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抗疫工作不能躺平 与内地探讨通关安排 有限度减少不便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港发表重要讲话,山西省港区政协委员及海外联谊会理事于昨日(5日)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由山西省政协常委及召集人蔡志忠统筹,特邀委员刘勇飞主持。 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兼山西省海联会名誉会长周安达源、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兼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狄秀英、山西省政协常委兼召集人蔡志忠、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总干事王新友、全国政协委员龚永德兼山西省海联会副会长、香港山西商会会长吴腾、省政协原常委兼省海联会副会长庄金洲、省委统战部三处处长兼省海外联谊会秘书长常文琰,以及立法会议员李镇强与多位政协委员、特邀人士和海联会理事,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学习。 周安达源讲到,习主席顶着疫情和风雨来到香港,表现出党和国家对香港的重视。虽然习主席在港只有短短两天,但他的讲话、对港传递的精神让香港各界备感温暖。他认为,学习讲话精神一定要阅读全文,并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续称,香港经历了风风雨雨,各界的不懈努力,就是为了让管治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也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守护700多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 蔡志忠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充分表达了对香港同胞的无限关怀,也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国两制」是中央长期坚持的方针,这一点向香港和国际社会派了定心丸。蔡志忠认为,新一届政府必须「着力提高治理水平」,要务实有为,拿出果敢魄力,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也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王新友指出,山西政协委员贡献大,比如近年内地发生的河南水灾、山西水灾,蔡志忠常委主动发起政协委员和海联会理事作出捐献,又在支持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和抗疫防疫等重要大事,积极发动政协委员和海联会理事做街站和派发物资等,可说是出钱出力,不辞劳苦。 李镇强指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值得港人深入学习,又指讲话信息量巨大,并指明了香港未来的方向。此外龚永德也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激励港人,振奋人心。狄秀英也在座谈会作总结发言,对港区委员及海联会理事过去多年对香港和内地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参加今次座谈会的省政协委员,包括张宏业、马恩国、庄后奇、詹嘉莉、林例澒、庄华清、许世焜、容倩颀,省政协特邀委员包括蔡敬业、刘勇飞、梁辉鸿、姜健成、范立新、伍婉婷,以及众多海联会理事,现场及线上参与者共约50人。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4日)出席书展一个活动时谈及2019年黑暴事件,指有很多年青人受外部势力煽惑去破坏社会,最后要承担法律后果。邓炳强强调,以暴力去实现所谓「民主」,只会令民主遥不可及。他鼓励青年认识国家,成为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邓炳强斥责外部势力在香港利用「民主」为借口搞「颜色革命」,影响国家稳定,又煽动民众用暴力搞乱社会,用所谓国际制裁维护外部势力的固有利益。 read more
新任特首李家超履新踏入第二个星期,即向三司十五局下达指示,要启动十月《施政报告》的准备工作。据悉,李家超向司局长下达的指示,是在准备《施政报告》相关内容时,要注意两点事项:第一,是相关政策是否符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回归庆典中所作讲话的精神和内容;第二,要与李家超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政纲脗合。 李家超对习近平七一讲话的重视,从他亲自主讲公务员事务局举办的“国家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可见一斑。据闻,李家超当初要求公务员事务局举办此一座谈会时,曾有想过邀请中联办官员或其他人士主讲,但经过考虑后,最终决定亲自出马,四场座谈会都会由他亲自主讲。有出席者认为,若向外邀请讲者,始终会较为单向;现在李家超除了自己主讲外,更会要求在场的局长或署长讲述自己对习近平讲话的体会,以及对自己负责相关政策的关联,互动性更强。 李家超在昨天座谈会上就对在场公务员表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特区政府未来五年施政提供了重要指引。他鼓励特区政府领导官员及公务员把握习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融入自身工作之中,共同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效能,提升香港竞争力,工作以解民困为本,创造社会和谐和稳定,并自觉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 他的此一要求,自然亦体现在《施政报告》的准备工作之中。添马舰中人指出,现在距离十月发表《施政报告》,只有三个月,时间紧逼,李家超期望各问责局长届时可以为自己的政策范畴制订工作指标,以实现他提出的“以结果为目标”。而上星期成立的四个工作小组,即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由副政务司司长卓永兴领导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成立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以及副财政司司长黄伟纶成立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其工作成果估计更会成为《施政报告》的重点。 四个工作小组都是李家超在竞选政纲中提出的主打项目,其中“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李家超竞选政纲更已提出要在百日之内提交报告,估计当时李家超就已考虑到房屋问题,会是他首份《施政报告》的焦点。四个工作小组今日就会举行首次会议,未来三个月,这四个工作组究竟能为李家超交出什么“功课”,相信都很考四位司长、副司长的功夫。 read more
