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新增2815确诊 包括143宗输入个案 多一名患者离世


疫下本港外佣短缺,引致市场工资上升。虽然政府已放宽入境限制,但仍未能满足雇主对外佣需求。有外佣平台在今年1月至12月期间,向过万名在港家佣进行调查,发现外佣今年的平均实际月薪为5288港元,较上年有近1成升幅。 调查结果显示,在港岛工作的外佣,平均工资最高为5612港元,其次是九龙5148港元,最少是新界5093港元。过去3个月,不少外佣要求月薪超过7000港元。 平台表示,外佣来港需隔离检疫,酒店一房难求,故雇主倾向聘用身处本港的外佣,令外佣薪酬「水涨船高」。完成2年合约的本地外佣倾向寻找更好的工作条件,例如拥有独立房间、较低工作量及在香港岛工作,以便周末与朋友聚会,这为中产和低收入家庭带来更多招聘困难。 read more
港府「谷针」谷到公立医院,今日(29日)起在玛丽医院、伊利沙伯医院和屯门医院设立新冠疫苗接种站,方便覆诊病人毋须预约下,即场接种新冠疫苗。 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早上到玛丽医院视察时表示,今次是新尝试,认为过程流畅,尤其方便长者诊症时可就疫苗疑问咨询医生,病人亦可在等候取药期间打针,加快流程,若试行反应良好,会考虑在更多医院增设接种站。 聂德权表示,病人覆诊后若决定打针,会取得一张转介纸,在等候取药期间去接种疫苗,有护士会帮手处理病人的药单,病人接种后便可去取药。他又指港府会继续落区透过地区团体、社署等接触长者,为长者安排即场接种服务,过去2至3周已到10个地区进行疫苗推广。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13日)已是第200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18.81万剂疫苗,其中435.09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83.72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3.62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43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88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62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7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58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11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47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特区政府初选程序招募期为10月6日起至27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今次选拔竞争激烈,但只要本港推荐足够数量候选人,仍有机会入围。 孙东介绍说,载荷专家主要在太空从事与科学探索相关工作,要在太空中使用各种设备,专业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学等。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麦德伟表示,会透过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科研企业招募科研人员,其后将安排合乎基本资格人士做身体检查等,医管局会提供协助。麦德伟形容航天任务艰巨,需要上太空,因此对航天员身心都有很高要求。 孙东指,多年来香港在创科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亦有一批从事科学研究的顶尖人才,相信国家看到香港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他希望,借今次机会促进香港STEM教育及相关科研发展,并将香港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与香港再工业化及建立国际创科中心结合。他预计,当香港的科技及航天产业更成熟,日后有可能在香港选拔航天工程师。 read more
为缩短由机场前往指定检疫酒店的时间,今日(25日)起有100辆的士会以试办形式,为抵港人士提供由机场前往指定检疫酒店的自费接载服务。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早视察后表示,安排运作畅顺。他指有关安排是配合市民的需要,而由于相关的的士不可接载其他乘客,政府会为每辆的士提供每天1500元的津贴,而乘客亦要按表收费,每轮车最多可供3名乘客乘搭。他又指,当局会视乎市民的需求而调整服务或的士的数量。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0日)在社交平台分享应用先进物流技术提升防疫高度及效率的工作经验。他在贴文中提及,全港达成接种800万剂次背后,可靠及有效率的疫苗供应物流链是关键。 聂德权指,透过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LSCM)利用实时库存管理系统,「点对点」电子锁和即时库存追踪功能等科技,能实时、点对点、安全地把疫苗运到29个社区疫苗接种中心、1000多间私家诊所、1000多间长者院舍,当中特别是对储存温度及冷链处理要求都十分严格的复必泰疫苗,可见难度。 聂德权表示,先进物流技术可助力防疫抗疫,但最有效抗疫方法始终是接种疫苗。他呼吁,变种病毒令部分地区疫情反弹,市民应尽快接种,做到「应打尽打」,尤其是鼓励长者群组尽快接种,为放宽更多社交距离措施,为通关创造条件,也为一旦疫情反覆,做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准备。 