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正积极研究相关方案 冀有序放宽入境检疫政策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近日确诊数字回落,正研究放宽入境检疫措施,以减少入境人士的不便。他强调,当局仍要加强「一老一幼」的疫苗接种率,以及确保本港疫情可控。
对於坊间热议的是否实施海外抵港「0+7」检疫政策,李家超回应指,正积极研究相关方案,冀有序地放宽检疫政策以方便旅客。
他强调,政府有留意到坊间的不同声音,包括检疫安排、取消登机前检酸检测要求等,做决定前会积极考虑上述建议。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近日确诊数字回落,正研究放宽入境检疫措施,以减少入境人士的不便。他强调,当局仍要加强「一老一幼」的疫苗接种率,以及确保本港疫情可控。
对於坊间热议的是否实施海外抵港「0+7」检疫政策,李家超回应指,正积极研究相关方案,冀有序地放宽检疫政策以方便旅客。
他强调,政府有留意到坊间的不同声音,包括检疫安排、取消登机前检酸检测要求等,做决定前会积极考虑上述建议。
行政署今日(15日)表示,行政署署长卢世雄因曾与初步确诊新冠病毒人士接触,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卢世雄有定期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今日快测结果为阴性。 另外,一名环境及生态局局长新闻秘书今日新冠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已安排接受隔离,相关办公室已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该名职员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最近没有外游纪录,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上周五(8月12日)。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每日均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局方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遵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同事接受检测。 read more
立法会第二次前厅交流会今日(17日)举行,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率领辖下9名政策局局长出席,讨论打击卫生黑点计划。工联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吴秋北于交流会后接受访问,建议政府加强讯息发放,强调清洁是属于全港市民的事,不应将压力转嫁到清洁工身上。 吴秋北指,若特区政府就打击卫生黑点计划加强统筹协调,相信清洁问题可持续得到改善,又建议政府总结形成卫生黑点的规律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谈及第二次参加前厅交流会,吴秋北指今次交流会有别上次,官员同时与所有议员会面,希望将来不断成熟,令沟通形式多样化。他亦表示,近日收到不少港生求助返内地求学出现困难,他早前已与中联办及教育局沟通,得悉当局正在跟进。 read more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上任后今日首次到立法会出席会议,他在保安事务委员会上表示,铜锣湾刺警案发生后有人公然美化事件,又不点名批评港大法律学院公法讲座教授陈文敏有关言论,「希望渠晚上瞓得着。」 邓炳强说,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罪案数目锐减,但网上有人尝试将暴力意识死灰复燃,7月1日在铜锣湾发生的刺警案正正响起警号。他批评事后有人公然美化、淡化恐怖袭击,称呼行凶者做「义士」,令人痛心及愤怒。 邓炳强不点名批评港大法律学院公法讲座教授陈文敏,认为鼓励别人同情行凶者是非常危险及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同情者可能会变成支持者,支持者则可能演变成恐怖分子,令香港充满血腥,邓炳强称「希望他晚上瞓得着」。 邓炳强还表示,去年12月至今,警方已捣破多宗自制枪械及炸弹的案件,跨部门反恐专责组会加强防御措施,包括加强保护本港重要的基建。 他又指,过去八日本港发生一连串与恐袭相关的案件,包括刺警案、礼宾府外纵火案,以及有人宣称要攻击政治人物及警署等,警方最新拘捕九人,他们涉嫌企图制造爆炸品在公众地方进行危险活动,背后的策划人士招揽准备离开香港的中学生犯案,令人感到愤怒。 他指出,恐袭的威胁已去到社会每个角落,同情和支持行凶者只会助长恐怖分子,呼吁市民要举报及谴责罪案。 read more
创新科技署发言人今日(29日)表示,今年暑假推出的「创科实习计划」吸引逾2500名大学生和1300多间公司或机构参加,根据参与计划的大学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大学、实习生和雇主均对计划给予高度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实习后,对创科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将来会考虑投身创科工作。另外,由于疫情在今年暑期部分时间稍为缓和,首次有实习生到内地和海外进行实习。此外,差不多所有参与计划的雇主均满意实习同学的工作表现,甚至认为超出预期,并打算继续参与计划。是次问卷调查反映学界和业界认为计划的成效显著,显示计划能符合学生及公司或机构的期望。 参与公司大多为中小企或初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主要为资讯科技、生物科技、电气及电子工程、金融业和建造业,所提供的实习工作具备多方面的创科元素,例如程式编写、网页设计、大数据分析、云端科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虚拟实境技术、数码营销、生物科技和供应链科技。 