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良指香港二价疫苗量足毋须设优先接种限制
市民本周四可开始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至今收到逾1.1万人预约接种。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首日有逾1.1万人预约接种属预期之内。他呼吁市民,特别是即将外游的人士,提早接种二价疫苗。
何柏良指,加强剂较基础剂更快产生抗体,接种一周后抗体就会开始大幅上升。现时已有77万剂二价疫苗抵港,过去3个月有约46万人接种第3及第4针,已经非常足够,认为政府毋须再施加让高风险人士优先打针的限制,否则会影响市民接种意欲。
市民本周四可开始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至今收到逾1.1万人预约接种。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首日有逾1.1万人预约接种属预期之内。他呼吁市民,特别是即将外游的人士,提早接种二价疫苗。
何柏良指,加强剂较基础剂更快产生抗体,接种一周后抗体就会开始大幅上升。现时已有77万剂二价疫苗抵港,过去3个月有约46万人接种第3及第4针,已经非常足够,认为政府毋须再施加让高风险人士优先打针的限制,否则会影响市民接种意欲。
运输及房屋局今日(22日)于社交专页「运房点线面」表示,该局局长陈帆与政治助理符传富昨日接近午夜在葵涌货柜码头迎接载有13个40呎货柜、约200吨的鲜活食品的内河船「建功328」。据悉,这是大铲湾到香港「海上快线」建功328的首航。今次运抵本港的,除了生菜、娃娃菜、椰菜花等蔬菜外,包括鸡蛋、橙及柑等其他市民日常的食物。 陈帆感谢内地当局的支持、货柜码头及其他部门的协助,补充本地鲜活食品供应,在第五波疫情爆发的艰难时刻,尽量维持市民生活不受影响。 运房局又指,今日会再有15个货柜的鲜活食品经同一路线启航到港,若果试运成功,有望成为一条定时定点的航线,进一步保障香港的物资供应链稳定。 read more
60岁或以上人士今年2月27日起,已开始使用登记个人资料的乐悠咭享有2元乘车优惠。而自2024年起,所有65岁或以上长者亦需换领有记名的乐悠咭,才能继续享有2元乘车优惠。政府今日(16日)宣布,将会由今年6月1日起至明年10月底,分阶段接受65岁或以上合资格香港居民申请「乐悠咭」,以继续享用2元乘车优惠。 申请人可按下列时间表透过「八达通App」手机应用程式或邮寄表格,向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八达通公司)递交申请: 八达通公司已新增「乐悠咭」申请服务专线(3147 1388),方便长者及他们的照顾者查询。此外,由今年六月一日起,纸本申请表派发地点将由超过330个增至超过540个。除97个港铁客务中心(马场站除外)、20个民政事务处民政咨询中心、四个运输署牌照事务处及210多个政府资助的长者地区中心、长者邻舍中心和长者活动中心外,新增在190多个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屋村办事处及20个香港房屋协会辖下屋村派发。 「八达通App」、网页下载版申请表(不设免邮费回邮信封)及纸本申请表(附有免邮费回邮信封)派发地点的名单已载于「乐悠咭」网页(www.octopus.com.hk/joyyou)。网页亦载有短片,详细介绍「乐悠咭」申请步骤。 在接获填妥的申请后,八达通公司会在四星期内把「乐悠咭」邮寄至合资格申请人提供的香港通讯地址。政府会资助合资格人士首次申请「乐悠咭」的20元行政费用。申请人无需向八达通公司缴付任何申请费用。「乐悠咭」持有人须在首次使用前增值多于50元,其中50元为八达通公司的可退还按金。 政府在完成向65岁或以上的受惠人士发出「乐悠咭」后,将取消现有不记名长者八达通卡及一般个人八达通卡享用二元优惠的安排,届时所有合资格人士必须使用「乐悠咭」才可享用二元优惠。视乎申领情况的进度,政府将于日后另行公布有关安排的生效日期。 另外,现时持有有效「残疾人士身分」个人八达通卡的合资格残疾人士可继续享用二元优惠,无需申请「乐悠咭」。 政府由今年二月二十七日起实施二元优惠计划各项优化和防止滥用措施,包括把合资格年龄由65岁下调至60岁,同时规定60至64岁合资格人士,必须使用「乐悠咭」才可享用二元优惠。「乐悠咭」印有合资格受惠人士的个人相片及姓名,每名合资格人士只可持有一张。 read more
政府早前提出「逆隔离」方案获广东省支持,初步计划以落马州河套区为试点,双方专班正商讨细节。有份参与专班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1日)表示,河套区检疫设施有约4,000个单位,提供约10,000张床,可以作为「逆隔离」的起点。 邓炳强表示,香港及广东省正讨论检疫设施人员是否要接受闭环管理。另外,竹篙湾及启德检疫设施,目前入住率分别是约七成多及约一半。如有需要,其他方舱设施亦可随时候命。 深圳「健康驿站」名额明日(12日)起减至1000个。邓炳强指,视乎双方疫情发展,近日内地因疫情恶化,下调健康驿站单日名额,是可以理解。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3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参观其科研设施和了解相关研究项目,并与校方高层座谈,听取该校最新发展。 