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李家超吁市民惜食减少厨余 实现「零废堆填」长远目标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1月1日)出席2020齐惜福慈善筹款晚宴,他在致辞时表示,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成分,占大约三成,现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各界,从源头避免及减少产生厨余。 李家超说,今年8月,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条例获得立法会通过,是香港减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会开展落实垃圾收费的筹备工作,包括加强对社区资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区回收网络的回收点及提高服务实益、善用智能技术;扩大厨余回收先导计划,覆盖更多地区及服务对象;推动建设转废为能、转废为材的设施,逐步摆脱对堆填区的依赖,减少废弃物相关的碳排放。 李家超提到,政府《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定下更进取的减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环境局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成立专责的咨询委员会提供意见,推动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参与。 李家超强调,鼓励大家共同推动惜食及减少厨余的文化,以期达致「零废堆填」的长远目标,在减碳事业中履行香港的责任,建构一个「零碳排放‧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香港。 read more

杨何蓓茵悼念殉职同僚浩园献花致深切哀思
公务员事务局长杨何蓓茵今日(4日)在社交网站表示,她在重阳节前夕,到浩园悼念因公殉职的人员,献上鲜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哀思,对他们的无私奉献再一次奉上无言的感谢。杨何蓓茵指,长埋浩园的75位殉职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和职级,他们都克尽己职,执行职务时不畏缩、完成使命,彰显香港精神,是公仆的阶模,历史会永远记念他们为香港的付出。 另外,杨何蓓茵亦到景仰园向菲律宾马尼拉人质事件的死难者献花致意。 read more

高院准黎智英聘英御状 梁振英:荒诞决定荒诞理由
乱港黑手、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上诉庭昨日(9日)驳回律政司的上诉,继续批准英国大律师Tim Owen代表黎智英出庭抗辩。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10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称,「世界上还有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 梁振英表示,黎智英被控的不是一般罪名,而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这种案件竟然可以由外国大律师代表出庭,更荒诞的是,法官驳回律政司上诉时,表示准许英国律师代表黎智英,「有利国安法发展」,也就是说,我们邀请英国人为中国香港「发展」国家安全法律了。 梁振英引述《明报》今日报道指,上诉庭强调,「国安法于2020年6月生效,法例实施初期,本港法学理论应该以坚实的基础发展,反映本港坚守法治,并采用国际间的司法标准……」。对此,梁振英提出质疑称,香港没有「坚实的基础」?香港在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上要「用国际间的司法标准」?如果英国的大法官用他们的「司法标准」,开口要我们放人(这是迟早的事),我们就放人了? 梁振英指出,二十大报告关于香港和澳门的部分提到,「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完善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还有「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梁振英表示,香港所有大律师都被上诉庭法官公开打脸,法官在香港的国安问题上以洋为师,以洋挂帅,且看香港大律师公会怎样回应。他又指出,先有部门首长可以保留外国国籍,今有法官的这荒诞话,香港怎么办?高官和司法界不必有国家观念,不必有民族立场吗? read more

香港马鞍山福安花园解封 发现9宗阳性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截至昨日(16日)零时,本港新增5162宗确诊个案,包括4890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72宗输入个案。政府昨日围封马鞍山福安花园第一座进行强制检测,约790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发现9宗阳性检测个案和12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政府今早(17日)约9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 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300户,当中3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李家超冀各界公道看待公务员表现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首次出席立法会特首答问会。立法会议员李梓敬关注公务员改革情况,期望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摆脱论资排辈的惯例,优先提拔表现出众人才,并处罚表现不佳的公务员,做到知人善任,赏罚分明。 李家超表示认同有关理念,但强调希望各界公道地看待公务员的表现。李家超说,根据世界竞争力年报及其他不同的独立报告显示,香港特区政府效率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公务员在此发挥重要作用。可是有人认为公务员表现未符合大众要求,他认为与制度、系统、程序、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有关,限制公务员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应该就不同情况作审视。若公务员表现未符合市民要求,研究是否受不合时宜的规程等系统性问题影响,政府亦会加强有关工作。 李家超表示再次感谢立法会早前通过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增设副司长有助提高政府高层领导及指挥能力,在问题萌芽时作纠正指导,做到权责清晰,令公务员运作方面有更高效率。 read more

