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良倡开放二价疫苗接种为市民加强保护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日)表示,在二价疫苗供应充足之下,政府可考虑进一步开放让市民接种。他指出,不少早期打针的人,最后一针可能是7至8个月前接种,部分人或者未曾染疫,有见近期个案上升就会想打针加强保护,认为政府可考虑开放让他们接种。
何柏良表示,公立医院的负气压病房,未必可应付冬季服务高峰期的需求,建议医管局毋须再将已完成接种疫苗的新冠患者,送往负气压病房,而可以将已打针的新冠患者送到同一普通病房,以便善用资源,避免影响非紧急服务。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日)表示,在二价疫苗供应充足之下,政府可考虑进一步开放让市民接种。他指出,不少早期打针的人,最后一针可能是7至8个月前接种,部分人或者未曾染疫,有见近期个案上升就会想打针加强保护,认为政府可考虑开放让他们接种。
何柏良表示,公立医院的负气压病房,未必可应付冬季服务高峰期的需求,建议医管局毋须再将已完成接种疫苗的新冠患者,送往负气压病房,而可以将已打针的新冠患者送到同一普通病房,以便善用资源,避免影响非紧急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为免再有新冠康复者因「复阳」,即再度感染而引发疫魔重临的恐慌。政府早前公布符合出院准则的病人,须在出院后以「闭环式管理」及点对点方式,完成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监测。政府昨日(11日)公布,指定隔离地点将选址观塘帝盛酒店,以替代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作为隔离地点,卫生署正安排共37位出院病人前往观塘帝盛酒店完成余下的隔离管理。 值得留意的是,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1名中心职员,早前于B座地下病房1个隔离病格清洁时,发现病格内1处柱身底部出现菌状物,其后在地下楼层5个病房共15个病格亦有同样发现,毒理学化验确定为木腐真菌,有59名病人须转房,暂未知隔离地点由上址改为观塘帝盛酒店是否与此事有关。 医管局公布,截至昨日上午9时,过去24小时有1名确诊病人出院,并会继续进行出院后的14天隔离,至今共有12,037名确诊病人康复出院。目前公立医院已启用596间负压病房,合共1 061张负压病床,现时共有89名确诊病人分别于8间公立医院及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医,全部情况稳定。 read more
香港警方今日(13日)在社交媒体表示,西九龙总区人员上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代号为「雷轰」的重大事故演练,模拟在音乐厅进行音乐表演期间发生火警,导致多人受伤并需要紧急疏散及救援的情况,借此测试及加强各部门在处理重大事故时的协调及应变能力。 警方称,为增加演练的真实性,多达400名分别来自「警队学长计划」及「志警成计划」的学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人员及「香港危难应变医学会」的成员获邀扮演观众和伤者。 警方表示,是次演练不但提升人员于处理重大事故中的应变及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亦透过此平台作公众教育以提高市民信心,令警队及其他持份者能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准备,以确保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有专业及迅速的协调和应变能力。 read more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17日)出席一个活动致辞时表示,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更是推动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引擎。 卓永兴提到,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本月将公布首份《青年发展蓝图》,勾划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理念、目标和行动。为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互信,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亦会推出「青年参与倡议计划」,进一步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鼓励他们尤其就地区工程、青年发展和公民教育等议题发表意见。 卓永兴强调,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政府的愿景是培育香港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 read more
葵涌村逸葵楼现「超级传播链」,本港疫情有大爆发风险。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21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葵涌村内有爆发,需要时间检视有否出现社区扩散,相信年初四后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机会是微乎其微。 对于政府一连五日围封葵涌村逸葵楼强制检测,许树昌说,相信可以有助找出多一代传播,房屋署会有办法联络到在围封前已离开逸葵楼的居民。原本居于逸葵楼的居民不应该预先离开大厦走出社区,如果无症状感染,不知道自己已带病毒,可能会连累到其他人。 对于本港或已出现全球首宗仓鼠传染新冠肺炎病毒予人类的个案,许树昌说,之前海外供应仓鼠的国家无发现有仓鼠感染新冠,因此政府以往无要求为入口仓鼠检测。但今次事件反映仓鼠同样会受感染,相信渔护署将来会对入口仓鼠增加检验新冠病毒的要求。 read more