林郑月娥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和校长滕锦光陪同下,参观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辖下的精密机器人实验室和材料与器件中心实验室,了解理大在航天科技和先进材料方面的研发和应用。随后,林郑月娥一行转往参观材料与器件中心实验室的洁净室实验室。该洁净室实验室拥有专为开发先进器件所需的微细加工设备,支持研制的产品包括超快速无创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可携式生物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设备、软体机械人和贴在皮肤上的电子装置、人工视觉神经形态传感器等。 林郑月娥表示,理大的科研团队有卓越的跨专业深空研究实力和参与国际太空任务实战的经验,并在国家的航天发展上作出贡献,成就令人鼓舞。此外,理大在大学教资会最近公布的「2020年研究评审工作」结果中,多个研究领域均获得高度评价;大学亦参与政府在香港科学园成立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与海外著名大学合作成立不同中心,研发人工智能和医疗相关科技。 林郑月娥续指,香港的创科能力近年得到中央充分肯定,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期望理大再接再厉,继续在研发工作精益求精,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配合本届政府投入的大量资源,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理大自2010年起参与国家太空探究项目,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出多项先进太空仪器,获应用于国家探月和火星探索任务,包括为「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研发「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采集月壤及封装带回地球;以及利用顶尖技术为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选取着陆点,并研制了用于监察探测器着陆情况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理大今年5月成立深空探测研究中心,集合地质学、遥感、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深化在航天科技的研究。 read more
反对修订《逃犯条例》风波期间,网上充斥着假新闻、假消息,更有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鼓吹暴力,当中竟包括法律教授及前议员,不少年轻人以至学生被煽动犯法,断送大好前途。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萧泽颐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对此极其痛心,谴责他们的卑劣行为。为引领年轻人重回正轨,由他牵头的警方推动社群参与工作小组于去年成立,主动联系不同界别,集思广益,从而制订适当政策让警区推行。他强调警方会继续专业地做好本份,争取市民的认同。 修例风波两年间有10,260人被捕,约39.1%为学生,当中约55%为大专生、约45%为中学生,甚至有8名小学生。萧泽颐十分关注学生被捕的情况,他指出,由于很多年轻人每日都花大量时间上网,有关情况在疫情停课下尤甚,然而,社交媒体充斥着大量假新闻、假消息,煽动参与黑暴、抺黑及仇恨警队,严重影响年轻人的心智。 他举例,部分年轻人被失实资讯误导,以为被警方拘捕后,男的一定会被殴打,女的则会被强奸,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名女学生被捕后甚至拿出一个安全套,着警员如果要强奸她,就要戴上,荒谬绝伦,令人慨叹假消息对年轻人荼毒之深。 谬误满天飞、年轻人的不法意识滋长,萧直指,全因有人不负责任地散播不实讯息,推年青人落悬崖,误导他们年纪轻犯法不会有严重后果,就算被拘捕亦有律师支援。更甚者,有法律教授及有法律背景的前议员竟公开指,违法达义无问题,若犯事而留有案底,反而会令人生会更精彩,亦有前议员声称暴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法。 此外,网上亦有人「教路」,指被捕后一定要保持缄默。萧称,部分干犯轻微且非暴力罪行的人,若明确承认罪行,或有机会获准警司警诫,不留案底,惟由于保持缄默,拒绝承担责任,致他们白白错失机会。修例风波至今仅25人接受警司警诫,获准签保守行为的则有96人。 说话至此,萧甚为激动,炮轰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行为卑劣,质问:「若理念咁崇高,为何他们不带同自己的孩子和亲人一起参与?