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界冀放宽入境检疫至免隔离
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调整入境检疫安排,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黎可怡今日(2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业界期望入境检疫安排放宽至「0+0」方案。
黎可怡指,任何阻碍国际旅客来港的检疫安排,都会令展览业难以恢复。她认為,目前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复常,口岸完全开放,展览主办机构未必会考虑香港。
黎可怡续指,有些原本扎根香港的展览都移师新加坡,新加坡去年举办约200个活动,今年增至600至700个,当中国际性活动超过60个,每个活动都為新加坡带来几万人次旅客。
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调整入境检疫安排,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黎可怡今日(2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业界期望入境检疫安排放宽至「0+0」方案。
黎可怡指,任何阻碍国际旅客来港的检疫安排,都会令展览业难以恢复。她认為,目前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复常,口岸完全开放,展览主办机构未必会考虑香港。
黎可怡续指,有些原本扎根香港的展览都移师新加坡,新加坡去年举办约200个活动,今年增至600至700个,当中国际性活动超过60个,每个活动都為新加坡带来几万人次旅客。
香港政府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第22轮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及护养院员工强制检测今日(4日)展开,为期一周,至下周二(10日)。 政府表示,凡由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护养院以及附设于安老院或残疾人士院舍的处所的日间服务单位雇用,并于8月11日至8月17日期间值勤,或透过与院舍或上述单位订立的外聘服务合约在该期间向住客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的人士(包括全职、兼职及替假员工),须于8月4日至8月10日期间,按照公告指明的规定及程序,进行病毒检测。而在检测期限的14天前已经合共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的人士,则无须进行指明检测。 read more
今日(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保安局今早带领辖下6个纪律部队,以及各纪律部队和辅助部队属下的青年团队联同其他青少年制服团体,在香港海关学院举行宪法40周年升旗仪式,以增强社会对宪法认识,弘扬宪法精神。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为仪式主礼。 参与的纪律部队包括香港海关、政府飞行服务队、惩教署、消防处、警务处,以及入境事务处,6大纪律部队以中式步操入场。升旗仪式开始后,国旗、区旗及党旗先升至杆顶,再下降至旗身横长二分之一处。全场默哀一分钟,悼念已故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此外,各纪律部队及辅助部队属下的青年团队联同其他青少年制服团体亦一同参与,包括海关青年领袖团、惩教署更生先锋领袖、消防及救护青年团、少年警讯、入境事务处青少年领袖团、医疗辅助队少年团、民众安全服务队少年团、香港青少年军总会和香港航空青年团。 林定国在致辞时提到,纪律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先锋,要捍卫宪法精神,时刻坚守法治原则,为守护香港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做出无私奉献,为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而努力不懈,竭力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他强调,纪律部队要对宪法有深厚了解,亦有责任协助政府推动加强公众教育工作,增进市民大众对宪制秩序的认识,建立国家观念及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纪律部队联合乐队表演军乐操。 这是纪律部队联合乐队首次在升旗仪式上表演军乐操。 9个青少年团体齐步进场。 9个青少年团体齐步进场。 9个青少年团体齐步进场。 纪律部队仪仗队以中式步操进场。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及6大纪律部队部门首长出席。 护旗方队入场。 护旗方队入场。 升旗仪式开始。 升旗仪式开始。 全场默哀一分钟,悼念已故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全场默哀一分钟,悼念已故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read more
特区政府早前已要求Google置顶正确国歌,但Google以无法控制算法为由拒绝特区政府要求。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在行政会议前见记者表示,国歌属庄重事情,代表法律地位、国家民族尊严及感情,属大是大非及道德问题,政府会严肃跟进,将会再次去信Google提出交涉,并已要求部门跟进。他亦相信Google有方法移除不正确搜寻结果。 被问黎智英案释法事宜,李家超表示交由法庭处理,作为行政长官,现阶段不适合评论。 read more
新世界发展成立的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倡议发展全港首个非牟利的私人资助房屋项目,以市价约五折至六折出售,而新世界亦将捐出一幅位于新界西的地皮作试验计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昨日回应指,这是好事又呼吁政府做好配合,尽快审批。 谭耀宗表示,现时港人工作压力已经很大,如果居住环境未能得到改善,生活便很逼人。他指,中央关心港人,呼吁香港各界人士和团体,应该一起努力、积极响应。 最快月底可局部通关 对于粤港两地通关,谭耀宗则估计,最快月底可以局部通关,届时将优先处理公务及有家庭需要人士。 谭耀宗说,相信内地将要求通关人士接种两剂疫苗,以及做好检测,并掌握过境前是否曾接触病患。他估计,如运作畅顺,未来可早日增加配额或放宽限制。 read more