陈茂波:香港若疫情受控迈向“动态清零” 料第二季有较好经营环境
香港疫情逐渐受控,不少市民趁复活节假期外出放松心情。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7日)在网志提到,这几天他外出观察市道,相信只要疫情持续稳定受控,本地经济有望逐渐回暖。如果这势头持续,迈向「动态清零」的状态,今年第二季便会有较好的经营环境,有利经济摆脱首季急速转入负增长的局面。他亦响应呼吁,接种了第四剂新冠病毒疫苗。 陈茂波在网志又提到,前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都围绕着这重要课题展开多角度的推广和加深认识。落实国家安全工作,才能创造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维护发展利益,让人民能安居乐业、各展所长。国家安全涵盖16个领域,包括了经济、科技、网络、生态和资源安全等。香港是细小而全开放型的经济体,加固经济安全的工作,除了关乎到自身发展及社会稳定,同时也是为国家安全尽一己之责任。 陈茂波表示,虽然外在环境存在不少挑战,但香港已从多方面对应地加固了安全保障。面对单边主义,香港要加快推动多边经贸协定的落实,以确保本港的重要产业能继续安全发展。此外,也要继续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以加强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并让经济结构更优质多元。在金融安全方面,向内要加强经济的核心优势和自主灵活度,向外要加强与丰富境外的联系。香港现时联汇制度坚稳、金融体系稳健、各市场环节运作具高透明度且风险管理妥善。 陈茂波指,本港金融市场有强大坚固的缓冲和抗震力,足以抵御外在因素引发的市场震荡。金管局对银行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压力测试均显示,银行体系能承受极端市场环境时可能出现的冲击。他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乎到国防军事,也关乎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唯有透过树立牢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乘风破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ad more

人民日报锐评|香港疫情防控态势向好,珍惜成果不可大意
“没有你们的援手,就没有我们的曙光”“谢谢中央及内地医护与香港同行抗疫”……连日来,香港多地立起大型广告牌,感谢中央及内地医护支援香港抗疫。还有不少人把广告牌的照片、视频发在社交平台,附上自己的感谢话语。这是香港民众的共同心声,也是内地与香港手足情深、血浓于水的生动写照。争分夺秒推进方舱医院、应急医院等援建项目建设,源源不断向香港供应各类医疗和生活物资,多批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集结香江……香港有求,国家必应,两个多月来,中央援港抗疫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最大覆盖度展开。一个个感人事迹,一项项抗疫行动,香港各界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防疫抗疫,让广大香港同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逐步受控,新增确诊案例连续回落。稳控疫情,绝非“自然而然”发生,更不是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带来的,而是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区政府负起主体责任、香港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同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结果。香港抗疫现实再次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才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香港疫情防控态势向好,但来不得半点大意。坚持“动态清零”,是当前抗击疫情最为科学、有效、经济,最为符合香港实际的策略选择。香港紫荆研究院此前电话随机访问了1063名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7.9%的受访市民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忧虑香港一旦错误选择“与病毒共存”,疫情必然全面失控,700多万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时至今日,更要巩固好、维护好,坚定“动态清零”的决心和信心,谨防反弹、绝不松懈。对于香港来说,坚持“动态清零”是其和内地通关的必要条件。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全国疫情防控大局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香港抗疫不是一城一地之事。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期,病毒正在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受感染人群多。当此形势,香港特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物资发放到位、设施利用到位、防疫措施执行到位,以投身抗疫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不辜负中央援港抗疫的深切关怀,不辜负全体香港市民的殷切期盼。在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入口处,摆满了香港市民送来的感谢内地援港医疗队的鲜花和卡片。在这里,内地和香港医护团队默契合作。香港医生除了感激也受到感召,表示如果有一天内地有需要,自己同样有责任,也愿意奉献一份心力。内地医生则说,在疾病面前,内地和香港的医护人员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心愿是把疫情控制好。两番话语,一颗真心,同样真挚,同样动人。防控成果凝结着医护团队的辛勤付出,将心比心、心同此理,自当倍加珍惜,落实抓细、继续巩固。中央援港抗疫,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的骨肉亲情,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关怀,充分彰显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中央的关心,有内地的支持,有全体港人的共同努力,定能渡过难关。风雨过后见彩虹,期待香港早日迎来云开疫散! read more