他们应去看一看现时在囚的年轻人,好多父母是是草根阶层,辛苦供子女读大学,事件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前途。希望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仅余的良知,反省害咗多少个年轻人!」 为向年轻人传扬正确的守法讯息,重建互信,警方去年年初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推动社群参与,小组主席正正就是萧泽颐本人。他认为,要帮助年轻人重投正轨,单靠警方是不足,故小组主动向不同界别人士收集意见,包括校长、教师及家长、灭罪委员会、香港律师会、智库团体、退休法官及专业人士等,又会定期与家长教师联会及校长联会主席开会。当小组拟定计划方向后会交由各个单位及警区实行,例如安排参观拘留中心,让参与者了解拘捕流程及警务工作,提高透明度,破除谣言。 此外,警方明白网络及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十分大,故为此加点功夫,透过年轻人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及新推出的少年警讯手机应用程式,传播防罪讯息及澄清谣言,避免他们误入歧途,或成为罪案的受害人。就以今个月为例,警方举办「禁毒月」活动向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宣传及讲解毒品的祸害。 萧认为年轻人对警方的观感有所改善,惟坦言要「一步一步来」,相信只要同袍继续专业工作,维持治安保护巿民,他们的努力及真实一面会被看到,重新拉近警民关系。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昨日(15日)发表谈话表示,非法组织民间人权阵线(「民阵」)今天宣布解散之时仍大放厥词,态度猖狂,气焰嚣张,充分暴露其反中乱港的政治本质和冥顽不灵的恶劣本性,必须对其依法追究、严惩不贷! 发言人表示,「民阵」是一个未经注册的彻头彻尾的非法组织,多年来它纠结各路反中乱港势力,打着和平理性非暴力的骗人幌子,对抗中央,为祸香港,劣迹斑斑,罪孽深重。其解散声明自诩的「功劳薄」,正是不打自招的「罪行录」:它不仅是反23条立法、非法「占中」、「反修例」运动的直接策划和指挥者,是「港独」「黑暴」「揽炒」等反中乱港活动和「修例风波」升级变质为严重暴乱活动的主要推手,还是勾结外部势力发动「颜色革命」的急先锋和马前卒。「民阵」自知其行为和活动已经严重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触犯香港国安法和多项香港本地法律,且正被香港警方调查,已走到穷途末路,遂匆匆宣布解散,想玩一出「金蝉脱壳」的把戏,逃脱法律追责,这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发言人指出,「民阵」在覆灭之际仍死不悔改,负隅顽抗,继续拿出「人权、民主、自由」的遮羞布招摇撞骗、惺惺作态,妄图博取同情、煽动民意。但香港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已看透了它虚伪、险恶、狡诈的嘴脸。「民阵」的垂死挣扎可憎可恨可鄙可笑! 发言人强调,除恶必务尽。「民阵」等反中乱港组织虽然解散了,但其遗毒仍需持续清除。只有依法追究这些反中乱港组织的法律责任,彻底清算这些反中乱港组织的累累恶行,才能使香港重建法治秩序,重回发展正轨。我们坚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执法机关依法调查「民阵」等反中乱港组织涉嫌违法行为和活动,依法严惩其首恶和骨干分子,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深入推动各领域拨乱反正,毫不手软地铲除「毒瘤」「恶疮」,清理「祸根」「祸源」,还香港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晴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read more
为提升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紫荆杂志社联合主办“2022年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暨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仪式”,今日(16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礼嘉宾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指出,过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勾结外部势力,刻意误导青年对国家的观念,长期把国民教育污名化。