参与计划的大学表示,计划有助雇主提供更多与创科相关的实习职位,让学生在职场应用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知识,同时及早了解创科业界的文化和工作环境。计划亦让参与公司及机构,特别是小型企业,聘用到高质素的STEM学生。有见于计划的热烈反应及成效,大部分参与的大学于今年寒假继续推行计划。 「创科实习计划」为修读STEM课程的大学生提供不少于连续四个星期的实习机会,以及每月10500元津贴,最长为每学年三个月。为增添计划的弹性以涵盖更多不同行业,实习职位的实际工作只要具备创科元素,均视为与创科相关。 read more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补选今日(18日)举行,由6名候选人竞逐4个议席。政府在湾仔会展中心设票站,让1400多名选委投票,投票由早上9时至11时半,之后会进行点票。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陆启康法官巡视完票站后见记者。 陆启康表示,投票站及中央点票站所有设施,所有电子仪器、机械装置、电脑都运作正常,工作人员过去数日亦进行一连串训练,现时整装待发,有信心今日选举可以顺利进行,点票结果会在合理时间内公布。他预期开始时人流较多,现场有足够座位提供,希望投票者耐心等候。同时,鉴于香港单车节附近有改道,陆启康提示前往票站时要先留意交通情况,以预留足时间。他呼吁所有选委在建议的投票站内投票,提醒选委带身份证明文件正本、名牌,以及留意交通情况,预留足够时间到达投票站。截至今日7时45分,有28名选委登记在竹篙湾投票站进行投票。 陆启康指出,选委会高度重视投票自主及保密性,他提醒投票使用「全票制」,即每名选委必须投选不多于亦不少于4名候选人,否则选票无效,鼓励选委用验票机检查选票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他提醒选委,不可以向其他人展示选票的选择,不可以用任何电子器材进行通讯、拍照及录影,在投票站及禁止拉票区不可以进行任何拉票活动。 陆启康表示,投票结束后所有选票会送去中央点票站,以光学标记阅读系统点算选票。公众人士分及传媒可以在中央点票站及新闻中心指定区域观看点票过程及选举结果公布。选举事务处会在今日10时45分起,以先到先得方式安排公众人士入场,公众会佩戴手带以作识别,名额130名,额满为止。 陆启康指出,选管会至今收到5宗投诉个案,大部分与选举广告有关,正在跟进中,现阶段不会评论个别个案。 read more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康文署与多间私营机构合办「艺术@维港」艺术展览,结合艺术和科技,在维港两岸摆放大型户外艺术装置作品和大屏幕数码影像。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2日)出席开幕礼致辞时表示,维港两岸的海滨已经不只是一个香港市民乐意去享受的公众空间,更成为一个展示香港最新发展的大舞台,无论是在文化艺术发展或是科学创新方面的新里程。 林郑月娥指出,是次展览有一个特色是公私营合作,她感谢多间机构参与,并指这种公私营合作,令政府的工作更丰富,亦展现民商官的三方合作,期望将这种精神,在香港落地生根,发扬光大。林郑月娥又希望将这些公共艺术和科技发展到全香港,指近年经过大量的城市建设,香港都有条件去举办国际级的文艺活动,她期望每两三年,香港就可以举办一个大型的全港国际艺术科技双年展。 「艺术@维港」活动共有四个展览项目,当中由赛马会主办的「艺术有理」展览,以及新世界K11商场主办的「未来交响乐」均会在明天(23日)开放给公众参观,展期至今年12月中结束。详情点此查看 read more
英国最高法院院长韦彦德与副院长贺知义,昨日(30日)辞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特首林郑月娥今日(31日)在记者会上被多次问及相关事件,她指对两人辞任感到遗憾,但始终无法阻止他们辞职。 她又反驳指,法官参与香港司法机关的工作,并不等同要求他们支持行政机关,因此不明白韦彦德声明的说法根据何在。林郑月娥形容,英国政府政治凌驾司法的做法是“路人皆见”。 指贺知义于国安法实行后才接受港任命 林郑月娥指,昨晚特区政府已发出新闻公告,她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同样对两名法官的辞任感到遗憾。她补充,自己即使作为委任法官的人,都不能阻止别人辞职,所以只能无奈接受,而对于任何将法官辞任和国安法、市民行使人权自由拉上关系的行为,她表示强烈反对。 林郑提到,两名法官分别在2017年和2021年上任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而《基本法》第二条写明香港有独立的司法权,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英联合声明》没有关系。她指,《基本法》第82、85及88条对香港的司法独立、法官任命制度有详细的规定,重申这些法官一向独立进行审判,无受过任何干涉。 无要求法官支持特首 韦彦德在辞任声明中提到,与英国政府达成共识,法官“无法在不支持香港行政机关的情况之下,继续留任于香港”。林郑重点回应,指这些法官参与香港的司法工作,所支持、肯定的是香港的司法制度、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权,“不是要他们支持或认同香港的行政机关”,所以一向十分感谢他们来港参与审讯,支持香港司法独立,但从来没有要求他们行政机关或特首本人。 “所以有这个说法,我觉得很奇怪,‘如果不辞任会被视为认同肯定特区管治’,他们来香港是支持香港的司法独立,如果你看看誓言,从来拥护的都是《基本法》、效忠的是香港特区、服务的是香港市民。”林郑又引述终院另一名海外非常任法官、来自加拿大的麦嘉琳指出,参与本港司法制度与肯定行政机关的工作没有关系。 她亦留意到,其中一名昨日辞任的法官贺知义,是在国安法生效后半年才首次接受任命。“如果真的(国安法)那么有问题,怎么会实行了半年都接受任命呢?” 