港大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发表文章表示,香港最先出现的两宗Omicron变种病毒个案,是在检疫酒店出现传播,很可能透过空气传播。 研究称根据闭路电视片段,两名患者没有任何接触,亦没有步出酒店房门,反映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最高,可能是患者打开房门拿取食物时造成传播。 研究又指出,Omicron变种病毒的突变刺突蛋白数量多,能够避过疫苗产生的抗体。 本港出现的首宗Omicron个案为11月11日从南非抵港并于同日入住富豪机场酒店检疫的人士,第二宗个案为入住对面房间的另一名检疫人士。 此外,广州近日有检疫酒店员工确诊,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目前全球出现新一波疫情,加上北半球踏入冬季,本港与内地的输入个案肯定会增加,认为本港与内地商讨通关的熔断机制,最重要是视乎个案能否追踪源头,否则有零星与输入相关确诊个案,问题不大。 美国白宫疫情首席顾问福奇认为,根据早期迹象显示,Omicron变种病毒的危险性可能不及Delta变种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目前全球关于Omicron变种病毒的数据有限,不能对它的杀伤力妄下评论,因为南非人口较年轻,疫苗接种率低,相信不少人都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他们再次感染Omicron后病情较轻微,不代表危险性较低。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失控,昨日(28日)新增115宗确诊个案,连续多日单日确诊破百宗,为应对疫情,全港掀起接种疫苗热潮,多处接种站大排长龙。本港昨日(28日)再多52819人接种疫苗,当中17537人打第一针,10332人打第二针,24950人打第三针。 截至昨晚8时,全港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103.4万剂次,当中超过532.3万人已接种第一针,首针疫苗接种率达79.1%;超过478.9万人已接种第二针,71.1%的市民已完成两针疫苗接种;另有超过91.1万的市民已接种第三针加强剂。 本港5至11岁的儿童,自1月21日起可以接种科兴疫苗。截昨天晚8时,本港已有9322名5至11岁的儿童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亦是指,本港单日新增1817名5至11岁的儿童接种第一剂疫苗。 香港政府27日公布,拟在下月24日推行的「疫苗通行证」,适用于餐饮及表列处所,要求进入个别处所的人士必须接种新冠疫苗。「安心出行」昨日已更新,当中会显示接种记录,或者豁免打针记录。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具体扩大的处所各个局正在讨论,「室内可做的都会做。」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在会议前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有传媒问及关于防疫问题时,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在疫情下正遭受到冲击,许多活动受到影响。 李家超指出,尽管如此,最重要的是要平衡疫情的风险,强调香港一定要控制疫情,如确诊个案上升,市民因确诊而入院的机会就会提升,或会影响医疗系统等。一方面必须继续严格管控疫情,以免令大量确诊市民入院加重公营医院压力,另一方面要好好保障高风险感染人士。 李家超指,已要求医务卫生局局长密切和注意有关数据,着手研究稳控疫情,减少对来港旅客的不便,目前正积极探讨缩短到埗隔离天数。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28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农历新年期间,为免大量市民到沙田车公庙参拜造成挤塞,警方将于1月31日(年廿九)上午6时起至2月3日(年初三)下午8时实施人流安全管理及交通管制安排,以确保市民大众的安全。 ○封路 下列道路将于2月2日下午8时至翌日下午8时封闭: 介乎沙田头路与翠田街的车公庙路西行慢线,届时车辆不准由车公庙路西行慢线左转入翠田街。 介乎车公庙路与新翠村入口近新芳楼的翠田街南行慢线。 ○停车场暂停使用 1月31日上午六时至2月3下午八时暂时封闭翠田街的公共停车场。 2月2日上午六时至翌日下午八时暂时封闭翠田街毗邻愉景花园的公共停车场。 ○单车径临时封闭 运输署亦宣布临时封闭车公庙附近一带的单车径,以确保人流畅顺及公众安全。 警方指,可能会在不予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票控或拖走违例停泊的车辆,以及在有需要时封闭部分道路和实施单向人潮管制措施等。警方呼吁驾驶人士和市民,遵从警务人员指示,以及留意电台和电视台相关资讯。 此外,鉴于疫情反覆,警方将与其他执法部门紧密合作,并按《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第599F / G / I章)的既定程序及实际违规情况,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包括以口头解释、劝喻或警告方式,提醒市民配合规例的要求。如有人刻意违反相关防疫规例,或拒绝听从执法人员的指示,有可能被即时票控。警方呼吁市民遵守防疫规例,并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行动。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于今日(15日)举行,共有42名候选人竞逐36个席位。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今日选举发出1273张选票,并收回1273张选票,两者相等,按照选举办法规定,今次选举有效。 经投票,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立法会议员霍启刚等36人当选,现任港区人大代表朱叶玉如以1254票成为票后,候选人沈慧林、林天行、范骏华、陈正欣、郑国杰、谢爱红落选。 36人当选名单为:文頴怡、朱立威、朱叶玉如、吴永嘉、吴秋北、李引泉、李圣泼、李慧琼、李应生、沉豪杰、冼汉迪、林至頴、林顺潮、姚祖辉、胡晓明、凌友诗、孙伟勇、徐莉、马逢国、梁美芬、陈帆、陈勇、陈仲尼、陈振英、陈振彬、陈曼琪、陈晓峰、黄冰芬、黄英豪、黄锦良、杨德斌、雷添良、楼家强、蔡毅、霍启刚、邝美云。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人简介: 文颖怡,女,1973年6月生,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东华三院庚子年主席。 朱立威,男,1983年2月生,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港抗疫义工同盟港岛义工团团长,民建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南区支部主席。 朱叶玉如,女,1955年7月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吴永嘉,男,1969年6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经民联副主席,董吴谢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吴秋北,男,1970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工联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引泉,男,1955年4月生,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司库。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圣泼,男,1977年3月生,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慧琼,女,1974年3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内委会主席,民建联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应生,男,1953年5月生,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百成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沉豪杰,男,1978年10月生,元朗区议会主席,新界乡议局增选委员,沉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冼汉迪,男,1974年9月生,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中手游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林至颖,男,1979年12月生,中国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能源行业委员会特聘顾问。 