特区政府将全力推展爱国主义教育,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地纠正青少年错误的价值观,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 他续说,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亦是“一国两制”的接班人,所以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教育局将全面支援学校有系统地规划和推行国民教育,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体会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李家超还表示,“爱国教育支援中心”由教联会筹办,标志着爱国教育进入新的里程,他深信中心将成为推动国家安全及国民教育的重要力量,孕育新一代爱国爱港青年的学习场地。他鼓励教育界所有同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互相交流爱国教育心得,将优秀的教学经验推广开去。 read more
香港队于7月10日至17日网上举行的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中表现优异。五名学生代表分别是(由左至右)张汶彦,郭政阳,陈子峻,蓝仲宏和郑逸朗。(政府新闻处) 两队由香港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分别参与第六十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及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皆取得骄人成绩。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8日)表示祝贺。她说,香港队表现优秀,充分展现了学生不懈努力的成果,亦见证了他们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其他不同持份者持续支持学生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方面力争卓越的成果。教育局会持续于中小学加强推动STEM教育,并透过优化课程、加强教师培训、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援等,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蔡若莲指,政府至今共向「资优教育基金」注资16亿元,以持续支持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推动资优教育的发展。自2019/20学年起,基金资助不同专上院校和机构,为中小学的资优学生共提供31个校外进阶学习课程,让他们透过参与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发展潜能。 获奖详情: 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于7月6日至16日举行,由挪威主办,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位学生参加。香港队共夺得一面金牌、三面银牌、一面铜牌和一个优异奖。六名获奖的同学如下: 金牌:朱卓熹(圣保罗男女中学) 银牌:谢昶豪(荃湾官立中学)、游证恩(英华书院)、姚缙熹(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 铜牌:赖炜诺(圣保罗男女中学) 优异奖:郑力行(拔萃男书院) 六名学生代表香港参加于7月6日至16日网上举行的第六十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表现优异。他们是(由左至右)朱卓熹、谢昶豪、游证恩、赖炜诺、姚缙熹和郑力行。(政府新闻处) 至于「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则于7月10日至17日举行,由瑞士主办,共有来自76个国家或地区的366名学生一起争夺奖牌。香港队共夺得四面银牌和一面铜牌。五名获奖的同学如下: 银牌:陈子峻(国际基督教优质音乐中学暨小学)、郑逸朗(高主教书院)、张汶彦(皇仁书院)、蓝仲宏(圣保罗男女中学) 铜牌:郭政阳(圣公会邓肇坚中学) 香港队于7月10日至17日网上举行的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中表现优异。五名学生代表分别是(由左至右)张汶彦,郭政阳,陈子峻,蓝仲宏和郑逸朗。(政府新闻处) 由于疫情,香港代表队在网上参与以上比赛及其活动。本届香港代表队成员,均在香港区选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继而修读由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安排特定的增润课程。在课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获选为香港代表,由教育局资助出战比赛。 read more