read more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发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9日)在网志中表示,随着社会步入后疫情阶段,防疫措施逐步解除,内地和香港逐步有序通关,今年的经济肯定比去年好,财政策略因此亦有需要作出调整。可以说,将近年扩张性财政政策收紧是无可避免并有必要的做法。 陈茂波指,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令财政储备大幅下降到8000亿的水平,相当于约12个月的政府开支,远低于3年前、相等于20多个月开支的水平。面对经济及市道受压,政府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稳住民生。然而,随着经济回稳、财政措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是负责任的做法,亦符合基本法第107条所提出的原则。 不过,陈茂波又提到,尽管今年经济将较去年改善,但仍须密切观察疫后经济恢复的速度与力度,特别是经济复苏之初,市场信心比较薄弱,如在这时候大幅收紧财政开支,可能不利于巩固复苏势头。此外,不同行业的经营环境、不同阶层打工仔的收入恢复也许有滞后,市民对经济复苏的「体感温度」也许存在落差。考虑到这些因素,即使面对需要缩减公共开支的巨大压力,但亦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 陈茂波明确表示,下年度的财政政策将由「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他说,编制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的最大挑战,是面对庞大财赤,一些推出已有多年的纾缓措施可能需要调整。在考量不同措施时,政府会尽可能缓减对弱势社群的影响,但对于必须压缩开支的环节,以至可能须分担的额外税负,也希望获得市民的理解、体谅和支持。 read more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7日)指,为提高全港学校的疫苗接种率,当局将于新学年设立奖励计划,嘉许接种率高的学校。 蔡若莲表示,奖励计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当局每个月都会向学校收集学生的接种率数据,以更快订定更适切的方案,并每季检视相关数据,将嘉许能持续三季的学校。她又指,这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另外,她指政府已制定一些方案,以应乎单日过万宗确诊情况,包括当学校接种率去到某个成数,可以上全日课等。当局又会检视各种学习活动的防疫要求,例如是要除口罩的活动。如果是静态的乐团,学生要相隔远些或在中间加隔板,但动态的球类活动,就要再检视。 还有五天就开学,她又呼吁学生在这几天持续做快测,并减少到人多挤逼的地方。 read more
针对个别美政客就香港特区政府依法确定7名区议员宣誓无效说三道四,大肆抹黑中央和特区政府,为反中乱港势力撑腰打气,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今日(17日)发表声明,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建立宣誓效忠制度、明确议员资格、确保议员的国家认同和政治忠诚是国际通例,没有任何国家会对包括议员在内的公职人员违背誓言、背叛国家的行为听之任之。特区政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基本法第104条的解释和特区有关法律规定,确定7名区议员的宣誓为无效宣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是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进香港良政善治的必要举措。美国一方面自己密织公职人员效忠「铁网」、取消违反议会规则的议员资格,另一方面却对特区政府正义行动大放厥词,充分暴露其唯恐香港不乱的虚伪双标和霸权嘴脸,令人不齿。 发言人强调,特区政府落实区议员宣誓安排,有利于区议会回归为社区民生出谋献策的主责本业,有利于打击借区议会平台挥霍公帑、大搞「政治揽炒」的反中乱港分子,有利于保护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自由。美政客罔顾事实、黑白颠倒,声称「与港人站在一起」,实则是与一小撮反中乱港分子站在一起;打着支持香港人权自由的幌子,实则是纵容反中乱港分子祸港乱港的自由;口口声声说支持香港政治和社会稳定,实则是见不得香港好、不希望香港治。他们的险恶用心早已被世人看穿,必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发言人重申,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我们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坚决把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在管治架构之外。外部势力任何污蔑抹黑都阻挡不了中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阻挡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历史进程,阻挡不了香港开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崭新篇章的铿锵步伐! read more
包括北区、大埔区、西贡区及沙田区4区的新界东区议员将于明日(4日)在北角社区会堂宣誓。揽炒派公民党成员、沙田区议员陈珮明今日(3日)在社交平台公布日前已辞去区议员职务,今日生效,明日不会参与宣誓。 陈珮明指出,早就决定在宣誓前一两日离职,又批评政府要求区议员宣誓乃输打赢要,根本是想推翻2019区议会选举结果,顺道找些借口把议员刁难一番再取消区议员资格(DQ),故他不会参与宣誓。 不少网民质疑陈珮明根本是有心拖延,揶揄「呃粮呃到最后一刻」。 由于区内商场租金太贵,陈表明负担不起,亦没有屋村的议员办事处空档,又指民政事务总署又取消货柜屋议办政策,故一直没开设议办,故唯一好处就是离任后,不必处理太多物资和俗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