林顺潮,男,1959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姚祖辉,男,1965年10月生,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胡晓明,男,1954年2月生,菱电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凌友诗,女,1962年2月生,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妇联执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伟勇,男,1972年4月生,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香港普联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徐莉,女,1956年8月生,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副会长,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逢国,男,1955年7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梁美芬,女,1960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执业大律师。 陈帆,男,1958年2月生,香港特区政府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前机电工程署署长,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创会会长。 陈勇,男,1969年9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民建联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仲尼,男,1966年6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会长,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振英,男,1961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财委会主席,中国银行(香港)顾问,银行业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主席。 陈振彬,男,1957年11月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主席,宝的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曼琪,女,1969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长,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男,1973年12月生,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主任,自由党副主席,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冰芬,女,1982年12月生,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香港福建社团总会常务会董,民建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黄英豪,男,1963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中国法学会港区理事协会会长,黄乾亨黄英豪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锦良,男,1976年8月生,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教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 杨德斌,男,1965年10月生,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数睿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行政总裁,香港特区政府前资讯科技总监。 雷添良,男,1954年11月生,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香港会计师公会前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楼家强,男,1975年5月生,香港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副主席,香港青年联会第二十八届主席,屯门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蔡毅,男,1960年7月生,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富通(香港)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霍启刚,男,1979年7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全国青联副主席,霍英东集团副总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邝美云,女,1962年12月生,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香港义工联盟常务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1月1日)出席2020齐惜福慈善筹款晚宴,他在致辞时表示,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成分,占大约三成,现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各界,从源头避免及减少产生厨余。 李家超说,今年8月,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条例获得立法会通过,是香港减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会开展落实垃圾收费的筹备工作,包括加强对社区资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区回收网络的回收点及提高服务实益、善用智能技术;扩大厨余回收先导计划,覆盖更多地区及服务对象;推动建设转废为能、转废为材的设施,逐步摆脱对堆填区的依赖,减少废弃物相关的碳排放。 李家超提到,政府《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定下更进取的减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环境局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成立专责的咨询委员会提供意见,推动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参与。 李家超强调,鼓励大家共同推动惜食及减少厨余的文化,以期达致「零废堆填」的长远目标,在减碳事业中履行香港的责任,建构一个「零碳排放‧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香港。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峻,确诊人数大增,「全港社区抗疫连线」(连线)昨日宣布将派发中央援港的5万盒「连花清瘟胶囊」予市民作抗疫之用,市民今日(4日)中午12时起可以透过网上登记,以先到先得形式申请,每名合资格登记者可获发2盒24粒装港版「连花清瘟胶囊」,预计会有25000名申请者受惠。 连线表示,只接受个人登记申请,填报地址必须为私人住宅,每个地址只会获分配2盒「连花清瘟胶囊」。此外,为减少接触传播机会及向市民提供更贴心的义工服务,是次分发会以「点到点」专人方式送达,申请者填写网上申请时,必须选择现时18个行政区域中所属的小区。 连线又说,鉴于「连花清瘟胶囊」数量有限,鼓励市民在有需要时可以与人分享,切勿造成浪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