支联会逾2000万元资产去向成谜
支联会原定于本月25日召开会员大会,商讨解散及处理资产,其七名常委中有四人昨被警方拘捕,连同身在狱中的常委李卓人和何俊仁,仅剩一名常委徐汉光。支联会是否有足够会员开会商讨解散成疑,其逾1300万元现金、约值1000万元物业将如何处置惹人关注。大公报记者昨追问支联会成员曾健成,他间接地回应大会或「难产」。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支联会成员纷纷「跳船」自保。《大公报》早前报道警方跟进调查支联会,触发多个会员团体宣布退出,曾号称会员团体逾200个,如今剩余六个,决定开会商讨解散及处理资产事宜。根据会章,须至少20名会员出席大会,并得到在席七成半会员赞成才可通过解散。 支联会现已剩下七名常委,包括邹幸彤、梁锦威、邓岳君、徐汉光、陈多伟,以及身在狱中的李卓人和何俊仁。团体成员则仅六个,包括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甄启荣办事处、曾健成办事处、蔡泽鸿办事处、徐远华办事处及梁锦威办事处。 记者昨追问六个会员团体,包括到曾健成的民间电台办事处及其寓所,惟办事处无人应门,家属则称他外出未归。记者致电联络曾健成,他回覆说:「你哋开心啦。」记者问他会否出席25日的会员大会讨论解散,曾健成说:「随遇而安。」记者再追问如何处理支联会资产,他说:「分畀你啰,最紧要分畀你ok byebye。」其余团体成员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记者发现截至去年六月,支联会有现金逾1300万元,艺旺商业大厦十楼全层属支联会物业,市值约1000万元。 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副主席、法学教授傅健慈表示,支联会早前死撑并非「外国代理人」,是强词夺理,不能成为拒交资料的理由。他重申依法注册的支联会理应守法,根本没有法律豁免责任的权力。执业大律师龚静仪指出,支联会狡辩不能成为拒交资料的理由,法例并没有规定警方必须向支联会出示有关的证据或理据。(来源:大公报) read more

邱腾华:修订电检条例并非修改电检制度
政府拟修订《电影检查条例》,规定电影检查员必须考虑影片上映会否危害国家安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电影有很大影响力,如被利用作为危害国家安全、颠覆政府、宣传恐怖活动的媒体,必须要禁止。 邱腾华说,世界各地都有相关做法,香港国安法亦列明政府必须防范及制止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本港经过不同社会事件后,政府必须防范于未燃。 邱腾华强调,香港国安法有保障言论自由,但必须平衡国安及创作自由。今次修例并非修改电检制度,电影送检后,同样会经过评级,若影片内容有违法讯息,内容「过火」才会被禁。 read more

刘国勋快测阳性已隔离上周五曾到立法会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今日(15日)在社交平台公布自己新冠病毒快速测试呈阳性。他已立即隔离,今早有轻微咳嗽。 刘国勋表示,自己上周五(12日)回到立法会工作,与办事处职员有接触,期间一直戴口罩,平日会每天进行快速测试。他透露自己已经接种三针疫苗,暂时病征轻微,只有轻微咳嗽,呼吁大家尽快打齐疫苗,做好防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