旅发局主办的“香港跨年倒数演唱会”门票抽奖活动登记期结束,超过20万人参与,电脑系统将随机抽出1500名登记人,即共3000名参加者,结果将于下星期五在网上公布,得奖者会于最迟下月5日接获短讯通知。 旅发局表示,演唱会门票採用实名制,得奖者及同行者须于下月3至13日期间,带同得奖短讯、身份证及新冠疫苗接种纪录,前往指定地点领取门票,不接受任何授权代领。 演唱会将于12月31日晚上10时至明年1月1日凌晨12时半,在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举行,同时会透过电视及网上直播。演出歌手包括冯允谦、郑欣宜、江海迦(AGA)、许廷铿、李幸倪(Gin Lee)、MIRROR以及香港管弦乐团。 read more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下周一(15日)将开会,讨论科兴疫苗将接种年龄下限由18岁降至3岁的申请。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日(12日)表示,多个地方为中学生接种科兴疫苗的总数已经超过1亿剂,小学生接种数目亦数以百万剂计,安全数据未见与成人有差异,而且科兴属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关技术沿用多年,因此毋须担心未成年人接种科兴疫苗的安全性。 刘宇隆指出,未成年人接种科兴疫苗的剂量与成年人相同,因此他们每公斤体重的剂量都较成年人高,港大的研究亦显示,未成年人的免疫反应,比他们的父母更好。他又提到,虽然复必泰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较科兴高,但年轻人接种复必泰可能有轻微心肌炎的风险,而未成年人一旦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患重症的机会较其他年龄层低,因此对疫苗安全性的需求大于保护力需求,接种科兴也是合适的选择。 刘宇隆建议,政府可考虑逐步扩展接种科兴的年龄层,先让中学生打针,等社会增强信心后,到明年初再扩展至小学生和幼童。他又表示,研究显示皮内注射的方式可以提高免疫反应,港大亦正招募未成年人参与相关研究,希望明年初有结果供政府参考 read more
乡郊代表选举2022年临时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今日(26日)发表。由今日起至9月9日巿民可登入乡郊代表选举网站的「乡郊代表选举选民登记资料查阅系统」查阅个人登记资料,以及查看是否被载入取消登记名单内。 巿民可在通常办公时间内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2152 1521)查询有关资料。申请查阅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的指明人士亦可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或相关新界区民政事务处预约。 办公时间:周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至下午1时及下午2时至6时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17日)表示,劳工处有把握做好对安达臣道地盘发生天秤倒塌事故的调查,因为本港对天秤安装及验收等有法定程序,过程都有人签署确认,但调查需要时间,完成后会尽快向外界公布。 孙玉菡出席一节目时表示,政府就事故正进行双线调查,劳工处主要调查意外成因,警方则调查有否涉及人事疏忽及刑事成分。他表示,事故调查大方向仍然是天秤底座的问题,当局已寻找独立专家协助。他重申政府已经向相关承建商,包括安达臣道及其他9个地盘,发出暂时停工通知书。 被问到业界有意见认为,不少地盘赶工是近年工业意外增加的原因,孙玉菡表示,赶工并非工业意外的借口,承判商有责任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当局已对全港有天秤的地盘进行巡查,暂时未见违规情况。 被问到红馆MIRROR演唱会事故的调查进度,孙玉菡表示,明白外界对此十分关注,劳工处负责的调查包括事件中舞蹈员有否假自雇等问题,当局已取得相关合约,并已向相关公司及舞蹈员查问,资料已经齐备,正索取法律意见,之后会向公众交代。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中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并正就《施政报告》内容展开公众咨询。 李家超今日(30日)上午到访深水埗区,听取市民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陪同下,第一站先来到荔枝角道332号探访劏房户,并在楼下入口处详细了解理大防病毒塑胶门把手安装情况。 天文台于上午10时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李家超在探访基层家庭后继续行程,与深水埗市民亲切交流,包括茶餐厅、面包铺、雨伞档、豆浆铺等,了解他们在第五波疫情下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对《施政报告》的期待。 read more
入境事务处(入境处)今日(20日)表示,因应一名新冠确诊人士早前曾短暂到访荃湾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换证中心),政府于昨日就强制检测公告刊宪。入境处已按公告的要求及卫生防护中心指引,于今日安排该换证中心所有员工接受病毒检测,以及完成彻底清洁和消毒该办事处。同时,入境处会于下周四(27日)安排所有员工再次接受检测。该换证中心会于今日及下周四暂停服务,并于下一个工作天(即21日及28日)恢复公共服务。 已预约的市民可选择在稍后日子前往该换证中心办理换证手续,而无须重新预约。如市民在该换证中心暂停服务期间有任何查询,可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致电3150 8308。 入境处表示,会继续与卫生防护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并已提醒属下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时刻提高警觉。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尽早求医及通知该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