不少涉反修订《逃犯条例》及《港区国安法》案的港人,犯案后旋即潜逃海外,部分人到达外国后未有收敛,更不时唱衰香港,主动乞求外国制裁中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近日接受港媒访问时强调,该些人一辈子都会背负着罪名,港府会终身追究其罪责,只要他们一回港便会把他们拘捕,有证据会即时作出检控。 对于目前有部分国家与本港暂停引渡协议,邓炳强对此表示遗憾,批评相关国家以政治凌驾法治,并指:「最终得益的只有犯罪的人。」他认为,相关国家只是暂时与本港暂停协议,相信日后会重新实行,港府届时会再依例要求该些国家把罪犯引渡回港。 至于市民十分关注的《2021年入境(修订)条例》,已于今年8月1日生效,而「预先通报旅客资料」系统至今未落实。邓续称,将会就相关系统的科技设计工程进行招标,料相关程式于2022年完成设计,之后便会交由立法会审议并通过附属法例。他强调,有关系统目的是要求来港而非离港的航班提供乘客资料,称:「不存在某些说法指不让港人离去。」 此外,困扰本港多时的假难民问题,他指已加紧处理相关问题,除上述的「预先通报旅客资料」系统外,还包括提高入境处审核效率、改善上诉程序,以及让免遣返声请者不能拖延留港和加快遣送等。 read more
政府于2022年起逐步开放沙头角边境禁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3日)在社交平台发布影片,亲身带领游览沙头角边境禁区,并介绍当地指定开放区域包括码头、沙头角市集、沙头角之角等景点。邓炳强指,睇美景、买手信、祈福许愿应有尽有,并在码头留下许愿牌,期望可以「国泰民安」。 影片中,邓炳强介绍,沙头角属于北部发展区的一部分,为生态旅游,希望更多市民可以前往该区旅游。他指现阶段主要开放沙头角公众码头,在码头看向仍未能进入的地区,可以看到沙头角的一大特色——七彩斑斓的政府房屋。他介绍指,在指定范围内的壁画是与区内两间小学合作,由小学生决定在壁画上的内容,更可绘画出代表沙头角的事物。 影片中,邓炳强亦有参观指定开放区域沙头角市集,与当地摆摊的居民谈天,更在市集内购买居民亲手制作的小食、照片及许愿符等。他在沙头角码头挂上自己的愿望「国泰民安」。他在影片中介绍了沙头角名字「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由来及地理位置,更介绍指在沙头角的对面已经是内地。 (视频来源:邓炳强Fb) read more
据新华社今日(25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read more
决定香港未来命运的三场重要选举之头炮——选举委员会,今日(6日)揭开战幔接受提名,推进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担起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重任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接受媒体专访时提出爱国者应有的四大情操,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及拥护国家对香港行使主权;支持及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宪制秩序;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以及尊重自己的民族,属「正面」清单。 李家超指出,「如果做出破坏国家安全,当然不会是一个爱国者」,或不尊重国家的根本制度、宪制秩序;追求「港独」、「制宪」、「自决」、「独立」,将香港变成外国统治,对香港整体利益有所破坏;侮辱国歌、国旗、国徽、区旗、区徽,以及寻求外国对香港进行敌对措施,包括制裁等,均属「负面」清单。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消息指,今日(11日)新增约1325宗确诊,约800宗初步阳性,再录疫情新高。民建联今日促请特区政府推行全民检测,并向中央请求派员做全方位支援,帮助香港早日走出疫境,达致清零。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感谢中央支援香港抗疫,希望特区政府把握好契机,拒绝与病毒共存主张,希望中央专家能为本港抗疫工作多提意见。 民建联建议,港府应向中央请求,派遣疫情防控专家团来港,提供疫情防控意见和指导;增设最少3间火眼实验室,安排1000名采样和化验人员透过轮班工作,为市民提供24小时的服务,将香港每日检测量提升至100万次,并推行非禁足式全民检测,务求在7日内完成一轮全民强检,配合精准围封措施,以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链。民建联亦建议,中央协助兴建方舱医院,并在大型医院附近兴建隔离设施,提升接收患者的能力,协助内地中成药入港,帮助市民防疫。 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则表示,希望港府能在港台安排专门的疫情资讯频道,实施发放各类检测站、医院轮候时间等疫情资讯,动员私家医生、医学生一同帮助抗疫,缓解公营医疗系统压力。同时,他还指出,现时单靠政府已不能应付庞大的抗疫后勤物资供应,建议港府可以发动社区的力量,例如义工队等,帮助政府包装快速检测包。 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鉴于近期急症室无法接收大量患者的情况,建议医管局和卫生防护中心给予医护及市民清晰指引,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并希望港府提供不同治疗方案,例如让患者在早阶段可选择中医治疗。 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港府要参考内地「健康码」的实行情况,在香港实行实名制和具有追踪功能的防疫系统,务求在疫情爆发初期,第一时间查清病毒传播链,做到更精准的疫情防控。 read more
港府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同时制订及实施保育政策,事后有议员关注2,000公顷保育用地会拖慢现正进行或待审批的发展项目。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今日(30日)作客电台节目时指出,过往保育区因缺乏管理而导致生态价值降低,自己之前提出重划北部都会区内的湿地保育区和缓冲区界线,是出于寻找具有更好生态价值、有需要修复的地方,加强管理,而非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地方。他指保育区除去中心地带不可开发外,其他边陲地带可以用作发展渔业或其他生态旅游事业,其中的收益可以用作支援管理保育区的费用。 此外,谢展寰表示,政府正从多个方面提升本港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除了兴建更多厨余厂,亦准备扩建大埔污水厂,将厨余和污水一并处理。他希望在屋苑引入智慧厨余收集机,避免弃置厨余时产生额外卫生问题,亦强调减少厨余亦需要由市民配合、避免浪费。 谢展寰又称,由于内地减少回收本港垃圾,即使本港回收数量增加,亦杯水车薪。他表示,会要求本港回收厂将塑胶、玻璃瓶等回收物,转换成有用的物料再出口,政府会根据出口量支付相关费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