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24日)在宪报刊登公告,宣布湾仔、东区和南区区议会有8个民选议员议席出缺。 8名民选议员根据《宣誓及声明条例》(第11章)第21条必须离任,分别是杨雪盈(湾仔区议会大坑选区)、梁柏坚(湾仔区议会大佛口选区)、韦少力(东区区议会鲤景湾选区)、苏逸恒(东区区议会爱秩序湾选区)、陈荣泰(东区区议会小西湾选区)、黎梓欣(东区区议会佳晓选区)、彭卓棋(南区区议会赤柱及石澳选区),及蔡志强(东区区议会翠德选区)。 其中蔡志强因缺席本月10日的首场区议员宣誓,即日被DQ(取消资格),而其余7人虽有出席宣誓,但政府事后对7人所作宣誓有效性存有疑问,及后宣布宣誓无效,全数被DQ。 read more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4名专家撰文,指本港应在夏天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便达致更好的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效果。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则对此表示,若疫情未平稳之下便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担心会加重医院负担。 梁子超指,虽然香港已经历疫情爆发,惟群体免疫并不平均,而且幼童和长者的疫苗接种率未算理想,若在疫情未平稳之下便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重症和死亡个案将会增加,加重医院负担。 梁子超续指,免检疫通关的先决条件,需收窄境内外的疫情差距,因此香港不可能同时与内地和海外免检疫通关,形容须作出痛苦的抉择。他又指,无论选择先与内地抑或海外通关,香港都需要采取足够防疫措施,维持人流和物流往来,令经济和民生不会有重大影响。 read more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书面答覆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现时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有四个公共租住屋村设有旗杆供悬挂国旗和区旗,包括顺利村、广田村、蓝田村及逸东(一)村。房委会会配合不同议员或地区团体申请在节庆日期间使用上述旗杆及其他公共屋村公众地方展示国旗和区旗,过去3年批准了共约70次活动申请。 陈帆指出,房委会在处理议员或地区团体于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国旗的申请时,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因素是公众安全,确保在公共屋村范围内悬挂的旗帜必须牢固固定,同时没有对住户或村内途人构成滋扰及危险。房委会在佛光街的总部已设置旗杆,已按《国旗及国徽条例》适当地展示国旗及区旗,并已向负责升降旗帜的人员详尽阐明升降旗帜的正确方法。特区政府鼓励市民在适当场合使用国旗及区旗,同时有责任保障其正确使用,以维护国旗及区旗的尊严。 read more
本港昨日(14日)录得第8宗Omicron变种病毒输入个案,有港大专家料该病毒将在短时间内取代Delta成为世界主流的新冠病毒,吁本港需加强外防输入。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早(1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现阶段不可过分乐观认为Omicron不会流入社区,即使将曾出现该变种病毒个案的地区列入A组高风险名单,亦不能排除在检疫酒店岀现交叉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影响中港通关及触发第5波疫情。 梁表示,由于本港疫苗接种率低,没有群体免疫保护,故警告病毒在本港爆发的程度或会比南非及英国严重,并建议来自曾出现Omicron个案地区的人士,至少在检疫中心隔离7日,以加强外防检疫。他又指,若输入个案加重本地医疗负担,须考虑停飞相关航班。 对于广州及天津近日亦岀现Omicron个案,梁指有关个案属境外输入,暂时未见在社区有扩散迹象,但一旦发现有社区传播,就要收紧入境安排,惟目前毋须将内地列入高风险地区,否则与争取通关方向相反。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31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本港首次发现Omicron变种病毒株在本地传播,反映输入个案进入社区,出现感染群组,疫情最新发展令人忧虑。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株在本港进一步出现社区传播的风险非常高,大家从外国的情况就可以见到,Omicron变种病毒株如出现社区传播个案,确诊数字将呈现爆发式增加。他说,无论是爆发速度还是幅度,都可以非常快,所以本港一定要为这些情况做出充足准备。 高拔升说,现阶段疫情情况越来越紧张,会再次检视本港防疫措施、人手、医疗物品等方面的准备,提醒在急诊室、普通科门诊的医护人员要特别留意病人情况。 高拔升提到,现阶段所有新冠病毒确诊病人都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接受治疗,因现阶段有可能出现社区个案及个案增加情况,视乎疫情发展情况,当局决定最快在后日(1月2日),重新启动亚洲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接收病情相对稳定、轻微或无病症的病人,第一阶段将启动500张病床。若疫情进一步发展,或分阶段启动其他病床。 read more
政府及贸易发展局合办的首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ASGH)今日(24日)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指,本港以往被政治阻碍多方面发展,但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已克服有关挑战。她又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本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将不遗余力增强实力,推动本港医疗健康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在《施政报告》已提出目标强化本港多个领域的能力,迎接健康及生命科学方面的庞大机遇。她举例,占地逾80公顷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模明显不足,故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用地面积为香港三分之一的土地,创科将成为都会区的经济引擎,当中占地超过100公顷的新田科技城可发展科研及先进制造业。 林郑月娥又指,每个地方的政府可能用不同策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毫无疑问,各政府必须以科学为本,并采取合作而非对抗方式,必须推动研发,带动全球新冠疫苗及治疗合作,以及推动包容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