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22
陈国基访劏房家庭冀「师友计划」助基层学生开阔眼界
政府早前宣布成立「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计划为2000名居于劏房或基层家庭的初中学生,推行为期一年的师友试验计划。陈国基今日(18日)在社交网站发布探访劏房家庭的短片,他说,虽然部分基层学生的眼界,或受到家庭条件的局限,但这绝非不可逆转的困局,只要给予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振翅高飞,迈向目标。 短片中,陈国基前往葵涌一间劏房探访住户陈妈妈和她的女儿丽纱。就读初中的丽纱平日要坐在床上做功课,亦较少离开社区,她说,日后希望做医生或警察。陈国基指,「师友计划」的导师未来会教导读书方向,帮助开阔眼界,希望学生可以冲破现有的家庭环境发展。
涉前年初选案被控串谋颠覆国家 陈志全梁国雄等18人拒认罪
前年发起或参与民主派「35+」初选的47名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47人已全部完成交付到高院处理的程序。戴耀廷及黄之锋等29名被告承认控罪,将交付高院判刑,另有18人不认罪。 18名不认罪被告包括陈志全、梁国雄、林卓廷、黄碧云、杨雪盈、刘伟聪、何启明、郑达鸿、彭卓棋、何桂蓝、余慧明、施德来、邹家成、林景楠、柯耀林、李予信、吴政亨及伍健伟。 案情透露,戴耀廷于前年4月发表「真揽炒十步」路线图,及后联同区诺轩等人组织及公开宣传「泛民阵营初选」,意图控制立法会大多数席位,透过不分皂白地否决政府预算案及公共开支议案,瘫痪政府的运作及后导致行政长官辞职,引发中央对香港进行血腥镇压,再借此游说外国政府对香港及内地实施政治及经济制裁。
戴耀廷黄之锋等29政棍认串谋颠覆国家政权
前年发起或参与民主派「35+」初选的47名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47人已全部完成交付到高院处理的程序。在交付程序中,戴耀廷及黄之锋等29名被告承认控罪,将交付高院判刑。据司法机构网站显示,已认罪的29人将于9月1日至11月4日期间,分11批在高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 29人承认的案情透露,戴耀廷及区诺轩自2019年12月起在不同媒体及网上媒体平台广泛发表文章,戴耀廷于前年4月发表「真揽炒十步」路线图,及后联同区诺轩等人组织及公开宣传「泛民阵营初选」,意图控制立法会大多数席位,透过不分皂白地否决政府预算案及公共开支议案,瘫痪政府的运作及后导致行政长官辞职,引发中央对香港进行血腥镇压,再借此游说外国政府对香港及内地实施政治及经济制裁。他们想借着干扰立法会日常及有系统的运作,达到颠覆国家政权、瘫痪特区政府的目的。 戴主张「揽炒」的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要在立法会取得35席或以上,才能在议会投票占优势。当取得「35+」席位,各被告会不分皂白否决政府提出的任何预算及公共开支议案,迫使特首解散立法会,以瘫痪政府的运作,最终导致行政长官辞职。各被告当选后也不会履行立法会议员职责,即不会拥护《基本法》、不会效忠特区政府及不会认真、尽职、完全依法、诚实正直地为特区服务。 为了有效控制立法会大多数席位、防止「𠝹票」情况出现,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及吴政亨共同组织及公开宣传「泛民阵营初选」。初选会在全港各区设立票站,举行纸本及电子投票,了解候选人支持率。为实现协调目的,初选候选人须承诺若在所属选区或界别取得最高票数,就必须参选,反之就不能参选。若有立法会候选人被取消资格,「Plan B」候选人将会顶上。在此基础及戴耀廷的协调下,参加初选的被告达成共识,包括提交初选提名表、每人支付1万港元按金、签署声明确认「同意并支持由戴耀廷及区诺轩领导的协调会议达成的共识,包括『民主派35+公民投票计划』及其目标」。部分被告另签署一份协议,承认否决预算案、强制特首回应5大诉求等。 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及吴政亨没有参加初选,但戴、区、赵组织了6个选举论坛,区是主要协调人,钟主要负责为3人提供协助。其余被告均有参加初选,在国安法生效之后都没有退出计划,并利用初选作平台,宣传其颠覆性计划。而民主动力及香港民意研究所受托执行及协助与初选相关的后勤和安排。戴耀廷在《苹果日报》先后发表《立会夺半走向普选重要一步》、《反制警察政权就要立会夺半》和《齐上齐落目标35+》等文章。吴政亨亦发起「三投三不投」行动,并透过网上平台及在《苹果日报》刊登广告敦促选民投票予初选胜出者。初选于前年7月11及12日举行,逾60万人在251个票站投票。31名胜出初选的候选人中,27名是本案被告,其中9人在立法会选举中被取消资格;至于43名初选落选人当中,有15名为本案被告,其中6人以Plan B身份参选立法会,另9人则没有参选。 29名认罪被告包括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迪、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谭凯邦、刘頴匡、杨岳桥、岑敖晖、王百羽、袁嘉蔚、冯达浚、吴敏儿、范国威及吕智恒。
林郑卸任后携夫游内地赴南京参加次子颁奖礼
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卸任之后,近日与丈夫曾赴内地游玩,夫妇二人在内地的合影照在网上曝光。有消息指,林郑内地行有多个目的,其中之一包括到南京出席幼子的颁奖典礼。 从照片可见,林郑与丈夫林兆波和一男一女站在屏风前合影,林郑面带笑容、神态轻松。有传媒指,站在一旁的男性是南京市外事办公室主任林武平,另一位女性则是南京外事办分管港澳事务副主任孙曼。 翻看资料,位于北京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微信公众号,日前更公布一则「周二学术报告:香港数学家林兆波主讲」的消息,指8月9日下午,林兆波举行题为「Induced vector bundles of corepresentations and Real representations」的演讲,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Eugene Wigner的数学理论。 内地传媒早前曾报道,林郑次子的哈佛大学数学博士论文,获得数学大师丘成桐设立的「ICCM毕业论文奖」博士论文金奖。获博士论文金奖的只有6人,颁奖礼7月31日在南京举行。 林郑卸任前在参加活动时曾公开表示,自己祖籍是浙江舟山,退休后将遍游国家大江南北,希望每个省市的同乡会社团都会欢迎她。
