂波说,虽然外围价格压力或会持续高企,但本地成本压力仍大致轻微,应有助通胀总体上保持吻合,预计基本通胀率为2%,会密切留意外围价格压力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香港经济在今年余下时间料会逐步重拾动力,但挑战依然存在。 陈茂波总结,受环球需求增长减慢、本地第五波疫情及严格社交距离措施、劳工市场恶化等因素,经济前景展望亦恶劣。但考虑到本地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总结所有因素后,政府将今年本港经济增长预测,向下修订到1%-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