称有理由事件涉政治考虑 林郑又指,过去十多小时见到很多其他社会人士回应,大家都认为事件离不开背后有政治动机、政治压力和政治操控,“我有理由相信,合理怀疑这次事件是有政治考虑在背后”。她指昨日两名法官辞任的同一天,英国下议院正好辩论此议题;英国政府表态,不会继续支持在任法官出任香港终院非常任法官;紧接英国外交部回应指香港情况到了“临界点”;同日中午英国首相都发声;最新亦收到通知,英国外交部稍后会向国会提交“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 她指,从这一连串事件“很难令人不怀疑,整件事是个政治铺排的事件。明显有行政机关、政客,想凌驾司法机关,这个现象是路人皆见的”。林郑认为,英国政府用这种手段“破坏一个很独立的司法系统”,觉得十分可惜和不安,不过她和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的意见一样,深信香港法治的基础稳固,每一位法官都会一如以往,不受政治操弄抹黑,依照誓言维护法治,主持正义。 香港国安法卓有成效毋须修订 至于日后会否委任新的非常任法官填补,林郑指法官不像公务员编制,没有数目规定,主要视乎司法机关按需要而定,她作为行政长官,会按终院首席法官的意见,以及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的建议作任命决定。 被问到国安法是否有中期检讨、与时并进的需要,林郑指国安法是全国性法律,经人大常委会通过,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直接实施,即使修订都是全国性层面的事件,而目前看不到有什么需要修订,因为国安法实行下来“卓有成效”,特区政府会继续贯彻落实,保障国家安全。 read more
郑雁雄主任在办公大楼外与香港传媒见面。 今日(16日)是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上任后的首个工作日,他上午在中联办大楼外会见传媒。郑雁雄表示,接任中联办主任职位属正常人事交替,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及党中央的信任,并感谢骆惠宁这三年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郑雁雄说,自己对香港是有感情的。他长期在广东工作,近距离感受到香港的发展变化,这与广东息息相关。自2020年7月到香港工作至今也两年多了,对香港的了解和情感更深。他强调,深知中联办的职责使命,将和中联办的同事一起,竭尽全力落实中央赋予的职责,更好传递中央对香港的关心,更好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更好促进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更好联系香港社会各界人士,也更好反映香港居民的心声,全心全意服务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郑雁雄主任见香港传媒现场。郑雁雄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香港“大有可为,风光无限”。香港天时、地利、人和无与伦比,只要自己别乱,别搞错方向,必定事业“大有可为”,必定前景“风光无限”。相信在李家超行政长官的带领下,特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香港一定能在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不断巩固“治”的局面,不断激发“兴”的动能,再创新的辉煌,香港市民也一定能迎来更美好的生活。郑雁雄说,自己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但是为中央尽责、为香港服务是无限的。一定努力做一个懂香港、爱香港、为香港好的人,在香港多讲“北京话”,在北京多讲“香港话”,竭尽全力服务推动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read more
协助香港应对第五波疫情的内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今日(23日)继续行程,上午到访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与医生就收治重症病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内地援港专家组于本月19日抵港考察,将留港至28日。专家组昨日先后到访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和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了解本港因应疫情发展而增建的各项隔离及治疗设施的定位及运作安排;下午,专家组转到伊利沙伯医院,与该院的临床医护人员就诊断及治疗冠状病毒病个案深入交流,并巡视了医院的相关运作。 read more
近日有专家建议放宽疫苗通行证,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7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对此回应,不同专家持不同意见,或因确诊个案数近日在低位徘徊。林郑月娥说,专家在一篮子考虑因素中提供多点看法,但政府并非被专家带着走,而是在平衡公共卫生需要、经济需要及市民接受程度后,作出最适合做法。她亦对多名专家在过去两年多给予的意见表示感谢。 林郑月娥称,当局仍会坚持推进疫苗接种计划,本月底将落实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目前只有约一半合资格人口接种三针,希望市民积极接种疫苗。 林郑月娥说,通关仍是首要目标,与内地恢复通关必须重新讨论和对接,基础是以去年底已经接近达成的方案去研究。她重申,疫苗接种仍然是抗疫重要手段。接种疫苗不会完全防止被感染,却是减低重症甚至死亡的最有效方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