一图睇哪些过敏反应不是打针禁忌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昨日新增5757宗确诊,创4月以来新高。政府今日(18日)表示,过敏不是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 政府指出,五个儿科医学组织发出联合声明,指多种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有的过敏反应并非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打针前亦无需转介过敏科医生进行评估。学会又指,新冠疫苗安全有效,能预防感染后的重症、死亡和中长期后遗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益处远超可能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 政府强调,儿童抵抗力弱,家长不应再犹豫,应尽快在冬季感染高峰前带孩子打针,加强保护。
深港连线座谈 严刚倡建立两地常设沟通管道
深圳市政协昨日(17日)在前海组织开展「深聊会」,邀请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深化深港合作的意见建议。与会人士围绕「以前海和港澳软硬联通为抓手,促进市场要素高效便利流动」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王大平,市政协秘书长梁增昌,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深圳前海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卢伟国、简慧敏线上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专题发言。 香港立法会议员、招商局港口董事会副主席严刚在发言时表示,在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方面,深港双方近期可以启动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建立深港两地常设沟通管道,明确口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便于双方对接,启动共同规划建设。其次是加快口岸重建或改造升级,提高通关效率。再次是扩大和深化深港河套平台的合作。 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香港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助力推动深港合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同发力上建真言;要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协同发力上谋良策,推动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要在「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要节点」协同发力上出实招,同心谱写深港更紧密务实合作新篇章、「一国两制」新篇章。 据悉,2022年7月7日,严刚在香港立法会上提出「对接深圳,规划共建深港口岸经济带」议案,并获得一致通过。相关议案引起香港及深圳各界高度重视,香港特区政府就所提议内容将在9月底前提交回馈意见以及具体跟进方案,深圳市政府亦联系香港有关方面了解议案的推动落实情况。是次座谈会也将是推动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方面积极对接该议案的很好契机。
港人遭「卖猪仔」香港保安局吁市民小心求职骗案
就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被禁锢从事非法工作,保安局表示,高度重视有关事件,提醒市民小心求职骗案。 由今年1月至今,入境处和警方分别收到17宗及12宗求助个案。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收到相关求助后,已即时按求助人意愿协助其向当地警方报案,小组了解其中12名港人已安全离开当地。小组会积极跟进仍未离开当地的求助个案,继续与当事人家属、香港警务处、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中国驻当地大使馆/总领事馆保持密切联系及跟进个案;警方接获相关报案时,会与境外执法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并透过国际刑警的平台联络海外执法机构交流情报及协助调查。 保安局呼吁切勿轻易相信网上的招聘广告或留言,并对声称能「赚快钱」的途径,以及不拘学历或工作经验但报酬异常优厚的职位有所警惕。在外香港居民如需协助,可致电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的24小时求助热线,电话:(852)1868,亦可使用「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以网络数据致电1868热线或透过网上求助表格求助。
有港人疑被「卖猪仔」 葛珮帆促政府发出旅游警示
柬埔寨、缅甸、泰国近年有电讯诈骗集团,以高薪利诱华人到当地打工,近日有报道指,数名港人被困柬埔寨疑被「卖猪仔」,无法脱身。立法会议员葛珮帆今日(1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建议特区政府对相关国家发出旅游警示,警方亦须针对打击网上怀疑虚假的求职广告。 葛珮帆指,东南亚部分地区属于「三不管」地方,不容易采取营救行动,呼吁市民小心,避免堕入骗局。她亦促请特区政府大力宣传,希望港人提高警觉。 葛珮帆相信有不法分子「自己人呃自己人」,令港人误堕陷阱。她提及过往跟进东南亚国家求职骗案,有骗徒直接向当地旅客下手,声称带旅客参观景点,实际上诱骗去禁锢营。她提醒市民,如果有家人前往有关东南亚国家却失联一段时间,应尽快报警求助。 警方表示,最新确认接获14宗求助个案,报称因误堕求职/网上情缘等骗局,于外地被禁锢。外交部驻港公署则表示正积极查找失联人员下落,继续会同入境处和前方使领馆,跟进案件进展。