湿疹﹑哮喘和鼻敏感是本港儿童的常见敏感病,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陈凯欣博士联同基督教联合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陆志刚医生和郑正禧医生,于去年统筹一项全港儿童敏感病研究调查(ISAAC),访问超过2200名学童和1800名家长,发现香港儿童湿疹和鼻炎的发病率较国际数据高,又提到环境因素和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因素,均有机会导致敏感病病发率的改变。 研究指出,与全球各地区2013年的数据相比,香港6至7岁学童在过去一年有湿疹和打喷嚏、流鼻水或鼻塞症状(鼻炎)的比率,以及13至14岁学童同期患鼻炎症状的比率,均较全球各地区高。 而今次的调查访问了19所小学的小一和小二学童及其家长,共分析了1165个亲子数据,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发病率分别为41.6%、5.5%、59.4%和46.1%,相比2004年香港数据,曾患湿疹,鼻炎及鼻敏感学童有上升趋势,只有哮喘的发病率下降。 而1,083名来自25所中学的中二及中三学童,以及636名中二及中三学童家长的数据显示。受访者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的发病率分别为26.5%、6.1%、62.0%和47.4%,相比1997年的数据,曾患湿疹和鼻炎的中二及中三学童学童亦上升。 研究指, 摄取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增加、肥胖症病发率上升和气候变化,以及新冠肺炎所衍生的压力和外出活动频率上的改变,均是导致湿疹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此外,新冠肺炎导致的行为改变亦都有机会影响鼻炎和哮喘的病发率。 报告提到,患有严重湿疹学童的身体、情绪、社交和社会心理功能较差,又引述以往报告指,湿疹儿童的父母压力较大,抑郁水平较高,长期关注和担心疾病的症状对父母而言,会构成生理和心理的挑战。港大与小童群益会合办「童心同行」-亲子湿疹管理课程,将于下月进行,是全港首个为家长而设的湿疹课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湿疹的知识和提升儿童与家长的生活质素。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83de148f5996bf22f69e0fe826577472.mp4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本港今日(5日)新增4,428宗确诊,包括205宗输入个案。另多3间安老院舍出现新病例,另多255间学校呈报321宗呈报个案,涉270名学生及51名教职员,有两间学校个别班别因出现传播,须停课一周。至于昨日(4日)呈报的黄大仙医院感染群组,再多一名护士确诊,现时共有1名护士及4名病人确诊,包括昨日已公布的94岁女死者,另外3位同房的确诊病人,不排除同样是在病房受感染。 输入个案方面,包括17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27宗经快测确诊。当中52宗机场发现个案,有118宗在检疫酒店发现,35宗离开酒店后发现。个案来自51个国家及地区,其中4个地方超过10宗,包括英国40宗、美国18宗、印度18宗和菲律宾17宗。另外47个地方输入10宗或以下。 张称,现时疫情慢慢上升,今日“有跌番少少”,惟根据以往经验,数字有上有升有跌,料个案暂时未见顶,现时超过八成的变种病毒株为BA.2.2,约有各7至8%为Ba.2.12.1 ,以及BA.4或BA.5。被问及放宽入境检疫措施,张仅指,政府若有更新检疫期的决定,会适时公布。 张竹君表示,今日共有255间学校呈报共321宗确诊个案,涉及270名学生及51名职员;个案分别来自52间幼稚园、124间小学、74间中学、及5间特殊学校。 另外,有133间学校于过去一周出现多于2宗个案,有2间学校因疑涉及传播,个别班级要停课一周。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5日)公布,过去一日再多4名患者离世,分别1男3女,年龄介乎70至94岁,有3人未打齐3针疫苗,当中2人未有打过针。 刘家献表示,其中一名70岁女死者已打齐3针,病发当日有不适,有去急症室,其女儿是确诊者,两人一同居住。死者经快测确诊,因气促及咳去医院,期间突然心跳停顿,急救及插喉后抢救不成功,在急症室过身。其他3名死者分别是83、92及94岁,均有长期病患,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及肾功能有问题。现时合共有28名危殆及16名严重病人,当中8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疗。 另外,沙田医院有两名非紧急救护车运送服务的职员,于7月30日确诊新冠肺炎,当局之后发现再多两名职员确诊,4人情况目前稳定,医院目前正调查有关个案关联,并为有关病人进行检测,暂未发现新个案,相关运送服务亦未受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